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中國初期進行西式都市化的自由港,西方學術文化、宗教、法治、城市規劃和經濟模式等紛至沓來,成就了這個國際中西文化交匯之都,開埠至今踏入180 周年了。上世紀90 年代,社會各界開始留意本土歷史、環境保護和文物保育,然而在急速的都市發展下,大部分文物與建築早已湮沒,相關的歷史亦模糊不清。
文物保育是環境學其中一環,筆者從事生態、環境和文物保育研究和教育,過程中明白人和事不能永存,但紀錄卻能讓物事永續流傳的道理。二十年來走遍香港各地,從不同角度拍攝所有歷史建築,並參考六十多萬張香港舊照片,搜羅的資料圖書逾千部,像砌圖一樣將零碎的影像組合,再運用Excel 繪畫建築繪圖,展現香港開埠至今所有重要建築物的完整面貌,至今已繪製了1,068 座建築,包括了筆者的母校、以往參與崇拜的教堂、工作和居住地方,並對其相關的歷史和人事進行考證和記錄。部分建築繪圖曾作公開展覽,亦得多間院校、公司團體如香港上海滙豐銀行、雅邦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利安顧問有限公司、香港上海大酒店、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垂青,借用作展覽或其他用途,或索取收藏。
本書是繼《圖說香港歷史建築1841-1896》、《圖說香港歷史建築1897-1919》和《圖說香港歷史建築1920-1945》後,同系列的第四冊,展現1946 至1997 年間香港的西式建築物共計120 項,從相關年代的344 幅建築繪圖中選出了281 幅,另加79 幅相關的戰前建築繪圖,合計360 幅──但只有173 座建築仍然保存。每篇以建築物名稱為主題,內容由建築物的結構繪圖、設計導賞、歷史掌故、發展檔案,以及建築物或其位置現貌的照片組成,力求精簡扼要地指出各建築物的歷史意義和風格,以及相關的人和事,讓大家在欣賞建築之美的同時,了解香港歷史面貌和城市規劃發展。由於舊照片的版權問題複雜,本書未能附上相關舊照,有意者可登入Facebook專頁「香港文物Hong Kong Heritages」(https://www.facebook.com/HKHeritages/)參考舊照。
本書選取建築物的原則,是着重於已消失的、體現時代風格的、具代表性的、獨特性及相關重要人事五項,冀能完整地展現香港歷史建築原貌的同時,展現香港歷史。有關香港西式建築物的發展,介紹如下:香港西式建築發展大致可分為四個時期,期間受中國內地動盪的局勢影響至大,當時大量華人和資金因避亂遷至當時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這一個避風港。但由於香港土地有限,而大量人口遷入,隨之延伸的大規模開山填海工程,便使社區發展和建築分出了年代界線。
首階段大約介乎1841 年香港開埠至1896 年間,即西環至中環新填海土地上新一代建築物完成之前。政府和軍部建築承襲英國的一套,按照「模式手冊」(Pattern Book)建造,如仿照帕拉第奧(Palladian)風格建造的旗杆屋(1846 年)、天文台(1883 年)和尖沙咀水警署(1884 年)等。西式建築主要為二至三層高的柱廊式或拱券遊廊式設計,發展地區以中上環和灣仔為主,代表建築有聖約翰座堂(1849 年)、聖保羅書院(1848 年)、渣打銀行(1871 年)、維多利亞書院(1889 年)、大會堂(1869 年)、香港上海滙豐銀行(1886 年)、鐵行(1881 年)、聖母無原罪教堂(1888 年)、皇座樓(1890 年)、香港大酒店(1892 年)等。19 世紀末的維多利亞城,範圍包括西端的堅尼地城至東端的銅鑼灣,南端至堅道一帶。維多利亞城以外各區,
除薄扶林外,僅以警署為西式建築。建築師事務所如巴馬丹拿(Palmer & Turner)和李柯倫治(Leigh & Orange,今稱利安顧問有限公司,內文以「利安公司」稱之),要到1870 年代才告出現。1888 年山頂電車啟用,加速了山頂區西式建築的發展。
