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無意義的行為如何創造出意義?
探究儀式運作的神經和心理機制。
在許多文化中,
儀式並非人類經驗的膚淺事件,而是發揮著嚴肅的作用。
而今日,當傳統儀式已經丟失了其原有的社會脈絡,
我們該如何找回生活當中的神聖?
本書由先驅人類學家帶領讀者踏上一段「引人入勝」的旅程,穿越人類儀式的豐富掛毯,向我們展示儀式的運作邏輯,說明儀式這種看似最不合理的行為,為何對我們來說如此重要。
儀式是人類文化史上最古老也最神祕的泉源,幾乎在每個人類文化中都存在。而儀式的存在,滿足了基本人類需求,也幫助我們解決問題。但我們仰賴這些禁得起時間考驗的傳統,並不是因為它們具有邏輯,而是因為它們對我們來說很有用。即使這些儀式行為對於物質世界沒有直接影響,卻改變了我們的內在世界,透過身體實踐過程中,產生秩序、歡愉、黏著、幸福感等心理機制,形塑了我們的社會角色,以深刻又微妙的機制將所有人連結在一起。
在《儀式的科學》一書中,人類學家暨科學家迪米崔•席加拉塔斯(Dimitris Xygalatas)在超過二十年的旅程中,研究並見證了各種極端儀式和生活中常見的儀式,包括生日派對、加冕典禮、默默祈禱、踏火、爬刀梯以及可怕的成年儀式。他親歷現場、參與在當地人群當中,把一系列在實驗室中做的實驗帶入田野,以此瞭解人們追求儀式的驅力。本書帶我們一覽這些科學發現,揭露儀式的內在運作,以及它們對我們及社群帶來的重要功能。
儀式的科學能幫助我們了解並慶祝這個使我們之所以成為我們的關鍵,即在我們身上最原始且根本的部分。只有當我們擁抱我們對儀式的著迷時,我們才能在生活中發揮儀式的最大潛能。
作者簡介:
迪米崔•席加拉塔斯 (Dimitris Xygalatas)
人類學家和認知科學家先驅,負責管理康乃狄克大學實驗人類學實驗室。他在各個學科領域發表了一百多篇文章,並接受《紐約時報》、《衛報》、PBS、歷史頻道、國家地理和許多其他媒體關於其開創性工作的採訪。
譯者簡介:
謝雯伃
自由譯者,曾任台灣立報國際新聞編譯多年,譯作包括《永遠的現在式──失憶患者H.M.給人類記憶科學的贈禮》、《思考的演算》、《走路的科學》、《解題背後的心理學》(八旗),以及多本生活類作品。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寒波 科普作家,《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部落主
˙鐘穎 愛智 者書窩版主,《臺灣傳說的心靈探索》作者
強力推薦
˙林瑋嬪 臺灣大學人類學教授,國科會人社中心主任
˙黃植懋 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教授
▸在《儀式的科學》一書中,席加拉塔斯教授以精彩的民族誌說明「人類是儀式的物種」(humans are indeed the ritual species)——因為,只要是人類,無論過去或現在,都有精心設計、具某種「程式化」的儀式行為。不過,儀式實際上往往無明確意義,也與其宣稱的目標沒有直接關連,甚至常常需要付出代價與犧牲。然而,正因如此,儀式標誌著我們人生的重要時刻,讓生命更具價值。」
――林瑋嬪,臺灣大學人類學教授、國科會人社中心主任
▸《儀式的科學》這本書豐富詮釋個人與社群儀式在生物演化、心智發展與文化經驗的連結。我於是對生命經歷過元宵節的蜂炮天燈、媽祖繞境的起駕回鑾更加心懷敬畏,對生活裡耶誕節點燈擁抱、農曆年迎新守歲的吉光片羽更銘記珍惜。
――黃植懋,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教授
各界讚譽
▸20世紀60年代初,大多數動物行為學家堅持認為個性、決策、情感和文化是人類所獨有,但黑猩猩研究消除我們這種傲慢的想法。現在,席加拉塔斯告訴我們,儀式並不局限於人類,而是存在於哺乳動物、鳥類甚至昆蟲當中。這是一本深入研究的書,講述了一個引人入勝的主題。從中你會學到很多東西。
