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應我,看完這本書以後,你一定要開始一趟屬於自己的旅行。」
Fliper與《with與妳時尚國際中文版》雜誌專欄作家、女性散文攝影師
感性的在地故事百景!
看似荒蕪實質豐盛的島內旅行文學,
感受內在與外在風景共鳴的深邃台灣之美!
「說穿了,我想要說一個島嶼的故事,用我所能想像最美麗的方式。這本書,獻給那些我闖入的地方,唯有你們如此認真地生活,我們的小島才能如此美麗。」
──陳韻文
旅行前,她是夢想家;旅行中,她是攝影師;旅行以後,她是記錄者。每一次旅行所累積的記憶都存於文字與影像之間,匯聚成詩,連綿成篇。
她踩著悠緩的舞步,在全島輿圖之間轉著圈圈前行,既像冒險家也像吟遊詩人。她說,旅行是與世界和解的方式──因為有些人事物,不會再遇見;而不再遇見,就永遠停留在最美的瞬間。
◎女性散文攝影師慢行台灣島嶼,記錄那些既是他鄉亦是我城的市井即景
Miss Fotogrape是誰?或許你還不認識她,她是陳韻文,這位喜愛拍照、喜歡書寫,認為寫作是與社會聯繫的管道,而攝影是與世界和解的方式的小女子,在Fliper雖文章不多卻數篇分享逾千,獲得不少文青男女心中的共感同鳴。
陳韻文喜歡故事,喜歡風景,喜歡陌生人,喜歡老地方。她試著用每一張照片傳達對世間萬物的熱情,用每一個故事說破那些欲言又止的祕密,在她走訪這座島嶼的攝影與文字裡,她的「視界」將體現在你眼前,更是一個島民對於這座島嶼所展現的關懷。
◎一場島嶼內的小步舞曲,分享你我日常卻深刻的畫面即景
因為一次巴黎之旅,陳韻文開始了島內緩緩的小步舞曲。生活何其艱辛,故事何其多。她穿過千山萬水,不預設立場,不規劃行程,所見之處都是風景。她接受陌生人的善意,與在地人同行,大膽行過無人之境,真摯融入不同族群。她汲取一個個故事,窺探一種種生活。
她說:「祕訣只有一個,就是以真心相待。」
如此,她走過夏至的羅東,一攬金黃澄澄的稻田與農人敦厚的樸實笑容;深秋時,步入基隆港灣多水的空氣,拜訪霧雨中被蔓草吞噬的村落頹壁;踏進水里山城,與山上的孩子同行一段,結下清澈溫暖的約定;在蒸騰的高溫、濃重的柴油味、嘎吱作響的電風扇以及能伸出手的上掀式窗戶……中,追尋且記錄普快列車這道「消失中的風景」;她並回顧河城社子,「以小說的體裁,詩歌的格律」,敘述一段你我都未曾知曉的故事……
她不只走過,更以相機攝定那一瞬間,以筆緩寫一段歷史,激盪出紙短情長的雋永火花。
陳韻文認為,在異地時,我們會不自主地尋找與自己家鄉相似的事物,找到了便感到親切;在家鄉時,我們又希望能像在旅途中那樣,永遠被新鮮的事物打動。而她說,最理想的狀況是,一邊在旅行中生活,一邊在生活中旅行。
旅行是多麼簡單的一件事,陳韻文說:「最難的部分,只有推開門這個動作而已。」
【本書特色】
1.一本關於台灣、影像與文字並茂的極美散策,讓你我的日常片羽化為篇篇動人的暖暖時光。
2.女性散文攝影師最細緻真誠卻不失幽默的小島吟遊,讓你閱讀中有笑亦有淚,更想馬上起身探訪書中那些看似熟悉卻陌生的角落。
作者簡介:
陳韻文(Miss Fotogrape)
彰化人,目前在台北生活。
小時候學會了寫字,長大後學會拍照,卻是因為拍照拍多了才成為業餘作家,還有業餘攝影師,業餘旅行者,業餘說書人。
目前在實體及網路雜誌擔任專欄作者;另在網路上經營一個「裏人格」,請於Facebook和Instagram搜尋「Miss Fotogrape」。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感動推薦】
巴鈺/藝人
水瓶子/青田七六文化長
吳怡萩/《with與妳時尚國際中文版》總編輯
林達陽/詩人、作家
張道慈/攝影師
曹馥年/旅行作家
賴小路/《做工的人》攝影師
羅毓嘉/詩人
(以上依姓氏筆畫排列)
「是自在的旅行手記,也是紮實的田野調查,像用眼睛欣賞一首輕快的行板,每個字都綴著島嶼溫柔。」──曹馥年/旅行作家
「看韻文的照片,經常有一種熱鬧的孤寂感,精心地安排照片中的人物風景,她的文章努力地進入照片中參與一場盛宴。透過出走,觀看與被觀看一次被滿足,這才發現我們不曾了解這座島嶼!」──水瓶子/青田七六文化長
「曾看過一個相機廣告,兩名光之女神並立注視極光幻化,
第一個眼晴裡閃爍光圈快門的攝影數據,
第二個眼晴裡沒有數據,
她只流下眼淚。
如同後者,韻文用文字與影像記錄的不是這座島的細節,
而是旅途上觸動你真實感受的那些人與事。」──賴小路/《做工的人》攝影師
「喀嚓一聲!
