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勤交代的隊伍竟連醃菜石都隨身攜帶!?
乍看氣派的大名行列其實多是走路工!?
宛如被老闆壓榨的上班族,考驗武士們的江戶參勤之旅!
一個個歷史記載的參勤交代小故事,揭開古道的神祕面紗與歷史祕聞!
許多歷史盛事皆以道路為舞台,其中最浩大、最知名者,莫過於江戶時代的「參勤交代」。
「參勤交代」是江戶時代制度,各藩大名率領眾家臣前往江戶謁見將軍,然後再返回領土執行政務。
聽起來就像校外教學一樣很簡單?
才不~~~~~
◆有錢得要命的加賀藩,光是出行人數就多達四千人!(點名都覺得累)
◆這麼多人要怎麼預約旅宿?行程萬一延誤咧?各藩負責人傷透腦筋!(領隊眼神死)
◆大名要去見將軍,要準備什麼禮品送幕府才好?(狂翻土產目錄)
◆交通工具很重要!馬匹和駕籠哪個速度較快?哪個價格便宜?(要比CP值!)
◆大名跟大名之間鬧不合,行列狹路相逢怎麼辦?(拔刀囉?)
◆報!!藩主病倒了!→→參勤途中有人生病或掛掉該怎麼處理?
◆藩主出門,有人扛椅子、有人扛馬桶、還有人扛鐵板──
鐵板???~~~睡在上頭,躲在床下的刺客才不會一把刀戳上來死翹翹啊。
現在,有些道路成了國道,也有已然消失的夢幻之徑。其中包含花樣百出(道具很多)的仙台藩伊達家、跋山涉水(鹿兒島要命遠)的薩摩藩島津家,各藩主前往江戶執勤的「參勤交代」有著悠久的歷史,但有趣又豐富的內幕卻鮮為人知!
奧州街道、日光街道、甲州街道、中山道、東海道,總共215家宿場,到底路上發生什麼新鮮、奇特的故事!?
歷史迷千萬不可錯過!(敲扇)
作者簡介:
山本博文 Hirofumi Yamamoto
歷史學家(日本近世史)。1957年生於日本岡山縣,東京大學文學部國史學科畢業,同校人文科學研究科碩士課程修畢、文學博士,現任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教授。著有《參勤交代》、《階級與序列的日本史》等多部作品,亦擔任《藩主後日談》、《趣味橫生!江戶三百藩的歷史》等多部作品的監修者。
譯者簡介:
馮鈺婷
政大國貿系畢業,輔大跨文化研究所翻譯學碩士班中日組,譯有《日本男色物語》(時報出版)。曾在京都住過一段時間,有朝一日想再回京都生活。
章節試閱
PART2 來去宿場住一晚
要道上的宿場是由「換馬所」發展而來
古裝劇中常見的「宿場」並非江戶時代的產物,宿場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古代的驛制度(驛傳制)。如今日語的「驛」指的是列車停靠的地方,近代以前則指要道上供人換馬的場所。
日本於七世紀飛鳥時代引進驛制度,當時的主要道路每隔三十里(約十六公里)就會設置一處驛站並備有馬匹,聯絡中央和地方的資訊。長途跋涉會使馬匹過度疲累,因此驛站主要的目的便是供人換馬,同時也提供住宿設施給來往各地傳遞資訊的官員使用。
平安中期之後,驛制度名存實亡,但道路的使用率反倒增加,人們透過各條要道將莊園的農作物輸往都城,或是前往遠方的寺社參拜。驛站本來就是交通重地,這時驛站及其周邊更形成了所謂的宿場,該處不僅有旅店和飯館,甚至連青樓都有。