——珍古德,珍古德研究所創辦人兼聯合國和平使者
▸《儀式的科學》是本深刻而宏偉的書,充滿了關於人類無數儀式行為的生動故事——從向無數神祇祈禱、擲骰子時親吻骰子,到戴上裝滿毒螞蟻的手套,再到赤腳在滾燙的煤炭上行走——儀式展示了人類如何將平凡生活變得令人敬畏、鼓舞人心,並如何利用集體儀式超越我們孤獨的處境。
——克里斯塔基斯,《紐約時報》暢銷書《藍圖》和《阿波羅之箭》作者
▸人類行為的最大奧祕在於儀式。我們如何解釋割包皮術、上流社會年輕人初次亮相的舞會、欺侮、皇家加冕典禮和踏火儀式?席加拉塔斯是位才華橫溢的博學家,透過科學研究和演化論探索了這個問題。他將儀式理論化並沉浸在可怕而痛苦的儀式文化中。他做出了重要的知識貢獻,也為讀者帶來真正的閱讀樂趣。
——保羅布魯姆,《反對同理心》和《甜蜜點》的作者
▸為什麼人們要在熱炭上行走、割傷自己、用鋒利物品刺穿身體、處理毒蛇、在休息日忍受數小時無聊的佈道?作者利用生物識別感測器和荷爾蒙採樣,揭示了儀式的內部運作和關鍵功能,以此解釋儀式的古老性和普遍性。本書充滿有趣的案例和實驗,是該領域先驅對儀式認知科學有趣的介紹。
——斯林格蘭,《醉酒:我們如何啜飲、跳舞和跌跌撞撞走向文明》一書作者
▸本書是近年來對儀式最好的研究。席加拉塔斯以優雅簡潔的散文,借鑒傳統民族誌和當代社會學,表明儀式在我們定義自己以及我們身體的健康方面發揮著核心作用。這本書是現代科學對經典人類學理論擴展的精彩介紹。人類確實然是儀式物種。
—魯爾曼,《上帝如何變得真實》一書的作者
▸從希臘踏火儀式到亞馬遜流域的恐怖儀式,人類學家兼心理學家席加拉塔斯帶領讀者踏上新儀式科學的激流之旅,探索並解釋所有人類社會如何以及為何從事看似無意義、重複,以及融合節奏、舞蹈、音樂、痛苦和犧牲的晦澀習俗。儀式透過豐富的民族誌細節、個人敘述和心理實驗,告訴我們如何利用這門新科學和古老傳統中蘊藏的智慧來提升我們的生活,改善我們的健康並加強我們的社區。
——亨利奇,《世界上最奇怪的人》的作者
▸我們是有儀式的人;我們周圍充滿了儀式——出生時、死亡時以及任何時候。但為什麼看來帶著很少好處的儀式對我們來說很重要呢?在這本引人注目、文筆優美的原創新書中,席加拉塔斯揭開了儀式——從平凡到離奇的暴力——如何成為變革力量的源泉的謎團。
——林奇,《我們的網路》和《網路》的作者萬事通社會
▸席加拉塔斯展示「奇怪」的行為比我們想像的更貼近我們的內心,他巧妙解釋了我們最神秘的活動——儀式,是如何將我們與其他人類聯繫在一起的。諷刺的是,沒有明確目的的行為往往是最危險的。我們做有意義的事情。
——貝林,奧塔哥大學科學傳播學教授,《自殺》一書的作者
名人推薦:專文推薦
˙寒波 科普作家,《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部落主
˙鐘穎 愛智 者書窩版主,《臺灣傳說的心靈探索》作者
強力推薦
˙林瑋嬪 臺灣大學人類學教授,國科會人社中心主任
˙黃植懋 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教授
▸在《儀式的科學》一書中,席加拉塔斯教授以精彩的民族誌說明「人類是儀式的物種」(humans are indeed the ritual species)——因為,只要是人類,無論過去或現在,都有精心設計、具某種「程式化」的儀式行為。不過,儀式實際上往往無明確意義,也與其宣稱的目標沒有直接關連,甚至常常需要付...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儀式的悖論
在愛琴海,嬌小的希臘島嶼蒂諾斯(Tinos)上,每日由比雷埃夫斯(Piraeus)開來的渡輪正危危顫顫地駛進主港。岸邊站著成排粉刷得泛白的方形小屋,與後方險峻的山丘形成強烈對比。幾台卡車和客車從渡輪下方的甲板駛出,遊客湧上過道。碼頭這邊,計程車司機和旅行社人員圍在遊客旁,手舉寫著旅館名稱的告示,還有些旅館廣告著最後清倉價。觀光客大多都會前往當地的海灘及博物館,很快便隱去了蹤跡。此刻,假日氛圍發生了奇怪的變化。
