十六世紀的歐洲,宗教法庭正鋪天蓋地追捕異端……。
一個沒有權勢背景的隱修女發現,自己祈禱時能達到神魂超拔的神祕境界,感受到與天主完全的合一。
這經驗不僅令她自己害怕,懷疑恐怕是來自魔鬼,反對她、忌妒她的人伺機把她交到宗教法庭上,指控她受了魔鬼的誘惑……。
她的反擊之道是寫下這本書……
她是全世界以德蘭為名最知名的一位。其他知名的德蘭包括法國聖女小德蘭、加爾各答的德蕾莎修女,還有國際知名巨星鄧麗君(Teresa Teng)。
在歷史課本上,她是和耶穌會創辦人依納爵併列力抗新教挑戰、改革天主教會的中流砥柱。令人詫異的是大德蘭是個隱修女。
她生得容貌端麗,卻嚮往隱修生活。
在十六世紀改革加爾默羅會,以對天主無限的信任,赤手空拳在反對者壓迫下成立了超過三十座男女修院。
她未曾受過神學教育,卻獲得天主親自教導,引領她進入神魂超拔的境界。
她個性爽朗幽默,筆下坦率不隱瞞,至今仍常見西班牙人手捧大德蘭著作讀到咯咯笑出聲。
她的神祕經驗曾為她惹來麻煩,遭人懷疑她的超自然經驗來自魔鬼。但她並不害怕,反而以極其坦白的態度,應神師的要求,寫下這份手稿。
誠摯感謝
加爾默羅會總會長神父Fr. Luis Arostegui, O.C.D.‧輔仁大學前神學院院長房志榮神父‧新竹教區李克勉主教‧狄剛榮休主教‧台大哲學系關永中教授等推薦
作者簡介:
大德蘭St. Teresa of Avila,也有人稱她為耶穌德蘭(Teresa of Jesus)。是所有以德蘭(Teresa)為名者最知名的一位,其他的知名德蘭還包括同屬聖衣會的聖女小德蘭,以及加爾各答的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
大德蘭於主後1515年3月28日生於西班牙的亞味拉,1582年10月15日離世。她出生前約半個世紀,哥倫布發現新大陸(1492年),聖女出生後兩年(1517年),馬丁.路德開始了基督新教的改革,她在男尊女卑的時代,卻在隱修院的高牆內發動了天主教會內寧靜的革命,革新了修會制度。
她是天主教會著名的改革者,她改革她所加入的加爾默羅會,恢復修會起初的苦修生活方式,因此人稱她改革的修會為赤足加爾默羅會。聖女大德蘭有生之年創建了十七座女隱修院和十五座男修院。
她在1622年被封為聖人。1970年成為教會聖師(Doctor of Church),是第一位女性聖師。她是頭痛患者的守護聖人。她關於神學暨神祕學著作豐富,在全世界各大學廣為傳授,除本書外,還包括《聖女大德蘭的建院記》、《聖女大德蘭的全德之路》、《聖女大德蘭的靈心城堡》、《詩集》等,乃東西方研究神祕主義(或稱密契主義)者必讀。
譯者簡介:
加爾默羅聖衣會是一個完全獻身於默觀祈禱的修會,祈禱是修會神恩的根源和焦點。
一九五四年,加爾默羅會來臺灣建立會院,目前有二座女隱修院,分別在新竹芎林和新北深坑。目前正積極籌建在臺第三座女隱修院,位於嘉義大林沙崙。
一九八一年年,加爾默羅男會士開始建立會院於新竹,現今除新竹母院外,增設新北泰山及新加坡會院。泰國會院在二○一五年建立,二○一七年在西馬來西亞又建立一座新的男會院。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誠摯感謝
加爾默羅會總會長神父Fr. Luis Arostegui, O.C.D.‧輔仁大學前神學院院長房志榮神父‧新竹教區李克勉主教‧狄剛榮休主教‧台大哲學系關永中教授等推薦
名人推薦:誠摯感謝
加爾默羅會總會長神父Fr. Luis Arostegui, O.C.D.‧輔仁大學前神學院院長房志榮神父‧新竹教區李克勉主教‧狄剛榮休主教‧台大哲學系關永中教授等推薦
