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來的寶藏並非寶藏 要讓人真正懂得才是寶藏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不只是未來的一道光,更是全人類的財富。
一本結合「知識取向」與「實踐取向」的學術刊物
銜接傳統與現代,落實佛學研究的新方向
作者簡介:
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歷史背景】
香港中文大學以「結合傳統與現代,融合中國與西方」為創校精神,重視人文與生命教育;星雲大師弘傳人間佛教,以「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為核心理念,是未來世界的一道光明,更是全人類的財富。因此,香港中文大學與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簽訂合作協議,共同推動人間佛教理念,以及推展佛教文化思想之研究。
2005年,香港中文大學與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合作,在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成立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致力於人間佛教相關學術研究、交流及推廣。
2010年,佛光山文教基金會與中大簽訂「人間佛教研究中心第二期合作協議」,在過去佛學研究與文化推廣並重的基礎上,繼續深入人間佛教的相關研究,推動中外學術界交流與互動,加強佛學人才培養和文化推廣。
2014年8月,中心升格隸屬文學院,繼續推動人間佛教研究、文化教育等事務,以及推廣佛教中外學術交流,培養佛教研究人才。
2015年,佛光山文教基金會與中大繼續攜手,為「人間佛教研究中心」第三期合作開啟新局。
第四期(2020-2025年)之合作,中心將本著創立宗旨,延續第三期之業績,擴大發展方向,為可持續發展累積因緣條件,發揮實際影響力,使人間佛教的理念得以積極獲得落實。
【工作方針】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致力於推廣佛教教育、人間佛教研究及佛學研究人才之培育。歷年來舉辦國際學術會議與出版學術期刊,均獲學術界和佛教界的高度評價。
為繼續深化人間佛教理論,培養佛教研究人才,推動佛教研究學術團體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中心未來五年之工作方針如下:
1.每年舉辦世界性佛教學術研討會,加強國際佛教學界之交流,促進人間佛教理念之推廣。每年舉辦東亞、東南亞人間佛教發展與佈教相關的學術研討會、人間佛教管理文化論壇。
2.接受各大學或學術單位之學者申請訪問,進行長短期跨領域學術交流,提供研究平台,分享研究成果。
3.每年舉辦各類學術講座、論壇、交流會,以宣揚人間佛教理念。
4.定期出版通訊、學報、專著、學術年刊、學術叢刊、有聲書、電子書等出版品。
5.設立人間佛教資料中心,收集及彙整人間佛教相關文獻、圖像及電子資料,使之成為人間佛教資料完整而齊全之資料中心。
6.設立研究基金,提供長期(三年)、短期(一年)之人間佛教研究計畫,聘請國內外學者擔任副研究員或研究員,擬定研究項目,針對人間佛教之理念,進行研究並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
7.設立博士後研究計畫,積極培養人間佛教研究之青年學者。
8.接受學術單位、佛教寺院的委託,承擔專題研究項目。
9.透過文學院向中大研究生院申請設立「人間佛教研究專業」之博士課程(Ph.D),提供專業的佛學研究課程,培養佛教研究人才。
10.籌辦及推廣人間佛教管理文憑課程予中高階層管理人士進修,從佛法的思維建立東方式管理範式。
11.推廣研修實務課程,配合香港佛光道場舉辦修持性課程,於積極推展學術研究之餘,亦鼓勵各項宗教修持活動,體現淨化社會人心之意義。
章節試閱
佛教化現代的挑戰與機遇/釋覺培 國際佛光會秘書長
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秘書長
