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重塑對教育的想像
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教授兼教育傳播學院院長 何縕琪
翻開《教育3.0》,相信你會跟我一樣,愛不釋手的一直想閱讀。本書主要作者顧遠老師在序中寫著:期許啟發讀者打破教育的底層範式,重塑對教育的想像,反思何為「好的教育」,讓教育幫助我們「成為人」,成為一個自由的、活潑潑的人。
好單純的念想,但卻好「桃花源」!如何能?細細閱覽,自己彷如幻化成一小島,跟著篇章的文字呼吸,看到「當小島們聯結成群島,就是一片教育的新大陸。」乍然初醒,美善的天地不在別處,而在於有更多人一起加入,讓好的教育發生行動,並在這個過程中享受創造與成長的快樂。尤其是教育者,我們值得在自己一點一滴的行動中,不僅幫助孩子,也讓自己慢慢地成長為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
十二年國教實施後,許多老師都覺得好忙、好茫!忙著讓自己變得更強、更創新,因為從九年一貫的能力指標「升級」為「素養」,不只有「三面九項」,還有「大概念」、「核心問題」……,還來不及消化的教育名詞和茫茫然的自主學習,一個疫情,又讓老師「數位升級」,一下成為「直播主」,和那一端數位原生世代的學生較量,看誰更「進化」!好不容易熬過了疫情,但,AI、ChatGPT……,火熱到讓你一定得正視它、跟它做朋友,因為老師可以重新定義自己的角色,透過AI擴張智慧和創造力,就像在 19 世紀運用機器來擴展人類的體力一樣。
作為教育者,不見得每件事都得自己會,但我非常贊成郝廣才先生曾說過的一句話:大人要讓孩子的翅膀變大!我們可以成為那個陪伴學習者鍛煉的人,而不是摧毀他們的人。在教育 3.0 的型態下,老師就像一個社群裡的導遊,學習者則是自己學習網路的連接者、學習內容的創造者、學習體系的建構者。
身為師資培育者,我經常跟學生說,好希望看到現在小一的學生在2030年到大學讀書的風景,因為他們完整接受了十二年國教的薰陶,讓我們得以檢視「自發、互動、共好」的培育成果。雖然,OECD已建構出教師用以引領學生尋找人生方向的「學習羅盤2030」:以素養(知識、技能、態度和價值觀)為中心,透過「預期─行動─反思」的循環,建立學生的轉型素養,包括創造新價值、調和緊張局勢和困境,以及承擔責任。但,「自動好」,多麼令人期待呀!
老師呢?顧遠老師認為,到了2030 年,教師是一個混合型職業,他們會成為教師創業者,具備創造力、教學變革能力和領導力;他們會將一部分時間用於教學,另一部分時間用來擔任學生的指導專家、教師教育者、社會組織者、學習設計師、政策研究者以及教師網絡中的虛擬導師等。看到這,你一定和我有同樣的感覺:這是更「斜槓」,還是更「多工」?如何「成為」呢?
