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款序
收買佬講古
讀吳文正的新書,想起三年前的一次聚會。
幾位朋友,包括吳昊、彭志銘、吳文正和我,相約歎茶吹水。既然是吹水,就無妨愈吹愈大;埋單計數,四人異口同聲,我們要為香港的民間器物立照造像。
現在回想,這條大計,其實有跡可尋。
幾位朋友,各有正職,但多年來兼做同一副業:在民間尋寶。他們習慣不分晝夜,上樓落街,帶着極度貪婪的眼神,盡情搜刮被大時代拋棄了的民脂民膏──哪怕只是一把風扇、兩張戲橋和三本三毫子小說。他們常說,香港社會,不信帝王將相,沒有亭台宮殿,所有生活的色彩,盡在民間。平民用的缸瓦,有汗水;平民玩的玩具,有童真;平民行過的街巷,有數不清的腳毛和散不盡的人氣。
年月下來,這幾位朋友打撈到無數的心頭好,收藏民間器物也由個人興趣,變成作人處世的職志。他們在銀行的積蓄愈來愈少、在倉庫的「廢物」愈塞愈滿。尊敬他們的好友,喜歡稱他們做古物收藏家,或香港文化的拾荒者。他們會說,我只是一個任性的收買佬。
那天聚會,我們交換了情報,許多只有資深收買佬和收買婆才覺得興奮的情報。例如五十年代鐵皮玩具為甚麼那麼重、六十年代原子粒收音機如何做到那麼輕、七十年代的學生報為甚麼那麼紅、八十年代的黑社會為甚麼這樣黑。
那天聚會,我們也交了心。
幾位朋友,屬第二代香港人,人生大半在本土度過,窮街窄巷是生活的原點。他們知道人間最美的,不在財富,建設未來,要先理順過去。前人行過的路,要保存,眾人經歷的事,要詳講。因此,這幾位朋友,除了拾荒,也同時說書,經常查經數典,探問高人,並隔天就在電台、電視、報刊,對著市民、學生、家人和家中的牆壁,有碗話碗,有碟話碟,講得就講。他們是如假包換的講古佬。
那天,四人相約為各人收藏的「民物」拍照、登錄、講古,藉此「開倉」行動,充當先頭步隊,執拾香港平民記憶的碎片。
不久,昊sir乘風而去,餘下的繼續努力。吳文正的新書,是努力的成果。
我常想,如果吳文正早幾十年出生,他會是一個工匠(戴頭巾打鐵那種工匠),他也是會每天到市集對着六嬸和三太公大聲講古的說書人。這本書,每一頁都散佈着收買佬的堅執和講古佬的動人。書好,我無須硬銷,只希望它能夠刺激其他「蟻民」,一同加入收買和講古的行列,將香港的庶民生活和集體記憶,寫成另類青史。
梁款
文化評論人
鄭寶鴻序
惜人惜物
我成長於「惜物為艱」的一九五○年代,人們着重物品的耐用,因而十分愛護和珍惜。記得母親常着工匠用鐵線將瓦罉、砂堡及木桶等紮緊以延長其「壽命」。舉家對任何用具以至衣着等,皆妥善地運用和處置。
一位富裕的收藏家告訴我,他現時仍然使用一個於一九五三年由學校分派、慶祝英女皇加冕的漱口盅,實為「惜物」的典範。
由孩提時開始,我亦喜歡收藏舊物,由玩具、七彩的月餅價目表、舊郵票、雪條棒、漫畫以至剪報等,均感興趣。可是,不少藏品因為「阻地方」而迫得放棄。
俟後,改為蒐集一些歷史意義較高,而佔空間不多的物品如郵票、錢幣、車票、戲票、明信片及照片等,藉此研究舊日的香港。
一九九○年代中,接受當時為記者的吳文正先生有關收藏的專訪。言談間,發覺文正兄對香港的多種老行業、老店及相關的物品,均有專業和深刻的認識及濃厚的感情。
數年前,文正兄帶我參觀面臨清拆的牛頭角下邨,並介紹多件由他收容的舊物及家具,我對文正兄極能容物的量度及襟懷,擊節讚賞,亦對該等物品能獲一容身之家而感慶幸。
文正兄的新作《乜乜物物──老香港的庶民風情》,憑舊物介紹香港的人情世故,是繼《香港葫蘆賣乜藥》之後,另一精心傑作。而兩者皆可以令我「乜都唔理」由頭拜讀到尾,相信各位讀者諸君亦有同感。
猛然想起,一宗在一九五四年發生於彌敦道的風化案件審訊期間,「乜乜物物」這四個字,連續多日成為大小報章的熱門語句。現時,文正兄將此句「古為今用」,並且「化腐朽為不朽」,用作新力作的書名,確屬神來之筆,天衣無縫,佩服,佩服!