這座小島上的美麗風光
瞬間凍齡在她的照片中
透過她的影像
我看到她眼中的世界
也感受到她的靈魂,有溫度
這些城鎮我都去過
怎麼這些風景
我都錯過了?
如雪地般的韭菜田、生死相守的鬼頭刀、天真無邪的山上孩子⋯⋯
韻文寫的台灣不台灣
更像是一座桃花源
我嚮往
我嫉妒
最後
還是沉醉其中」──巴鈺/藝人
名人推薦:【感動推薦】
巴鈺/藝人
水瓶子/青田七六文化長
吳怡萩/《with與妳時尚國際中文版》總編輯
林達陽/詩人、作家
張道慈/攝影師
曹馥年/旅行作家
賴小路/《做工的人》攝影師
羅毓嘉/詩人
(以上依姓氏筆畫排列)
「是自在的旅行手記,也是紮實的田野調查,像用眼睛欣賞一首輕快的行板,每個字都綴著島嶼溫柔。」──曹馥年/旅行作家
「看韻文的照片,經常有一種熱鬧的孤寂感,精心地安排照片中的人物風景,她的文章努力地進入照片中參與一場盛宴。透過出走,觀看與被觀看一次被滿足,這才發現我們不曾了解這座...
章節試閱
●聽說九月大溪會下雪
跟你們說個祕密,那就是,我討厭吃韭菜。
我從小就不吃韭菜的,我家那兒的乾麵總愛放上一把韭菜拌豆芽,這兩個我都不吃,看到必定挑掉,而水餃當然只有高麗菜的選項,韭菜盒子、炒韭菜等這輩子從未吃過。討厭那辛腥氣味,連帶著旁人咀嚼韭菜的聲音都討厭起來。
不過,為了初秋時間大漢溪畔雪白的韭菜花海,再討厭,掩著鼻子還是要來。
大溪得名自境內流經的大漢溪,我從鶯歌出發,從鶯桃路一路過去,其實多年前也曾來過一次,只記得大片的韭菜田在大漢溪畔、中新里附近,進入田園平地後,有時彎有時直走,有時在溪邊,有時又在田地,正要找路,鼻尖就聞到韭菜的腥氣了。
那氣味在太陽照射下愈發濃郁薰人,跟著走沒多久就找到片片韭菜田,韭菜於此,差可比擬為蘭茝蓀蕙之芳,原是眾人之所好,只是於我這個討厭韭菜味道的彆扭傢伙,那就是逐臭而不是尋芳了。
作為食物時我不喜歡韭菜,但作為花草,我反而覺得可愛。韭菜花其實是很好看的,莖苗深綠,纖秀挺拔,而花白粉柔,團團簇簇,尤其大規模的栽植以後,花開時成山成海,成為大溪一道季節限定的花海風景。
韭菜田有農人在採收,九月太陽仍十分熱辣,農人包得十分密實,我和田裡起來的農婦揮手,她亦朝我揮手,我是柏油岸上的,她是韭菜海中的,我們兩個過客於此交會。
「阿姨是大溪人嗎?」
「鶯歌。」農婦笑得靦腆,先生發動好摩托車在前方等待,回頭也瞇著眼笑著。
溪畔地形平坦,田間道路也是自行車道的一部分,不時有騎士驅車來往,偶爾也會停下,拿出手機對著韭菜花田拍著照。
離開都市以後,看見山是很容易的,這裡的平原沿著溪畔擴張,是狹長形狀,因此山巒如影隨形,而溪水兩旁則築有堤防,高高的,遮蔽了河景,卻能替農田將氾濫的可能減到最低。
