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目的
本書針對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中,質性、量化和混合研究的計畫,提出一個架構、歷程和寫作方法。質性研究的優勢,混合研究法的出現和持續使用傳統形式的量化研究,已經創造了此書三種研究取向獨特比較的需求。這種比較始於一些研究前的考量,包括三種取向的基本哲學假定,文獻回顧,評估理論在研究取向中的運用,以及關於寫作和學術探究的倫理等重要性思考。然後提及研究歷程中的關鍵要素:撰寫緒論,陳述研究目的,確定研究待答問題和假設,以及提出資料蒐集和分析的方法與程序,在歷程中的每個步驟,讀者都可獲得質性、量化和混合方法等內容。
讀者
本書的意圖是為了那些準備和撰寫學術期刊文章與論文研究計劃時尋求援助的研究生和教師。在更廣的層面上,這本書可以用於研究生課程研究方法的參考書和教材,為了最好地利用本書設計特點的優勢,讀者需要對質性和量化研究有基本的認識;然而,專有名詞將加以說明和定義,並為那些在設計過程中需要介紹援助的人提供建議策略,文中突顯的名詞和書後的名詞解釋,提供了理解研究的運作語言。本書也適用於社會和健康科學的廣大讀者,既然第一版的讀者評論表明使用本書的人來自許多學科領域,所以我希望各領域的研究人員,如行銷、管理、刑事司法、傳播學、心理學、社會學、K-12教育、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護理、健康科學、城市研究、家庭研究,以及社會和健康科學其它領域的研究人員將發現第四版是有用的。
格式
在每一章中,我分享來自不同學科的範例,這些範例來自書籍、期刊文章、博士論文計畫和博士論文。雖然我主要的專業是教育心理學,以及更廣泛的社會與健康科學,但是範例說明企圖包含更多領域。它們反映了社會正義的議題,以及社會邊緣人的研究,同時也包含藉由社會與健康科學研究者所做的傳統研究,涵蓋範圍還擴展到多元方法論,合併另類哲學思想的討論,探究的不同模式,以及眾多的程序。
本書並不是一個詳細介紹研究法的教科書;相反地,強調的是研究設計的基本特徵。我已經試圖簡化研究其必要的核心概念,以便研究者能夠規劃周延的研究。研究設計的涵蓋範圍限於常用的形式:例如,量化研究取向的調查和實驗;質性研究取向的敘說研究、現象學、紮根理論、民族誌和個案研究;混合研究取向的聚斂式、解釋型序列和探索型序列設計等。雖然學生在準備論文計畫時應該發現這本書很有幫助,但是涉及與政治性呈現,以及和研究生委員會協商一項研究等有關議題,已經在其它教科書中提到。
為了符合學術論文寫作的公約,我嘗試消除任何傳達歧視的語詞和範例(例如,性別歧視或種族),選用的範例以能提供全方位的性別和文化為方向。整本書內容我並不喜歡被定位為質性或量化研究,事實上,我刻意改變了質性和量化的例子在整本書中的順序。讀者應該也注意到本書中引用的較長範例中,許多參考文獻也被引用到的其他文章,但是只有工作需要的文獻我才會引用做為範例說明,而不是將整個清單嵌入任何特定的範例。在較早的版本,我維持增強材料可讀性和可理解性等特性:以圓點強調關鍵點,以編號強調程序的關鍵步驟,以及在較長的範例中的完整斷落後加入我的註解,以突出作者所傳達的關鍵研究思路。
在第四版的書中,一些新的特徵已經加入,以反應研究的發展和讀者的回饋:
˙整本書中,從上一版本開始,便引用了一些更新的研究方法書籍。
˙為了反映目前世界觀的思潮,已經擴大參與的世界觀,並在上一個版本加以討論,納入更廣闊的世界觀,即變革的世界觀(Mertens, 2008, 2010)。
˙在此版本中,納入美國心理學會出版手冊的更新資訊(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 [APA], 2010)。
