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書前
《雅歌可能漏掉的一章》,恐怕是個人最後的一本集子;詩的創作年月,從1954到新世紀前十載,幅度橫跨半個多世紀。
上世紀80年代伊始,個人從「書被催成墨未濃」的氛圍走了出來,嘗試平白如話,企圖多一個可能。文學,貴有可能。
為此,特別感念貌離神合四十多年小妻子璽璽,我底老情人未撇,我底朋友寫小説的朱珺,沒有她三位一體地默默支持,我的文學生命不可能這麼長──我大大話話活了兩個世紀。
輯一 遙遠的夢裏
彌撒
還下着離離的細雨
又是聖嘉勒近夜的晚鐘
為誰燃點了一根銀燭?
你輕輕地掩門,走了
1954年
* 此詩入選《香港新詩名篇》(天地圖書公司,黃燦然編)。
輯二 愁腰髮
青簡
你若回來,晨光
不帶一山落葉
曾經叩手的門環
不帶銹蝕
光是夜。夜獨行
背着曾是接天的長道
我們半山晚晚的聊齋
當你、磷質的體態閃着窗
我願我能在窗前小立
看你頭帶愁腰髮
解開滿風滿城的紅羅帕
那魂雨的杜鵑花……
每扇門窗都隨着影子擴大了
我把你的世界擎在掌心
1965年
* 此詩入選《香港當代詩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姚學禮編)。
農院小夜曲
現在我想我能夠聽懂了
這開頭的一段
彷彿是花,你去後的藍衣
有一條乳白的水流
歷歷吐出樹影的小詩
就是這一道月下的流水了
彷彿誰放下來宵的憂慮
悄悄走過你幽夜的窗前
讓一片新來的葉子
輕輕負載我們的名字
那時你合上琴,站起來
突然輕敲了一下枱面
不肯為一個催人的呵欠
鬆開那蝴蝶的髮結
深怕月光良夜不常在從前
親愛的,那時我已經
在很遠的地方了
很遠的地方有人講起一條船
那是搖落銀河的雙槳
群山因而只懂觀日出
翠綠只懂蛇繞着群樹
在激流深處
這一個時代便無形
是的,我想我真的能夠
懂得了,你輕敲一下的神祇
當草木挨次凋零
當流水水流入睡
彷彿是花,你去後的藍衣
因為還有一片新來的葉子
輕輕負載我們的名字……
1958年
再來
燈在燈眼中越覺燈影的迷茫
靜觀壁虎有一種出牆的落寞
想想
只有你的髮兒一枝獨秀了
一枝獨秀積葉的階台
任它瀉滿你背後沉船的骨骼
容易訣別的時候有一聲再來
夜是再來了
夜,留下了中國
你的夜分開來恰如那個分不開的人字
農學院又是一番花謝花開
花樣年華僅僅是關乎這一個
不同絃上要更動今古的諧和
這就是你背後沉船的骨骼
一枝獨秀積葉的階台
想想
只有你的髮兒一枝獨秀了
容易訣別的時候有一聲再來
夜是再來了
夜,留下了中國……
1964
輕音樂
溫莎餐室還是那個老招牌
看過我們哭笑不分的侍者
難認你和我
十年了。十年之後我回來
不要茶。換上咖啡齋
你歡喜喫的雪糕磚
並未受到幣值波動
我要了一客
方才發覺你不在
隱約輕音樂
倒轉過來
1968年
* 此詩入選《香港新詩名篇》(天地圖書公司,黃燦然 編)。
手
有一尊瓷皿出自中國的泥土
太陽開眼了,樹便傾向它
葉子伸過來,托出那朵花
在日葵的前額
日葵的額影移近我的腳
走過的夜都很年輕
你的雀斑卻有虎尾蘭的一半
當月光解下冷冷的衣衫
日葵,額影;月光,蘭花
一頭獅子走向水,扇形地帶
自你掌,我們的孩子自高山
象群回到年輕的夜晚
我不大知道它的林森在何處
它的眉眼又在哪一的門窗
只有一點我心中十分了解
你的光澤始於啞
它的孕婦終於你的眼
沒有誰,不是豹,有這寬厚的手
1973年
* 此詩入選《香港當代詩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姚學禮編)。
唇壺與錫鼓
一海藍叫你來
一天藍叫你來
一衣藍叫你來
二千年前的一個彌賽亞
一隻鳥叫你來
──你來是不來?
