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Kathryn Woodward的圖書 |
$ 260 ~ 475 | 認同與差異-認同.社會01
作者:Kathryn Woodward / 譯者:林文琪 出版社:韋伯 出版日期:2006-09-01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659頁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共 4 筆 →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
|
在這個訊息快速流通、人際接觸頻繁的「全球化」時代裡,「認同」不但是人們朗朗上口的語彙,更是各學門研究者競相關注的議題,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性。然而:認同所為何來?什麼是認同?與誰認同?又為何認同?本書深入淺出地引介了本質論、社會建構論、心理分析學派、女性主義、論述分析取徑等六大理論觀點,並分別針對身體、健康、性別、母職、種族、族群等關鍵問題面向,逐一探討「同一與差異」此核心概念之豐富意涵,以及認同在全球、國家、地方、個人層面上所產生的深遠影響。本書的特點在於強調認同是一個非常細緻、複雜、變動中的過程,透過不同觀點間的論辯,以啟發讀者反思個體、社會、心理、文化,以及傳播間的辯證關係。本書各章附有經典參考讀物,是醉心於文化研究讀者們之必備書籍。
書鼻子:十分鐘掌握全書
在開始介紹這本書之前,先來談一個對台灣讀者而言,較為切近的例子。同為華人社會的香港自一九九七年回歸中國以來,「認同危機」始終未曾消弭。根據香港明報日前的刊載,公共慈善事業「學友社」連續三年對當地青少年進行國民身分認同的調查,得出的結果均是學生多數自覺是香港人,並有「香港優等,中國次等」;香港人文化特質開放,而中國人守舊等觀感。細究香港年輕學生的回答,從中看出了「認同」二字所蘊涵的複雜性──不論是生物、血緣層面的「同種」,或社會文化層面的「同文」,都不足以在港人與中國之間起造一個完整的認同基礎,這其間尚有基於傳統觀感,或當前兩方社會人民的競爭態勢所派生出來的「他者」(劣)與「我群」(優)的對立分野!
這個例子使得「認同」這個過去經常被理解為是做為人們掌握意義的來源,以及與社會產生聯繫的位置的概念之解釋顯得不盡完全,因為「認同」問題之所以在當代被突顯出來,並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焦點,恐怕不是認同得以凝聚人與社會的功能,而是因為各式的認同衝突所提顯出來的認同問題之急迫性!正如同此書的編者Kathryn Woodward於緒論中所斬釘截鐵提出的:我們之中的每個人都可能歷經某些因相互衝突的認同而起的內心掙扎。
■關於矛盾且片斷的認同
《認同與差異》是一本探討「認同」的書,但此書所探討的已非傳統社會中由穩固的團體成員間所串連起來的穩固認同,而是當代社會中,基於新社會運動--個人即政治的,此種具有多重認同來源的社會脈絡下衝撞出來的關於矛盾、片斷的認同問題。「認同」是此書的核心,至於認同的場域則交由各個篇章來給予詳盡的分析,其中討論到的認同場域包括了身體、性別、母職、疾病與種族。
目前坊間探討認同的書籍眾多,如何發展出不同於其他的發問角度,便成為一本書具價值與否的關鍵,《認同與差異》是一本編著,各章的作者均以不同的切入點來探討「認同」這項問題,例如第三章中對於愛滋病患及殘障者身體認同的討論。文中提到「自主性」與「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雖可以做為兩者身體認同的基礎,並在從事相關新社會運動時給出一個正面的形象,然而這些英雄般與自己身體戰鬥著的殘疾者,在與一般「健全」者求「同」的奮鬥中,卻掩飾了因「差異」而起的真實苦難(因為與一般身體「健全」者相比,他們對於自己身體各種表現行為的選擇,確實因為差異而有所受限)?並讓自己的身心又陷入兩相對立的困局。
作者Susan Benson間接指出上述的討論方向是有疏誤的,應該轉而探討整個再現體系所構築出來的,對於殘疾身體污名化的集體記憶,方能破除「健全」身體與「殘疾」身體兩類不對等的分類方式!
■思考的架構基礎:分類系統、文化生產迴路與精神分析
這本書提到,認同是經由差異所標示出來的,而差異又是由分類系統所分派出來的。
人類藉由分類系統來歸類萬物,是快速理解、傳達某事物屬性的簡易方式,然而分類系統絕少僅是種中立的工具,即使是最早由亞里斯多所建立起來的陸、海、空三種生物分類法,也有其弟子亞歷山大大帝於背後提供政治與經濟力的援助,亦即,是由某一政治權力支持了某一分類知識,而這一分類知識又型塑了某種知識權力,主導著整個西方對於生物界的觀感,直到航海技術日趨成熟的十六世紀晚期。
《認同與差異》所重視的是社會、文化乃至於種族的分類方式,援引了涂爾幹、瑪麗道格拉斯、李維史陀、布迪厄等分別對於宗教、儀式、飲食文化及品味等所具有的分類方式及內涵之分析架構,點出分類系統所造成的「局內人」與「局外人」二元對立、衝突!