˙該版本納入倫理議題的擴充討論,並以新的表格舉例說明現在的倫理議題,以及如何在研究過程中陳述這些議題。該版本中的倫理議題已經被重組為幾個類別:進行研究之前,開始研究時,蒐集資料時,分析資料時,以及報告、分享和儲存資料等。
˙在量化方法的章節中,納入了更多有關研究結果統計顯著性考驗的訊息,以及藉由效果量和信賴區間來傳達實用結果,並且引用了近期有關量化研究法新的參考文獻。
˙在質性方法的章節中,反映了Creswell(2013)所發現對於該主題的檢驗。這些改變包括:質性研究特性的更新,研究者可以使用的設計類型,關於研究者角色和反思性的擴充討論,以及關於質性資料分析和解釋步驟的改進。
˙最後一章針對混合研究程序進行全面的修訂,以反應近幾年和Creswell與Plano Clark(2011)等其他作者關於該設計與其進行的研究所產生的變化。與早期版本相比,這一章重點放在如何將混合方法部分寫入研究計畫中,現在考慮最多的是研究者用來決定採用何種混合設計的準則,書中修改了這些設計模型,並且組織為基本的和進階的混合設計模型。此外,詳加討論了基本的設計,包括這些設計的特徵,資料蒐集和分析程序,寫作的格式,以及預期這些設計中出現的挑戰。目前也納入混合設計模型圖,以及引用近期混合研究法的文獻。
˙如同所有的版本,第四版的某些章節,我納入了過去四十年間幫助我指導學生和教職員在研究方法相關主題的研究技巧和提示。
˙這個版本也包括一個配套網站:www.sagepub.com/creswellrd4e,網站上有PowerPoint幻燈片可供課堂上使用,以及活動範例和檢核表。
章節大綱
本書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包含研究者在發展自己的研究計畫或規劃計畫之前需要考量的步驟。第二部分討論了用於開發學術研究計畫的各個部分。
第一部分 初步考量
該部分討論學術研究設計的準備階段需要注意的地方,包含第1~4章。
第一章 研究取向的選擇
在本章中,首先定義量化,質性和混合方法三種取向,然後討論當使用其中一種取向時,該取向的哲學觀,設計和方法是如何交互作用。回顧了不同的哲學立場;提出質性、量化和混合方法的設計類型;討論每個設計相關的方法,同時也考慮選擇某種取向放入研究的相關因素。因此,本章應有助於研究者決定質性、量化或混合方法是否適合他們所要進行的研究。
第二章 文獻回顧
在設計研究計畫之前,廣泛地進行文獻回顧是重要的一件事。因此,研究者需要先從一個可以研究的主題開始,然後利用本章中提出的步驟來探索文獻,需要先設定文獻的優先順序,繪製與研究主題有關的文獻地圖,撰寫好的研究摘要,採用出版格式手冊中學到的技巧,以及定義關鍵詞。本章應該有助於研究者通盤考量與自己研究主題相關的文獻,並開始編譯和撰寫研究計畫中的文獻回顧。
第三章 理論的運用
在三種不同研究取向中,理論提供不同的使用目的。在量化研究中,對於被研究者檢驗的變項關係,理論提供了一個建議的解釋;在質性研究中,理論可能常常被視為探索的透鏡,或可能在研究期間產出;在混合研究中,研究者以許多方式來運用理論,包括結合量化與質性研究取向等理論。本章在幫助研究者考慮和規劃理論如何納入研究之中。
第四章 撰寫策略與倫理考量
在開始撰寫計畫之前,將主題的整體綱要納入計畫中會有所幫助。因此,此一章節從撰寫不同研究計畫的大綱開始,大綱可以視為一種模型,其結構依據打算進行的研究是質性、量化或混合方法而定。然後我傳達一些關於實際撰寫研究計畫時的想法,例如,發展良好的寫作習慣,以及曾經幫助我改進學術寫作的文法概念。最後,轉向倫理議題,並且不當作抽象概念來討論這些議題,而是需要去預期研究歷程中倫理議題的多元層面考量。
第二部分 設計研究