人間佛教讀書會執行長
【摘 要】
人類在歷經第四次工業革命所面臨的各種挑戰,已經是不可逆轉的事實。當我們說「現代」,這個所謂「現代」的概念,仍以持續動態的發展,不斷飛速變遷,社會整體必須做出各種必要性的因應與轉型。同樣的,佛教在歷史的推演下,也必需接受現代進程中的檢驗與試煉。
二、挑戰與機遇
(一)全球化使疆界到無遠弗屆,有利於佛教傳播
這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全球化使各種流動愈來愈難以控制與規範,無論是人才的流動、經貿的往來,造成競合間而不斷重組。此外,環境汙染、地球暖化、國際難民等問題,都發生了彼此緊密相聯的關係,無論好與不好,其所要面對的結果,不再是單一國家的承受,而是全球得共同承擔。
宗教方面,全球化使人們受到更多外在的誘因,信仰亦漸漸薄弱,或因太多選擇而變得無從選擇。全球化之後的人我關係,競爭也比過去更為加劇,普遍人心充斥著敵對與不安。
從佛教觀點看現代的大環境,萬事萬物須仰仗各種因緣條件,「緣起無自性」正好可以因應現代人喜歡速成的弊病,對於人我衝突的問題,星雲大師提出「同體共生」的理念,更容易被理解與接納。當我們發現自己是社會整體環境的一部分,社會的進步與沉淪,與自己要作出的努力,乃息息相關的依待關係。「自他一體」的概念逐漸被彰顯,強烈的個人主義就須再進一步反省,人須與他人建立良好因緣,因緣的牽動使個人必須走向大我。
此外,流動的人力、流動的資訊,正也在各式各樣的往來中,將佛法流動出去。
佛教的傳播,可透過網際網路的方便性,超越了既定疆界的概念,而達到「無遠弗屆」。回顧四十年前,星雲大師在克服了當時社會對佛教的各種障礙後,運用了電視弘法傳播,即提出「家庭即道場,客廳即教室」,如今透過數位化的教學與傳播,可以「在在處處皆道場」。
也許有人擔心,如此一來,寺廟是否不復存在的必要?未來實體道場的功能不僅僅是提供法會修持、講授學習佛法之處,而是一個可以提供讓人心「安靜、安全、安頓」之處,是一個可以被傾聽、被接納的場域,也是一個可以被瞭解,找回自己為何而存在的地方。換言之,全球化之後的多元價值選擇往往令人無所適從,海量資訊也正為現實帶來更複雜的社會關係,但是愈是繁雜的外在世界環境,愈需要簡單規律的生活,回歸簡樸寧靜的道路,也是未來人們契機佛法的開始。
(二)人工智慧科技可取代人力,卻無法取代人心
第四次工業革命指的正是「人工智慧」(英語: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所帶來的衝擊。人工智慧(大陸稱為「人工智能」),亦稱為機器智慧。當人工智慧展開了機器人與人類並存,人們開始害怕「AI」,擔心「AI」是否對社會造成威脅,個人資料是否被洩露而失去隱私,「AI」會不會搶飯碗,或甚至會被「AI」所取代?
其實人類在開發人工智慧時,不要忘記它是為服務人類而存在。用在佛教的發展上,可以縮短過去千山萬水尋訪善知識的距離,可以解決語言上的隔閡,可以幫助學習經典,可以很快聯結溝通外面的世界,可以讓人們體會虛擬幻化的世界,了解來去有無終究一場空,人工智慧可以讓人很快了解因緣假合。
但是,人類可以複製「人腦」,卻無法取代「人心」。人類在面對人工智慧的同時,應該重新找回「人之所以為人」的存在價值,人心有情感、有溫暖,透過修行使人心更純淨地認識自己生命的究竟,這些都不是人工智慧所可以取代。尤其在一切學理上,可以因為人工智慧快速獲得答案,但是在生活上,有待身體力行的驗證才足以體會其真理。
「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千經萬論從「心」起,中國著名學者梁啓超說:「佛教之最大綱領曰悲智雙修,自初發心以迄成佛,恆以轉迷成悟為一大事業。」人工智慧的開始後,正視「人心」才要開始,「人心」有沉淪、有昇華,人心可以向善、可以向惡,人心是人工智慧的主人,也是決定未來世界好壞善惡之根源,若要將人工智慧發展的有利於人,還是得從淨化人心開始。因此,佛教雖不能無知於科學大躍進的突破與改變,但科學也必須謙卑於佛法之妙理,無論是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每一個極為傳統的佛教思想,在現代人的眼裡,更凸顯出其內在意涵對當代社會的重要性。
(三)西方主流文明的衝突困境,佛教智慧新契機