章節試閱
聖女大德蘭自傳內文
西班牙以庇里牛斯山為界,隔開歐陸,境內中央高原由北高山區向南延伸直達海岸,劃分整個國家。西班牙沒有天然的中央地勢,沒有方便的通路,這片土地在中世紀是個特異地區,混雜不同的種族、語言和文化。然而到了十五世紀末和十六世紀初,多少已克服了所有不利的天然條件。全境百分之十是光禿禿的岩石,肥沃土地只佔百之十,儘管如此,西班牙在十六世紀竟然成了舉世的強權大國;先前的偏遠半島,搖身一變,成為前所未見最大的統治帝國,幾乎可說是歐洲的主人。這就是亞味拉聖女大德蘭(St. Teresa of Avila) 生活的時代,充滿外在榮耀的歡騰世代,然而,德蘭的見證卻完全是相反的一面,內在的光榮和神聖真理的見證,這成為每位真正神祕家的豐富資產,亦即,一個人最大的美善是內在的,而且是「以捨棄萬有贏得的。」
大德蘭出生於斐迪南(Ferdinard)和伊莎貝拉(Isabella)統治期間,這兩位素有天主教國王之稱,德蘭看到查理五世(Charles 1516-1556)權下卡斯提(Castile)的極盛榮華。到了菲立普二世(Philip II 1556-1592),她看到國王和背叛的誓反教及摩爾人(Morisco)奮戰,對抗北方的荷蘭及地中海的士耳其,更不用提菲立普在歐洲、亞洲、非洲和新世界的其他許多功蹟了。
大德蘭的祖父是托利多(Toledo)商人,是個改信天主教的猶太人,他是政治利用宗教以謀求統一的犧牲者,被迫在宗教法庭前為自己的猶太信仰認罪,並做補贖,一連七個星期五身穿黃色悔罪服遊行。在他和解之後,由於實際的需要,舉家遷往亞味拉,他可以在該地繼續原先的職業,買賣衣服。他有個兒子名叫亞龍索(Alonso),是大德蘭的父親,當全家抵達亞味拉時年約14歲。1505年,亞龍索結婚,兩年後妻子過世,留給他兩個孩子。過了四年,亞龍索再婚,娶妻貝雅翠絲.奧瑪達(Doña Beatriz de Ahumada),於1515年3月28日生了一個女兒,就是未來的聖女。小女孩繼承祖母的名字,取名德蘭.奧瑪達。貝雅翠絲33歲逝世,留下婚後所生的10個孩子。
傳記作家詳細描繪了大德蘭的容顏,流傳給我們後代。她的個子中等,稍微有點圓胖,而非削瘦。臉形獨特,說不出是圓或瓜子形的;皮膚白皙,臉頰是肉色的。前額寬闊,眉毛濃密,深褐色帶點紅色。烏黑有神的明眸,圓圓的雙眼,雖不大卻很端正而微凸。鼻子小,嘴的大小適中而優美,面頰勻稱,滿口雪白整齊的貝齒。臉上有三顆小痣,這在當時極富裝飾的作用,愈增其面容的優雅;一顆在鼻的正下方,第二顆在嘴的左上方,第三顆在左下方。她的頭髮微卷,烏黑發亮。
從多方面看來,她是個外向的人,爽朗愉快,親切和善,是個悅人的交談者,聆聽她和注視她,都同樣討人喜歡。除了具有寫作的天賦,還工於針線和家事。
她那勇敢無畏的精神,早在年僅7歲即已展現,她決定和小哥哥羅瑞格(Rodrigo)出發前往摩爾人地區,為基督而捨身殉道。懷著幾乎同等的熱情,她很喜歡和別的孩子扮演隱修士的生活:祈禱、施捨和行補贖。
處在這樣虔誠的寧靜氛圍中,德蘭逐漸成長,然而在此期間,發生了卡斯提民眾的造反,此一事件震撼了整個卡斯提。這是忿恨的報復運動,還擊長期以來皇家政府瓦解傳統的許多權勢,及卡斯提市鎮的特權。在此斯間,不可否認的,在1525這一年,帝國主義的軍隊,大部分透過西班牙的部隊,在帕維亞(Pavia)贏得了那一年代最大的勝利。兩年後,查理第五的軍隊失控,致使羅馬遭受空前的恐怖洗劫。