美濃(岐阜縣)的青墓、三河(愛知縣)的池田、相模(神奈川縣)的大磯等交通要衝,在平安末期就有相當大的宿場町 。宿場的管理者多為鄉望,擁有武士身分。此外,伊勢(三重縣)的伊勢神宮等知名寺社,吸引了許多遠道而來的參拜者,寺社周邊因而形成大型的門前町,日益蓬勃。
到了鎌倉時代,當時的幕府下令京都與鎌倉之間的旅店皆須準備快馬,以供運輸與聯絡之用。其他地區的宿場則各自發展,直到江戶幕府成立後,才確立了全國統一的宿場制度。
東海道的宿場常備百馬
江戶幕府設立了「道中奉行」一職,以管理東海道在內的五條要道。此職位由一名大目付與一名勘定奉行共同兼任 ,角色相當於現代日本的國土交通省道路局,負責整修道路、橋梁,以及經營宿場。各地宿場皆由道中奉行管轄,當地的藩主無權過問。
道中奉行底下負責處理各宿場事務的人稱為「宿役人」,宿役人的職位包含問屋(整座宿場的掌管者)、年寄(輔佐者)、帳付(事務員)等等。問屋場為整座宿場的中心,負責調度馬匹與扛轎、送貨的人員,將客人或貨物運送至鄰近宿場。這類業務稱作「傳馬」,其客戶十之八九都是幕府或領主的屬下,不過有時一般人也可使用。
宿場平時即備有許多馬匹與人力以供傳馬之用。1638(寬永15)年,幕府規定東海道每座宿場應配置百名人員與百匹快馬,中山道為五十人與五十匹,其餘要道則為二十五人與二十五匹。這些人馬是幕府向特定人家徵收來的,該義務稱作「傳馬役」。人馬不足時,幕府還會向宿場附近的居民徵收,稱作「助鄉役」。這類義務負擔極重,因此幕府有時會免除宿場與附近居民的地子(年貢),或給宿場一些補助金。
宿場町的居民不一定是當地人。江戶後期,尤其是在關東地區,有一些排行老二以下的農家子弟,因為無法繼承農地而窮困潦倒,流浪至宿場町住了下來。他們大多是好賭成性的賭徒,為了躲避官兵的追捕,而住遍各地的宿場。江戶末期知名的英勇俠客:國定忠治和清水次郎長等人,也是這類旅居宿場町的「渡世人」。
參勤交代左右了宿場町的興亡
參勤交代的要道中,旅店最多的莫過於東海道,全國約有六成的大名使用這條路線,一路上約有三千間旅店。每座宿場的旅店數量各不相同,東海道最大的宿場為尾張(愛知縣)的宮(熱田),旅店高達兩百五十間,不過小型宿場一般只有十五間左右。
江戶時代的宿場本來就地處交通要衝,因此大多是自然形成的,但也有一些新建的宿場。相模的箱根便是一例,該宿場於1618(元和4)年設立,當時幕府從附近的小田原和三島等地各徵了五十人移居至此。
民間的商人與寺社參拜者雖然也常入住宿場,但唯有浩蕩的大名行列才能為宿場帶來大筆收入。明治維新時,參勤交代與宿役人制度皆被廢止,問屋場的業務也交由民間企業接手。宿場町從此轉變為現代都市,有些地區則因鐵路等新型交通網絡的建立,導致古老的宿場漸趨沒落。
例如上文提及的箱根在明治維新後,便失去了江戶時代的交通功能,重要性隨之降低。當時箱根既未開闢新路,也未進行任何建設,因而蕭條了一段時間。
然而,1886(明治19)年箱根離宮的建立,卻讓箱根再次受到矚目,從宿場町變身為熱鬧的避暑與休閒勝地。
豪華的本陣經營困難 旅籠多為農家兼營
大名行列與一般旅客抵達宿場町後,首先要到名為「番所」的檢查哨報到。江戶時代的人不能自由移動,去哪都必須向番所出示通行證、表明身分和旅行目的,並接受行李檢查。
像東海道的箱根這樣的交通要衝,設置的就不只是小小的番所,而是大型的「關所」,配有多名全副武裝的官兵。
江戶周邊的關所檢查得最仔細的莫過於「入鐵砲與出女」,意即攜入江戶的武器,以及離開江戶的女性。後者是為了防止大名妻子偷偷逃離江戶。主要宿場的番所也具備了小型關所的功能。
