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見字明義的手法,透過探究《老子》書中關鍵字的造字本源意義,釐清《老子》一書的大義就是要在觀察事物的具體規律呈現出的現象之後,注重用辯證思維的方式歸納總結,理性認識規律,掌握規律,遵循規律,這樣才能趨吉避凶、趨福避禍。書中內容易讀易懂,更配上精美插圖,以圖明理,一目了然。
作者簡介:
汪致正
從事過工、農、兵、學、商、科技、教育、行政、出版等行業的工作。喜歡探究不同學科的基本原理和通用方法,提出了“整理學”概念。在中國哲學、世界歷史、經濟研究、會計方法、科技創新、文學翻譯、裝幀設計和英漢工具書等領域均有著述或應用成果。
張凱
著名插畫師、動漫設計師。多科美術專業教師。曾獲中國動漫金龍獎最佳畫技獎、四屆全國中學生繪畫比賽輔導教師一等獎以及其他多種獎項。十年來成立了多個文化藝術公司,承擔京、滬、台、港等各地機構的動漫相關業務。創作兒童繪本、原創開發等多系列繪本。在兩岸三地均有相當知名度。
章節試閱
學點老子的智慧
今天讀《老子》,可以讓你增長智慧,學會舉一反三。
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一位姓李名耳字聃的哲學家、思想家,他在研究如何認識和實踐,如何趨吉避凶、趨福避禍、趨利避害方面,做出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貢獻。古今中外的人們都十分崇敬他,因為他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全面、系統地論述了認識一切事物的「基本原理和通用方法」。無論是研究自然界,還是研究人類社會,在各個領域,他那充滿智慧的哲學思想都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李耳是楚國苦縣人,因為長壽,再加上當時稱大知識分子為「子」,於是便被尊稱為「老子」了。老子當過周王朝的圖書館負責人,看了不少竹簡。老子的智慧體現在:他最早系統地提出了辯證認識和實踐的哲學思想,指出了如果要想在各個領域都能觸類旁通,那麼就要解決普遍存在的基本問題,認識萬物的「根本」或者說各種事物的「本質」到底是甚麼?認識各種事物為甚麼「必然如此」或者說為甚麼要遵循「規律」?老子還提出了應該如何認識,應該如何應用。而要認識這些,就得用心思索,歸納總結,理性認識而不能光憑感知現象所得到的經驗。
後來,老萊子、太史儋和其他一些學者在此基礎上,不斷補充完善老子的哲學思想,逐漸形成並完善了道家學說。後世學者把不斷完善的學說都歸於最早提出這種思想的老子名下,並把不斷完善的著作定名為《老子》,後來有人也稱其為《道德經》。由於先秦後期不同地域的多人曾參加過補充、完善工作,因此早期就已經出現了令後人莫衷一是的多種版本。
《老子》全書的大義是告訴你,如果想要趨吉避凶、趨福避禍,就要在觀察事物的具體規律呈現出的現象之後,注重用辯證思維的方式歸納總結,理性認識規律,掌握規律,遵循規律;反過來,如果違背了規律,就會出現問題,甚至可能受到規律的懲罰。
讀懂《老子》原本應該是件很容易的事。可是事實上,漢代以後的《老子》卻給人一種難懂的感覺,以至於有的學者振振有詞地說:「《論語》是給中等智慧的人讀的,《老子》是給上等智慧的人讀的。」一些學者把《老子》搞得難懂,這正是老子曾告誡的:「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沒有緣由而胡亂猜度,將道說得華而不實,那就是開始愚弄人了。)
其實,老子自己曾明確說過:「我說的話很容易懂,也很容易施行。」讀完這本書,你會發現,不光老子充滿了智慧的話語容易懂,就連他當時選用的字也很容易見形識義。
例如,為了認識事物「為甚麼必然如此」的必然聯繫,即現在所說的規律,就得先觀察認識「在同樣情況下,總是反覆出現同一事物的事實」,老子選用「道」表示必然關係。是因為當時「道」的字形可大體看出「反覆觀察四面八方的事實」的意思。
