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觀音禪寺住持、華梵大學董事長——悟觀法師
透過天台思想和自我修證,直探眾經之王《法華經》義髓
★名書法家李蕭錕先生
特別為此著作書法、禪畫
生死齊平,菩提淨明鏡。
法華經者,是「如來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
法華經者,
如來一切所有之法,
如來一切自在神力,
如來一切祕要之藏,
如來一切甚深之事。
法華經者,
能令一切眾生喜見,
能令一切眾生離苦痛,
能解一切生死之縛。
學佛四十多年以來,一直在思考「寂寞的路口」這一件事,我們真正學佛的人,這件是大事,到我們生命的最後一天,誰幫我們呢?學佛就是為安頓好生死這件事情呀!這就值得我們付出精進心來修行,不能做「生命的俘虜」啊!
——釋悟觀
作者簡介:
釋悟觀
一九五五年生,一九七三年進入華梵大學創辦人曉雲法師早年開辦的「蓮華學佛園」就讀,親近曉雲法師三十一年,直至二○○四年曉雲法師圓寂。
一九八三年於深水觀音禪寺禮光德寺住持淨心長老披剃出家。
一九九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於香港湛山寺承接華梵大崙山曉雲法師天台宗法脈,成為第四十六代法嗣。
一九八五年赴日本大正大學文學院進修十年,博士課程修了,返國後致力於佛教教育工作。
二○○七年,高雄「深水觀音禪寺」開山住持開良法師圓寂,悟觀法師接任第二任住持至今,繼續推動開山住持開良法師及華梵大學創辦人曉雲法師所致力的佛教教育與慈善文化事業。
為紀念兩位恩師德澤,悟觀法師後召集成立「普陀山國清教育基金會」,積極推動開良讀書會講座、曉雲法師禪畫講座,並開辦教育部學分認證課程,以及國清書院人文關懷月會等活動。
悟觀法師曾先後於華梵大學中國文學系、哲學系、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與華梵佛學研究所、蓮華學佛園擔任教師。專研領域為法華經、中國佛教思想史、天台教觀與止觀。現任華梵大學董事長、深水觀音禪寺住持,傳承法源為大崗山義永法脈(臨濟宗)、華梵大崙山曉雲法師(天台宗)。
著作:《法華經者的話》《般若與美:一位法師的學佛札記》
章節試閱
今晨「有依定人」之思,若有似無的心光。心弦靜倚深水觀音禪寺五葉松,閉目隨息淨心體,天音聞自心君,取捨何如乾坤方寸,主宰之,有依定人。
於洗心室訓練自己「有依定」,會知道,如何獨處,與自己相遇對話。獨自一人思惟修,獨自一人感知一呼一吸,獨自一人了然己心生滅起伏。在生命的每一個角落,照于一隅,這是生命勇敢的力量。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教導我們如何與自己相處,為何這麼理解呢,釋迦文佛説: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一切智,自然智,無師智。所以唯有自己「有依定」清楚自己到底處在何種狀態。
把自己放在《華嚴經.淨行品》所謂的「無依處」上,人一旦起心動念在有所依裏,痛苦就會跟隨而來。若訓練心念有依定(持咒念佛數息),只單單依著在菩提心,能契入念念止觀現前,悟入中道實相。有依定人,輾轉迴向一心,秘要之藏,深入法界,法界月法界影智慧月,定慧一體,定慧圓明,尋解,宿世因緣,親友繫其衣裏的無價寶珠,此珠為諸佛如來久護之頂上髻中明珠,賢聖軍法華經者執持明珠,與五陰煩惱共戰,而滅三毒出三界至一切智。「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