大約在最後這事件期間,德蘭已進入了青少年,她的熱心開始冷淡下來。她非常熱衷於浪漫的騎士小說,培養女性的迷人魅力,憧憬著未來可能的婚姻。她的幻想專注於騎士故事的主題,加上她的寫作能力,促使她在此時期躍躍欲試,準備和哥哥合寫一本她愛看的那種書。耶穌會士李貝納(Ribera)是早期的聖女傳記家,他認為其中「含有許多可以發揮的深意」。
時光流逝,德蘭的母親1528年11月過世後,她在家中開始遭到反對,因為她深愛姑姑艾媺拉(Doña Elvira de Cepeda)的孩子,還有,她和一位輕浮且又不明身分之親戚的友誼,對她的影響也非加深她的虔誠。後來,當德蘭回看這段失去童年熱心的時期,令她深覺不悅。雅龍索先生等待著,設法要幫助女兒離開所置身的虛榮友誼和誘惑,1531年,他的大女兒結了婚,他終於拿定主意。德蘭16歲那年,雅龍索先生把女兒交託亞味拉恩寵聖母的奧斯定修女會照管。
由於當時的西班牙沒有國民教育制度,雅龍索先生的女兒很可能是在家學習讀書和寫字。她在恩寵聖母修院接受的教育方式,我們也無法和現代的寄宿學校相比較。按我們現在的推測,修女們所做的,不外乎預備年輕的女孩善度未來的婚姻生活,教她們普通的家事:烹飪、縫紉、刺繡及其他這類的事。無疑地,她們也接受宗教教育。和藹親切的瑪利亞.碧莉瑟諾修女(Doña María Briceño)負責管理她們,細心地看守著她們,她是一位很有深度的祈禱者。結果,她開始成為德蘭生命中頗有影響力的人,超過從前所有的朋友。瑪利亞修女喜歡談祈禱,她懷有崇高的精神理想,引發雅龍索的女兒開始考慮修道生活的聖召,覺得愈來愈喜愛這個念頭。但可能因為內在過於掙扎要不要做修女,造成沉重的緊張壓力,損傷德蘭的健康,因而必須離開學校。
當她的健康日有起色後,她被送往住在加紐達的卡斯提亞諾斯(Castellanos de la Cañada)的姊姊家,途中順道拜訪叔叔伯鐸.桑徹斯.賽佩達(Pedro Sánchez de Cepeda),他住在奧提格薩(Hortigosa),過著隱修士般的生活。叔叔介紹給她一些靈修書,幫助正在為聖召而掙扎的德蘭。終於,聖業樂(Jerome)的《書信集》促使她鼓足勇氣,做出明確的決定。然而在那時,她的父親只要念及她的離別就覺得難以忍受,因此拒絕同意讓她去當修女。
1535年11月2日,年方20的德蘭,再次偷偷地離開父親的家,這一次不是去摩爾人的地方,而是將她的生命奉獻給天主,成為加爾默羅會降孕隱院的修女。不過,她的離家修道並非出於對父親的感受漠不關心,或冷酷無情,好像外表上看起來那樣。後來她寫道:「當我離開父親的家時,感受到的分離如此刻骨銘心,我想,這個感受不會比我死的時候輕微。因為好似我身體內的每根骨頭都要支離碎裂。」事實上,雅龍索先生無可奈何地完全接受了,給了她一筆超豐厚的入會金,並為她的女兒在隱院內謀得私人專用的寓所。
大德蘭的《自傳》有如一封長信,沒有停頓,不分章節,沒有中間的小標,也沒有任何開頭的大標。當她想要劃分章節,加上標題時,所碰到的困難是不會令人驚奇的。根據當時的習慣作法,每章的標題必須寫出題旨,概述一章約有十或十二頁的內容。她不得不整理出其中的共同點、中心主題,並使之合乎書本的常規,能容納她的離題旁論和寫信般的口吻。她做的不甚成功。不過,她自限於建議所談論的籠統的想法,而後帶著動人的單純,說幾句讚美的話,誇獎所寫的,或率直地勸人閱讀,叫人確信。
把這一切事放在心裡,我們恐怕會以為其後果必是主題雜亂,鬆散地敘述她個人的故事而已。實非如此!真夠令人驚異的,這個結構藍圖的結果竟是明顯的合一,顯示出明確而完美的邏輯,清楚地劃分成四個部分,互相結合得天衣無縫,而且四個部分的長度幾乎等同。
手稿的歷史