客人總愛拿走本陣的物品
宿場町最主要的設施就是旅店,分為最高級的「本陣」、次之的「脇本陣」、一般的「旅籠」與「木賃宿」。
本陣專供大名、朝臣與幕府人士使用,參勤交代時,藩主與其直屬隨從大多下榻於此。本陣的經營者同時也是名主(庄屋),即宿場的首長。有些宿場的本陣不只一間。江戶後期天保年間(一八三○~一八四四)東海道的五十三座宿場共有一百一十一間本陣,光是小田原宿就有四間。
如果一座宿場同時來了好幾組大名人馬,導致本陣客滿,還有備用的脇本陣可供入住。脇本陣雖然不如本陣高級,但仍比普通旅店大一些,平常下級武士和一般人也可使用。
本陣一般都設有付書院和獨立的大門。小田原的清水金左右衛門家是尾張德川家每來必住的本陣,面積高達兩百四十坪。本陣專供大名等貴賓使用,因此有些本陣還設有防止外敵入侵的設備,以及緊急時方便客人逃脫的密道。如此豪華的本陣經營起來非常辛苦。原因之一是本陣的規格太高,無法經常供人使用。
大名住宿期間的柴米油鹽也是一大開銷。大名入住時,一晚會付給本陣一至二兩,但這只是紅包而非正規的住宿費,如此微薄的金額並不足以應付本陣豪華設備的龐大開銷。
再者,本陣的經營者還得經常添購屋內物品,支出又添一筆。這是因為大名隨從中,總有些不肖之徒會偷拿本陣的物品,就像現代人偷拿飯店的高級菸灰缸一樣。
江戶後期,各藩都因財政惡化而盡量減少支出,包給本陣的紅包也隨之縮水,有些藩主索性不住本陣。明治維新後參勤交代的廢止成為最後一根稻草,迫使許多本陣關門大吉。
馬匹的住宿費竟然比人高!?
旅籠即一般的旅店,除了住宿外也提供餐點。旅籠一詞原指旅行時放置行李、食物或馬飼料的籃子,許多提供食宿與馬飼料的旅店都會將旅籠放在門口,後來旅籠便成為這類旅店的代稱。
江戶時代旅籠的數量不斷變動,不少旅籠是由農家所兼營。旅籠的需求也會受到季節影響,在寒冷的冬季人們大多不願出門,使得旅籠門可羅雀。
江戶中期以後流行所謂的「御蔭參拜」,民眾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蜂擁至伊勢神宮參拜,還順道至京都、大坂觀光。一時之間旅籠如雨後春筍般開設,但大多很快就歇業了。
每座宿場的旅籠基本上都是雙層建築。旅籠不像本陣設有大門和玄關,但仍具備土間(與地面同高的空間)、板之間(木地板空間)、房間、客廳、廚房、倉庫、浴室等等。
旅籠的等級分為上、中、下三級。例如東海道的保土谷宿有六十九間旅籠,其中有七間上級、二十六間中級、三十六間下級。上級的坪數為六十坪以上,中級為三十至四十坪,下級為十二至十五坪。小型旅籠多為農家兼營或家族經營,不過仍有大型的專業旅籠,面積可達一百坪,這類大型的旅籠通常都會雇用許多幫手。
木賃宿較旅籠更次一級,皆為平房。旅客入住時只須支付煮飯的柴火費(木賃),但必須自己買食材來煮。木賃宿直到中世都是旅宿的主流。
江戶末期,旅籠的住宿費一晚要一百八十至兩百文,本陣則為兩百至三百文。然而不只人類要在宿場歇腳,馬匹也得受人照料。根據紀錄,加賀藩第十二代藩主前田齊廣一八一八(文政元)年下榻越後的糸魚川時,其隨從入住本陣的費用為一人兩百八十文,但將馬停在本陣的費用卻是一匹五百文。馬匹的住宿費竟然比人還高。
人潮聚集的宿場是謠言的中心
