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校閱序
工作是生活的核心,然而工作的目的不僅在謀生餬口,它更是個人自我實踐的舞臺。自從生涯的概念普遍為國人所接受後,這個觀點已深深融入生涯輔導專業中,生涯輔導人員不再以職業媒合為其最終任務,生涯輔導的重心更強調協助個人自我接納、自我認定與自我發展。在此一過程中,個人不再被動接受命運的安排,而是更積極地在人生舞臺中扮演主導的角色,營造自己的一片天地。
或許仍有許多人懷疑這樣的論述是否適用於身心障礙者,因為身心障礙者無論何種障礙、何時形成障礙,其所伴隨的生理及心理功能限制,因著當前的社會氛圍與體制,自始即侷限了其可能發展的空間,乃至後續的努力倍加艱辛。身心障礙者的生涯路上,往往布滿著荊棘與挑戰,常常都走在崎嶇不平的道路上與命運搏鬥;然而我們仍可看到許多身心障礙者不向命運低頭,雖然一路走來顛沛困頓,卻能不屈不撓地克服重重難關,開展出個人璀璨的生命花朵!
一般人的生涯路亦非如想像中的順遂平坦,但是身心障礙者可能需要多一些的協助,復健諮商專業的發展即因應著身心障礙者的重建歷程。雖然早期亦如職業輔導般較著重於表層現象的困境,而以簡略的職業媒合為主,但隨著實務經驗的累積與從業人員自我的反思及倡導,以及相關法令的頒訂施行,乃逐漸形成具有實徵基礎的專業學門。本書即此一專業最具權威的著作,自1996年第一版起,即廣受復健諮商界人士重視,而繼2003年第二版六年後,第三版於2010年修訂問世,為復健諮商專業人員持續提供重要的學術理念與實務基礎〔編按:本書為原文書第三版〕。
雖然書中所包含的內容係以美國復健諮商之立法為依歸,以美國復健教育委員會所倡議的核心課程架構為主軸,但各章所述內容仍足供各國復健專業人員參考並省思。我國自1993年試行支持性就業服務以來已歷20年,從早期試辦、推廣,爾後又陸續投入職業評量、職務再設計、個案管理等服務措施,似已建置完整的職業重建系統,然或因發展過程邊做邊加邊修,在新舊之間卻未能即時予以統整,以致目前整個職重系統中,就服、職評、職管、職再、穩就呈現明顯的分離現象,對服務使用者的生涯發展/職業重建而言,能否達成「持續而統整」的服務理念,值得深思。
在國內職業重建體系逐步擴充調整之際,本書所載內容與觀點值得國人深加思索參考。全書十三章,可發現各章持續強調服務使用者的增能、復原力與自我決定,此一理念實應貫穿整個職重服務。而其中第十二章的概念更值得注意。職業重建人員與企業雇主的夥伴關係已普遍獲得重視,但該章更進一步期待將行銷導向的管理模式引入職重系統,作者建議職重專業人員必須將服務方案外展到企業界,將行銷導向的管理模式應用到職重領域,職重人員所思所為必須更像企業界,進而與企業界合作發展具實徵基礎的模式,以研發更有效的介入方案,甚至為職業重建專業發展出獨特的企業認同。
這個理念或許無法於短時間內實現,但當下職業重建與企業雇主間的依存關係即特別值得注意;本書特別強調勞動力市場與工作環境變化的本質,相較於過去任何一個時期,現在的就業者必須具備更多面向的彈性適應力,因此職業重建人員必須持續探討就業市場變化及工作環境趨勢,才能為身心障礙者安排適切的支持力量與增能機會,這是職重人員必須慎重面對的課題。
譯書是項艱鉅的任務,欣見國內職業重建/復健諮商夥伴共同完成這本巨著的翻譯工作,雖尚未能稱已臻信、達、雅十全十美的境界,但譯者秉持著協助身心障礙者的職業/生涯重建的信念,提供了最佳的專業示範。期盼本書之出版,能為我國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專業水準的提升,注入有力且有效的活水。
林幸台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暨復健諮商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