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西安事變與國共第二次合作
一、前言 4
二、全國要求團結抗日 6
三、蔣介石新「聯俄容共」政策的形成 8
四、蘇聯全球戰略下的援華抗日政策 14
五、中共統一戰線的演變 19
六、張學良的思想變化 27
七、西安事變經過 36
八、國共第二次合作 43
九、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影響 45
十、小結 47
第十三章抗戰之前的國共談判
一、西安事變前國共接觸的四條渠道 52
二、國共莫斯科談判 55
三、國共南京談判 56
四、西安事變後之國共接觸 59
五、西安談判 60
六、杭州談判 62
七、第一次廬山談判 64
八、第二次廬山談判 66
九、第一次南京談判 67
十、第二次南京談判 68
第十四章八年抗戰之正面戰場
一、前言:抗日事關亞洲各國反法西斯之戰 77
二、日本侵華背景 78
三、九一八事變的原因 84
四、「不抵抗政策」的由來 86
五、全面抗戰前的侵華事件 87
六、抗戰之準備 91
七、開戰時中日國力、兵力及戰力之比較 93
八、戰爭經過:正面戰場 96
第十五章敵後戰場與海外戰場
一、敵後戰場 159
二、國民政府領導的敵後戰場 164
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戰場 170
四、國共敵後游擊根據地此消彼長的原因 174
五、戰前香港民間團體的活動 177
六、戰前香港的中國國民黨 185
七、國民政府與香港抗戰 190
八、戰前香港的中國共產黨 191
九、香港大營救 197
十、香港敵後戰場 202
十一、香港游擊戰的勝利結束 209
十二、香港敵後戰場的歷史地位 212
十三、海外戰場對抗戰的貢獻 217
第十六章日軍在華暴行及中國的損失
一、違犯國際公法 238
二、肆意屠殺 240
三、強姦婦女、殘害兒童 248
四、「三光」政策 250
五、無人區 252
六、細菌戰與化學戰 253
七、狂轟濫炸 255
八、財物資源劫掠 256
九、金融劫掠 258
十、毀滅中華文化 259
十一、強擄勞工 263
十二、奴化教育與鴉片毒害 265
十三、中國同胞生命和財產損失的粗略估計數字 266
十四、審判日本戰犯 268
第十七章中外關係與抗戰勝利
一、戰時中外關係 278
二、外國民間援助 292
三、毛澤東分析中國勝利條件 305
四、中國抗戰勝利的原因 306
五、中國在抗戰的收獲 311
第十八章抗戰時期的國共談判
一、抗戰時期的國共關係 317
二、第一次國共談判 320
三、第二次國共談判 322
四、第三次國共談判 326
五、第四次國共談判 336
六、第五次國共談判 344
七、小結 350
第十九章重慶談判
一、重慶談判的背景 355
二、重慶談判始末 369
三、國共對重慶談判結果的評估 397
第二十章馬歇爾調處國共衝突
一、重慶談判後之國共談判 403
二、馬歇爾使華方針的擬定 405
三、馬歇爾初度折衝 409
四、三人會議的商談經過 415
五、馬歇爾調處的主要內容 416
六、馬歇爾調處的終結 464
七、小結 467
第二十一章國共內戰(1945 ─ 1949)
一、國共軍事力量之評估 475
二、內戰經過 480
三、國民黨戰敗的原因 521
四、小結 541
第二十二章政治協商會議與新中國的成立
一、政治協商會議召開背景 548
二、政治協商會議議題和決議案 552
三、輿論評價 561
四、國民黨對《政協決議》的破壞 565
五、香港與新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 575
六、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的背景 580
七、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籌備 585
八、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與開國大典 587
徵引書目 590
全書後話 661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