認識多年(忘記了乜年)的朋友
鄭寶鴻謹識
二○一五年四月十五日
自序
莫失莫忘
過去有幸曾以記者的身分記存了香港不少的大事和人物,然則自己始終心繫地道的庶民風情,對市井百態情有獨鍾,對一些看似平凡的生活器物,尤感熱衷,漸成癖好。想不到經過多年的搜集,今天物件早已堆積如山,深知自己泥足深陷,不能自拔,悔不當初。唯有嘗試在凌亂不堪中,整頓一下,追尋器物的前世今生,來龍去脈,也是執拾自己殘存記憶的好時機,過程中找回了不少憑藉和失落的故事。
從來相信器物與人結緣,其來自有;不少器物在人間流傳百年以至千年,經歷先輩使用的經驗,累積了智慧,去蕪存菁和改良,才產生「有用」之器物。同時有些器物的造型和美感,是透過能工巧匠的匠心獨運才得以表現和散發,世代相傳。隨着十九世紀西方工業革命的出現,為人類文明帶來急劇的發展,對手工藝的需求也迅速滑落,取而代之是機器製造的物件,加上都市化的催生下,為不少傳統的器物帶來革命性的影響,顛覆了慣常的想法,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香港當然不會例外,百年來與時代同步,東西方文化兼容並蓄,加上戰後的工業起飛,進程中讓我們見證了不少新事物的出現,但同時也目睹不少舊事物的消逝。
在追尋的歲月中,發現不少平凡物件均承載了深厚的人情世故。例如手上一張表面磨得發亮的木凳仔,是一位老婆婆搬屋時所贈,從她口中得知,這張凳仔已跟隨她四十年;平時只是一張坐椅,拜神時以它踏高,洗衣服和給孫兒餵奶也會用上,一張凳仔已滿載半生人的回憶和溫馨。又例如電視機與收音機的出現,不單為我們平淡的生活帶來了免費娛樂,同時也開展了本地流行文化的新時代。因應社會的獨特環境,我們遇上百年難得一見的九龍皇帝曾灶財和精靈乖巧的馮寶寶。總而言之,香港的風格和個性,都是這些大大小小的人與事所構成,恍如一張多姿多采的人間拼圖,無時無刻,散發着濃得化不開的人情味和真摯動人的情懷。
《乜乜物物──老香港的庶民風情》可以說是純粹個人對舊風物的執迷,也是自己藉此託物言志,借事抒懷。無可否認,書寫過程中,夾雜了不少私人的回憶和香港歷史的進程,相互映照,回想昔日的光輝歲月不無留戀,面對今天此情此景感慨良多,相信也是情有可原。人到中年,回望前塵,對一些故人故物,自有不可言喻的百般滋味,欲說無從,只好藉此感懷一番。想到數年前,讀到著名歷史學家史景遷(JonathanD.Spence,1936─)的《前朝夢憶》,書中主角張岱的一生,回首前朝的繁華春夢,慨歎改朝換代下的蒼涼景況,作為遺民,面對大時代只得坦然面對,以書寫對抗遺忘,在浮華亂世中,才可找回自身的存在,何其磊落,何其無奈。
歲月磋跎,事過景遷,物是人非,就以《乜乜物物》訴說一個莫失莫忘的香港故事吧!
吳文正寫於
二○一五年四月八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