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世代美味--小林煎餅
「小林煎餅」,這個台灣在地品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除了作為能飽食的餐點,亦可作為每逢佳節最好的「良伴」。如此「良食」,能雅能俗,無論是達官貴人亦或是市井小民,送禮不失禮節,可謂「雅俗共賞」。「小林煎餅」,承載著台灣大小朋友的回憶,記載著每一段人生,吞下每一口飽足的溫暖,創造每一場獨一無二的感受,每次咀嚼,都嚐盡美好滋味,更包含著小林煎餅創業艱辛的緣起。
緣起.源起—小林煎餅的起源
早在日治時期,林文華的外婆時常手做麻花捲、紅龜粿和一些糕點,交由當時住在外婆家的父母親,運往大甲、清水等地區販售,經初步統計後,發現在大甲地區銷售最好。幾年後,孩子們陸續出生,也為了銷售方便,父母帶著孩子們搬到大甲,此時的林文華不過才六歲。
白手起家—小林煎餅的前身
當時父母親落腳於大甲地區,成立「振興食品廠」,苦心經營,其中的艱苦,父親從不與子女述說,直至林文華的父親死後,問起舅舅,才明白父親起初的創業階段,因著時運不濟,頻繁地下了三個月的雨,由於雨天生意不佳,遂在林文華小學三年級時,父親生意不幸倒閉。追究其原因,當時創業的資金來源,就是透過標會獲取金援,卻也因為標會而關閉了生意,生活過得如此不易,家中亦需扶養七名子女。不過林文華的父親也曾說過:「既生得了這些兒女,也必定教養得起。」無論子女們學業成就如何,都願意全力支持並供給。在過去的年代,大多數人完成六年國民小學義務教育後,隨即當學徒,習得一技之長、養家糊口都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家中子女,無一人成為學徒,至少也有高中畢業以上的學歷。可見林文華的父親相當注重教育。
父親重視教育,努力籌措孩子們的學費,母親當然也不例外為家庭開源,林文華回憶,當時母親每年皆需飼養兩批豬,豬仔即將被賣之時,就是繳交學費的時候了。
含淚播種—小林煎餅的由來
由於振興食品廠倒閉後,一家人搬遷至大甲火車站附近的「中山里」,在當地除了持續做食品工作,林文華的父親也會到山上打零工,幫忙別戶人家飼養雞隻,然而受僱於人,時常須看雇主臉色過生活,當時生活艱苦並不好過,即便父親不說,林文華也知道。父親性格為人慈悲善良,待人以德報怨,即便過往曾有惡言相向的人,也能不念舊惡,助人為本。繞了一大圈,所幸最後回到原點做「食品」。
林文華憶起50年代的台灣,處於美援時代,家家戶戶必須至天主教堂領取物資與麵粉。許多居民皆使用麵粉袋做成衣褲穿著,褲袋上的「中美合作」字樣深深烙印在他心中。當時的台灣,大多普遍為貧窮狀態,就連林文華至國小六年級才有一雙像樣的簡單塑膠鞋可穿。當時,若想吃上好料必須等到初一十五拜拜,或是參與廟會盛事,才可享有一頓山珍海味。多數居民如此,更遑論是吃上用雞、鴨蛋做成的煎餅,是多麽的豪侈。
由於「中山里」住家過於狹小,遂搬遷至東陽新村。有別於過往不堪的經歷,這次林文華的父親改為一方面種植果樹,另一方面經營食品,多重開源增加家庭收入。生活辛苦,初中畢業的林文華,連續三年與大哥一同從山下挑水至家中,不僅將家中水缸注滿,也需照顧果園中的果樹生長,此時的他沒有繼續升學,而是幫忙家業,三年後,再於當時大甲「致用商工」就讀夜間部,繼續完成學業。
接著,最後一次搬遷至東陽新村的另一端,繼續做食品本業,此時冠上名號為「雙美馨」,但由於名字筆畫較多,不便書寫,因此改為「小林號」。林文華表示當時規模較小、簡單,又以家庭式格局創業,家族本姓林,便以此命名。
追本溯源—小林瓦片餅的由來
煎餅的形狀似「瓦」,在日本當地製餅的模具以「瓦」的形式出現,這樣的瓦片餅是當時日本神戶的名產,而台灣早期過去的建築屋舍又以「瓦」的形式出現,異曲同工之妙下,代表過去屋瓦建築,與辛苦年代的緬懷。
林文華父親於日治時期,服役屬日本海軍一隊,此時的父親尚未擁有煎餅的技藝,直到創業,向日本人購買機器製作「煎仔」後,才與同業有真正的接觸交流。煎餅於日治時期從日本流傳至台灣,林文華的父親用「煎仔」工具做出煎餅,製作完成後由母親挑扁擔出門販售,銷售通路主要為雜貨店等等小店商家,做起小本買賣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