身為老師,我們不須變成「超人」,但要從廣播員到成為教育創變者,必須有意識地提升自己以下四個方面的能力:第一種能力是「即興力」,一種積極適應變化的心態和能力;第二種能力是創新力,把現有的不同要素重新組合起來,創造出更好的結果;第三種能力是資源力,動員超過自身掌握的資源的能力;第四種能力是領導力,這是激勵能力、協作能力、溝通能力和使命感的結合體。當然,要實現這個理想,需要一系列「具體方法」、「持續實踐」以及「未來技術」做支撐。
我非常喜歡顧遠老師在這本書提到的「社會化學習」:「學習在窗外」,打破地域的界限;「他人即老師」,打破角色的界限;「世界是教材」,打破內容的界限。也對引自企業的「青色組織」深感好奇,因為它解答了我對於「好的教育是什麼顏色?」的疑問。
《教育3.0》,這本書雖然不在提供工具、技法層面上探討教學之術,但卻提供一套細密、豐富而又內在自洽的「教育觀念體系」,不論您是不是老師,只要是對如何看待教育、如何理解孩子,以及如何提供助力成長有興趣的教育者,都可以透過這本書重新思考,找到持續進行教育創新實踐的動力。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系暨教育創新與評鑑碩士班教授 林偉文
教育3.0 回歸學習的本質
教育創新的下一步會是如何呢?我請ChatGPT預測2045年的教育型態,它的回答是:「2045年的教育型態可能會有以下一些特點:個性化學習⋯⋯跨地域學習⋯⋯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學習遊戲和虛擬實境⋯⋯綜合素養將成為教育的重點之一⋯⋯」(二〇二三・四・廿一)這些看來都是教育的未來趨勢,但如果深入探問,這些趨勢真的可以代表教育的未來嗎?從創造力與創新的定義來說,創造與創新必須符合「新奇」(novel)和「適當或價值」(appropriate or value)這兩個標準,也就是所有的創新,企圖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想要實現的教育價值是什麼?如果忽略了這個本質的思考,這些教育創新的實踐,將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卻不確定將導向一個怎樣的未來?因此,教育的創新,必須不斷回歸學習本質的思考——「什麼是學習?學什麼?為什麼要學習?學習如何發生?」,唯有回到本質的思考,才能啟動突破性的創新。
二〇一七年,我們邀請群島教育加速器的創辦人顧遠老師到臺北教育大學來,舉辦了「極有可能成功」(Most likely To Succeed)的全台首映會,並且主持了一場教育創新的工作坊,帶來許多關於教育的探問;顧遠老師和周賢老師在「群島教育加速器」,透過各個小島(教育新創組織)的社會化學習,開展了學習生態系統的實踐,體現回歸學習本質的可能性,在這本書中,他們提出了許多關於教育創新的重要思考與實踐,對於教育的未來,具有重要的啟示與意義,值得大家一起激盪,共同創變!
以教育迎來真正的自由
趙介亭(綠豆爸),可能幸福學院創辦人
教育是什麼?傳道、授業、解惑?
傳統教育的樣貌,也是多數的我們,所經歷和熟悉的教育環境。
當AI成為日常聊天的對象,當手機成為生活必備的物品,世界在進化,教育也要跟著進化。
《教育3.0》這本書給了我們教育進化的具體圖像。
從學習者被動接收資訊的教育1.0,到學習者之間進行溝通、聯結、合作、探究知識的教育2.0,再到學習者自主創造出獨特的學習體系和社群的教育3.0。
我們看到了教育帶給人類的無限可能,人們也將透過教育迎來真正的自由!
《與孩子同行 開展可能的教育風景》
台南可能非學校創辦人 鄭文晴
閱讀著《教育3.0這本書》一個一個的案例文章,敘述著在教育創新的實踐歷程行動方案,書中所提及的「教育的終極目的是使人成為自由的終身學習者,成為一個學會學習,自我導向的終身學習者,一個自由的人」是我正在與我的學生正努力展開的教育風景。
要如何與孩子並肩同行?作為一個在實驗教育場域的教育者,並非只是單純的想成為單一輸入教學者,而非只有傳遞知識的經師,在教育3.0的時代中,我們期許自己可以與孩子 、家庭、並肩成為共學者,書之序提到:教育從來都不僅是學校和老師的事情,家庭、社區和社會也理應參與其中。
「學習在窗外,任何一處場域即可以是學習場域、森林、博物館、虛擬線上,打破只能坐在教室的限制。他人即老師,三人行必有我師,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在其中,世界是教材,所到之處、不侷限課本,全世界都是我們的素材與教室!」
「讓教育者成為那個陪伴學習者鍛煉的人,而不是摧毀他們的人。」
這樣的教育 3.0 的學習願景很難實現嗎? 要想幫助孩子們跳入「社會化學習」 身為老師我們有什麼行動方案?