剩下的遊客大多身著黑色,以一種不同的步調移動著。他們看起來莊嚴肅穆且目標堅定。他們在碼頭集合後,便一個個手腳著地,開始在城鎮主街上爬行。當中有些人腹部著地,僅用手肘拉著自己匍匐前行。其他人則以與街行方向垂直的方式躺下,以一種近乎薛西弗斯式的動作滾上陡坡,不斷扭身翻轉著身體,用手肘推著自己上行。這時有一名婦人突然向後倒下,兩名男子過來用手拉著她前進。還有人將孩子揹在背上,手腳並用地爬行。
此時正值仲夏時分。街上沒有多少陰涼處,鵝卵石鋪成的街道被陽光炙烤著。當這群人吋吋緩慢地爬上陡坡時,整個場景開始變得像戰場一樣:流血的膝蓋和手肘、燙傷的手腳、布滿淤血的身體以及滿是痛苦的臉龐。許多人因為高溫及體力耗盡而崩潰。但他們堅持繼續。陪同的家屬衝上前給他們水喝,等他們恢復神智,便又繼續攀爬。
他們的目的地是蒂諾斯聖母堂。這座壯觀的教堂坐落山頂上,建築全由從鄰近提洛島進口的白色大理石建成。教堂的正面綴飾著無數拱型柱廊,上頭雕刻著欄杆及花窗,從遠處看起來就像是精緻的刺繡蕾絲。傳說此處在1823年挖出了一尊古聖像,聖像埋藏的位置來自當地一名修女從夢中得到的啟示。隨後他們原地興建了教堂來收藏這尊聖像,此處很快就成為了朝聖的主要地標。每年都有來自全球各地的人們湧入蒂諾斯,前來瞻仰這尊據說能行聖蹟的聖像。
在四肢著地爬到山頂後,朝聖者還得把自己跩上兩段大理石階梯才能禮敬聖像。聖像上精密細緻地雕刻出天使報喜的場景。但在聖像上已幾乎看不見這幅場景,因為訪客捐獻的珠寶覆蓋了整幅圖像。數以百計的的銀質還願祭品從屋頂上懸掛下來,見證著各種誓言與奇蹟,從一顆心、一條腿、一雙眼睛、一個搖籃到一艘船。
這些看似無意義的自我折磨可能十分引人注目,實則在全世界都可找到類似的行為。在中東,什葉派穆斯林用刀刃削砍己肉,以悼念烈士伊瑪目胡賽因(Imam Husayn)。在菲律賓,天主教徒將針鎚進手掌與腳掌,以紀念耶穌基督所受的折磨。在泰國,道教徒會慶祝崇拜中國神祇的九皇節,慶祝方式包括放血和用各種物品包括刀、串叉甚至鹿角或雨傘刺進自己的身體。在中美洲,馬雅人進行放血儀式,方式是用魟魚骨穿刺男性的生殖器。而在今日的美國阿帕拉契山南部,五旬節教派團體會在教會中手持致命毒蛇狂喜地跳舞。這些蛇被從尾巴懸空抓起,隨時有機會咬人——牠們確實經常發動攻擊。已有超過百起持蛇者死亡的意外登記在案。但由於這些儀式通常是祕密進行,實際人數可能更高。根據研究這些社群的社會心理學家胡德(Ralph Hood)的說法:「去到任何一間進行持蛇儀式的教會,你都會看到手部萎縮或失去手指的教眾。所有參加持蛇儀式的家庭都遭遇過這樣的事。」
在其他地方,人們會進行痛苦比較少、但代價並沒有比較輕的儀式。西藏僧侶會花數十年光陰完善他們的靜坐修行,讓自己遠離塵世,追求沉靜冥想的生活。在齋戒月時,全球各地的穆斯林從日出到日暮時分不進任何飲水食物。印度的婚禮儀式可以持續一整週,邀請數以百計甚至數以千計的賓客參加,前期準備要花上好幾個月;對一般家庭來說,婚禮的花費可能讓人傾家蕩產。根據一個當地的非政府組織,進步村落企業及社會福利機構(Progressive Village Enterprises and Social Welfare Institute)估計,超過60%的印度家庭會借錢來為子女的婚禮籌措資金,借款的利率通常過高。那些沒有其他方式來擔保貸款的人常被迫為奴來支付債務。
到目前為止,我提到的還只是宗教儀式而已。事實上,儀式對幾乎所有的社會制度來說都很重要。試想法官敲下法槌或是新總統就職前的宣誓。軍隊、政府和企業都會舉行各種儀式,以入伍典禮、遊行以及花費浩大的忠誠展示來呈現。那些在重要比賽上總是穿同一雙襪子的運動員會運用儀式,賭注越來越大時會親吻骰子或緊握幸運符的賭徒也是如此。甚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個人也都在進行儀式,就如我們舉杯敬酒、參加畢業典禮或是參加慶生會。對儀式的需求是原始的,如同我們將會看見的,這個需求也可能在人類文明中扮演關鍵的角色。
但究竟是何物驅使我們沉浸在這些帶有明確代價,而無任何直接明顯利益的行為中?又為何,這些行動的目的通常不明,卻具有深刻的涵義呢?
