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培育情緒力,刻不容緩
亞里斯多德曾說:「任何人都會生氣,這沒什麼難的,但要能適時適所,以適當方式對適當的對象恰如其分的生氣,可就難上難。」事實上,這句話不只一語道出情緒管理最核心的概念,而且完全合乎近代大腦科學的研究結果。
人類為了因應生存的需要,大腦邊緣系統中的杏仁核,會做出快速但相對輕率的情緒反應。而且,杏仁核裡負責訊息傳導的神經元,在初生之時就已經幾近成熟,所以,情緒感受與生俱來,任何人的確不需要經過學習,就已經會生氣、難過。相對的,負責理性思考的大腦皮質,特別是和情緒管理有關的前額葉,卻需要將近二十年的施工期,而且必須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的用心建造,才有機會完全成熟。也就是說,一個人唯有經過後天長期的教養和教育,才能做到「適時適所、以恰當的方式表達情緒」。
當大腦皮質對邊緣系統的管理機制不足,在還來不及做出精確的判斷、理性的回應前,杏仁核就已經率先做出認知前的情緒反應,就會造成情緒失控的問題。個體內的情緒失控會帶來自我傷害,人際間的情緒失控則可能導致傷害別人的暴力行為,而無論是自殺或暴力,都是兒童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最令人憂心的課題。由此可見培育孩子情緒管理的能力,是刻不容緩的課題;怎麼做才能提升孩子的情緒力,更成為關心兒童青少年福祉的成人,必修的知識領域。
正因為「情緒力真的很重要」,十多年前,熱愛兒童、關切青少年發展的我感受到情緒課題的急迫性,也發現從成人教育著手,特別是父母親的自我成長開始,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於是,我投入情緒教育推廣工作,除了以培育志工的方式,提升老師與父母在情緒輔導上的知能外,更鼓勵志工走進校園為孩子提供情緒教育的課程活動,讓更多孩子從小就有機會透過不斷的覺察和練習,建立情緒管理的神經網絡,發展自我掌握的大腦機制。期望我們的孩子能夠在18歲之後真的達到成熟的境界,讓更多的父母可以放心放手,享受孩子的獨立。
回首顧盼,這十幾年一路走來,總有人問,是什麼樣的動力,讓我能夠堅持理想、永不放棄。我想,是因為許多家長給了我和志工夥伴像:「了解情緒教養的重要性之後,修養變得更好了」、「終於知道莫名的情緒火山為什麼會爆發,了解情緒的發生過程之後,也學會如何控制」,這般的正向迴響。也有不少孩子寫下如:「我學到了如何和父母、老師及同學溝通的方式,不致產生不必要的衝突,而能和平相處」、「討論貼近生活的事,探索怎麼找到出路,對我幫助很大」的心得。凡此種種,都更深化我對於「情緒力的確可以教」的信念。
不過,儘管情緒教育確實有用,但家庭仍舊是發展情緒力最理想的場域,父母永遠是孩子最重要的情緒教練;為此,我要大力推薦貝蒂.魯德博士所著的《生得少 情緒教養最重要》。在這本書中,作者除了以四個W和一個H,也就是What—是什麼、Why—為什麼、Who—誰、When—何時,以及How—如何,為讀者建構了明確清楚的閱讀架構之外,更涵蓋新生兒、幼兒、學齡和青春期等不同階段,分齡解說階段性的情緒教養課題,讓讀者有所依循、適齡施教。章節中隨處可見的「案例」讓讀者感同身受,「想想看」提供自我反思的機會,容易實踐的「活動」是促進親子互動、提升孩子情緒能力的最佳工具,「小祕訣」則提供了簡易有效的教養技巧。
大腦科學的研究結果肯定的指出,前額葉裡的網絡越完整、越成熟,孩子就越有機會成為感性與理性兼容並蓄的個體,也越有能力創造幸福快樂的生活。方向正確、持之以恆的情緒教育和教養的確可以促進並加速前額葉的成熟,而且這項培育工程從小做起效果更佳。
人類的情緒管理機制,從童年階段就會隨著生活經驗日漸定型;雖然即使父母師長都做對了,仍需要耐心等候孩子成熟,但忽視情緒力的培育,無論是個人、家庭或社會,都要付出相當高的代價和成本。
不少記者問過我:「對孩子有什麼期望?」,我的答案只有一個,就是:「希望孩子在18歲,告別青春、離家獨立之際,已經具備成熟的情緒力,讓我能夠全然放心,此後只要持續給予祝福,讓孩子有個基地回來充電就好。」如果你也有相同的期待,那麼請加入這本書的閱讀行列,讓這個想望更容易實現。
兒童青少年心理學家/楊俐容
作者序
歡迎加入《生得少 情緒教養最重要》的閱讀行列!