書裡的主題案例,可以是邁向教育3.0的願景,每一個行動方案都可以細細品讀,有趣的地方是這本書並非是一本工具書,而是一本心法書,當我讀到一個自己有興趣的主題文章時,連結到自己的教育現場,就開始激發了我的思考,我能不能更為細緻的成為一個觀察者、我們能不能成為激發孩子學習的引導師,或者是共創者,我們在教育現場上,是搭鷹架的人還是操控孩子的人,在閱讀本書時,作為教育工作者想幫助孩子們面對未來的世界, 自己就要先看到未來
要想幫助孩子們跨越那三座懸崖,就要先跨越 自己生活、工作、學習的懸崖。
「社會化學習」提倡打破原有框架,從單一模式,創變為共同的關係,包括家長、同學、社區、各種專業人士等。學生們學習的資源和材料將來自整個社區,而不再侷限。而學習也如同杜威認為的教育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也是一個終身的學習。
相信教育3.0這本書能夠開啟學習者、教育者、對於教育創變有更多的激發。
壯圍外星人
壯圍十八島 共同創辦人 黃姿綺
收到大貍來訊《教育3.0》推薦序的邀請,絕大部分是感到榮幸。然而,更多是對於本書的迫不及待,想去翻閱、在文字中思索,並來回探看在日常實踐中的所有映證。就像我三年前參加貍想教育學院所舉辦的青色組織工作坊一般,興奮且渴望知道更多訊息。
關於學習這件事,我嚐過不少苦頭。因為是個愛問為什麼的學生,有太多的追根究柢,在許多老師眼中,總是太難歸類以至於看起來有些叛逆,更曾經是個在學習路上迷失的孩子、一度想放棄學業。
直到我來到大學,參與式的設計思維讓我重新開啟一種新的視野與觀點,其中也經歷了對於「永續生活」的價值探索,離開校園後那顆種子不斷的在心中萌芽長大。內心當中渴望重新認識人與土地的關係,卻不知道往何處前進?然而,緣分相當奇妙,它將我帶來到宜蘭,透過做中學的社造工作與友善農耕勞動,我重新看見生活的本質與樣貌,也逐漸從農耕的探尋逐步踏入農村生活。
而那個愛問為什麼的問題學生,始終在心裡提問
「為何長輩們總把自己的孩子推離開家鄉?」
「為何仰賴土地維生的農人一直往土地灌藥?」
「為何我們渴望自然田野,卻直把都市的慣性往農村帶去?」
於是也逐漸發現世代間價值觀的分裂,存在於每個角落,綑綁著地方,無法鬆動。
這些年在地方生活的日子裡,我們試圖重新建構日常中的一切,想讓生活更加自主、自立、自足。同時在尋找答案與自我懷疑的路徑中不斷試錯,經常覺得那些從永續觀點裡面所學的「生態村」究竟能否實踐?
我一路問著自己,似乎地方上矛盾、分裂與衝突的意念,都是因為腦袋裡總是承裝著不同的價值觀點,究竟能怎麼辦?我一直沒有行動上的解答。直到我遇見貍想教育團隊,在幾次青色組織的學習脈絡裡,我若有似無的發現,曾經所學的自然生態關係竟然可以完整對應到人際關係中的生態系,從建立社群(培養土壤)到建構網絡(建造森林)的每一步都需要微小系統之間的相互扶持、彼此協作,於是直到現在「地方共學生態系」的社群雛形便一直在地方的合作關係中,多元有機的自主成長。
而當然,冒險總有迷航、需要釐清行動頭緒的時候,在航海的路上,往往需要羅盤,在適當的時候檢視方向,這本書就如同每位教育創變者手中的羅盤,必須在你的所在之處,拿起它。你也將會更堅定的相信走在教育創變的路上,是一處實踐永續的道路方向。
願我們成為誠心傾聽下一個世代聲音的那種大人。
也願我們在成為自己的路上,
都能持續發光、發熱,進化成自己眼中最理想的模樣。
做自由的學習人
雞湯來了家庭教育團隊共同創辦人 陳世芃
如果這一輩子只能學一件事,你會想學什麼?