雖然大德蘭的《自傳》是寫給告解神師的,他們對其精神的認可,大德蘭並沒有感到完全的滿意。另外還有一個人,她不能沒有得到他的意見;這人就是安大路西亞(Andalusia)的宗徒—聖若望.亞味拉。他在當時備受尊崇,公認為西班牙境內最有資格論斷靈修事理的人。克服不少困難之後,一五六八年,大德蘭總算把手稿送去給他。研讀之後,他歸還手稿,附上一封嘉獎和稱讚作者的信函,註明日期為一五六八年九月十二日。
一五七○年,德蘭隨身攜帶此書,遠行至撒拉曼加(Salamanca),給在那裡的一些告解神師看:兩位耶穌會士,瑪定.古迪業雷思(Martín Gutiérrez)和熱羅尼莫.李帕達(Jerónimo Ripalda),及兩位道明會士,巴爾多祿茂.梅地納(Bartolomé de Medina,這位曾經一度嚴厲批判德蘭,後來轉變為她的有力擁護者)及伯鐸.艾瑞羅(Pédro de Herrero),有關這祕密手稿的消息不脛而走,一些德蘭的恩人,如奧爾巴(Alba)公爵夫人和亞味拉主教,力勸德蘭複製一些抄本。
大德蘭因愛伯琳公主(Princess Eboli)的捐獻,得以在巴斯特日納(Pastrana)建立兩座修院。當這位任性又富裕的公主聽到這本祕密著作的消息,極力堅持要看這書,大德蘭被迫屈從。公主隨意讓這手稿落入僕人的手裡,不久之後,這份私密且深奧的靈修報告,竟然成了全屋子聊天說笑的話題,他們這些人根本無法理解這本書。公主的丈夫過世後,傲慢專橫又極其虛榮的公主,以進入巴斯特日納加爾默羅隱院當修女來表達她的哀傷。她騷擾團體的寧靜默觀生活,修女們必須放棄這座修院,逃往塞谷維亞(Segovia)。這事打擊了公主的自尊,她清算宿怨,向宗教法庭告發德蘭的《自傳》,說這是一本異端和光照派修女的著作,其中都是神見、啟示和危險的道理。刻不容緩,宗教法庭立即展開查詢。
一五七五年,專信送達亞味拉總主教處,命令阿爾瓦羅.曼多撒(Don Alvaro de Mandoza)交出耶穌.德蘭給他的書。幸運的是宗教法庭把這書交在善心人的手中,即巴臬斯神父,他是德蘭的告解神師之一,也是指定的審查者。他對這書的論斷中,含有符合事實的贊同聲明:「雖然這位女士……在一些事上有過失,但至少她沒有故意引人犯錯,因為她很坦白地說明好與不好,且渴望她所說的能得到糾正,沒有人能懷疑她的良善意圖。」
不過,這份手稿並沒有物歸原主,仍保留在祕密檔案中,直到一五八八年,大德蘭過世之後。那時,耶穌安納(Ana of Jesus)姆姆是馬德里隱院的院長,她是大德蘭的女兒中,最聞名又極富才幹的一位,聖十字若望曾為她寫《靈歌《》的註解。她結識王宮中有影響力的人。有鑑於德蘭著作的印刷版本正在進行,編者是奧斯定會的學者路易斯.雷翁(Luis de León)會士,她設法從宗教法庭得到這份手稿。後來國王斐理伯二世為他埃斯科里亞(Escorial)皇家圖書館取得這手稿,至今仍保存於該處,且和兩位教會聖師並排陳列。這幾乎是一項預告,身為婦女的德蘭,將有一天會榮獲聖師的名銜。確實如此,一九七○年九月二十七日,教宗保祿六世宣封大德蘭為教會聖師。
聖女大德蘭自傳內文
西班牙以庇里牛斯山為界,隔開歐陸,境內中央高原由北高山區向南延伸直達海岸,劃分整個國家。西班牙沒有天然的中央地勢,沒有方便的通路,這片土地在中世紀是個特異地區,混雜不同的種族、語言和文化。然而到了十五世紀末和十六世紀初,多少已克服了所有不利的天然條件。全境百分之十是光禿禿的岩石,肥沃土地只佔百之十,儘管如此,西班牙在十六世紀竟然成了舉世的強權大國;先前的偏遠半島,搖身一變,成為前所未見最大的統治帝國,幾乎可說是歐洲的主人。這就是亞味拉聖女大德蘭(St. Teresa of Avila) 生活...