今晨影蓮,光影間隙縫中,聞見彷彿若有似無的光,使荷花瓣瓣點在山色毫光,似輕巧地越過千山萬水,未吐的白菡萏,法界影,於一一毛孔,見無邊往昔事,之因緣,生慈喜。善法因緣法喜法樂,自家知之。
荷花朝夕之美,在於夕陽它呼喚了晨朝,處此人世間至大的寶藏,柔和忍辱善順,雖不易,善思念之。老子說:「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重爲輕根,靜爲躁君。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
體解文字般若已屬不易,更不用說一瞬間也好的動靜調柔,般若觀照,一剎那間般若觀照,真妄雙泯,之淨化。回望洗心室佛前,「有依定」墨寶法語,那是一九九九年協助 恩師募集華梵教育資金,辦了一場活動結束後,導師恩賜三幅字「淨化,有依定,動靜調柔」。這三幅法語墨寶,如今是助吾於呼吸生死中,活現之良方,於改變生活習慣之當前。把自己往人群推更親切於人,其實不難,一切堪只一自笑,而慰之,如是而已,別無良方。
行者不著身,不著法,不著念,不著願,不著三昧,不著觀察,不著寂定,不著境界,不著教化調伏眾生,亦復不著入於法界。
何以故?菩薩作是念:『我應觀一切法界如幻,諸佛如影,菩薩行如夢,佛說法如響,一切世間如化,業報所持故;差別身如幻,行力所起故;一切眾生如心,種種雜染故;一切法如實際,不可變異故。』又作是念:『我當盡虛空遍法界,於十方國土中行菩薩行,念念明達,一切佛法正念現前,無所取著。』「我於眾生,無所適莫,無所冀望,乃至不求一縷一毫,及以一字讚美之言。盡未來劫,修菩薩行,未曾一念自為於己;但欲度脫一切眾生,令其清淨,永得出離。何以故?於眾生中為明導者,法應如是,不取不求;但為眾生修菩薩道,令其得至安隱彼岸,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華嚴經》
(二○一九年五月二十日,初夜。)
今晨「有依定人」之思,若有似無的心光。心弦靜倚深水觀音禪寺五葉松,閉目隨息淨心體,天音聞自心君,取捨何如乾坤方寸,主宰之,有依定人。
於洗心室訓練自己「有依定」,會知道,如何獨處,與自己相遇對話。獨自一人思惟修,獨自一人感知一呼一吸,獨自一人了然己心生滅起伏。在生命的每一個角落,照于一隅,這是生命勇敢的力量。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教導我們如何與自己相處,為何這麼理解呢,釋迦文佛説: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一切智,自然智,無師智。所以唯有自己「有依定」清楚自己到底...
作者序
【前言】
寶鈴千萬億.風動出妙音(節錄)
禪定為智慧生命之源,筆者以中國佛教思想史,之近世禪講教三宗兼修之融和思想的視角,來話說「法華經者的話」,《佛祖歷代通載》有謂:「禪乃佛之心,教乃佛之語,因佛語而見佛心。」(X76.512b∼513c)懷則大師之《天台傳佛心印記》所言:「精究佛乘弘宣聖化,或於師門耳提面命見而知之,或於經疏研幾索隱聞而知之,見聞之間兩心相照,玄領默契名之為傳。我心本具不從他得名為不傳,心雖本具點示方知是為傳。此不傳之妙如印即心是名心印,知此者名妙解,行此者名妙行,證此者名妙果,如此則能事畢矣。……一家古今絕唱佛祖正傳。」(T46.936bc)於經疏研幾索隱聞而知之,經文與見聞之間兩心相照,玄領默契,名之為傳,接心。以心印心,之妙解妙行,而證妙果;實是「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畢竟如來使行如來事之功,不遠矣。