***
數年前,我在丹麥當交換學生時,拜訪了哥本哈根一座令人嘆為觀止的美術館――新嘉世伯美術館(Ny Carlsberg Glyptotek)。當我漫步在古地中海文化工藝品的展廳內時,我遇到一群來自美國的考古學學生。他們正圍繞著他們的教授,一名高挑、充滿活力的中年女性,聆聽她評論著展品。她的熱情似乎會感染,學生們看得很專注,像是對她說的每件事都很感興趣似的。於是我決定要跟著他們,獲得一次免費導覽的機會。
教授採用的是所謂的蘇格拉底式教學法:她並未講課給學生聽,而是向學生提問,以此探究他們已知的知識,幫助他們做出新的推理。在針對數個物件討論其來源及目的之後,最終輪到一個看似古怪的古希臘陶器。「這是什麼?」她問道。學生們看來陷入了疑惑。這個物件呈中空角狀,但很明顯並非酒器,因為它體積太小,且底部有個洞。物件上刻有精細的裝飾細節,但儘管它看起來在製作上用盡心力,卻沒有實際用途。教授特別轉向其中一名學生。「你覺得這是做什麼的?它的目的是什麼?」她問。「我不知道。」學生看似窘迫地回答。「我們都不知道。」教授重覆他的話後,繼續說,「當我們不知道其功能為何時我們會說什麼?」該名學生突然間得到靈感。「和宗教崇拜有關!」他叫喊著。「沒錯,這和宗教崇拜有關!」老師同意地說道。「這可能是用在某種儀式的脈絡之下。」
教授的回答引起了我的共鳴,因為此番言論認同了人性中最令人好奇的一個面向:儀式是人類間真正普遍存在的事實。無一例外,所有的人類社會,無論過去現在,都有一些傳統涉及高度精心設計、程式化且被準確執行的行為,這些行為標誌了人類生活的關鍵時刻。這些被我們稱為儀式的行為,要麼一點明確目的都沒有,要麼這些儀式的進行方式,與它們所宣稱的目標或行為並沒有太大的關聯。進行祈雨舞並不會讓雨水從天上落下,針刺巫毒娃娃無法從遠處傷害他人,而塔羅占卜者唯一能夠確切預測的就是在你結束諮詢時錢包會變薄些。就是這種媒介與目標之間的鴻溝,讓那名教授做出這樣的推斷:若有一個需要大量勞力來完成,卻沒有明確功能的物件,那它可能帶有宗教性的目的。
儘管在行動和目標之間存在著令人困惑的不一致,人們已經持續從事各種儀式上千年。事實上,不管是再怎麼樣世俗的社群,儀式在今日就如同在古代一樣普遍,無論我們是否有意識到。從敲敲木頭到輕喃祈願詞,從新年慶典到總統就職,儀式滲透我們私人及公共生活的每一個重要面向。無論是在宗教或是世俗脈絡下進行,儀式都是所有人類活動中特別的一類,重要且飽含意義。
這些特徵區別了儀式與其他諸如習慣之類等較不重要的行為。雖然兩者可能都是刻板化的行為,牽涉固定且重覆的模式。習慣會對世界有直接的影響,而儀式行為擁有的則是象徵意義,通常是為進行而進行。在我們還沒有發展出上床睡覺前先刷牙的習慣時,這個行為的目標在於其當下可見的功能——這在因果上是顯而易見的。在空中揮動象徵性的刷子並不會讓牙齒變乾淨。透過將這個程序變成例行公事,習慣讓我們規律且不經思考就從事這些活動。
相反地,儀式則在因果上不透明,它讓我們全神貫注,因為牽涉到的是必須記憶的象徵行為,這些行為一定被準確執行。舉例來說,在一場希臘東正教婚禮上,伴郎或伴娘會交換婚戒,然後將戒指戴到新娘新郎的手指上,並在他們頭上戴上王冠,如此重覆三次;神父必須朗讀禱詞三次;新婚夫妻必須共用一個酒杯,喝三口酒,要環繞祭壇三次。這些是一套長以小時計的複雜程序,必須精準地完成,而且需要一絲不茍的指示及排練以確保每個動作的準確度。在進行儀式時,這些行動中沒有一個具有任何法律效果:真正讓一對夫妻成婚的是另外的程序,包括在法律文件上簽名蓋章。然而婚禮的象徵意義以及盛況,才是讓這起事件如此重大難忘的原因——它讓我們產生這段婚姻其實是由這些儀式認定,而非由法律文件認可的印象。習慣會將重要任務變為例行公事、讓它們變得單調,藉此幫助我們組織這些任務;相對地,儀式則是透過從事某些特殊行為,來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意義。
換句話說,儀式具體上就像社會學家荷曼斯(George C. Homans)說的:「儀式行為並不對外在世界造成實際結果——這是我們稱之為儀式的其中一個原因。」事實上,在許多宗教社群中,舉行儀式通常帶有被視為法術的確切目的。「然而這麼說並不表示儀式不具功能……它給予社群成員信心,驅散他們的焦慮,規訓他們的社會組織。」
人類學家探究儀式的功能已經超過一個世紀。他們認為,儀式極可能是作為個人滿足、賦權以及轉變的載體而存在,同時也是合作及維護社會秩序的機制。他們構想了許多有洞見的理論,但他們鮮少能夠、亦不願意對這些理論進行測試。這是因為文化人類學家的推論來自於一個假設:社會是複雜且混亂的場所,且有些在人類生活中最具意義的事物,是無法輕易被量化的。他們在田野進行民族誌研究,觀察在自然脈絡下進行的人類儀式。他們最首要的焦點,是嘗試去瞭解在這樣的脈絡下,儀式的操作者如何體驗這些風俗。
另一方面,心理學家和其他具實驗精神的學者認為測量需要高度控制,在實際的生活環境中無法輕易達到這種控制。他們一般都在實驗室中工作,每一刻只專注在單一個微小的行為上。要這麼做,他們得將人們帶出習慣的環境,帶到實驗室中,遠離任何可能會讓研究變複雜的外來因素。無可避免地,大多數附著於這個脈絡的意義將在這個過程中變得無法獲取。
儀式從未成為心理學研究的熱門主題,部分原因可能正是這類充滿意義的行為難以在實驗室中進行研究。它不是被當成人類行為的一個世俗面向,一種終究會消失的心理毛病,就是被視為一個無法被科學化調查的虛幻主題。因此,儀式雖然是人類本性中最為普遍的其中一個面向,針對它的科學知識在過去卻既稀少又片面。
直到近年,這個現象才開始有所改變。隨著人類學發展成熟,民族學家逐漸意識到他們有必要嚴肅看待人們的主張,需要尋求實證性的方法來驗證他們的主張。而心理學家也開始瞭解到,人類心靈所涵蓋的面向,遠比受試對象在大學實驗室的窄小隔間中所透露的更多,從而開始對文化輸入產生更多的興趣。
在許多案例中,不同領域的社會科學家開始彼此合作,互相學習。新科技與研究方法的發展,讓科學家們能夠探索過去無法企及的問題。穿戴式感應設備讓科學家可以研究實際參與儀式的人們身上發生了什麼事;生物化學及腦部造影技術,讓研究者能在實驗室內及田野中檢視人類的大腦活動;認知科學的創新提供了評估人們腦海中想法的新方法;而日益增強的電腦功能和嶄新的軟體設施,則能夠統計那些複雜的資料。這是第一次,對於儀式的科學研究有了完整的進展。我們終於可以開始將這個古老謎題的答案拼湊出來:這一切古怪的東西,到底有什麼意義?