推薦序
西班牙以庇里牛斯山為界,隔開歐陸,境內中央高原由北高山區向南延伸直達海岸,劃分整個國家。西班牙沒有天然的中央地勢,沒有方便的通路,這片土地在中世紀是個特異地區,混雜不同的種族、語言和文化。然而到了十五世紀末和十六世紀初,多少已克服了所有不利的天然條件。全境百分之十是光禿禿的岩石,肥沃土地只佔百之十,儘管如此,西班牙在十六世紀竟然成了舉世的強權大國;先前的偏遠半島,搖身一變,成為前所未見最大的統治帝國,幾乎可說是歐洲的主人。這就是亞味拉聖女大德蘭(St. Teresa of Avila) 生活的時代,充滿外在榮耀的歡騰世代,然而,德蘭的見證卻完全是相反的一面,內在的光榮和神聖真理的見證,這成為每位真正神祕家的豐富資產,亦即,一個人最大的美善是內在的,而且是「以捨棄萬有贏得的」。
大德蘭出生於斐迪南(Ferdinard)和伊莎貝拉(Isabella)統治期間,這兩位素有天主教國王之稱,德蘭看到查理五世(Charles 1516-1556)權下卡斯提(Castile)的極盛榮華。到了菲立普二世(Philip II 1556-1592),她看到國王和背叛的誓反教及摩爾人(Morisco)奮戰,對抗北方的荷蘭及地中海的士耳其,更不用提菲立普在歐洲、亞洲、非洲和新世界的其他許多功蹟了。
大德蘭的祖父是托利多(Toledo)商人,是個改信天主教的猶太人,他是政治利用宗教以謀求統一的犧牲者,被迫在宗教法庭前為自己的猶太信仰認罪,並做補贖,一連七個星期五身穿黃色悔罪服遊行。在他和解之後,由於實際的需要,舉家遷往亞味拉,他可以在該地繼續原先的職業,買賣衣服。他有個兒子名叫雅龍索(Alonso),是大德蘭的父親,當全家抵達亞味拉時年約14歲。1505年,亞龍索結婚,兩年後妻子過世,留給他兩個孩子。過了四年,亞龍索再婚,娶妻貝雅翠絲.奧瑪達(Doña Beatriz de Ahumada),於1515年3月28日生了一個女兒,就是未來的聖女。小女孩繼承祖母的名字,取名德蘭.奧瑪達。貝雅翠絲33歲逝世,留下婚後所生的10個孩子。
傳記作家詳細描繪了大德蘭的容顏,流傳給我們後代。她的個子中等,稍微有點圓胖,而非削瘦。臉形獨特,說不出是圓或瓜子形的;皮膚白皙,臉頰是肉色的。前額寬闊,眉毛濃密,深褐色帶點紅色。烏黑有神的明眸,圓圓的雙眼,雖不大卻很端正而微凸。鼻子小,嘴的大小適中而優美,面頰勻稱,滿口雪白整齊的貝齒。臉上有三顆小痣,這在當時極富裝飾的作用,愈增其面容的優雅;一顆在鼻的正下方,第二顆在嘴的左上方,第三顆在左下方。她的頭髮微卷,烏黑發亮。
從多方面看來,她是個外向的人,爽朗愉快,親切和善,是個悅人的交談者,聆聽她和注視她,都同樣討人喜歡。除了具有寫作的天賦,還工於針線和家事。
她那勇敢無畏的精神,早在年僅7歲即已展現,她決定和小哥哥羅瑞格(Rodrigo)出發前往摩爾人地區,為基督而捨身殉道。懷著幾乎同等的熱情,她很喜歡和別的孩子扮演隱修士的生活:祈禱、施捨和行補贖。
處在這樣虔誠的寧靜氛圍中,德蘭逐漸成長,然而在此期間,發生了卡斯提民眾的造反,此一事件震撼了整個卡斯提。這是忿恨的報復運動,還擊長期以來皇家政府瓦解傳統的許多權勢,及卡斯提市鎮的特權。在此斯間,不可否認的,在1525這一年,帝國主義的軍隊,大部分透過西班牙的部隊,在帕維亞(Pavia)贏得了那一年代最大的勝利。兩年後,查理第五的軍隊失控,致使羅馬遭受空前的恐怖洗劫。
大約在最後這事件期間,德蘭已進入了青少年,她的熱心開始冷淡下來。她非常熱衷於浪漫的騎士小說,培養女性的迷人魅力,憧憬著未來可能的婚姻。她的幻想專注於騎士故事的主題,加上她的寫作能力,促使她在此時期躍躍欲試,準備和哥哥合寫一本她愛看的那種書。耶穌會士李貝納(Ribera)是早期的聖女傳記家,他認為其中「含有許多可以發揮的深意」。
時光流逝,德蘭的母親1528年11月過世後,她在家中開始遭到反對,因為她深愛姑姑艾媺拉(Doña Elvira de Cepeda)的孩子,還有,她和一位輕浮且又不明身分親戚的友誼,對她的影響也非加深她的虔誠。後來,當德蘭回看這段失去童年熱心的時期,令她深覺不悅。亞龍索先生等待著,設法要幫助女兒離開所置身的虛榮友誼和誘惑,1531年,他的大女兒結了婚,他終於拿定主意。德蘭16歲那年,亞龍索先生把女兒交託亞味拉恩寵聖母的奧斯定修女會照管。