宿場町並非所有居民都在旅店工作。根據一八四三(天保十四)年的紀錄,東海道的宿場町約有百分之六的家庭在經營旅店,中山道則為百分之十一。據推測,宿場町應有三分之一的居民在務農,其餘居民的職業則形形色色。
宿場町除了旅店外也有休憩用的茶屋,供應點心和簡單的餐食。不過,不只宿場町有茶屋,宿場與宿場之間的山隘、渡口等小型交通要地也看得到。
宿場町尚有紀念品店、編製草鞋與斗笠的業者、青樓(飯盛旅籠:40頁)等等。有些宿場甚至建有小型的劇場。而出入宿場的也不只大名行列與寺社參拜者。江戶時代的移動自由雖然受到限制,宿場仍有行商、修行僧、山伏 、巡迴各地的相撲力士、歌舞伎演員、淨瑠璃師、流浪的俠客等不同身分與職業的人混雜在一起,甚至還經常入住同一間旅店。
江戶時代的資訊流通以口耳相傳為主,宿場因而成為資訊中心。江戶中期,管理關東幕府直轄地的伊奈忠尊,因在政爭中失勢而遭到革職。中山道的蕨(埼玉縣蕨市)有部旅籠日誌,詳細記載了此事的內幕。可見即使幕府或大名試圖掩蓋政變與內鬥的消息,這些消息仍會經由宿場町傳到百姓耳裡。
預約旅宿、行程延誤常讓各藩負責人傷透腦筋
現代只要一通電話就能解決的事,換到江戶時代卻非常費工。其中最麻煩的就是預約旅宿。參勤交代的大名行列多則可達兩千人,要找到能夠容納這麼多人的旅宿絕非易事。
各藩負責處理住宿事宜的人,必須製作名為「宿割」的住宿日程表,並將宿割事先送至預計下榻的宿場,以便預約本陣和旅籠。全國約有六成、將近一百五十位大名參勤交代時會走東海道,因此各藩必須於出發前半年就預約旅宿。久保田藩(秋田縣)的佐竹家有時甚至從出發近一年前就開始準備。
然而,隊伍浩大的加賀(石川縣)前田家,卻遲至出發前四十至五十日才著手進行宿割等準備工作。因為前田家主要走的是北國街道與中山道,這兩條路並不像東海道那般擁擠,而且前田家處理行前手續時也非常有條理。
延後入住必須額外付費
當時一晚的住宿費是多少呢?根據紀錄,一八一八(文政元)年,加賀藩第十二代藩主前田齊廣下榻越後(新潟縣)的糸魚川時,藩主入住的本陣一晚要兩百八十文,低階隨從入住的旅店一晚要一百六十文。當時的一文約為現在的三十日圓,換算過後本陣一晚為八千四百日圓,低階旅店則為四千八百日圓。
這樣的金額乍看不高,但加賀藩的隊伍多達兩千人,而且還須支付停馬費,所有費用加總後相當於一千萬日圓。一座宿場的開銷就如此之大,更何況有些藩一路上還得下榻數十座宿場,費用當然相當驚人,因此這些藩的武士也只好低下頭來和商人議價。
住宿費有時還會再增加。齊廣之前的藩主前田治脩一七九八(寬政十)年參勤時,因為片貝川和千曲川暴漲而動彈不得,無法按照預定日期抵達旅店。
如此一來,他們原定下榻的旅店既不能接待其他客人,事前準備的大量餐點也沒人吃了。這時旅店便會向該藩收取退訂費用。
結果,加賀藩於武藏(埼玉縣)的浦和宿付了二兩給藩主原定入住的本陣,還付了二十兩給兩千名隨從原定入住的幾間旅店。若用先前一文等於三十日圓的比例來計算,一人的退訂費用相當於一千兩百日圓。
不只天候會左右隊伍抵達宿場的時間,藩主或隨從突然生病、通關手續出了問題時,行程也會受到影響。大名走的若是東海道,大多會經過箱根關所,該處只有明六(早上六點)至暮六(下午六點)開放通行。如果不小心晚了一點到關所,整個隊伍可能無法一次通關,只好在關所前留宿一晚。
關札役人先至宿場確認狀況
行程有變時,現代人只要打通電話或寫封電子郵件就能取消訂房。然而當時聯絡全靠人力,藩主必須提早派人前去通知對方,並等候使者帶回對方的口信。