第一章 儀式的悖論
在愛琴海,嬌小的希臘島嶼蒂諾斯(Tinos)上,每日由比雷埃夫斯(Piraeus)開來的渡輪正危危顫顫地駛進主港。岸邊站著成排粉刷得泛白的方形小屋,與後方險峻的山丘形成強烈對比。幾台卡車和客車從渡輪下方的甲板駛出,遊客湧上過道。碼頭這邊,計程車司機和旅行社人員圍在遊客旁,手舉寫著旅館名稱的告示,還有些旅館廣告著最後清倉價。觀光客大多都會前往當地的海灘及博物館,很快便隱去了蹤跡。此刻,假日氛圍發生了奇怪的變化。
剩下的遊客大多身著黑色,以一種不同的步調移動著。他們看起來莊嚴肅穆且目標堅定。他...
推薦序
推薦文1
儀式,連結了神聖與自我
鐘穎 愛智者書窩版主/《臺灣傳說的心靈探索》作者
故事要從一隻鴿子說起。
行為學派的心理學家在動物研究中發現,如果定時對鴿子投放飼料,牠們就會發展出複雜的儀式,並深信是自己隨機出現的行為帶來了食物,此後不停重複這些其實根本無效的行為。
這項發現後來成為心理學界看待儀式的主流觀點:儀式的形成是一種迷信,迷信源於我們相信一種根本不存在的規律或因果關係。這種說法當然為高舉理性價值的現代人注入了一針興奮劑,不僅是儀式,連帶對宗教與信仰,似乎都得到了充足的心理學解釋。
社會心理學對此抱持比較寬容的態度,強調了儀式對凝聚社群的重要,以及人對歸屬感的追求。因此多數人對這些熱衷於或遵循傳統儀式的人們,產生了一種模糊的看法:他們是非理性的(因此比較低下),但情有可原。
這本書就是在這樣的前提下寫成的,作者想追問,儀式是否還有不同的東西?在經過漫長的追索之後,無論是從歷史,從兒童研究,還是從神經生理學的證據來看,本書都指出儀式似乎是一種內建於人類本性的根本需求。
關於這一點,我想特別幫讀者介紹榮格心理學的觀點做為本書的補充。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在臨床的觀察中發現,病人許多看似無意義的儀式性行為,其實源於心靈中的本能,一種先天的意象。他將這些心靈內的古老型式稱為「原型」(archetype),而人格的原型則稱為自性(Self),它會推動人去修復受損的自我(ego)。
他相信,信仰的主要目的是讓我們與自性取得聯繫,使乾枯的自我重獲活力。儀式則須要以象徵的方式來進行理解,它的意義經常是彼此矛盾的,不存在單一的因果關係。矛盾是很重要的,因為如此儀式才能避開理性的框架,喚醒內心深處的經驗。因此,我們不可能將儀式進行拆解,追問單一步驟的意義,因為它是整體性的,不是機器的零件。
以書中的踏火儀式為例,踏火這種看似毫無意義的自殘行為(作者表示,當事人的心電圖顯示他的身體狀態已經達到足以誘發心臟病的致命程度)並不是愚蠢的,也不能完全由為了刺激內源性欣快物質來解釋。參與者的目的是為了經驗到心理上的重生,藉由火能燒毀一切的特質,潔淨過去一年的自己。至於踏火的路線要多長,煤炭表層要灑鹽還是不用?儀式開始前需不需要唸誦咒語還是祈禱?是左腳先還是右腳先?即便這些細節在各處有不同的規定,但都不應掩蓋這個儀式真正的追求:人們渴望生命的重啟與復活。
即便是在台灣,我相信多數讀者也對類似的儀式不陌生,例如元宵節時台南鹽田的攻炮城與台東的炸寒單,同樣是藉由火的洗禮與蜂炮對身體的衝擊,達到象徵性的支解與其後的新生。
值得一提的在地儀式,還包括春天時的媽祖遶境與進香。
媽祖遶境與進香活動的風行恰與過年氣氛的日漸淡薄成反比。在萬物萌發生機的春季,母親神媽祖象徵著大自然的生育力,使人們將重生的期待投射在祂身上,從而引發大量的信徒跟隨,組成了一場盛大的朝聖之旅。
舊的儀式雖會消亡,但人內在的宗教性卻會自發地創造新儀式。如同本書所說,社會的底層階級在參與重大的集體儀式時,會透過近似自殘的方式,來達到心理的健康並獲得社會連結。但那些在社會裡適應良好的人,為什麼會加入這類集體儀式的行列呢?