「法華經者的話」,主要參考資料為,天台三大部及大師禪學止觀著作,定義「法華經者」:一為天台大師闡述法華思想者何,二為以止觀研心行持法,為流通法華經的如來使者,所行之如來事。定慧等持,教觀相資入諸法實相之涅槃妙心,實相義來自佛知見道之正法眼藏,法華經者,持戒清淨入法華三昧,明心見性,得之。慧遠大師:「至寂以不變為性,得性以體寂為宗。」
本書以「法華經者的話」為名,多屬這幾年來用零碎的時間,所寫臉書積集之文稿及昔日國際佛教教育研討會所發表的論文節要,上冊十篇中,五篇為近月所寫之文。感謝有鹿文化許悔之社長如同發了願心的苦口婆心親切催稿的因緣,讓我如同萬里歸人,回首往日學問修行僧的日久功深,雲煙危崖艱困之道,今日看來喚醒歸心的思路歷程,鳥聲破曉,草覆泉聲細細為歷程指南。往日之心底語言,真心妄心互相參照著,提點著,卻是清瑩靜定之一泓淨水如斯互映互生光,光瀅水面清涼焯焯生輝,一念無明法性心,箇中消息,人間美在菩提淨明鏡,我如是欣喜依止,恩師曉雲導師的「春光照人活妙」法華圓頓旨的真實義。
整理這上下兩冊文字,我心中確已知道,不祇是如日記式而寫的臉書,自信此中自有我心底欲說的話語。《法華經》之脈絡,根植於中國人心中將近兩千年,無論在教育哲學文學藝術等,乃至生活的影響,均是中國文化幽微深遠的底蘊。天台法華思想,我們從古大德著作聖行中,領悟其中之旨意,令人深思後無來者!智者大師在歷史上被尊為「東土小釋迦」,如是之思緒起伏於己心中,不斷自我精進提點,從《華嚴經》、《法華經》、智者大師著作之漸進漸求,如〈化城喻品〉所謂,探尋生命中慧命之「寶所」。日夜,或時天猶未曙,靜坐前後,焚香禮懺誦經念佛,寂靜裏總是緬懷昔日聖者之行儀,唯藉華嚴法華思想,以照明自他之黯識,而起東日之朝霞。
《法華經者的話》,好幾篇文字,其實是感歎佛教學者及努力學佛教青年者為數不少。所知,感祇探求佛學知識,或為其自我謀生之工具、場面上的裝飾物,亦未必能盡行思惟佛陀根本精神,以感格人心而思遷善。法華宗旨要在教觀並弘,體用互顯,止觀禪行之凝心攝念,不能不說智者大師是天台教觀之拓開者,而且是中國佛教發展之樞機,《法華經》中,處處明示「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顯四悉檀(世界悉檀、第一義悉檀、各各為人悉檀、對治悉檀);悉檀,成就義,之詮義,顯現開示悟入佛知見之意旨。
本是拙於文辭的自己,以非為文而文者,實感中國佛教一千二百年來,自安史之亂七五五年中唐而至五代十國兩宋,中國佛教近世三宗兼修融和思想,邁進南宋元朝的「禪、教、律」、明朝「禪、講、教」、清代的「禪、講、律、教」時代的融合思想。中唐至五代北宋明朝時期,尚有風骨繼慧命之至人,中唐百丈懷海禪師、唐末五代永明延壽禪師《宗鏡錄》、明蕅益大師、憨山大師等祖師之行菩薩道思想行儀,使吾人有望啓後曙光,而能嚮往於斯世,乃及未來。雖然如此,嘗自幸於此時世中,尚能親近恩師 曉雲導師,意欲將法華華嚴之心源自我教育外,望能有一絲絲力量,藉著書寫文字,示人也悟己心源,尋求那法華經者之真如心跡,《華嚴經》有十種園林、十種菩提心,實是吾人本自有的身心世界之喻也。
然而世間多少知味者,法華思想教觀研心,其學浩瀚窮不可盡,吾祇杓一勺之味,利用日常零碎的時光,與大自然為功德友,身心所覺受的法華經啟悟,書寫流動在己心中的佛法禪訊,當下感悟心跡的禪思禪話,今集成《法華經者的話》上下冊,期置法流乾坤掌中,或許能為天台法華思想者,學佛之初基法要,如同曉月分光照,何處不相逢,自悟悟人、自觀觀人、如是如是。隨筆前言以明之,此前言寫於梅雨窗前,立秋末日刪增於洗心室研究桌燈下之深水觀音山中,昔日論文與六年來臉書重閱舊紙時,啊!如見親恩故人矣!