參勤交代的過程中,隊伍既可能發生上述問題,旅店也可能在隊伍抵達前出狀況。因此藩主通常會在抵達宿場兩日前,先派「關札役人」確認宿場是否做好準備、察看旅店環境如何。關札是一種寫有大名姓氏的巨大木牌,關札役人會將關札立在藩主下榻的本陣門前。本陣也將關札當作地位象徵,藉此宣傳自己是受大名青睞的旅店。
另外,藩主的隨從眾多,不得不分散住在宿場各處,關札役人因而必須事先分配顧馬、持槍 等不同職位的人該住哪裡。如果藩主預定入住的本陣太過髒亂破舊,或者已有地位更高的大名或幕府要人入住,就必須更改住宿地點。確認這些事正是關札役人的工作。
萬一宿場已有其他大名進駐,使得晚到的隊伍無法全員同住一座宿場,又該怎麼辦呢?這時只能讓隊伍中的低階隨從去鄰近的宿場過夜,或向附近的人家借宿,若該處人煙稀少就得露宿野外。不過參勤交代本來就形同行軍,和趕赴戰場沒有兩樣,露宿野外也很正常。
飯盛女決定了宿場旅客的多寡 日光例幣使街道竟是紅燈區!?
現代有很多大都市的飯店區旁就是風月場所,但其實自古以來,人潮聚集的地方就會出現性工作者。
日本的宿場從平安時代起就有遊女常駐。十一世紀的知名歌人大江匡房著有《遊女記》一書,書中記載當時西國通往平安京的路上,有江口、神崎、蟹島等宿場,這些宿場都有繁盛的遊廓。自近世起,百姓便將宿場內打雜兼賣春的女子稱作飯盛女,又稱宿場女郎,幕府的正式法令則以「食賣女」稱之。
江戶時代,宿場的性交易表面上受到禁止。一六六○(萬治三)年幕府規定宿場不得有遊女出現,旅籠中提供餐飲服務的飯盛女便開始私下賣春。幕府因而下令飯盛女必須穿著樸素的衣服,一七一八(享保三)年更規定一間旅籠只能雇用兩名飯盛女,但遵守這項法令的宿場少之又少。
飯盛女的人數因地因時而異。京都經中山道通往日光東照宮的「日光例幣使街道」是飯盛女最多的一條要道,其中木崎(群馬縣太田市)的三間旅籠就有兩百六十名飯盛女。另外,中山道的輕井澤、沓掛、追分一帶,有些旅籠的飯盛女也高達三十至四十名。
有很多人因為迷戀飯盛女而賴在宿場町,無所事事,導致當地秩序紊亂。這雖然是一大問題,但旅店沒有飯盛女就招攬不到顧客,一旦廢除飯盛女,整座宿場町很可能就此沒落。
專供大名入住的本陣沒有飯盛女,但旅籠有,因此大名的低階隨從入住旅籠時,應該也有人會請飯盛女來作陪,壞處是可能感染性病。畢竟江戶時代還沒有抗生素,要是在參勤交代途中感染梅毒或淋病可就糟了。
飯盛女有如身在血汗工廠
飯盛女大多出身自宿場町附近的農村,全家因作物歉收而窮困潦倒,父母只好讓女兒出去賣身。旅店通常都會先將報酬付給飯盛女的父母,而飯盛女接下來就必須在旅店工作好幾年。有些少女前往遠方的寺社朝聖時,也會因為路銀(旅費)不足而留在當地當飯盛女。
飯盛女的年紀出奇地輕,一般介於十五至二十二歲之間,有人甚至八歲就被賣到旅店。這種從小就在旅店工作的女孩起初會先幫老闆帶帶小孩、做做雜務,在老闆的養育下到了一定的年紀便開始賣春。
不同的地域、時代,飯盛女的報酬也有極大的差異。例如幕末時期一八五八(安政五)年的神奈川宿,飯盛女的年平均收入為六兩左右。這只是個概略的數字,但若以十九世紀前半一文等於三十日圓的比例計算,一兩(四千文)為十二萬日圓,六兩便是七十二萬日圓。十返舍一九所著的《東海道中膝栗毛》於一八一四(文化十一)年完結,書中記載當時一次性交易的價格為兩百文,按前文的比例相當於六千日圓。
生活環境如此惡劣,以致有些飯盛女選擇自殺,或和旅人私奔,逃離宿場。