由於當時的西班牙沒有國民教育制度,亞龍索先生的女兒很可能是在家學習讀書和寫字。她在恩寵聖母修院接受的教育方式,我們也無法和現代的寄宿學校相比較。按我們現在的推測,修女們所做的,不外乎預備年輕的女孩善度未來的婚姻生活,教她們普通的家事:烹飪、縫紉、刺繡及其他這類的事。無疑地,她們也接受宗教教育。和藹親切的瑪利亞.碧莉瑟諾修女(Doña María Briceño)負責管理她們,細心地看守著她們,她是一位很有深度的祈禱者。結果,她開始成為德蘭生命中頗有影響力的人,超過從前所有的朋友。瑪利亞修女喜歡談祈禱,她懷有崇高的精神理想,引發雅龍索的女兒開始考慮修道生活的聖召,覺得愈來愈喜愛這個念頭。但可能因為內在過於掙扎要不要做修女,造成沉重的緊張壓力,損傷德蘭的健康,因而必須離開學校。
當她的健康日有起色後,她被送往住在加紐達的卡斯提亞諾斯(Castellanos de la Cañada)的姊姊家,途中順道拜訪叔叔伯鐸.桑徹斯.賽佩達(Pedro Sánchez de Cepeda),他住在奧提格薩(Hortigosa),過著隱修士般的生活。叔叔介紹給她一些靈修書,幫助正在為聖召而掙扎的德蘭。終於,聖業樂(Jerome)的《書信集》促使她鼓足勇氣,做出明確的決定。然而在那時,她的父親只要念及她的離別就覺得難以忍受,因此拒絕同意讓她去當修女。
1535年11月2日,年方20的德蘭,再次偷偷地離開父親的家,這一次不是去摩爾人的地方,而是將她的生命奉獻給天主,成為加爾默羅會降生隱院的修女。不過,她的離家修道並非出於對父親的感受漠不關心,或冷酷無情,好像外表上看起來那樣。後來她寫道:「當我離開父親的家時,感受到的分離如此刻骨銘心,我想,這個感受不會比我死的時候輕微。因為好似我身體內的每根骨頭都要支離碎裂。」事實上,亞龍索先生無可奈何地完全接受了,給了她一筆超豐厚的入會金,並為她的女兒在隱院內謀得私人專用的寓所。
《聖女大德蘭自傳》中譯小引
這次受芎林聖衣會修女的邀請,到她們的隱修院住上四天五夜(二月十二到十六日),深感榮幸和欣慰。回顧一下這幾天的獨居生活,心裡總覺應該為這樣一片淨土感謝天主。每天早晨五點半,聽到隱院最高點的鐘樓發出悠揚的鐘聲,叫人起床讚頌天主,這是今天在他處不易聽得到、體驗得到的經驗。以後早晨、中午和晚上三次敲三鐘經,每次三+三+三+十五下,叫人一天三次默禱天主聖言降生為人的奧跡。這一項意義深遠的習俗在歐洲傳了好幾個世紀,情愛深厚,可惜慢慢失傳了。這次發現隱修院修女為我們保存下來,真如重獲失去的珍寶,覺得非常高興。
還有不少教會其他傳統,修女們都予以保存。我想她們不是食古不化,而是意識到主耶穌所說的一句話永遠是真實的:「為此,凡成為天國門徒的經師,就好像一個家主,從他的寶庫裡,提出新的和舊的東西。」(《瑪竇福音》十三章五十二節)隱院外的一波波新潮都在追逐新、新、新,結果給人類帶來許多新可能,新福利,值得我們大家感謝。不過這個朝著新世界的演變,也隱藏著一個危險,就是不知不覺地認為,新的都好,舊的都不好。難道真是這樣嗎?主耶穌不是說過:「沒有人喝著陳酒,願意喝新酒的,因為他說,還是陳的好」(《路加福音》第五章第卅九節)。可見物質界有舊東西比新的好,那麼,精神界更不用說了。例如《聖經》或我國的《四書》、《五經》都是很老很舊的經典,但幾千年來沒有任何新書超過它們,將來也不會有。
關於上述修女們所保存的教會老傳統,這裡只舉一例。我每天下午跟她們談話一次。第二天,我用一首拉丁歌作為開始的祈禱。所選的歌是我很喜歡、也常唱的Salve Regina)樂曲以簡譜標示是:6 5 6 2—6 5 4 3 4 5 4 3—2—…)。想不到從第二句始,修女們跟我一同唱起來,一直唱到尾,唱得字正腔圓,拉丁文發音和樂譜歌調都正確無誤。我讚賞說:「那麼多年以來,終於遇到一批知音了。」她們說,這一隆重的歌調她們一週唱一次,即在特敬聖母日。其他日子則用較普遍的歌調)也很美,即1 3 5 6 5…)。我說多年遇知音,並不誇張。因為我是一九四七年十月,在上海董家渡天主堂第一次聽到這首隆重的聖母歌。那時,我跟六位修生在上海等飛機到羅馬傳大去讀書。同時,華北的熙篤會隱修士四十、五
人也在董家渡等機去香港建立會院。一週左右,每晚聽他們唱這首Salve Regina,我就很喜愛而學會唱它,至今已唱了六十年。
下面略述這次省閱《聖女大德蘭自傳》(以下簡稱自傳)中譯文的經驗。各修會對自己修會創立人的神恩必須特別尊重並忠信保存,這是梵二大公會議很強調的一點。聖衣會修女對她們會母聖女大德蘭的神恩那樣尊重,並願全心按照會母的精神和規範來生活,自然遠超過她們固守上述的一些教會老傳統的熱心。近幾十年來,聖衣會學者對大德蘭所作的許多研究,匯成一部西班牙文的德蘭全集(Obras Completas),也譯成了英文。芎林的加爾默羅會修女先把德蘭《自傳》譯成中文,請我住在她們那裡,參閱著西班牙文和英文予以校對。要在四天五夜校對完畢,時間上雖有些吃緊,還是如期完成了,感謝天主!