大默的樂音中
她來到
以她照徹鏡子的美目
來照徹這一切──
入山常青
出山常綠
而酒更夜
樂音的大默中
她到來
在你稍一疏神的
觀望處
將一支曲子
放入陽關三疊裏
使唇壺再現
松約東迴
錫鼓在沒有時間的動石
日臨我們熟悉的居屋與街道
以及獅子山下
緩緩地拉近
一如大海退回自身的波浪
有些生疏的話語
有些恆久的忍耐
而酒更夜
1980年1月7日
與blue coat重逢
玉壺
瓶已不在
其土如故
感君一髮
中有碧裂
哀哀世人
莫之能見
但見紅塵
輕舟一葉
憐我芒鞋
還君赤足
露從夜白
莫問玉壺
2000年 早春
附錄
雪裏鳴禽:論蔡炎培詩歌的聲音
麥然然
緒言
1978年,蔡炎培詩集《小詩三卷》在香港文壇問世,即時引起不少轟動。《小詩三卷》分為《下次的約會》《受傷的婦人》及《小詩十九首》三卷,收錄了1954年至1976年詩作,寫於60年代者佔大部份,熔鑄三、四十年代詩人吳興華、何其芳的技巧,視野兼及傳統中國和當代香港。20世紀50年代的香港詩壇,主要由從內地來港的詩人和香港本土背景下成長的詩人組成,前者在50年代前期起重要作用,後者則從50年代後期逐漸成為香港詩壇的中堅。而蔡炎培則是50年代重要的本土詩人,蔡炎培(1935年- )筆名杜紅、易象、 欒復、夢美……,原籍廣東廣州,1938年赴港定居,1958年就讀於台灣中興大學農學院。
蔡炎培在香港文學史上是重要的作家,2003年諾貝爾獎文學獎候選人;1993年英國劍橋傳記文學中心第十屆名人;2005年北京民協授予中華優秀文藝家紅木獎。歷任多屆青年文學獎及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詩組評判。蔡炎培自50年代 今創作不輟,著有詩集《小詩三卷》(1978)、《變種的紅豆》(1984)、《藍田日暖》(1992)、《結髮集》(1987)、《中國時間》(1996)、《真假詩抄》(2006)、《水調歌頭》(2009)、《代寫情書》(2010)、《離鳩譜》(2011)、評論集《小説‧隨筆‧詩(2011),還有未發行的詩集《無語錄》。其中《蔡炎培情史》這部傳記文學收在北京大學圖書館,香港中央圖書館設有蔡炎培詩歌展覽室,完整保留了蔡炎培的所有詩集。但是在時下的香港文學研究中,蔡炎培還是一位尚未引起足夠重視的詩人,大半個世紀已經過去,這種不公正的命運並沒有太大改變。現有的文學史中,蔡炎培的研究還只是浮光掠影,散落在報紙和雜誌上的評論數極為有限,真正稱得上研究性的論文幾乎空白,研究的程度還遠遠不足。整理的海內外關於蔡炎培詩歌的研究,公正地説,蔡炎培對香港現代詩的草創之功不可沒。蔡炎培在香港文壇具有相當的影響力,但相對而言,被研究的程度還遠遠不足。整理的海內外關於蔡炎培詩歌的研究,從網絡搜索的結果來看,專門論著還沒發現,期刊網相關評論文章也較少,根據我所看過的相關論著與文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向:
一、主要對詩人的生平、詩歌創作的理念、影響的分類
王偉明著的《八分完美,兩分缺陷──與蔡炎培對談》,提到蔡炎培詩歌詩風是一個不斷破與立的過程,晚期的創作方法──由零歸零。甘國亮的電視訪談蔡炎培,則從感情着眼,稱其做人寫詩,對情人、對文學,全是一個「純」字, 體現一種已失落了的時代感性。蔡炎培與葉輝的對談,談到蔡詩中蘊涵的公眾聲音和私人聲音,公眾聲音是向公眾訴求,表達社會呼聲的,私人聲音則是有一個特定的對象,贈給比較私密的朋友。林倫詩《入行攻略》一文中,則表達蔡炎培 詩歌創作理念,寫詩與看多少書無關,只需要對文字的基本掌握,詩人尤其指出詩作《中國時間》的「清明上河圖」的構圖法。羈魂《專訪蔡炎培》是點出影響蔡炎培的古代詩人:李商隱、李煜、韋莊、納蘭性德。蔡炎培的詩觀:詩歌沒有 感性與知性之分,更多是顯性與隱性之別,從詩歌的表達效果「感人的」與「動人的」微妙差別看,他的詩更傾向「感人的」。
二 、蔡炎培與香港新詩史的關係
古遠清《香港新詩六十年》對蔡炎培在連接香港現代詩與台灣現代詩的關係,大力推進香港現代詩運動中所起的作用給予肯定,其在現代主義詩風的追求則與香港的政治背景有關:受「六七」事件,以及整個香港不穩定的時局的影響。另一篇《老一輩的香港本土人》,肯定蔡炎培在50年代的香港新詩本土化進程中的推進作用,但從政治的角度簡化了蔡炎培的複雜性,有觀念先行的漏失。
三、敍述蔡詩思想文化意涵與語言風格