第二階段大約介乎於1897 年中區填海工程至1919 年灣仔填海工程啟動之間。1903 年中區填海工程完成,得出德輔道中以北至干諾道中一帶的土地。該處開始出現以古典文藝復興式為主的洋行建築和官方建築,代表建築有香港會所(1897 年)、皇后行(1899 年)、太子行(1904 年)、亞歷山大行(1904 年)和高等法院(1912 年)等。由於電力的使用和升降機的引入,洋行高度增加至六至七層,而半山範圍則擴展至堅尼地道、干德道和般咸道一帶。般咸道一帶為富裕華人的住宅區,建有學校和教堂,如香港大學(1912 年)、聖士提反書院(1903 年)和禮賢會堂(1914 年)等。干德道和堅尼地道一帶為洋人住宅區,西式建築有雲石堂(1902 年)和德國會(1902 年)等。港府於1903 年豎立多塊刻有「維多利亞城1903」字樣的界石,確立維多利亞城「四環九約」的範圍。1904 年港府又訂定「山頂區保留條例」,把山頂劃為洋人住宅區,現存西式建築有明德醫院(1907 年)和法國領事官邸(1878年)等。1894 年太平山區爆發鼠疫,港府制定更嚴格的公共衛生及建築條例,對新建樓宇和街道有了明確的規定;太平山區住宅更因鼠疫在1894 年重建,代表建築有中華基督教青年會(1918 年)、中華公理會堂(1901 年)和香港細菌學院(1906 年)等。九龍方面,尖沙咀被開闢為歐人住宅區,建有西式住宅、教堂和公共建築,如玫瑰堂(1905 年)、聖安德烈堂(1905 年)、尖沙咀街市(1911 年)和九龍英童學校(1902 年)等。九廣鐵路(1912 年)和天星小輪的啟用,使住宅區可以在更遠離中環商業區的地方發展。
第三階段為1920 至1945 年香港重光為止,為現在港九舊區的形成期,灣仔新填地上樓宇林立,九龍開發的新社區有旺角、深水埗、九龍城的啟德濱等,住宅大多建有騎樓。公共設施則以西式建築為主,如南九龍裁判司署(1936 年)和警署;九龍塘的花園洋房區和加多利山上則全為西式建築,設有學校和教堂,如拔萃男書院(1927 年)、喇沙書院(1932 年)、瑪利諾修院學校(1936 年)和聖嘉勒撒堂(1932 年)等,社區發展因受到1929 年的世界經濟衰退影響放緩。1932 年港府修訂建築物條例,住宅樓宇一般高度為五層,其他建築為三層。港島的新社區有銅鑼灣的大坑、掃帚埔及對上半山,開始有中國文藝復興式之稱的中西合璧建築出現,如虎豹別墅(1935 年)、景賢里(1937 年)和聖馬利亞堂(1937 年)等;西方的折衷主義、芝加哥建築學派、工藝美術主義、包浩斯學派等建築主要在中上環和灣仔等處出現,如香港上海滙豐銀行(1935 年)、東華東院(1929 年)和灣仔街市(1937 年)等。
第四階段為1945 年戰後的摩登時代。新中國的成立,大量人口及資金湧入香港,使香港於戰後能夠迅速發展,1939 年訂立的城市規劃條例正式生效。經典建築有愛丁堡大廈(1950 年)、萬宜大廈(1955 年)、天星碼頭(1958 年)、希爾頓酒店(1961 年)、大會堂(1963 年)、文華酒店(1963年)、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大廈(1969 年)、爐峰塔(1972 年)、鈕魯詩樓(1973 年)和威爾斯親王大廈(1979 年)等。戰後首20 年流行蛋格外牆、結構主義和實用主義。1962 年恆生大廈落成,是香港首座玻璃幕牆大廈,為往後流行的玻璃幕牆建築拉開序幕;1973 年香港首幢摩天大樓康樂大廈落成,成為東南亞最高建築。五花八門的建築不斷出現,而這些地標建築大多由外國人設計,以香港上海滙豐銀行總行(1985 年)和中國銀行總行(1990 年)為代表。
邇來,人們開始將建築與文化扣上關係,認為建築是凝固的音樂、美學的表現。建築營造理想的生活環境,反映當時當地的文化氣息、人民的意識形態和生活質素、政治、經濟以至宗教和道德狀況。這些建築經歷漫長歲月的建築成了古蹟,成為過去人類生活文化歷史的憑證和標誌、大眾的集體回憶,讓人對本土歷史文化的根源產生認同並加深對成長地的歸屬感,提升生活品質──古蹟保育的重要性乃在於此。最後,感謝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出版本書。謹
藉此書與大家穿梭香港古今,共享集體回憶。
黃棣才
2021 年7 月
richardwonghk@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