西方主流文明是從西歐啟蒙運動開始,當時在擺脫了宗教的桎梏後,人權主義抬頭,雖然這人權是神所賦予的權力,因為是神賦予的,所以不應當被人所剝奪,依此發展「自由」與「平等」的思想,也從自由思想的基礎上發展了「科學」與「民主」(賽先生與德先生)的普世價值。直到歷經幾次的工業革命後,知識與科技的大躍進帶來了無限的商機,巨大的財富累積而來的是巨大的權力,繼而左右了政治的決策方向。
知識、經濟與政治三者之間原本的理想關係是:知識監督政治,政治妥善分配經濟使社會均富,人民幸福,但如今包括受西方文明所影響的國家社會,因為商業的壟斷、權力的傾斜,使社會失去平衡,原本中產階級主流漸漸消失,轉變為富裕與貧窮兩個極端,形成了M型社會。再者,對於自由意志的無限上綱,多少媒體假言論自由之名,進行政治或權力鬥爭的工具,造成媒體不再是監督社會的公器,而是淪為各種意識形態的外衣。最後導致閱聽者,也就是普遍的社會大眾,在缺乏客觀的認識真相,被政黨的惡鬥而撕裂了人民彼此間的和諧,造成選民無法從對國家做出有利的民主選舉,而這正是目前社會出現的困境與悲哀。
反觀東方智慧的佛教思想,兩千多年前即提出「平等」的主張,在眾生皆有佛性的原則下,佛教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倡導「眾生平等」的主張者。正因為眾生皆有佛性,此佛性非上帝所授予,而是每個人本自具足的佛性,透過自覺的修持,乃至覺他的功行圓滿,以「受五戒」為始:不侵犯他人的生命(不殺生)、不侵犯他人財富(不偷盜)、不侵犯他人身體(不邪淫)、不侵犯他人名譽(不妄語)、乃至不傷害自己健康(不飲酒/吸毒),而真正落實生命應獲得平等的尊重。以當今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受五戒」絕對不是舊傳統,而是建構「新文明」的磐石,是維繫社會秩序的軌則,更是人心安定的來源。也只有建立在「不侵犯他人」的基礎下,才能建構一個安全且真正「自由」的社會秩序。
佛法的真義不會因時空的不同而有所變異,息滅「貪瞋癡」、勤修「戒定慧」的論述本來就具有跨時間、跨空間而足以驗證的真理。數千年來,人類往往為了貪婪而掠奪,因瞋恨而造成無數戰火,又因為愚癡,使人我衝突加劇,如此周而復始的「輪迴」,至今貪瞋癡依舊還是世界問題的根源。倘若我們能夠實踐「五戒十善」,真正身體力行,雖是佛教傳統的基本教理,卻也才是今日社會實現真正自由與和平的具體表現。
(四)神格化崇拜信仰漸漸式微,理性思維的興起
除了佛教以外,人類多半以「神」為宗教信仰之核心,原始社會時期認為「神」是由於人對死亡恐懼而建立,一切人力所不能及的事與物,皆被神化。隨著社會結構和文化發展,神的概念逐漸由簡單轉為複雜,或一神論,或多神論,總之離不開對「神」的敬畏與崇拜。
佛教非一神論,亦非多神論,恰恰相反地,佛教「解放」神權,回歸對「生權」的重視,每個人的命運皆由自心所造,而非上帝的給予。佛經云「種如是因,得如是果」,解釋了「器世間」或「有情世間」,皆仰賴各種因緣條件的組合。直到科學與人本主義的抬頭,人類展開對自然界與社會進步研究的探討後,漸漸發現科學的發達更能印證佛法的合理性與真實性,再加上教育的普及,使各種知識必須經得起驗證。無論是「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或者佛經裡常提到的「三千大千世界」虛空、法界、國土眾生無量無邊等,今日透過科學、天文學等科學儀器,早已證明此說並非虛構,宇宙中充滿無量無數的銀河系、太陽系等
誠如過去愛因斯坦曾說:「沒有宗教的科學是跛子,沒有科學的宗教是瞎子。」「任何宗教如果有可以和現代科學共依共存的,那就是佛教。」到了20世紀英國知名的天文物理學家霍金,更發表了萬有引力等物理定律,說明宇宙生成的「大霹靂」理論:「宇宙能夠存在以及我們能夠存在的原因,無須再請上帝出手,讓宇宙運行……」,當霍金提出「宇宙並非上帝所創」,顛覆了西方世界過去對上帝的詮釋。
不可否認的,佛教徒在還沒有足夠了解佛法的要義前,也往往將佛陀神格化,認為透過祈求可以獲得並滿足心中的欲望。直到了解佛法後,才真正明白佛法之所以可信,是因為從佛陀時代至今,佛弟子以親身的修行體驗,證明著佛經的正確。這種透過學習、理解、實踐,與不斷的修正,以印證佛法的科學態度,將成為這個時代更能受知識分子所接受的宗教信仰。