在第二部分中,轉向設計研究計畫的組成成分。第五章至第十章將說明這些程序的步驟。
第五章 緒論
適當地介紹一個研究相當重要。對於研究計畫中學術性緒論的撰寫,我提出一個撰寫模式。本章從設計研究摘要開始,接著發展出緒論,內容包含界定研究問題或議題、從現有的文獻中建構研究議題、指出文獻的缺陷或不足、以及為讀者確立研究目標。本章針對設計學術性緒論至研究計畫,提供了系統化的方法。
第六章 研究目的的陳述
在研究計畫的開端,作者會提及研究的核心目的或意圖。這個段落在整個計畫中是最重要的陳述,而且整個章節都致力於此一主題。在這個章節中,會學習如何撰寫量化、質性和混合研究的目的陳述,而且也提供腳本來幫助設計和撰寫目的陳述。
第七章 待答問題與假設
由研究者所提出的待答問題與假設有助於限縮和聚焦研究目的。作為研究計畫的主要路標,整組的待答問題與假設需要小心地撰寫。讀者將在本章學習如何撰寫質性和量化的待答問題與假設,以及在撰寫混合研究的問題與假設時,如何使用質性和量化的撰寫形式,並提出許多例子作為腳本來說明整個過程。
第八章 量化研究法
量化研究法包含蒐集、分析、詮釋和撰寫研究結果的過程。無論是調查法或實驗法都必須透過特定的方法實施,包含界定母群和樣本,具體化設計類型,蒐集和分析資料,呈現研究結果,進行解釋,以及透過與調查法或實驗法一致的方式撰寫研究論文。讀者將在本章學習到在研究計畫中設計調查法和實驗法的特定程序。本章也提供協助確認所有研究步驟的檢核清單。
第九章 質性研究程序
質性研究法與傳統量化研究法在資料蒐集、分析、解釋和撰寫報告等方面都有所差異。立意抽樣、開放式資料的蒐集、文本與圖片的分析、以圖表呈現研究結果、個人對研究發現的詮釋等都是質性研究法的內容。本章進一步提出如何在研究計畫中設計質性程序的步驟,也提供檢核表確認是否涵蓋所有重要的研究流程。除此之外,也針對敘說研究、現象學、紮根理論、民族誌和個案研究提供充足的範例說明。
第十章 混合研究程序
混合研究法包含研究中蒐集、混合或整合量化和質性資料。混合研究法的研究越來越普及,近年來,本章突顯了該方法的重要發展,並且介紹該設計的使用。本章首先定義何謂混合研究,以及描述其核心特徵。然後介紹三種基本的混合研究設計:(1)聚斂式設計;(2)解釋型序列設計(3)探索型序列設計,分別詳細說明這些設計的特性,資料蒐集和分析方式,解釋和效度驗證的方式等。除此之外,也提到三個進階的混合設計:(1)嵌入式設計;(2)變革式設計;(3)多階段設計。最後,討論哪種設計將是最適合的混合研究設計之決定因素,並且提供三種基本設計的範例說明,如同前二章一樣,也提供檢核清單幫助確認研究計畫中是否包含混合研究程序的所有必要步驟。
設計一個研究是困難且耗時的過程,本書不需要讓該過程變得容易且快速,但可以提供研究中有用的特殊技能,研究過程中相關步驟的知識,以及組合和撰寫學術研究計畫的實用指南。在所有步驟展開之前,建議研究者思考整個研究取向,進行研究主題的文獻回顧,發展納入研究計畫中研究主題的綱要,開始思考研究中預期會發生的倫理議題。第一部分將以前述這些主題開始。
譯者序
自從十幾年前教授行為科學方法論與社會科學研究法以來,John W. Cresell所寫的Research Design,一直是課堂參考用書的首選,從第二版使用到目前的第四版。
雖然授課的研究所學生不同,但是本書的內容卻一體適用。問我為何偏好此書,乃是因為該書有幾點特色:(1)用字遣詞淺顯易懂;(2)內容包括量化、質性和混合三種取向,且比較其差異之處;(3)清楚陳述研究計畫的發展程序;(4)提供適當且容易理解的範例;(5)每一章所提供的寫作練習,能夠幫助讀者按部就班發展出研究計畫。綜合以上的特色,對於發展研究計畫的研究生來說,本書雖不是最佳的選擇,但卻是合適的選擇。