因為儀式所提供的團體感使「理性」的現代人成為了大眾的一分子,這補償了這個小眾時代日益增加的疏離感。只有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才會覺得自己不孤單。
無庸置疑的是,人的內心潛藏著這樣的願望,那就是想要成為神聖的參與者。換言之,儀式讓我們幸福。但理由不完全是由心理學家所發現的那樣,能幫助我們處理焦慮、強化自我控制、提供希望與連結。還有一個作者同樣提及,但極可能被讀者忽略的部分是:我們也需要痛苦。
幸福無法單獨存在,它與痛苦彼此依存。人本能地知道幸福的弔詭之處,本能地知道意義經常源於我們對痛苦的主動克服,而神靈或某種更高的存在將會嘉許克服它的人。我們知道受到看顧,因此便能調用生命中的積極力量。
當然,儀式以及它所帶來的認同感也可能會帶來壞處,書裡特別舉了城市足球隊為例,對球隊的團體認同有時會失控,引起暴力。之所以特別談到此點,是要提醒讀者注意個體與集體之間的關係——或者說,自我與原型的關係。
人的自我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堅強,我們能從集體或原型中得到力量,但也容易失去界線,被其吞沒。讀者只要想想,大選年有多少人會被政客偏頗的發言,激發出對親友的仇恨就知道了。我們的理性經常只是一層薄薄的外膜,抵擋不住來自潛意識或外界的刺激。如何保持兩者之間的適當關係,是榮格心理學裡的一門重要功課。
我一向熱衷於研究儀式,熱衷於鼓吹讀者為自己日常的習慣賦予個人的儀式感。不為什麼,就因為傳統儀式已經丟失了原有的社會脈絡,如果我們不能為自己建立專屬的神聖小儀式,人就會變得脆弱。
為自己沖一壺咖啡,打掃房間或桌面、靜心冥想五分鐘,都可以是你開啟一天的儀式。用這個儀式告訴自己,每一天都是全新的一天,每一天你都與更高的存在相連結,你所在之處就是神聖的居所。那麼,你就能讓自己成為幸運且富足的人。
在這個強調儀式感的時代,這本書補足了相關論述的重要缺口。我們需要這樣博學而文筆生動的人類學家,同時也需要更多對台灣傳統感到好奇的讀者。這本書將成為我案頭上最重要的儀式參考書,相信也會成為你的。
------
推薦文2
說不清哪裡好,但就是替代不了
寒波 科普作家,《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部落主
大到畢業典禮、媽祖出巡遶境,小到點香拜拜、出門先踏左腳,如今人們的生活充滿各種儀式,古時候也是如此。這些行為有何意義,為什麼能歷久不衰?這些問題一般人只是偶爾想想,卻是人類學家迪米崔﹒席加拉塔斯(Dimitris Xygalatas)的工作,讓我們能透過《儀式:看似無意義的行為如何創造有意義的人生》一起體驗。
I don't even know why I do the things I do
(我甚至不知道為什麼,我要這樣做)
討論有何意義之前,是否應該先定義清楚什麼是「儀式」?書中有多處解釋,假如您發現矛盾,千萬不要懷疑自己,更不要埋怨作者無能。這正是儀式的重要特色,它不是固定的一個東西,可大可小,可長可短,可具體可抽象,更傾向一種概念。
舉個例子相反的例子來看,或許有助於認識儀式的概念。德國曾經出土由象牙製成,中間有四個鑽孔的二十公分管狀物,估計年代將近四萬年。還不清楚用途時,考古學家懷疑是用於某種儀式。不過二○二四年發表的論文指出,它很可能是製作繩索的工具:將多束植物纖維一起穿過孔洞,再交織成一條堅韌的繩索。
當一件事情按部就班操作,其結果能夠預期,目的和收益也很明確,似乎便不會被視為「儀式」。相反地,煞有其事的執行一套動作,卻沒有明確的目的,或是目標與手段缺乏邏輯關聯,則是許多儀式的共通特徵。
當考古學家不知道一件古物有什麼實用價值,常常假設它是用於某種儀式;一旦參透玄機,則會直接說出用途。我們也許能嘲笑考古學家的套路是「古代人正在進行編織繩索的儀式」,可是誰能保證,編織繩索不能是一種儀式,或是與特定儀式掛鉤呢?