這本書是專為想要提升孩子情緒力的父母寫的,主旨在於幫助父母培育情緒健全的孩子,讓孩子從小就有機會體驗真實的快樂,擁有幸福的人生。希望這本書的內容能夠讓你在養兒育女的過程中感受到支持,並培育出個性愉悅、充滿熱情、情緒健康的孩子。
大家都知道「人生苦多於樂」,「一輩子無憂無慮」本來就是不切實際的期望,然而,一旦為人父母,就會捨不得孩子難過,忍不住想給子女最好的。做為一位專業教師與心理諮商師,在我多年的職業生涯裡,碰過無數盡心盡力、想把一切最好的都給孩子,但卻不知該怎麼做的父母。我也聽過不少父母表示:「要是我在孩子更小的時候,就了解情緒力的相關知識,該有多好……」不過,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只要有心學習,永遠不會太遲。這本書不只闡明情緒健全的重要觀念,也提供許多實用的建議,讓你可以得心應手的教出具有情緒力的孩子。
使用本書時,你可以選擇直接閱讀符合你家孩子年齡的章節,或是從第一章開始依序閱讀。雖然本書各章節的先後次序有邏輯上的連貫性,但你仍可以隨自己的習慣交叉閱讀,而不會影響閱讀的樂趣和成效。
書中提到「小祕訣」,還有一個運用上的訣竅:當你閱讀到標示「小祕訣」的段落時,你可以暫停閱讀,劍及履及的付諸行動,將你所讀到的重點確實應用在孩子的生活中。這些小技巧可應用的範圍非常廣,包括孩子自身、家庭、學校、社交活動,甚至人生目標等。最重要的是,這些活動都應該在非常有趣的氣氛下進行。不必拘泥於書中「小祕訣」或「活動」的原始設計,而是以這兩者為基礎,進一步創造出適合你家的活動。
我要特別說明的是,「情緒力」是指一個人能夠敏銳覺察情緒──這是連結一個人的思考和行為最核心的元素,同時也可以妥善處理情緒的能力。我之所以使用「情緒力」而不用「情緒智能」這個詞,是因為一般人聽到「智能」兩個字,很容易陷入一般大眾僵化的想法,認為智能受先天因素影響很大,後天能改變的部分有限。
事實上,這是一個迷思,對於情緒力的發展來說更不適用。眾所周知,一個不識字的文盲,可以透過學習獲得閱讀能力;不會讀寫並不是一個永遠無法改變的狀態。同樣的,情緒力也可以透過後天教養來培育。
為人父母的都知道,孩子每天吃的食物會影響他們的身體的健康,譬如,如果我們允許孩子整天吃垃圾食物,他們可能會有過胖、蛀牙和長粉刺的問題。同樣的,如果我們整天讓孩子接觸包含謀殺情節等等的暴力影片,或是像男女英雄都是惡霸這樣的負面讀物,那就像是用垃圾食物餵養孩子的心靈一般,他們可能會有暴力傾向和社交的障礙,在面對人生的重要抉擇時,將無法出正向的決定。
營養不良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心靈的垃圾食物會傷害孩子的情緒健康。因此,我衷心期望所有的父母不僅重視孩子的身體健康,更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善用此書,你將培育出具有高情緒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