由於本書提供範例目的在於讓讀者瞭解研究計畫中某一部分的寫法(例如,緒論、待答問題等章),為免背離原文的意思,僅對於範例開頭原作者的說明進行翻譯外,作者所引用的內容就不加以翻譯。另外,關於第四章中有關英文時態和語調等寫作技巧,因為中文和原文的寫作歷程不同,故將此小節刪除不翻譯,在此加以說明,以免讀者誤解譯者偷懶。
本來基於該書原文的可讀性頗高,內容淺顯易懂,實不需多費工夫翻譯。但在為讓初進研究所學生能夠盡快瞭解研究計畫的發展歷程,在台師大創發所102級修課學生的遊說,並答應從事初步的翻譯之下,再加上學富文化于雪祥先生極力邀請,答應給予本人充分的時間與空間,才得以讓本書的中譯本問世。個人內心除了感謝,還是感謝!此外,本書的翻譯,有些部分參考第二版的譯本,能夠在前人的基礎上繼續努力,當然翻譯起來就更加方便,所以在此也要感謝張宇樑、吳樎椒二位教授。
「翻譯」一詞的意思是將一種語言、文字傳達為另一種語言、文字,使人通曉。受限於個人學識與能力,本譯書的內容必然是不完美,其中的謬誤不妥亦在所難免,期待學者先進不吝賜教與指正。
末學
林正昌 謹序
2015/07/15
見獨齋
致謝
過去30多年來,如果沒有數百名我任教於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博士層級的Proposal Development課程學生的鼓勵與想法,這本書可能不會出現。特別是以前的學生和編輯都有助於該書的發展:Dr. Sharon Hudson, Dr. Leon Cantrell,已故的Nelson, Dr. De Tonack, Dr. Ray Ostrander, and Diane Greenlee。自從第一版出版以來,我也非常感謝研究方法導論課程的學生,以及參加我的質性和混合研究法研討會的人。這些課程已經成為我個人產出想法,結合新的想法,以及分享我的寫作與研究經驗的實驗室。除此之外,我想謝謝那些在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Office of Qualitative and Mixed Methods Research」的工作人員,他們幫助了書中內容的概念化。我也要感謝Dr. Vicki Plano Clark, Dr. Ron Shope, Dr. Kim Galt, Dr. Yun Lu, Dr. Sherry Wang, Amanda Garrett, and Alex Morales等人的學術工作。
此外,我十分感謝SAGE的審查者對本書提供了非常有見地的建議。如果沒有SAGE朋友的支持和鼓勵,不可能會產生這本書,而SAGE一直是一流的出版社。次此,我特別感謝前任編輯和導師,C. Deborah Laughton(現在任職於Guillford Press)和Lisa Cuevas-Shaw。現在的編輯,Vicki Knight,一直最支持我的工作,並在整個過程中鼓勵我,謝謝你,Vicki!我要感謝SAGE所有過去25年與我有過快樂工作的伙伴,我們一起成長,並幫助發展出世界傑出的研究方法。在SAGE,我也受益於第四版審查者的貢獻:Lois McFadyen Christensen,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Gilberto Arriaza, CSU East Bay; RM Cooper, Drake University; Vanessa P. Dennen, The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Heather J. Brace, Whittier Colle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