又如,為了表示「用心思索」,即現在所說的「理性認識」,老子選用了「德」。這是因為當時「德」的字形可大體看出「反覆觀察四面八方的事實之後,要用心思索」的意思。
再如,為了表述一種本來就存在,卻看不見的東西,這種東西就像是一種存在卻看不見的模板,它生成了看得見的東西。老子原來是用「亡」字表示這種東西的狀態,後來,先秦哲人根據老子的意思,在表示初始的「元」的基礎上,新造了一個「无」,用來表示「存在的隱性生成模式」。
還有,為了表示事物極微的成分或相應本性是甚麼,老子選用了「玄」。是因為「玄」字是從表示細的「絲」字中取了一部分,用來表示極其細微的意思。即使在現代自然科學中,用「玄」的字義是「極微的成分或相應本性」,去解釋「玄之又玄」是認識眾多事物的門道,結論也完全正確,老子的哲學概念實在是太令人嘆服了。
最後還有一個「眇」字,從字形上就可以看出來,它既可以作為動詞表示眯著眼睛努力看、仔細看,也可以作為名詞表示微小的事物。
「道、德、无、玄、眇」這五個字是怎樣讓讀者見形識義的,在第一部分「先知字義」中會逐一說明。
需要強調的是,老子的關鍵字是基礎層概念,是適用於萬事萬物域(宇宙域)的哲學概念。在不同的層與域中,同一個字的概念其內涵與外延是有區別的。
以往注《老子》的許多版本中,經常把社會哲學的概念與哲學概念混為一談,而這樣做會縮小老子哲學概念的普遍適用範圍。
這本《正解老子》的依據是筆者另一本學術著作《汪注老子》,那本書做了大量考證、對勘、註釋的工作。《汪注老子》根據「近古較真」的原則,以1993年在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楚墓發掘出土的戰國竹簡和1973年在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漢代帛書為主要版本,兼取漢代河上公本和嚴遵本、魏晉王弼本、唐代傅奕本等版本中,基本符合老子大義的後出轉精的語句,以便讀者能欣賞到老子的智慧,而不僅是優美的文辭。
這本《正解老子》裡,簡單提示了經文的主要大義,可以供讀者參考理解經文和譯文。
這本書中的圖是漫畫家張凱在理解了《正解老子》的大義之後,獨立創繪的,他很好地借用圖說,提示了讀《老子》經文的主要意思。
最後說明一下,《老子》第一至三十七章的《道經》主要論述規律和本原,側重於論規律;第三十八至八十一章的《德經》主要論述認識並遵循道的結果、理性認識道、理性認識、理性。這只是初略分類,目的是為了讓讀者看完《正解老子》之後,對《老子》這本經典有個大致的了解。
先知字義
通過考證、比對、實證,可以知曉春秋戰國時期《老子》的「道、德、无、玄、眇」這五個關鍵字的基本概念是大體清晰、便於交流的,否則當時如何能形成令人信服的道家學說?漢代以後各種注本中關鍵字的基本概念不清,才使得《老子》變得難讀難懂。
關鍵字是指各種注本中字義不明確,影響理解《老子》經文,需根據造字初衷,從甲骨文、金文、簡帛文字開始探源的字。
第一個關鍵字 道
道 = (四面八方)+ (目)2
從字形構成可見道的本義是指反覆觀察四面八方的事實。
老子注意到,只有反覆觀察四面八方的事實,才能從「同樣情況下,總是反覆發生同一事物的事實」中認識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一切事物的基本問題,於是便使用「道」來稱謂這些基本問題。
《老子》中道的字義:動詞,觀察;名詞,主要是指事物的規律,有時兼指本原。
問題一:漢代以後的學者各抒己見,使得道的概念莫衷一是。
問題二:將道的動詞字義「觀察」誤注為「言說」。具體考釋
如下:
「道」有「目」,與「看」有關;「道」無「口」,與「說」無關。可是大多數人都將「道可道」的第二個「道」解釋為「言說」,這很可能始於東漢大儒鄭玄,例如,《周禮.夏官》:「掌道四方之政事。」鄭玄註釋:「道,猶言也。」又如,《周禮.地官》:「掌道地圖。」鄭玄註釋:「道,說也。」考證史實可知,「四方之政事」和「地圖」都應該是先觀察、巡視、審視,後言說、評議、上奏。鄭玄將「道」的動詞字義「觀察」註釋為「言、說」是不符合史實的。