電影《超高速!參勤交代》中,深田恭子飾演的飯盛女獲得藩主為她贖身。這種事在現實中極為罕見,但飯盛女若想脫離困境,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個好心的恩客為自己贖身。
PART2 來去宿場住一晚
要道上的宿場是由「換馬所」發展而來
古裝劇中常見的「宿場」並非江戶時代的產物,宿場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古代的驛制度(驛傳制)。如今日語的「驛」指的是列車停靠的地方,近代以前則指要道上供人換馬的場所。
日本於七世紀飛鳥時代引進驛制度,當時的主要道路每隔三十里(約十六公里)就會設置一處驛站並備有馬匹,聯絡中央和地方的資訊。長途跋涉會使馬匹過度疲累,因此驛站主要的目的便是供人換馬,同時也提供住宿設施給來往各地傳遞資訊的官員使用。
平安中期之後,驛制度名存實亡,但道路的使用率反倒增加...
作者序
大名行列通行的道路,你或許也曾走過
歷史劇或古裝劇中經常可以見到人來人往的道路。這些道路有時供武將帶兵打仗,有時供流浪者旅經各地。日本自古就有東海道、中山道等交通要道,每條要道都有多種功能,也有各自的歷史。
西國街道正是一例。其連接了古都所在的畿內與山陽地區,不僅是奈良、京都通往瀨戶內海的重要路線,也是戰國末期羽柴秀吉得知「本能寺之變」後,為討伐明智光秀而行經的路線。
日本各地的要道約於江戶時代才建置完備。許多歷史盛事皆以道路為舞台,其中最浩大、最知名者,莫過於江戶時代的參勤交代。數百名武士列隊行進,藩主偶爾從轎子中探出頭來,路旁或鎮上的百姓跪著迎接隊伍……相信許多讀者都在古裝劇中見過這類景象。
我想各位應該對二○一四年上映的賣座電影《超高速!參勤交代 》,及其續集《超高速!參勤交代歸來》記憶猶新。劇中的藩主等人接獲幕府命令,要在四天內走完一般要走八天的路至江戶參勤。他們就像被老闆壓榨的上班族般,苦命的模樣打動了許多觀眾。
史上的參勤交代中也不乏這種例子。藩主前往江戶參勤的路線不能任意更改,因此天候不佳時可能會多日滯留原地,旅店客滿時還得露宿野外,還有藩主不幸在前往江戶途中染病身亡。
本書以這類參勤交代的小故事為核心,為您揭開古道的神祕面紗,介紹其從古代到近世的歷史祕聞。其中有些道路成了今日的國道,也有已然消失的夢幻之徑。
平常上學、上班或返鄉時行經的路線,說不定正是數百年前知名武將率領部下通過的道路,抑或是將金銀等貴重物資,大量輸往江戶或大坂的物流動脈。若我們懷著這般想像重新檢視手邊的地圖,或者實地走訪該道路,肯定更能體會歷史研究的樂趣。
大名行列通行的道路,你或許也曾走過
歷史劇或古裝劇中經常可以見到人來人往的道路。這些道路有時供武將帶兵打仗,有時供流浪者旅經各地。日本自古就有東海道、中山道等交通要道,每條要道都有多種功能,也有各自的歷史。
西國街道正是一例。其連接了古都所在的畿內與山陽地區,不僅是奈良、京都通往瀨戶內海的重要路線,也是戰國末期羽柴秀吉得知「本能寺之變」後,為討伐明智光秀而行經的路線。
日本各地的要道約於江戶時代才建置完備。許多歷史盛事皆以道路為舞台,其中最浩大、最知名者,莫過於江戶時代的參勤交代。數百名武士列...
目錄
五街道與宿場地圖
大名行列通行的道路,你或許也曾走過
PART1 參勤交代原來如此!