因有這中譯文,我才能一氣讀完一位大聖的《自傳》,這為我是天主的一大祝福。加之,這位大聖是一位女性,她那細膩、謙虛、溫柔又堅強的內涵和筆調,既引人入勝,又吸引著人奔向萬善萬美的天主,及傾慕聖女所無限景仰的耶穌基督。
在《自傳》前,德蘭全集的編者寫了一篇相當長的導論,把聖女的時代背景及當時的教會狀況,尤其是教會法庭(La Inquisicion)的性質,交代清楚,有助於讀者明瞭為何聖女的神秘經驗受到懷疑,以後她建立新會院又為何遇到許多阻礙等。《自傳》共分四十章,按照導論的描述,其主要內容是講論祈禱。聖女把人靈比作一座花園,祈禱就是給這花園澆水。
澆水能有四種方式,其費力的多寡和效果的大小,可比做人用於祈禱的功夫和所得的恩寵和成果。第一種方式是從井裡打水澆灌,很費力氣,效果不彰。第二種方式是踩著水車輪澆灌,較省力氣,但還是很慢。第三種方式是把溪流的水引進來,人已不需費力,就可達到澆灌的效果。第四種方式是天降甘霖,澆灌全花園,人連水管都不需安裝,而坐享其成。
面對這四種祈禱方式,讀者當然會選第四種:普降甘霖,坐享其成。但有沒有想過,如何使老天爺下雨呢?想過以後,或更好說,祈禱後,也許會發現,前面的三種方式都有其作用。祈禱是由淺而深,由難而易,重要的是恆心祈禱,總不放棄。這樣,人學著對天主越來越大方,直至全心向天主開放,那時就不難引來天降甘霖了。欲知其詳,請細讀聖女自己的話,必將增加你對祈禱的領悟。
廣泛講論祈禱以外,聖女還十分大方地分享她許多其他的靈修經驗。出神、神見、先知式的預言、神魂超拔,肉體騰空等都有。尤其是她與天主的親密往來,在自己生活的細節上體驗到《聖經》的智慧,無論是《舊約》或《新約》裡的許多話,無不在她生活的體驗中,顯得最可靠和最值得相信等。比方在《自傳》二十五章.十八節她說曾體驗到,為天主而言,說就是做。其實,這無非是〈創世紀〉第一章的信息:天主以言語創造了世界萬物,天主的說,就是做。
鬼神世界在《自傳》裡也描繪得很生動,甚至可說,驚心動魄。聖女說魔鬼是大說謊家,是謊言的朋友。卅一章四節說魔鬼怕十字苦像,一見苦像就逃,但過一會又回來。魔鬼更怕的是聖水。把聖水灑在魔鬼身上,牠逃後就不再回來了。看過《自傳》中的這一敘述,我才瞭解為何隱修院裡,不只聖堂門口,連在每一房間的進出門牆邊,也備有聖水小碟,盛著聖水,供人使用。至於魔鬼的形狀是又黑又醜,走後還會留下一股臭氣。這類話若出自一名普通作者手筆,不大能取信於人。但德蘭《自傳》已經過幾百年的考驗,受過嚴格的研究,結論是聖女所寫的都值得相信。原來天主可用各種形狀讓魔鬼顯現給人。
《自傳》最後一部份記述建立若瑟隱修院的始末。卅五章先說由天主得的啟示,要恢復加爾默羅會的嚴規,度完全貧窮的生活:不收奩金(入會金)、沒有定期收入。卅六章說及降生隱院(聖女原來寄居的大會院)眾修女的排擠和責備,但聖伯鐸.亞爾剛大拉(方濟會士)卻顯現給聖女,鼓勵她要聽天主的話,堅持到底。最後所有障礙一掃而空,若瑟隱院終於成立,成為後世許許多多嚴規赤足聖衣會院的藍本。芎林和深坑的兩座,就是傳承大德蘭衣缽的隱院,隱院的鐘聲會喚醒這些史實的記憶。其他《自傳》中的許多精彩篇章在此不多述,請讀者自己去欣賞。
二○○七年二月十九日、年初二
房志榮謹誌於輔大神學院
西班牙以庇里牛斯山為界,隔開歐陸,境內中央高原由北高山區向南延伸直達海岸,劃分整個國家。西班牙沒有天然的中央地勢,沒有方便的通路,這片土地在中世紀是個特異地區,混雜不同的種族、語言和文化。然而到了十五世紀末和十六世紀初,多少已克服了所有不利的天然條件。全境百分之十是光禿禿的岩石,肥沃土地只佔百之十,儘管如此,西班牙在十六世紀竟然成了舉世的強權大國;先前的偏遠半島,搖身一變,成為前所未見最大的統治帝國,幾乎可說是歐洲的主人。這就是亞味拉聖女大德蘭(St. Teresa of Avila) 生活的時代,充滿外在榮耀的歡...
