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6月,佛洛伊德與其家人從納粹占領下的奧地利離開,流放至倫敦。半個世紀後,佛洛伊德的流亡,與當時大批精神分析師自德語世界出走,被視為現代文化史的一大轉捩點。精神分析發展的重心自維也納轉移至倫敦(同時,藉由英文翻譯,傳播到美國以及世界的其他地區),使得佛洛伊德的理論得以成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思維系統之一。
藉由幾位當代最知名的佛洛伊德學者的論述,本書紀念了佛洛伊德流放五十週年及探討此一事件對精神分析發展的影響。第一部分特別檢視了佛氏理論相關之維也納猶太人起源,及精神分析出走之本質與影響。而佛洛伊德博物館於倫敦開幕之際,亦促成了當中研究佛洛伊德的圖書收藏與私人閱讀的章節。
第二部分論及英語世界對精神分析的接納過程。書中檢視了推廣佛洛伊德思想的重要人物Ernest Jones在當中扮演的角色,部分章節亦提及Adrian Stokes、Wilhelm Stekel及其他出走的精神分析師的遭遇(特別是在美國的分析師)。
與精神分析的文化移置緊密相關的議題是佛洛伊德文本的翻譯。第三部分論及在翻譯與重新翻譯過程中牽涉到的相關問題—以及關於修訂佛洛伊德英文標準版翻譯的疑問。
最後的部分論及在精神分析持續的辯證之中所呈現的未來前景。內容包含了自佛洛伊德以降對孩童心理理論的變遷、佛洛伊德與女性及女性主義論述的衝突、精神分析與人類學,以及對其他形式心理治療的影響。藉由自佛洛伊德檔案處擷取的參考資料及學術文件(當中許多是首次重現),這本書顯示出佛洛伊德的流放(實現了佛氏的願望—「在自由中死去」)如何促成精神分析在英語世界中的成長,同時也重新檢視了佛洛伊德對二十世紀思想的重大影響。
作者簡介
EDWARD TIMMS
是劍橋大學德文講師與Gonville and Caius College研究員。他對精神分析的興趣起源於他研究奧地利二十世紀早期文化與政治。
NAOMI SEGAL
現為劍橋St. John’s College的研究員,負責法文、德文以及比較文學的教學。目前正進行研究文學與女性主義精神分析理論中的母嬰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