現代人需要繩索的機會比古時候少,也不常自己編織,不妨再舉個歷久不衰的案例。北高加索一座五千年前的墓葬中,有一批金或銀製成,長度超過一公尺,直徑約一公分的空心長管,一端夾著小動物雕像。以前的研究者推測這跟管子有儀式性質,或許是當作權杖。
二○二二年問世的論文則指出,它們應該是金屬吸管。用法類似美索不達米亞的古文明,將超長吸管插入大酒桶,讓一群人圍著飲用。也許吸管本身不是儀式道具,但是用吸管喝酒可能是儀式的一部分,也可能是與儀式相關的活動。
類似的行為歷久彌新,一位現代人,即使從來沒做過繩索,甚至是沒喝過酒,也肯定參加過派對或集會!
It's a long long journey till I find my way home
(這段旅程漫長,直至我尋獲回家的路)
本書作者席加拉塔斯出身於希臘,二○○七年獲得英國的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博士,如今在美國的康乃狄克大學擔任副教授。他的研究領域稱為「認知人類學」(cognitive anthropology),算是將認知心理學應用於人類學的一門學問。
書中有多處提到他的認知人類學具體來說是做些什麼研究,例如讓儀式參與者配戴穿戴式裝置,紀錄生理數據。這能直接解開一些疑問:某些包含自殘的儀式,當事人應該會感到痛苦,可是人真的會擁抱痛苦嗎?有學者懷疑,某些人的感受不一樣,忍耐力更高,甚至是在受虐時反而會感到愉悅。但生理紀錄卻能證實,他們自殘時產生的真的是痛苦的反應。
即使不追求快樂,人的天性也應該要避免痛苦,為什麼全世界從古至今,還有那麼多令人痛苦的儀式存在?而且這些儀式有時候非常誇張,作者自己便在模里西斯的大寶森節(Thaipusam)見識過,一個人同時有五百根針穿刺身體。
一個解釋是,人的感受是相對的。當現在痛苦,未來恢復原狀後,人主觀上便會感到幸福。在作者對印度大壺節(Kumbh Mela)的研究發現,儀式時感受到的痛苦沒有留下長期傷害時,參與者事後的幸福感會增加,而且在大寶森節中,身上穿刺較多的人,生理健康程度也進步更多。
今日臺灣沒有這麼大規模的刺激性宗教活動,不過每年大甲媽祖遶境進香也很盛大,不少人會跟著隊伍走,感到不舒服也拒絕退出。難道他們都是自虐狂嗎?顯然並非如此。且類似的儀式不限於宗教,而充斥了社會各個層面。
在最開始的那一秒,有些事已經注定到老
身為從田野調查取材的人類學家,席加拉塔斯自稱住過七個國家,到過超過七十國,接觸不同文化的經驗相當多。像是他起家的踏火儀式,就見識過很多地區的不同版本。
全書提及了一個又一個的儀式,豐富了各章節設定的不同主題。其中作者自己投入的研究通常會寫得比較詳細,也比較有看頭,總之會不斷讓你感到奇怪的知識增加了。雖然整本書都沒有寫到臺灣,不過有很多儀式的特徵之普遍,臺灣讀者想必也很容易找到共鳴。
有一個案例,臺灣讀者想必都能得到啟示。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以需求層次理論知名,他只是普通教授時總是避開儀式性聚會,覺得是浪費時間。等他當上系主任,非得年年參加畢業典禮後,卻開始在繁瑣的禮儀與象徵主義之間品出不一樣的味道。
根據社會學家貝拉(Robert Bellah)的紀錄,馬斯洛演講時表示:「很遠很遠,在這隊列的最開端,是蘇格拉底……是史賓諾沙。而就在他前頭的是佛洛伊德,跟著是他自己的老師和他本人。在他之後無限延伸的是他的學生和他學生的學生,雖然尚未出生,已可預測一代接著一代。」
看似浪費時間的儀式們,實則默默建構、傳承了大學的「本質」,照貝拉自己的說法是:「真正的大學既不是面對消費者社會的知識量販店,也不是階級鬥爭的工具,雖說實際的大學都有一點,但如果大學並沒有一個超越工作領域實用考慮的基礎象徵性參考點,如果大學與那些考慮之間存在著緊張關係,那麼它就失去它存在的意義了。」
說不清哪裡好,但就是替代不了
當我們納悶「為什麼這麼奇怪的儀式存在」時,問題的另一面其實是「更多儀式已經不存在」。歷史上有無數儀式比一個人的壽命更短暫。有時我們認為某個儀式很荒謬,訝異參與者竟然那麼嚴肅,只是因為事不關己,我們不在其中。
這也是如今各種傳統儀式,普遍面臨的生存考驗。隨著文明飛速發展,當代人失去原本的生活脈絡,傳統儀式也就喪失意義,即使仍然保存,也常常淪為徒有形式。
這卻不意味著儀式將會消失。對於儀式,我們常常說不清哪裡好,但就是替代不了。
人類總是需要儀式。舊的不合時宜,必有新的儀式取代。古代各種儀式幫助祖先們度過飢荒、瘟疫、戰亂,現代儀式也陪伴我們走過經濟蕭條、COVID-19 等人心浮動的時刻。人在世上,有太多不確定;固定套路的儀式,不管在旁人眼中是多麼荒唐,在我們有需求的時候,總能帶來說不清的安定感。
推薦文1
儀式,連結了神聖與自我
鐘穎 愛智者書窩版主/《臺灣傳說的心靈探索》作者
故事要從一隻鴿子說起。
行為學派的心理學家在動物研究中發現,如果定時對鴿子投放飼料,牠們就會發展出複雜的儀式,並深信是自己隨機出現的行為帶來了食物,此後不停重複這些其實根本無效的行為。
這項發現後來成為心理學界看待儀式的主流觀點:儀式的形成是一種迷信,迷信源於我們相信一種根本不存在的規律或因果關係。這種說法當然為高舉理性價值的現代人注入了一針興奮劑,不僅是儀式,連帶對宗教與信仰,似乎都得到了充足的心理學解釋。
社會心理...