星雲大師的「應用管理」心法/陳劍鍠 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
【摘 要】
星雲大師開創佛光山,訂定「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作為寺務運作的管理思想,並明確界定佛光會的組織功能、性質,使僧俗二眾一切行事依照規章、辦法,有助於佛光教團的永續發展。在組織的實際運作過程,必然涉及「財務」與「權責」,星雲大師亦針對「管錢」、「掌權」、「用人」等方面提出見解。在星雲大師看來,管理人事以「管心」為宗旨,與修學佛法毫無二致,且須靈活地「悲智雙運」,使整個組織呈顯「同體共生」的理想狀態。因此,星雲大師極為推崇極樂世界「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的境界,於是讚歎「阿彌陀佛」是最高明的管理專家,如是使得「管理」此世俗概念增添神聖性,亦見「世法」與「佛法」的正向聯動。
二、「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規範
大師曾云:「我在開山之初,也恪遵佛制,根據六和敬、戒律和叢林清規,著手為佛光山訂定各項組織章程,建立各種制度,例如人事管理訂定:『序列有等級、獎懲有制度、職務有調動』;以及『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等寺務運作的準則。」 這裡指出「集體創作、制度領導、非佛不作、唯法所依」,作為寺務運作的準則,即是一種管理思想。此管理思想與一般企業管理模式不同,宗教的管理是以非營利事業之方式進行宗教事務,而且這種管理方式往往能作為營利事業機構所借鏡。
所謂「集體創作、制度領導」是佛光山的宗風性格; 弘法利生的事業,應該有所作為(換言之,不能不作),而且應該「非佛不作」; 兩序大眾在佛光教團的組織裡,人人必須「唯法所依」。 這四項規範不但作為佛光山的組織動因,亦承載著佛教教義的規範與指導,通向「生活即修持」 的解脫目標。
(一)集體創作
首先,佛光人要發揮「集體創作」的成就:佛光人不個人居功,凡事不是個人所成,乃大眾「集體創作」的成就, 佛光山從早年白手起家,克勤克儉,發展到目前佛光普照五大洲的成就,可說是「集體創作」的體現。 早在1971年,星雲大師便說:「佛光山是集體創作的最佳典範。」
大師曾舉例:「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的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已於2005年11月辭世),他曾為『人的管理』重新定義,認為在新時代,以資訊為導向的企業組織裡,主管和有專業能力的員工之間,已不似傳統的上下關係;主管不再是『管理』人,組織則如同交響樂團,身為指揮的,只是『帶領』各有所長的團員,演奏出完美的樂曲。我覺得這樣的團體頗類似我們僧團,僧團中的成員彼此之間是同參法友,有著弘法利生的共同目標,平時大家也是自治自律,有事時則團結合作,集體創作。」 各種團體與組織都須要求自治、自律,務使各種職能角色承擔相應的責任。任何事務在進行調控及管理時,首重於執事者的責任,而表現責任的外顯條件則須給人有自治與自律的觀感。
大師借用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人的管理」的新主張,認為企業組織的管理階層,不應該是「管理」部屬,而應是「帶領」部屬,如同交響樂團的指揮,其功能在於「帶領」各有所長的團員,演奏出完美的樂曲。這其實就是「自我管理」意識的建立,能夠自我管理,則各種制度規範才能有所始、有所終。佛教極為講求這方面的道德倫理意識,自我管理導向內心的淨化,不必太過於依靠外部力量來實現、完成僧團的弘法事業,外部力量僅作為助緣,主要的條件因緣在於內心,這也是「人性管理」的首要法則。
佛教不能離開因緣果報的法則,換言之,因果法則的落實必能成就最上乘的管理作為,大師說:「如果一個人懂得『因果』法則,明白行為能決定自己的幸與不幸,就會謹言慎行,行善積德,廣結善緣,而對於過去的不幸,也會不斷地努力改進,使它轉變為幸福;如此的自我管理,不就是最究竟、最上乘的管理法嗎?」 這就是自治與自律的寫照,足以體現出最上乘的管理法。