如果只能教孩子一件事,你會想教他什麼?
AI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在短短幾個月之間倍速成長。在2023年的現今,生活的問題只需要一鍵發送,AI就能將排山倒海的資料分類及歸納。當老師的知識量已不足以涵蓋生活遇到的各種難題,孩子上學到底要學什麼?
「不要用19世紀的體制,教20世紀的知識,去面對21世紀的挑戰」這句在教育圈口耳相傳的話,是對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提醒。在教育現場工作的這8年,我了解到「與自身相關」是保持課堂互動熱絡的不二法門。孩子們每日花8小時上學,若在學校學習的知識,無法解決生活的問題,是非常可惜的。
在《教育3.0》這本顧遠老師、周賢老師合著的大作中,從教育的發展背景與架設開始討論—教育來自於傳遞知識、培養一模一樣的工人。然而,隨著時間的演進,現今的社會更多元開放、資訊交流更為頻繁,老師與學生的關係不只是單向的資訊傳遞,而有更多流動、交織的可能。換句話說,以前的老師可能是課堂中知識最豐富的人,傳遞自然、社會等「基礎」知識;現在,學習者能透過適當的工具查找資訊,並經由討論與統整,可能更完整、全面!
因此,傳遞「正確的」知識在現代教育裡的角色日漸縮小,網路資訊將會不斷更新,人腦的速度將遠遠比不上,那麼老師的價值所在在哪裡呢?是否能引導學習者應對不確定的學習、啟發學習的動力正是關鍵。
身為引導的成人往往非常希望學習者能自主自動的學習。在這樣期盼的同時,教學者是否安排適當的環境、給予學習群體練習的機會與空間,幫助動力發展呢?在教學現場因為時間、進度壓力、資源等種種因素,老師們通常有固有的教學模式與習慣。習慣帶來穩定與安心感,然而,這樣的習慣是否以學習者的利益作為最佳考量?能否激發學習者的動力?其中是否有創新的空間?這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可以思考的。
至於培養動力的方法,現今流行的教育應用方向,比如專題導向學習(PBL)、遊戲化學習、社會化學習,應該如何切回學習的本質?這些問題在此書中皆有深度的討論,十分推薦所有教育工作者、教育創新的實踐者都該一讀。
閱讀此書時,讓我回想起大學時參與教育哲學課程時,對於教育本質、教學者與學習者關係的討論。作為近十年的教育工作者,《教育3.0》著實給了我適時的提醒—教育的本質為何?老師的角色又是如何?一篇篇精實的內容,提醒創新並不只是求「新形式」,而是需要切合學習者的經驗與生活,能否回應/解決學習者遇到的生活問題,才是教育需要思考的本質問題。
願終有一天,每個孩子成為自由的終身學習者。
教育 3.0:從思考到實踐的轉變
奇德王國 創辦人 陳之雅
「好的教育不只要說出來,還要做出來。」這句話是顧遠老師在群島教育加速器中不斷強調的,而群島教育加速器,就是顧遠老師做出來的教育最佳實踐。
2018年,有幸成為群島的一份子。在顧遠和周賢老師的帶領下,認識了兩岸三地從事教育創新工作者,並一起踏上共同學習的旅程。在群島的學習活動中,常常會扮演許多不同的角色,可能是學習者、分享者、引導者等等,在一次又一次的主題實作工作坊中,累積更多協作的能量,並逐漸被賦予更多的自由與主導權,在不到一年內,和群島的夥伴們可以透過這段時間的學習,一起舉辦四天三夜的教育Unconference,上上千元的門票,在30分鐘內全部售罄。
在《教育 3.0》這本書中,我看到了群島設計出這樣子學習型態背後的思考脈絡,包含對於PBL的概念釐清、社群學習的描述、教育創業者的思考誤區等等。看到這些文字,都會讓我想起實際跟兩位老師相處與學習的場景。這些文字記錄了他們對於教育不同面向的議題深刻的思考與洞察,而他們的行動讓我了解這些概念並非空談,而是有可能實踐的。
在群島的日子,很常提到「社會化學習」的概念,其要旨為:「學習在窗外,他人即老師,世界是教材。」透過這本書,你可以看見,窗外的世界,有太多美好的事物正在發生,那些說出來與做出來的,都在這本書記錄下來了。
一起成為知行合一的教育創新工作者
魚水教育催化劑 創辦人 沈潔伃
作為教育創新工作者,我時常會在實踐的過程中產生許多困惑,總是想要尋找更好的辦法來實現心目中理想的教育。在這樣的探索過程中,我不得不思考和面對一些重要但難解的問題:我們心目中的理想教育究竟長什麼模樣?為了實現那樣的教育,我們需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又如何與他人合作?