此外,這本書運用了「文化生產迴路」(circuit of culture)的概念,為認同取得了一個位置,亦即認同乃位居於整個文化生產迴路中的某個「片刻」(moment)。舉例來說,透過文化文本與象徵系統,某種母職認同被再現出來,再於特定的歷史時刻、由特定的人來對此認同所衍生的文化產品來進行消費,進而取得某種母職認同位置。使用「文化生產迴路」這種環環相扣的概念為其背後的立論架構,讓這本書得以充分說明當代「認同」問題的非僵固性,以及認同既是生產於整個管制體系,卻也進而參與生產著該體系,這種相生、循環間的高度複雜性。
此書在詳盡闡述結構層面的同時,也沒有忘記要對某人之所以會認就某種認同的問題進行討論,兼顧了行動與結構這兩面的探尋,而無論是阿圖色(Althusser)融合自馬克斯理論與精神分析理論所提出的召喚(interpellation),或是由佛洛依德到拉岡(Lacan)等完整的精神分析理論,均為本書探討主體何以投身到某一認同身分的精神及行動內涵提供了理論支撐。
■突破本質論的二元化僵局
這本書無論於彙編、行文及立論,處處可見其試圖超越各種二元對立的企圖,其中不僅是針對本質論本身所充斥的二元對立的盲點,甚且針對本質論與建構論兩方辯論長久以來所具有的高度對立性發出質疑之聲,首先就性別認同而言,本質論及社會建構論雖分別有其自然與文化解釋面向的優勢,但卻也犯了欠缺縱向思考的錯誤,正如Segal於本書中的質疑:從最為傳統的生物學語言,到晚近比較風行、強調文化構成一個人性別行為模式之「社會建構論者」的理論,都讓我們以為自己所表現出來的是一種穩定的、持續不變的性別行為與慾望模式。
除了Segal討論了「酷兒」(queer)理論來做為嘗試突破本質論與建構論對立僵局的例證;第六章所提及的「離散」(diaspora)也為本質論的二元對立。就該章作者Paul Gilroy的解釋,離散是指各民族「散居各地」(scattering)的結果,離散致使移居者自身的文化,容易被新的影響力以及壓力所影響。因此,作為一個概念,離散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它讓人們瞭解認同並不是一種被地域或者國籍因素,以不證自明的方式所決定的若干事物。以非洲人的離散經驗為例,不只是種族上的生物學相近是其構築早期集體認同的基礎這各部分值得研究,離散過程中所形成的「個人認同」則是被建構及訂製出來的協商認同,更具當代意義。許多著述在提到離散二字時,經常只陷入悲情,以及易將眾多離散經驗予以同質化的論調,Gilroy的文章則探討了離散認同的積極面、異質性、歷史流變,乃至於與離散認同的相關文化產品之造就。
本書是多人合編的著作,因此而很難從六位作者發散的立論去歸整出一個中心思想,但這並不影響其成為一本精彩的書,尤其是各章節所鋪展出來的,關於認同與差異於各場域中豐富且多元的提問與解釋。此外,每篇文章之後所附錄的閱讀文章,多為各領域大師所著述的原典,更加增添了這本書的收藏價值,倘若讀者均能細讀每一篇本文及延伸閱讀,並與編者Kathryn Woodward所精心設計的活動內容進行思想討論,必定能深刻體驗本書所能帶來的充分的知識撞擊!
韋伯文化編輯 黃麗珍 撰
翻譯品質控制流程與心得
「理論‧文化‧社會系列」(TCS)是本社的重點書系,我們希望做出口碑和品牌,更想為社會科學界做出一番貢獻。公開校稿流程是期望讀者能體會我們對品質控管的用心,並希望能提供編輯與譯者意見的交流。
■一校:劉依依(編輯)
為了便於讀者理解,譯者有時加上一些「譯者按」是有其必要的,並可突顯譯者的用心。但是過多或過長、過於索碎的「譯者按」,反而會阻礙讀者閱讀原文,因此我校稿時就刪除了不少「譯者按」。此外,譯者有些專有名詞的譯法和學界似乎有些出入,我就將它們做了調整,例如我就把「烙印」(stigma)改為「污名」、「戈夫曼」(Goffman)調整為「高夫曼」。
■二校:黃麗珍(編輯)
本書頗具厚數,專有名詞與重要概念甚多,翻譯上是否統一、準確,會影響到讀者閱讀的權益。重譯本將原文書末的索引全數補譯上中文,希望有益於讀者查證,而在補充索引時,也等於是再將這本書的重要詞彙再逐一確認,過程繁瑣,且所費不貲,但由於總編的堅持,我認為相當值得。
■三校:丘忠融(編輯)
本書除了理論視野極廣,加上各章結尾均附上了一些大師之作,因而提高翻譯的難度,但在校稿過程中,我發現譯者大致都能貼近原意且通順的掌握譯文。我對譯者的唯一意見,就是一些通俗用語,例如:我們(we)、他們(they)、時間(time)等,似乎不用附上英文。
■四校:俞天鈞(編輯)
原文中運用大量補述,削弱了譯文前後句意的相關脈絡,此校特針對過長句、過短句及標點符號作了修正,以力求閱讀時的通順,而譯者對於原文引用文章有令人會心一笑的獨到處理方式,對此我也於潤稿之餘,盡量保持了譯文的趣味。
作者簡介:
■Kathryn Woodward
英國空中大學社會學高級講師、種族平等研究計畫之共同主持人,為本書第五章作者。
專長領域為為性別、種族認同之研究,曾開設女性研究、文化與媒介研究、社會學等課程,目前擔任碩士班「性別、科技與再現」課程之共同授課教授。目前共出版十餘本專書,並於研討會中發表論文探討「母職認同」與生殖科技之關係,分析生殖醫學如何再現與再生產人們對於母職的理解;近來更透過對健身房中拳擊運動的觀察,發表<健身房文化中男子氣概的展演>一文,剖析拳擊運動在新聞報導與電影的再現。
譯者簡介:
林文琪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曾任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研究組召集人、台灣時報記者。研究興趣包括:語藝批評、言說分析、流行文化。譯有《傳播與溝通》(韋伯文化,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