學點老子的智慧
今天讀《老子》,可以讓你增長智慧,學會舉一反三。
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一位姓李名耳字聃的哲學家、思想家,他在研究如何認識和實踐,如何趨吉避凶、趨福避禍、趨利避害方面,做出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貢獻。古今中外的人們都十分崇敬他,因為他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全面、系統地論述了認識一切事物的「基本原理和通用方法」。無論是研究自然界,還是研究人類社會,在各個領域,他那充滿智慧的哲學思想都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李耳是楚國苦縣人,因為長壽,再加上當時稱大知識分子為「子」,於是便被尊稱為「老子」...
作者序
老子的《老子》,又名《道德經》,亦名《老子五千文》,是道家和道教的經典,又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的經典,也是世界文化的經典,據多次統計其為世界最暢銷書之一,發行量一直名列前茅。為甚麼呢?
這是因為老子在《老子》一書中,以獨特的「道」與「德」的理念從形而上的向度回答宇宙、社會和人生的根本問題,彰顯出前無古人的大智大慧,並歷久彌新、一以貫之地予人以巨大的影響與啟迪,從而深深地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擁躉或粉絲——讀者。
為了傳承與弘揚《老子》的「大道」與「高德」的大智慧,對《老子》進行詮注的注本,中外古今,誠可謂不計其數,汗牛充棟。對《老子》的注本,往往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些「仁者」與「智者」雖有所見,但也有所偏,與「真經」、「真義」不盡相同,甚至相左。更何況還有人云亦云,甚至還有不經之談者,以訛傳訛,更有甚者則不學無術,魚目混珠。對《老子》作新注,層出不窮,成了常態。
汪致正先生為了「求真義」,「得真經」,在版本方面,遵循「近古較真」的原則,「選用考古的版本郭店簡和帛書《老子》」作為主要依據,結合使用其他版本的「某些後出轉精的部分詞句」。在工具書方面,參照「後出較全的《故訓匯纂》」所提供的線索,查閱原書。他在一般訓詁方法的基礎上,提出了新的方法,即比較文字法,「進一步從造字的初衷探求關鍵字的本義」,主要考釋了「道」、「德」、「无」、「玄」、「眇」五個關鍵字。他從先秦的甲骨文、金文開始,中經先秦竹簡和漢代帛書,再到《說文解字》等典籍,系統地對字的形成與演變進行了詳盡而深入的考據、比對、實證,「以考釋的字義作為註釋《老子》的依據」。所以,他在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於是,汪先生在哲學涵義上對《老子》的這五個關鍵字大膽地作出了與眾不同的新解:
所謂「道」,動詞字義是「觀察」;名詞字義主要是指「事物的規律,有時兼指事物的本原」;
所謂「德」,主要是指「認識並遵循道的結果,或理性認識道、或理性認識,或理性」;
所謂「无」,主要是指「存在的隱性生成模式」;
所謂「玄」,主要是指「極細微的成分或本性」;
所謂「眇」,動詞字義是指「眯著眼睛仔細觀察」;名詞字義主要是指「微小的事物」。
汪先生說:「注重探求《老子》關鍵字的本義,這是解讀經典的關鍵」;「理解了關鍵字,《老子》的經文含義就十分明確了」。例如,他就用「道」當「規律」講,對《老子》第一章首句「道可道,非恆道」作了新解:「能夠觀察到的只是[具體]規律[顯現出的現象],而不是[恆久變化這個]普遍規律。」這樣,就超越了「古時學者對『道可道,非常道』或『道』字義的解釋難以理解」,也突破了「當代學者對『道可道,非常道』或『道』的字義既表述了,但又不清楚表述,而且認為,可以言說的『道』,就不是永恆的『道』」。並且,他可以一貫到底,在其注本74個「道」字中的68個「道」字,統統用「規律,有時兼指本原」去串講,逐字逐句逐章一一進行了實證的檢驗,其結果,他認為完全都能講得通。同樣,他對其他四個「德」、「无」、「玄」、「眇」關鍵字的新解,也是如此這般地不厭其詳地逐一進行了實證的檢驗,其結果,他認為也是行之有效的。