我在台灣的實驗教育、教育創新環境與組織中打滾多年,深刻體會到這些問題的重要性與複雜度,而我一直無法真的說清楚自己嚮往的教育,更沒有相應的實踐方法可以參照,只能在一片模糊與迷惘中匍匐前進。因此,當我親身進入群島,一邊學習並一邊實踐社會化學習時,那種知行一的感受真的令人欣喜若狂,不僅協助我梳理過往實踐中的困惑、抓出我過去未曾思考過的面向與盲點,也讓我更加明確未來要實踐的方向與具體做法,不淪於空談理念而沒有辦法、也不會停留在行動而缺乏理論依據。
在這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作為教育創新工作者、甚至創業者,我們首先必須是終生學習者,我們需要不斷地探索未知、學習新知、實踐所學、反思認知,才能逐漸創造出我們理想中的教育與社會模樣。期待這本書能夠成為你知行合一道路上的入門磚,帶著疑問反思、帶著所學實踐,願你能逐步摸索出適合自己的道路。
最後,分享一段在群島流傳、我很喜歡的小故事:
「夜晚寂靜,菜園裏卻很熱鬧。
洋蔥、蘿蔔和番茄不相信世界上有南瓜這種東西,它們以為那只是空想。
南瓜默默不說話,它只是繼續生長。」
願我們都是南瓜。
因為相信,所以看見
貍想教育 創辦人 楊子漠
「教育」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育創新」尤為不易。從小到大,我們往往是因循著前一代的教育模式學習成長,也許有時會發現問題,卻多停在困惑、抱怨,鮮少有人能因應調整,更別說帶來突破性的變革。要如何不為舊範式所囿,進一步推進教育的新範式,是所有致力於創造改變的教育工作者所努力的。
然而,我們擁有夠多的教育工作者(educators),卻只有極少的教育創變者(edupreneurs)。教育創變者指的是具有創業家精神的教育者,他們不僅止於單一教材教法的自我增能,更將之運用在教學現場,創造改變,從而推進教育範式的轉型。《教育3.0》一書,就是「教育工作者」轉職為「教育創變者」的關鍵道具。
群島教育社群的顧遠、周賢老師,在本書中提出了對於未來教育的系統性思考:在「教育的新範式」中可以一窺「1.0」到「3.0」的發展脈絡,帶領讀者覺知我們應與時俱進,而非因循舊制;於「時代之變」一章,可以更清楚地看見範式的移轉來自於時代的轉變,並重新定義了AI時代下教育的意義,介紹了「好的教育是什麼顏色」,還進一步地提出對教育公平的反思;而在「角色轉變」一章,則將重點放到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身上,再次定調教師在未來教育底下應扮演的角色,以及這個角色所需要的能力、所要面對的難點;「能力升級」一章,則分享了許多能夠幫助教師們修煉進化的相關知能;最終再以「應對挑戰」作結,提供了豐富的實踐案例與行動建議,提供教育創變者開創可持續模式的可能性。
二○一八年,貍想教育有幸成為了群島教育社群的一員,與志同道合的夥伴們開展了許多教育創新的專案,在中國、在臺灣、在日本,我們籌組群島大會、辦理教育創新遊學團、把一座城市打造成一所學校……,我親身體驗到:書中所載記的「通往自由的教育」,並非只是一種對願景的敘述。如書中多次引用美國作家William Gibson所言的「未來已然發生,尚待分布均衡」。
在教育創新的路上,有些人是「因為看見,所以相信」,還有人是「因為相信,所以看見」。顧遠、周賢老師作為未來教育的先行者,率先將我們的期待書寫下來,並在實踐中讓每一個願意相信的人看見改變的發生;同為這個世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也想邀請您一起共讀這本書,投入教育創變者的行列,相信我們所期待的未來,將會更快地來到。
作者序
成為,而不僅僅是在做
這篇序言是這本書裡最短的一篇文字。作為一名寫作者,我常常會想,現在還有多少人願意閱讀嚴肅的長文?作為一名教育者,我常常會想,現在還有多少人願意耐心地陪伴著孩子慢慢地成長?