在自治與自律符合標準要求時,「集體創作」才能真正落實到「集體」共進的創作境界,否則在缺乏自治與自律的情況下,是無法將高超的管理智慧表現出來。佛光山是一座「集體創作」的道場,任何工作隨時都有人可以遞補,不全寄望在某個人身上,是個健全的團體。再者,「集體創作」不分你我,去除本位主義,亦同時去除我執,避免墮於惡見趣,安住淨信,遠離根源性的弊端。佛光山的兩序大眾在互相幫助的過程中共同成長,教團有無比的凝聚力,這股力量拓展了「法水長流」的理想。 佛光山創辦大學、建設寺院等事業盡仰仗僧信二眾的團隊力量,所謂「集體創作」的力量而發展出來。大師說佛光山開創的事業,他個人不敢居功。
由此可見,世間的、個人的利益,被轉換為出世間的、大眾的利益,心靈在一次又一次的服務奉獻中淨化、提升,其實,這在無形中也減少資源浪費,運用共同的價值觀念,團結一致,生機勃勃,凸顯人的社會性(群體性)價值,向共同目標邁進。否則,多頭馬車或是散沙一盤的群體是缺乏團結合作的動力,無法以最小能耗獲取最大效果。這也是大師為何強調:「弘法利生的工作,必定是集體創作,絕對沒有個人的情緒。」 其最終則達成「佛光山是集體創作的成果」, 這也無怪乎大師主張「集體創作」是「最上乘的管理方式」,讓大家自動自發,肯定彼此所扮演的角色,互相合作,共同奮發突破。 因為互相協作,所以能夠優劣互補,取長補短,樹立整體觀念。
最後,引用大師的一段話,作為本節的結語:
我一生,人家都以為我創業艱難,事實上我覺得非常簡易;因為集體創作,我只是眾中之一,做時全力以赴,結果自然隨緣。許多人以為我善於管理,事實上我只是懂得「無為而治」。……對於世間的一切,來了,並沒有覺得歡喜,去了,也沒有覺得可惜。
這段話強調隨順因緣,是創業的不二法門。當然,這是佛教的心法,須深入體證才能了知個中三昧,否則大師所云:「人家都以為我創業艱難,事實上我覺得非常簡易」,便難以體會,以為他口出狂言。實則,他把握了一個很重要的宗旨——「集體創作」,也就是盡全力結合眾緣;而且,自己不是主導眾緣的主宰者,而是眾緣中的一個,即「眾中之一」。
----------------------------------------------------------------------------------------------------
(二)管心的方法
關於「管心」,星雲大師對此特別注重,因為「管錢,錢不講話,隨你用法;管物,物也不開口,隨你搬動;管人,就難了;但管人也還不太難,最難的,是要管自己的『心』啊!」
其實,在更早時間,2004年12月26日,大師在臺北國父紀念館講演「佛教的生活學」,即有如下見解:
現在的管理學,好比管理錢財,除非犯了貪汙,不然不會有什麼很大的過失,更何況錢不會講話,其他如管理事物,好比把桌子從這邊搬到那邊,桌子不會反抗,任你擺布。所以管錢、管事很容易,但是管理人就麻煩了,因為人不一定會聽話。可是如果能懂得做人處事的道理,管人也不難,反而是管理自己的心比管理人還難。
佛教的修煉對象是「心」,經過修心內省而自我否定,超脫世俗,獲證宗教體驗。並以這個精神體證作為管理眾人的智巧方便,在巧妙運用的過程中,能轉換宗教制度的作用,例如宗教所強調的宗教戒律、宗教禮儀、宗教修行等,它的執行程度深淺,正可斷定宗教事務的管理者,他的宗教意識及宗教體驗的深淺情況。
佛教自釋迦牟尼佛創教以來,就有一套獨特的管理學,佛陀所建立的僧團也有健全的組織和完整的制度。佛門的管理以自我發心、自我約束、自我覺察為原則,管理目的是為了使僧團能和合發展,俾令正法得以久住。 佛教組織管理的核心價值(core values)在此,佛教徒共同接受這個主流價值觀,以續佛慧命,廣弘教法。
自我身心管理是佛教管理的首要準則,心正則身正,身正則能讓佛教團體走向健全之路,和合發展而使正法久住。星雲大師強調「管理是一種藝術,有其靈活巧妙之處。」 靈活巧妙在於「心」,從「心」下手才能獲證正報莊嚴;進行環境管理而攝受依報莊嚴。大師舉出從「心」下手的例子,如盤珪禪師以慈悲愛心,感動惡習不改的慣竊;仙崖禪師以不說破的方式,教導頑皮搗蛋的沙彌,都可看出歷代高僧大德「管理」十方叢林,接引各類僧眾的善巧智慧。這種管理教導方式,主要訴求的是「不能傷害他們的尊嚴,要讓他的人生得到正面的成長。」 而且,管理者應先「懂得『因果』法則,明白行為能決定自己的幸與不幸,就會謹言慎行,行善積德,廣結善緣,……如此的自我管理,不就是最究竟、最上乘的管理法嗎?」 佛陀設教,就是倡導「心」的管理,所謂:「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修學「心的管理」這門學科,不能完全依靠別人,必得依靠自己,把自己的真心、慧心、慈心、信心、定心、忠心等,呈現出來,並且以這些善心、好心,來管理自己、管理環境、管理事物、管理團體。