目錄
推 薦 序
1.加爾默羅會總會長神父
2.房志榮神父/聖女大德蘭自傳中譯小引
3.新竹教區 李克勉主教
4.譯者的話/加爾默羅聖衣會
5.導 論 /紀南.柯文諾神父 Kieran Kavanaugh OCD
第一~十章:大德蘭述說從很小即已開始得到天主豐富的恩寵,這是她的開場白。她得到引導踏上祈禱之路,到了二十歲出頭時,甚至達到神祕祈禱的初步經驗。雖然她一再使天主的工作落空,竟至放棄祈禱和內修生活,天主的仁慈最後勝過了她的拙劣境況。終於,當她更完全地順服恩寵時,天主開始在她的靈魂內施行極美好且更直接的工作 。
第十一章~二十二章:這工作如此神妙!她發現,為了讓人明白,必須詳細解釋祈禱,說明其性質、層次和效果。她借助一個比喻來開始敘述,這比喻以四種不同的方式澆灌園子:用水桶到井邊打水,這相當於做默想。利用有吊桶的水車,必須用手轉動來取來,這相等於收心和靜默的祈禱。把溪流引入灌溉的溝渠內,相當於官能安眠的祈禱。園子裡滿是天降甘霖,則是統合而和諧的祈禱。
第二十三~三十一章:從這些祈禱方式的詳細描述中,讀者不難發現,最後的灌溉方式如何落實於大德蘭的靈魂內。上主如何淨化她,使她恩寵洋溢,讓她感知上主的神性臨在、聽到祂的聲音,透徹天主聖三的奧祕深淵,而得以接觸到超性界的種種實境。綜觀全書,罕見而神妙的事,連續不斷地呈顯在我們的腦海中:神魂超拔、來自天主的神見和神諭、靈魂的神箭穿心、最純潔和強烈的灌注之愛、嶄新的智慧、堅毅的德行如花般盛開,預感可能的愛之死亡,預嚐榮福的生命。
第三十二~四十章:神性恩寵的傾瀉導致一個實際果實,亦即使她的服事生活結實纍纍。她看到,在她靈修生活的初期許多年期間,只有三個人受益於她對他們所說的。後來,當天主的恩惠堅強她之後,兩三年內就有許多人受惠。在加爾默羅會本身方面,由於創建聖若瑟隱院,她創始了一個嶄新的、更默觀的生活方式,強調與天主建立親密的關係,且遍佈全球,提醒所有的人,如果他們藉祈禱堅決地尋求天上的事,他們會很快享有成全的愛,及超越世上任何世物更寶貴的祝福。她開始以驚人的強度活出諸聖相通功的奧跡。她敘述與天堂的聖人談話。她的祈禱對煉獄及世上的靈魂有特別的效益;祈禱賦予她制服魔鬼的權柄。
跋
導讀:心堡與神婚──與聖女大德蘭懇談默觀/台大哲學系關永中教授
推 薦 序
1.加爾默羅會總會長神父
2.房志榮神父/聖女大德蘭自傳中譯小引
3.新竹教區 李克勉主教
4.譯者的話/加爾默羅聖衣會
5.導 論 /紀南.柯文諾神父 Kieran Kavanaugh OCD
第一~十章:大德蘭述說從很小即已開始得到天主豐富的恩寵,這是她的開場白。她得到引導踏上祈禱之路,到了二十歲出頭時,甚至達到神祕祈禱的初步經驗。雖然她一再使天主的工作落空,竟至放棄祈禱和內修生活,天主的仁慈最後勝過了她的拙劣境況。終於,當她更完全地順服恩寵時,天主開始在她的靈魂內施行極美好且更直接的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