本書裡收錄的文章大都很長,每一篇都在回應一個教育的真問題,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教育3.0的完整體系。
儘管書中包含了豐富的實踐案例和行動建議,但是這本書並不是在工具、技法層面上探討教學之術,而是希望能啟發讀者打破教育的底層範式,重塑對教育的想像,反思何為「好的教育」,讓教育幫助我們「成為人」,成為一個自由的、活潑潑的人。
這樣的教育是如此重要,以至於它不能只由專職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去完成。事實上,教育從來都不僅是學校和老師的事情,家庭、社區和社會也理應參與其中。區分一個人是不是教育者的關鍵不是體制內外或專職與否的身份,而是這個人如何看待教育、如何理解孩子、如何助力成長。這正是本書中反覆提及的「社會化學習」的要旨所在:「學習在窗外,他人即老師,世界是教材」。
令人欣喜的是,已經有很多人走在了教育的進化之路上。這些年裡,我在世界各地探訪過百餘家教育機構,也和幾百位教育3.0的踐行者有過深度交流,特別是來自群島教育社區的各位夥伴。他們的思考和實踐既驗證了,也豐富了這本書裡探討的內容。最令我觸動的是,這些實踐者在自己一點一滴的行動中,不僅幫助孩子,也在讓自己,慢慢地成長為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
推動教育的進化需要一個生態系統的支持。澳門同濟慈善會長期支持著各種教育創新的探索,21世紀教育研究院一直致力於研究如何通過教育創新實現教育公平,日敦社幼師學院使教育創新在學前領域大有可為……
構建教育3.0的體系是一個自下而上「生長」的過程。它並非是預先構想出了一個高屋建瓴的思想體系,再去現實裡尋找印證;而是基於長期的實踐、反思和對話交流,一個主題衍生出另一個主題,一個問題驅動著另一個問題,如拼圖一般,逐漸呈現出一個豐富、細密而內在自洽的教育體系。
這本書中的文章寫於不同的時期,圍繞著5個大的主題,既有對教育本質的探討,也有教育在新時代所面臨的期待和挑戰;既有教育工作者們必須做出的轉型,也有教育創新者們亟待提升的能力,以及與教育的進化緊密相關的教育組織的進化。雖然被歸入了不同主題,但是你將不難發現,很多章節都會從不同的角度相互關聯(編輯甚至考慮過在每章的末尾附上那些相互關聯的其他章的標題,但最終還是決定把這個發現、探索的樂趣留給讀者)。
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和需要,從任何一個主題進入,開始自己的「拼圖」過程;如果你對某個主題特別有興趣,還可以掃一掃章末的那些QR Code,你會發現更多內容。這種精讀泛讀結合、必讀選讀由人的安排方式,也是對教育3.0理念的一種呼應。
正如教育的進化永無止境,這本書當然也不可能窮盡對教育3.0各種主題的探討。它更像是一種邀請,邀請你提出自己的主題,分享你的思考與實踐;邀請你加入讓好的教育發生的行動中來,並在這個過程中享受創造與成長的快樂。
顧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