平日參禪念佛、早晚反省、喜捨行善、克己利他,都是為了把心管好,也是為了修滿「心的管理」這門學科的學分! 大師強調:「我覺得最好的管理,其實是自己內心的管理;心治則身治,身治則一切皆治。」 「心」是萬物之本,沒有把根本管理好,只管理枝末,人生當然不會圓滿。「能把自己的心管好,心正則一切皆正,心淨則一切皆淨,心善則一切皆善,這才是最重要的管理學。因此,佛陀設教,就是倡導『心』的管理。」 在宗教要求而言,以自我內心的管理為主,以外在人事的管理為輔。 這是必然要求,也是貫徹宗教教義與精神之所在。
美國約塞夫.巴基爾在《世界富家智慧》說:「作為一個管理者,在他應該具備的能力中,職業性技術可占百分之二十五,革新創造能力可占百分之二十五,其餘百分之五十應該是『教養』。」 教養與身心淨化具有相似性的意涵,大師說:「淨化身心的管理,這在佛陀成道的過程,便已做了最好的管理示範。」 佛教有關「心的管理」是其管理思想的核心價值,這在教主釋迦牟尼佛身上已有很好示範,如此看來,佛教的管理思想是一套足供世人採用的管理方法,管理者除了在技術、技能之養成外,首要之務在於「心的管理」,也就是德行的培養,在德才兼備的要求下,管理者的品德修煉被極度關注與寄予厚望。
佛教化現代的挑戰與機遇/釋覺培 國際佛光會秘書長
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秘書長
人間佛教讀書會執行長
【摘 要】
人類在歷經第四次工業革命所面臨的各種挑戰,已經是不可逆轉的事實。當我們說「現代」,這個所謂「現代」的概念,仍以持續動態的發展,不斷飛速變遷,社會整體必須做出各種必要性的因應與轉型。同樣的,佛教在歷史的推演下,也必需接受現代進程中的檢驗與試煉。
二、挑戰與機遇
(一)全球化使疆界到無遠弗屆,有利於佛教傳播
這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全球化使各種流動愈來愈難以控制與規範,無論是人才的流動、...
目錄
佛教化現代的挑戰與機遇
* 釋覺培
世間與出世之間
──探討佛教哲理與現代企業管理學的共融與區分
* 駱湛才
人間佛教之財商論綱
* 段玉明
以經營佛教社會企業方式修行佛法
* 黃運喜
Humanistic Buddhism & Volunteerism―
an analysis of Ven. Master Hsing Yun's Teachings
* Cheng, Wei Yi
佛教「整體主義」環境理念對經濟管理制度的啟示
* 姚彬彬
星雲大師的「應用管理」心法
* 陳劍鍠
「知識佛教」與馬來西亞華人佛教的轉型
* 陳秋平
馬祖道一禪法思想之研究——以心性論為中心
* 釋耀緣
書評Ⅰ
三教關係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評牟鐘鑒先生《儒道佛三教關係簡明通史》
* 韓煥忠、高亮
書評Ⅱ
讀丁建華新著《近現代佛教空有之爭研究》
* 姚彬彬
撰稿體例
人間佛教研究中心簡介
Introduction of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Humanistic Buddhism
《人間佛教研究》稿約
佛教化現代的挑戰與機遇
* 釋覺培
世間與出世之間
──探討佛教哲理與現代企業管理學的共融與區分
* 駱湛才
人間佛教之財商論綱
* 段玉明
以經營佛教社會企業方式修行佛法
* 黃運喜
Humanistic Buddhism & Volunteerism―
an analysis of Ven. Master Hsing Yun's Teachings
* Cheng, Wei Yi
佛教「整體主義」環境理念對經濟管理制度的啟示
* 姚彬彬
星雲大師的「應用管理」心法
* 陳劍鍠
「知識佛教」與馬來西亞華人佛教的轉型
* 陳秋平
馬祖道一禪法思想之研究——以心性論為中心
* 釋耀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