於是,汪先生以「觀察具體規律的現象、認識規律、掌握規律、遵循規律整個過程」這個脈絡作為視閾,去反覆地對《老子》加以含英咀華,從而使他感到終於獲得了寓於《老子》的真詮,遂把《老子》定性為「是先秦時期出現的論述客觀事物、論述辯證思維的哲學經典」,「是一本規律論、認識論」。
汪先生殷切期望,其客觀效果既可以充分發揮出《老子》作為哲學經典所具有的「普遍指導意義」與「基礎指導作用」,又可以考慮「就系統論述『無論認識或施為於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都要認識規律、掌握規律、遵循規律,不能違背規律妄為』而言,這一部分是否超過了古希臘哲學的相應論述?」
汪先生熱愛《老子》,志存高遠,力圖要「得真經,求真義」,恢復《老子》的本來面目並大力傳承弘揚,與大家分享《老子》的大智慧。因此,他如飢似渴地向前賢和時賢學習再學習,在豐收的同時猶感困惑亦多,且一時難以解決,找不到現成的答案。於是,他被「逼上梁山」,下定決心,獨闢蹊徑,追本溯源,從頭做起。這樣做,無可避免地要向前賢和時賢挑戰,解構他們的不足與缺失,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所以,其實還是向自己挑戰。而他勇敢挑戰的結果,既非是徒勞無益,更非是以失敗而告終,而是不斷探索,日益精進,終於自成一家,不同凡響,面目一新,為《老子》與老學發展做出了獨創的新貢獻。他創新的精神誠可貴,而他創新的成果猶待檢驗。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汪先生的大作《汪注老子》和《正解老子》,到底有無價值與意義?到底有多少和多大的價值與意義?問世以後,敬請大方之家與廣大讀者予以公論,不吝諟正。謝謝!
是為序也。
錢耕森 謹識
乙未年春分後三日於安徽大學自厚齋
老子的《老子》,又名《道德經》,亦名《老子五千文》,是道家和道教的經典,又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的經典,也是世界文化的經典,據多次統計其為世界最暢銷書之一,發行量一直名列前茅。為甚麼呢?
這是因為老子在《老子》一書中,以獨特的「道」與「德」的理念從形而上的向度回答宇宙、社會和人生的根本問題,彰顯出前無古人的大智大慧,並歷久彌新、一以貫之地予人以巨大的影響與啟迪,從而深深地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擁躉或粉絲——讀者。
為了傳承與弘揚《老子》的「大道」與「高德」的大智慧,對《老子》進行詮注的注本,中外古今,誠...
目錄
序
學點老子的智慧
先知字義
第一個關鍵字 道
第二個關鍵字 德
第三個關鍵字 无
第四個關鍵字 玄
第五個關鍵字 眇
再讀《老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九章 第七十章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五章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七章 第七十八章 第七十九章 第八十章 第八十一章
索引
後記
序
學點老子的智慧
先知字義
第一個關鍵字 道
第二個關鍵字 德
第三個關鍵字 无
第四個關鍵字 玄
第五個關鍵字 眇
再讀《老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