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甲雄師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裝甲部隊之創建、戰鬥與敗亡》為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裝甲部隊建軍史的戰史系列。該系列將按照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序,以單一戰役更成一單元,逐一介紹德國裝甲部隊在本時段期間的發展狀況,以及參與的戰鬥全般描述。各部除了是整個《裝甲雄師》系列的其中一個單元,但也可以單本閱讀。本書為裝甲雄師系列之第七部《靜靜的頓河 1942東線夏季攻勢》。講述1942年夏季,德軍於東線發動本年度大攻勢「藍色案」,裝甲部隊參與一連串攻擊的戰鬥過程。
1942年初春,此時美國已經參戰,由於意識到戰爭可能拖長,希特勒將本年度的戰略重心放在戰略資源的獲取上,因此規劃「藍色案」攻勢計畫,深入南俄以及高加索地區,以奪取高加索的油田。德國攻勢兵團發揮一如去年巴巴羅莎作戰時的銳氣,很快擊退了紅軍守軍,並推進至黑海海岸。但由於計劃設計的複雜,執行時的隨興指揮,到了8月時分,德軍部隊分向高加索以及史達林格勒進軍,不但兵力分散,且油料狀況出現緊繃,以致兩個方面的戰事均無法取得決定性。在對史達林格勒的攻擊中,第六軍團被捲入在犧牲重大且艱苦的市街戰中,至11月中,仍有1/10的城區尚掌握在紅軍手中。而此時已至紅軍發動大反攻的前夕了。
本書之特色有以下:
1. 從普魯士德意志軍事思想開始,宏觀的介紹德國陸軍裝甲部隊的緣起及其發展。由於德國裝甲部隊乃是二次大戰初期閃擊戰的締造者,本系列也將重點放在德國裝甲部隊與德軍閃擊戰之間的關聯及其作用之上。
2. 全方位介紹德國裝甲部隊的全貌。舉凡軍事準則、發展沿革史、參戰過程、部隊編裝、重要人物、戰甲車發展,乃至裝甲部隊的旗章服制等,都包羅在內,使讀者能獲取有關德國裝甲部隊兼具深度與廣度的全面性歷史知識。
3. 除了內文陳述,本書最大的特色,在於用歷史照片輔助述說故事。本書蒐集百餘張珍貴的德國裝甲部隊歷史照片,按照時期、地區、拍攝主題等配合內容,穿插於各章節之間,並輔以詳細解說的圖說,使讀者能夠就照片與本文內容相互對照,而能對二次大戰德國裝甲部隊的隊史有更深刻的了解。
4. 除了對德國裝甲部隊詳細介紹,對於德軍所遭遇的對手,也就是盟國的裝甲部隊,也有相當比重篇幅的解說,使戰史的呈現具備完整性。同時也在敵我雙方的相互對比之下,使讀者更能夠清晰地了解德國裝甲部隊的特性與戰場效能。
5. 本書並配有多幅德國各型戰車之三視線圖與性能諸元表,增加讀者閱讀之興致以及全書之可讀性。
作者簡介:
滕昕雲,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博士,為國內戰略理論與軍事藝術研究首屈一指的學者。專事戰史研究創作,其專精題材以二次大世界大戰德國戰史以及中華民國抗日戰史為首選。其中《裝甲雄師 二次世界大戰德國裝甲部隊概史》與《鐵血軍魂 抗戰前期國民革命軍德制新中央軍之整建》,開華文軍事書領域之先河,兩套書所獲迴響最是廣泛。其作品以論理清晰、邏輯嚴謹、筆觸生動著稱,為臺灣本土少見之專業軍事作者,目前已有著作或譯作三十餘冊問世。
目錄
1942年初德國裝甲部隊的改組
德軍東線裝甲部隊之改組
1942年德國戰車發展狀況
與敵戰車戰鬥要領
藍色案
藍色案
第二次卡爾可夫會戰
德軍反攻-「腓特烈作戰」發動
裝22師在克里米亞
夏季攻勢展開
6月19日事件
攻略伏羅內許
轉向南進與羅斯托夫會戰
通往史達林格勒之路
雙重目標:史達林格勒、高加索
德國陸軍進抵伏爾加河畔
進軍史達林格勒
血肉磨坊
裝甲兵第16師在北方戰線
第一、第二次總攻
第六軍團第三次總攻
裝甲部隊在住民地戰鬥中的經驗教訓
附錄
「藍色案」德軍裝甲師戰鬥序列
藍色案德軍裝甲師戰車實力表
裝甲第3師戰車第6團第8連連長日誌
德意志國防軍戰役紀念盾章
征服艾爾布魯斯峰
德軍戰術符號
1942年初德國裝甲部隊的改組
德軍東線裝甲部隊之改組
1942年德國戰車發展狀況
與敵戰車戰鬥要領
藍色案
藍色案
第二次卡爾可夫會戰
德軍反攻-「腓特烈作戰」發動
裝22師在克里米亞
夏季攻勢展開
6月19日事件
攻略伏羅內許
轉向南進與羅斯托夫會戰
通往史達林格勒之路
雙重目標:史達林格勒、高加索
德國陸軍進抵伏爾加河畔
進軍史達林格勒
血肉磨坊
裝甲兵第16師在北方戰線
第一、第二次總攻
第六軍團第三次總攻
裝甲部隊在住民地戰鬥中的經驗教訓
附錄
「藍色案」德軍裝甲師戰鬥序列
藍色案德軍裝甲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