從蔡詩的思想文化意涵來看,廖偉棠以《虛無者之佯狂──蔡炎培》為題,着重分析其摩羅詩人的多重意義,以硬筆寫柔情,以柔筆寫硬情,香港性與非香港性並存,以假瘋狂的文字來實行對真瘋癲世界的拒絕,矛盾並置一身,實在點到了蔡詩人的詩風的實處。公西華寫於1979年2月的《從無情到有情──剪影蔡炎培》是較早關於蔡炎培詩歌的文論,該文抓住了「情」這一關鍵字眼,寫出蔡炎培一生的心路歷程,對詩歌藝術、對人生、對時代、對社會的豐盈深情。渴 望安定與戰亂紛擾的社會的對立,矛盾而又極端的人生經歷反映在其詩歌創作上:高貴與卑賤,冰中取火的二重感受,該論文大致寫出了蔡炎培「詩如其人,人如其詩」虛構而又真實的人生經歷,但都是粗放型的大段詩歌摘引,缺少對詩歌細緻的分析,有價值之處就是引出了獨具蔡詩風格的代表 作。
從蔡詩語言風格來看,陳智德《語言的再造:論蔡炎培》指出蔡炎培的詩歌語言除了來自傳統之外,還創造出一種用香港市民文學、文言白話混合粵語的三及第語言,用不規則的語言達到一種反叛與反建制的效果,因此具有政治指向, 但其指向並非是革命和批評,而是虚無,虚無有着獨立自主的個人經驗。李元洛《淺易之美和艱奧之美──犁青、舒巷城、戴天、蔡炎培詩片論》,該論文的獨到之處寫出蔡詩意象之妙,艱澀難懂之因,意象之妙在於意象營構給人一種華美炫目的審美之感,但專注於一些精彩意象的雕琢而忽視整體意象的營構,有「只見樹木不見樹林」,因小失大之嫌,對其意象的特色則沒有進一步的挖掘。而艱澀難懂之因則來自於意緖的飄忽和深藏,顯然李元洛的詩論對蔡炎培意緖是如何潛藏也只是點到即止。
本研究和其他研究相比,在於抓住了蔡炎培的聲音這個切入點,運用艾略特詩歌中的三種聲音、詩人創作心理學分析法、多角度的比較法分別從抒情詩的聲音、歷史詩的聲音、學人寫詩的聲音等角度,來探討蔡炎培詩歌眾聲喧嘩,錯綜 複雜的聲音現象,通過新鮮、有力的粵語口語,頻繁出現的核心詞匯,「三字對句」、「我的」句式的出現來結構語言,特別是對蔡炎培的詩歌中抒情聲音的描述,抒情聲音的多義性。同時通過文言文句式、粵語句式、隱喻、反諷等方式來探討語言的張力。用聲音的理論來分析蔡炎培的詩歌,還是鳳毛麟角。用聲音的理論來分析詩歌,是最近詩論界新出現的一個理論熱點,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需要慢慢磨合。
第一章 抒情詩裏的聲音
第一節 抒情詩的定義
「抒情詩」在牛津詞典中給出的定義是:「抒情詩現為短詩的名稱,通常分成節或聯,直接表現出詩人本身的思想和感情。簡潔性的強調,以及成份時節的暗示,似乎是聲音和音樂部份所留下的殘餘。」
作為西方文學的舶來品,從希臘語七弦琴一詞演變而來的「抒情」,既是一個強調藝術形式特徵的文類概念,又是一個關乎文學經驗本質的範疇。1800年華茲華斯在《抒情歌謠集》的導言中,指出「詩是強烈情感的自然流露」,浪漫主義批評家把詩歌定義為「情感的表現和傾吐」,借助德國古典主義哲學對精神的推崇,諸如「情感」「想像」等關乎內在經驗的語彙引入抒情詩的結構方式,使其由「抒情詩」走向「抒情性」。而在中國傳統中,「抒情」最早見於屈原《九 章‧惜誦》「惜誦以致憨兮,發憤以抒情」,其中「抒」本義為「洩」,「抒情」則意指情感之宣洩,多有苦悶不遇之感。在陳世驤的《中國的抒情傳統》一文中,從「文學創作」的層面,他認為抒情傳統在《詩經》、《楚辭》、漢賦、樂府的淋漓應用,使其得以在中國文學中確立主導地位。夏志清則進一步肯定《詩經》中抒情詩的極高抒情藝術造詣。認為《詩經》雖然音律極簡單,句法也不脱一般歌謠的重複性,達到的境界卻是極高……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是詩經經過喜怒哀樂,少受到特殊處理,看不到詩人的自怨自艾,對自然、閨怨、懷古、貧窮不得志的固定反應。1
以上是關於抒情詩的定義溯源,對於抒情詩的研究,則有「新批評」的研究。在「新批評」的領域裏,「抒情詩」的研究則忽略詩中所抒之情與外在環境的關聯,而更多地集中在詩人內在世界的主觀呈現、意象或象徵的闡釋,這樣往往使「抒情的我」也被孤立為一個單一、靜態的形象2。
1 葉珊、林衡哲主編:《夏濟安選集》,台北:新潮叢書之六,志文出版社,中華民國六十年三月,第83頁。
2 洛楓著:《流動風景:香港文化的時代記認》,杭州:浙江出版社,2011年12月第一版,第4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