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James Slevin的圖書 |
$ 281 ~ 288 | 網際網路與社會
作者:SLEVIN,JAMES 出版社: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2-05-01 共 7 筆 →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
|
簡介
網際網路的興起和現代社會的轉型
視網際網路為文化傳播的形式
我們能如何應付網際網路帶來的衝擊
1 造就現代社會轉變的某些發展
現代社會和大量湧現的不確定性
晚期現代時期的組織性脈絡
晚期現代時期的自我
風險的新動態,強制力與基本教義派
2 網際網路的崛起
網際網路的崛起就是全球電腦網路群聚
跨越網際網路的應用
網際網路使用者的簡短分析
網際網路對於現代文化媒體化的影響
3 文化的傳遞與網際網路
文化的概念
文化傳遞的面向
邁向網際網路的社會理論
網際網路:改變我們創造與溝通的方式
4 網際網路與人類聯繫的形式
邁向新的社群意識
社群的虛擬化
虛擬社群的難題:替代性的觀點
5 組織與網際網路
現代組織文化的顯著特徵
晚期現代性的網際網路與組織文化
對話,賦權與連帶以及現代組織中的網際網路使用
使用網路降低損害
策略性的使用網際網路
6 網際網路、自我與日常生活經驗
做為符號性籌畫的自我困境
生活策略和網際網路
自我形塑過程的轉型
網際網路與自我形塑的豐富化
7 公共性與網際網路
能見性與網際網路
邁向中介公共性的更新
8 全球化與網際網路
全球化作為遠距活動
文化全球化與傳播
網際網路:全球性擴張與地區性的侵佔
網際網路與對全球化影響控制的擴張
9 管制與網際網路
多元主義管制原則的推演
網際網路的管制方式與其問題
幾個可能的發展方向
結語
註釋
在許多次的談話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人們對於網際網路本身以及網際網路對於我們生活所造成的影響,抱持著許多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網際網路不重要,甚至最好被視為邊緣的現象。其他人則將網際網路視為是可以帶來神秘機會、並讓我們感到興奮的發展。但是更有一些人將網際網路視為不吉利、讓人感到恐懼甚至是帶來危險的事物。有時即便是同一個人也會表現出相互矛盾以及相互分歧的觀點。儘管觀點間的相互競爭與碰撞是相當正常的,在智識生活中也必定會發生,但是仍然有許多網際網路的相關層面是這些爭論所曾未觸及到的。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多元的觀點,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在有關網際網路的論述中,不管將網際網路視為網絡或是互動媒介,將各式各樣的民眾納入討論,當中還可能包括那些從未看過電腦的人,可能會造成對於網際網路造成的結果的不同詮釋。而較不明顯的理由是這些爭論經常不太指涉使用網際網路的脈絡,或是已經在某種程度上消逝的脈絡。一旦連上線,我們似乎就踏入另外一個不同的世界,甚至在當中被淹沒,而誠如某些人所深信不疑的,我們能夠在此呈現出自身所渴求的形象。從這個觀點來看,這個「不同世界」的出現不只開啟一連串的詮釋,也讓我們以各種紛雜的方式來詮釋這個世界。這樣的態度還因為探討網路文化研究的出現而被鼓動,這些文獻絕大多數都談論著「線上文化」,而與生產網路文化的人類以及人類身處的社會性結構脈絡有所脫節。在本書中,我將試著表達這個問題。我並不認為線上文化是與本書無關的議題,而是堅持只有在能將符號內容與線上互動視為鑲嵌於各種社會與歷史脈絡的前提下,我們才能理解網際網路對於現代文化的影響。
無須感到訝異的是,由於「線上生活」讓我們面對如此形形色色與曖昧模糊的經驗,因此我們之中大多數人都不得不開始採取順從的態度─電腦從不曾那麼的有趣。然而,現代生活中充斥的風險與不確定性卻經常要求我們在沒有制度的援助,甚至還必須協助其他人的情況下,自行指出問題的癥結。這種情形解釋了為何我們經常在避免使用網際網路;以及放眼網際網路所可能帶來得好處而期望對其更加理解兩種複雜的情緒之間折磨不已。我希望本書除了提出讓人感興趣的討論外,也能更加貼近網際網路所造就後果的一些基本層面,網際網路同時是一種創造嶄新選擇與義務的媒介。
如果沒有大量與直接的引用以下的著作,我對於網際網路與社會的分析將不可能完成。首先是約翰湯普森(John Thompson)在他的《意識型態與現代文化》以及《媒體與現代性》(Ideology and Modern Culture and The Media and Modernity)二書中所提出的論點,成為本書的出發點。儘管他僅僅些微的提及類似網際網路新科技所可能造成的影響,本書卻從他有關傳播媒介的文化取徑以及他所引起的爭論、概念與想法中受益良多。第二,安東尼紀登斯(Anthony Giddens)對於本書有著主要的影響。我並沒有直接討論他的結構化理論,但是他許多的概念與主張,特別是《社會的構成》(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一書,卻從未脫離本書的討論內容。他最近有關網際網路的分析,例如《超越左派與右派》(Beyond Left and Right)與《第三條路》(The Third Way)─對於未來幾近政治的擔心─已經引起廣泛的注意與評論:我將說明這些概念該如何被應用於網際網路的領域。如果只是援引湯普森的文化傳遞理論以及紀登斯作品中的研究論點,通常將無可避免的遭遇被貼上「後現代」標籤的批判性論點與情結。因此,我第三個大量以及直接援引的作者是鮑曼(Zygmunt Bauman)。作為一個後現代性的理論家,他的作品《後現代性的意涵》(Intimations of Postmodernity)、《破碎生活》(Life in Fragments)以及《後現代性及其不滿》(Postmodernity and its Discontents)讓我能接觸到這個相當重要的面向。藉由這些既存的重要理論,我認為本書的貢獻將是匯集這些作品,並且批判性的將它們用於網際網路的研究。除此之外,我希望我的努力能引起對於這些觀點的進一步反饋。在更為私人性的感謝上,我非常感謝紀登斯建議我應該著手撰寫此書。我也必須特別感謝湯普森,不只是因為他鼓勵我撰寫本書,也因為他批判性的閱讀本書,並且提出讓本書更為精闢的評論。
在本書的書寫過程中,我也從尼爾烏考克(Neal Woodcock)的評論與批評中獲益良多,他就好像是我的迴聲板並且持續地協助本書的完成。其他對本書的完成有所貢獻的人士還包含Marisca Milikowski、Carin Mulie-Velgersdijk、Josien Huizinga以及許多我在阿姆斯特丹大學的學生。此外,我也要感謝Jan van Cuilenburg以及Hollo Semetko讓我有機會在阿姆斯特丹大學的傳播研究所進行研究。我還要感謝Ann Bone細心的閱讀和編輯本書,以及其他帕樂堤(Polity)出版社的工作人員對於本書生產與流通過程的貢獻。最後,我想感謝我的家人與朋友們。
許多在本書中所提及的網址,我將其中能在網際網路上搜尋得到的網址集中起來,並可經由下面的網頁加以連結:http://www.xs4all.nl/~giotto/slevin.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