【編後記】
月在青天影在波
悟觀法師《法華經者的話》校對完成,法師付囑我寫一編後記。我想到法師愛讀的石屋禪師山居詩:「著意求真真轉遠,擬心斷妄妄猶多,道人一種平懷處,月在青天影在波。」
《法華經者的話》既說了《法華經》,也說了依《法華經》而行的「如來使」——大乘心菩薩,佛與菩薩的話語。眾生各隨因緣,會在這本書中沾了法味,自探法旨。人人心中有部《法華經》,到了,人人是部《法華經》,自性心光,月在青天影在波。
二○一九年九月三日,許悔之合掌
【前言】
寶鈴千萬億.風動出妙音(節錄)
禪定為智慧生命之源,筆者以中國佛教思想史,之近世禪講教三宗兼修之融和思想的視角,來話說「法華經者的話」,《佛祖歷代通載》有謂:「禪乃佛之心,教乃佛之語,因佛語而見佛心。」(X76.512b∼513c)懷則大師之《天台傳佛心印記》所言:「精究佛乘弘宣聖化,或於師門耳提面命見而知之,或於經疏研幾索隱聞而知之,見聞之間兩心相照,玄領默契名之為傳。我心本具不從他得名為不傳,心雖本具點示方知是為傳。此不傳之妙如印即心是名心印,知此者名妙解,行此者名妙行,證此者名妙果,如此則能...
目錄
【上冊】
卷頭語
前言 寶鈴千萬億.風動出妙音
一、一念即無念,法華經者,五陰之轉與不轉義
●一念心是心的歸依
二、法華經者如理如智化眾生為行如來事
三、耽味止觀研心之法
四、如來使是法華經者之佛人的願力
五、華果同時之蓮華喻妙法
●世間相即出世法,法華經者,不壞世間相,成就實相道理
六、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是法華經者參究之話頭
七、五重玄義之論用
八、內裏乾坤
九、法華經者生命教育的一大事課題.權實相資入佛知見
十、華落蓮成——成就四法的法華經者
●生死齊平菩提淨明鏡
【下冊】
卷頭語
緣緣之緣.念念止觀現前
觸景照心其義了了
月在青天影在波
一念三千,三千一念
靜裏乾坤
五品弟子位
鏡影
受職菩薩
此境誰會得
「尋解」如來使之思
凝心攝念——數息觀息是觀一念心
般若遣蕩.止觀建立
自轉法輪——一念無念
大如微塵
淨治心寶佛影觀
現前遠行地於十地之功——情存妙法
佛影——法界月法界影智慧月
心月孤圓
因緣所生法
觀息善識通塞
唯佛與佛
法華知津
境與智與行「善用其心」之法
拂曉靜中消息
心跡
身心不動
始終心要
佛種從緣起
法華要義「開、示、悟、入」
偶遇法華經者的法喜法樂
法華經者謹慎行藏
敬讀《法華經》與《華嚴經》
入無生智到無依處〈淨行品〉
法華止觀行
調和身息心三事
「人間菩薩之念念以大悲為首」之大前提
思惟修「四運心」
獨坐了無言說,回看妄想全消
舉足動步而常入定
果成華已空——平等大慧
人間佛
山中華開蓮現
己心中所行門
憶母親師父
茶中也有山居詩
香風吹萎華.更雨新好者
花訊
人人心中有部《華嚴經》
無一眾生而不具有
共說無生話
初心為待至人來
法華經者柔伏其心
超倫每效高僧行.得力難忘古佛書
一色一香無非中道
胸懸明鏡照乾坤
編後記 月在青天影在波◎許悔之
【上冊】
卷頭語
前言 寶鈴千萬億.風動出妙音
一、一念即無念,法華經者,五陰之轉與不轉義
●一念心是心的歸依
二、法華經者如理如智化眾生為行如來事
三、耽味止觀研心之法
四、如來使是法華經者之佛人的願力
五、華果同時之蓮華喻妙法
●世間相即出世法,法華經者,不壞世間相,成就實相道理
六、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是法華經者參究之話頭
七、五重玄義之論用
八、內裏乾坤
九、法華經者生命教育的一大事課題.權實相資入佛知見
十、華落蓮成——成就四法的法華經者
●生死齊平菩提淨明鏡
【下冊】
卷頭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