目錄
【目次】
第一章 儀式的悖論
日復一日,我踏進人們的家中,訪問數以百計的人,參與數不清的儀式――從規律的週日彌撒到刺激的踏火儀式。我想要回答那個最簡單卻又最難以回答的問題:為什麼人們總是投身於耗費不貲的儀式上?
第二章 儀式的物種
最聰明的動物,往往也是儀式化程度最高的動物。海豚會跳群舞、同步跳出水面;座頭鯨會一起歌唱;許多海洋哺乳動物有悼念儀式,會成群繞著死去的同伴游著。其中,再也沒有其他動物比起智人,更廣泛又無法自拔地使用儀式。
第三章 秩序
史上最偉大的籃球員麥可喬丹據報導在他整個NBA生涯的比賽中,在他芝加哥公牛隊隊服下總是穿著北卡羅萊納大學的短褲。或許有人稱之為迷信,其實不然。這是讓他進入比賽的儀式,讓周邊環境的秩序符合他腦中尋找的秩序。
第四章 黏著
從布希曼人出神的狂熱舞蹈,到軍隊行軍的整齊步伐……當我們和其他人一樣行動時,我們傾向認為我們自己與他們更相似,也因此我們會更喜歡他們。集體儀式中常見的舞蹈、音樂、吟唱,不知不覺中讓我們凝聚起來、成為一體。
第五章 歡騰
四萬名球迷整齊劃一地穿著黑白兩色加油服,形成驚人的景觀。在裁判吹響第一聲哨音時,體育場就像被一陣電流穿過,數千支燃燒的煙霧棒一起揮舞,狂熱的球迷上下跳動、同聲高歌。接下來的九十分鐘,球迷們從未停止歌唱,彷彿成為有生命的整體。就在那天,我成了終身球迷。
第六章 強力膠
社群的共同痛苦經歷,往往會收穫彼此的緊密聯繫。故比起等到戰爭或災難發生,許多社群會主動提供強烈的集體儀式經驗。有此經歷之後,隔天你在街上看到另一人,你知道現在你們的關係不同了。他成為你的同志,你的兄弟。
第七章 獻祭
非洲瞪羚會在面對獅子時高高地四腳彈跳,這種行為既耗費力氣又看似無助於生存,卻在狩獵者與獵物之間交換了訊息。相似地,人們為儀式付出的心血,幫助我們傳達了一些只能透過儀式展現的重要訊息――無論是潛在配偶的健壯程度、潛在競爭者的體力,又或者是潛在同盟的價值……
第八章 幸福
赤腳踏火、在身上穿刺長針更會帶來難以想像的壓力與健康風險……那些會帶來痛苦經驗的可怕儀式實踐,為什麼能達到帶來舒適、給予支持、讓人們獲得恢復和療癒的效果,甚至有助於提升生活福祉?
第九章 駕馭儀式的力量
新冠病毒流行而來的隔離政策,使得許多集體儀式無法進行,但人們卻開始創造為新現實量身打造的新儀式。喜劇演員基墨和妻子鼓勵隔離者每週舉辦一次儀式性晚餐「正裝星期五」,儘管是在自家,還是穿著正裝用餐。「這個概念是要打扮自己,就像是要去赴約一樣,儘管你哪裡都不去。」
致謝
【目次】
第一章 儀式的悖論
日復一日,我踏進人們的家中,訪問數以百計的人,參與數不清的儀式――從規律的週日彌撒到刺激的踏火儀式。我想要回答那個最簡單卻又最難以回答的問題:為什麼人們總是投身於耗費不貲的儀式上?
第二章 儀式的物種
最聰明的動物,往往也是儀式化程度最高的動物。海豚會跳群舞、同步跳出水面;座頭鯨會一起歌唱;許多海洋哺乳動物有悼念儀式,會成群繞著死去的同伴游著。其中,再也沒有其他動物比起智人,更廣泛又無法自拔地使用儀式。
第三章 秩序
史上最偉大的籃球員麥可喬丹據報導在他整個NBA生涯的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