歷史將近七百年!? 參勤交代的始末
拜訪完老中才算結束,參勤交代手續繁多
PART2 來去宿場住一晚
要道上的宿場是由「換馬所」發展而來
豪華的本陣經營困難 旅籠多為農家兼營
預約旅宿、行程延誤常讓各藩負責人傷透腦筋
飯盛女決定了宿場旅客的多寡 「日光例幣使街道」竟是紅燈區?
PART3 參勤交代走哪條路?
令家康畏懼的仙台藩伊達家 參勤交代走的是哪條路?
全員四千人!行經北國街道的加賀藩
薩摩藩島津家的參勤路線由海路轉變為陸路
死亡與失蹤人數多達十九人!? 長州藩的海上參勤交代
西國譜代大名的山陽道參勤之路
鳥取藩經由東海道唯一的海路前往江戶
坂本龍馬、板垣退助走過的土佐藩參勤路線
赴日十八次的琉球使節走哪條路至江戶?
荷蘭商館長走哪條路至江戶參府?
朝鮮通信使於將軍繼位時訪日之路
PART4 參勤交代的趣聞
不可為了抄近路穿越田地!? 參勤交代有哪些龜毛規定?
富有藩、貧窮藩之間的經濟實力差距
大名參勤交代時送給幕府的禮品
參勤交代的隊伍竟連醃菜石都隨身攜帶?
馬匹和駕籠何者速度較快?何者價格便宜?
如何通過受河川阻隔的路段?
大名行列狹路相逢!這時該如何處理?
江戶百姓即使遇見大名行列也不必下跪?
乍看氣派的大名行列其實多是臨時工?
藩主病倒了!參勤途中有人生病或死亡該怎麼辦?
直線距離約兩百公里 電影《超高速!參勤交代》之路
PART5 參勤交代與五街道
奧州街道──熙來攘往的陸奧大門
日光街道──見證江戶幕府盛衰的要道
甲州街道──將軍逃生路線竟成攻陷江戶之路
中山道──翻山越嶺的交通動脈
東海道──連結關東與近畿、全日本最有名的道路
PART6 脇街道與參勤交代
川越街道──從大火中復興的小江戶
水戶街道──常陸行經霞浦至江戶之道
會津街道──用以牽制有力大名的脇街道
萩往還──連結山陰山陽的志士往來之道
三國街道──翻越三國峠至越後與佐渡的山路
美濃路──連結兩大要道的濃尾平原幹道
PART7 要道與歷史事件
上杉謙信送鹽予敵的千國街道 連結沿岸與內陸的「鹽道」
織田信長的最大危機──「金崎撤退」 撤退路線為運魚的鯖街道
豐臣秀吉走西國街道討伐明智光秀 天王山山麓是威士忌產地
連接出雲的「銀道」石州街道 神話怪物八岐大蛇的祕密
首任美國總領事哈里斯 騎馬經由下田街道翻越天城峠
加賀藩藏匿的鹽硝街道 不復存在的夢幻之徑
一次運送一百箱金塊 連結佐渡與江戶的「金道」
古代英雄日本武尊也走過? 中世的伊勢街道關所極多
崇德上皇也曾走過 「烏龍麵縣」的金毘羅街道
連結蝦夷地與琉球的「昆布之道」亦成為倒幕資金來源
五街道與宿場地圖
大名行列通行的道路,你或許也曾走過
PART1 參勤交代原來如此!
歷史將近七百年!? 參勤交代的始末
拜訪完老中才算結束,參勤交代手續繁多
PART2 來去宿場住一晚
要道上的宿場是由「換馬所」發展而來
豪華的本陣經營困難 旅籠多為農家兼營
預約旅宿、行程延誤常讓各藩負責人傷透腦筋
飯盛女決定了宿場旅客的多寡 「日光例幣使街道」竟是紅燈區?
PART3 參勤交代走哪條路?
令家康畏懼的仙台藩伊達家 參勤交代走的是哪條路?
全員四千人!行經北國街道的加賀藩
薩摩藩島津家的參勤路線由海路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