大漢溪原是很生猛的一條溪流,小島的河流都源自高山,陡降短促,夏季大雨時常引起氾濫,大漢溪亦不例外。其源流可溯及新竹尖石鄉,沿著山脈一路流經新竹、桃園、北縣,在板橋與新店溪匯流為淡水河,是小島北部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夏天時我幾乎天天到下游的板橋大漢溪畔散步,初秋時來到桃園,一起散步的人已經離開,而大漢溪依然潺潺流著。
人會變的,幸而山水總有相逢,在異地遇見相同一條河,總覺得被安慰了。
這裡也不只種韭菜的,大約有一半是水稻,因此大地上半翠綠半雪白,像下不均勻的積雪。我撿了一塊花開得較盛的韭菜田進去,小心走於田埂上,以免傷到這些貴重的食草,而那腥番的辛辣之氣也習慣了,久入韭菜之地嘛。
韭菜的葉片尖細扁平,顏色碧綠,葉尖微微焦黃,其莖苗自葉束長出,細細秀秀地拔高以後,到頂處嘩的散出蓬來,長出三角形的花苞。開的花著實小巧袖珍,有六枚花瓣,雪白纖巧,若成熟以後,就從花房內生出一顆顆黑色蒴果。
而數大即美,成片的小小白花像一層密密的細雪蓋在綠地毯上,從路旁鋪天蓋地的蔓延到山邊去,若蹲下來看,那瑩瑩白雪就盈滿了我的眼眶。若從下往上看,那一朵朵直苗苗的韭菜花放射如球,在晴空中炸出一朵朵潔白的煙花。
我這麼不愛吃的食物,開起花來竟然是這麼討人喜歡。而更喜歡它們的是昆蟲,紋蝶、金龜子,最多的則是蒼蠅,那味道始終是重的,蒼蠅最是識貨。
也不只有種韭菜的,水渠旁邊停著一台小發財車上就滿滿都是蔥,阿伯倚在車斗旁抽菸,太太在清澈的水溝旁拿著把把青蔥仔細地清洗著。
「阿伯啊,你怎麼讓太太自己做咧。」
「啊我要休息一下啊。」
阿伯是本地人,快人快語,聊起來很有趣。阿伯已做阿公了,孫子在日本讀書。「讀書足開錢,生活嘛欲開錢,加減賺,袂凍歇睏啦。」他講得雲淡風輕似尋常,於是我想若有人在我父親的花園中遇見他,他應該也會回著類似的話:我家女兒,賺錢不夠開,加減賺啦。
後來我說,阿伯,幫你拍張照,好看寄給你,阿伯說不要啦,攝相歹看,我好說歹說,阿伯吐了一個煙圈,又說,一定不好看,我看了會艱苦。他說是這樣說,但停格了兩秒,聽到快門聲才繼續抽起菸。
離開溪畔,往上走就到街上,大鶯路上有好幾戶人家正在整理採收好的韭菜,大把大把地堆疊在地上,又成束成束地放進籃中。我看到一戶地上幾乎要被韭菜給淹沒的,遂站在門口觀看,裡頭工作的伯伯阿姨們抬頭,招手叫我進去坐。
「妹啊,外面很熱,進來喝茶。」茶水還溫,伯伯又從冰箱拿了礦泉水遞給我。
他們將韭菜挑選整理好,等長剪下,再紮成束,花再另外撿出,一位阿姨細細將韭菜花紮成束,用橡皮筋綁起來。好漂亮哪,我由衷地說,阿姨笑吟吟將花束遞給我。我知道那是長輩的好意,便不多推辭,歡天喜地地收下。
聊起來以後才知道這戶竟是里長家,我可真入寶山了。里長和太太及幫忙的阿姨非常好客,親切無比,里長太太還跟我是同鄉。
我還知道了幾件關於韭菜的事:韭菜一年可收五次,此地水稻則一年一收,而我們大溪中新里的韭菜與水稻輪種,今年是韭菜的明年可能是稻田,反之亦同。
「妳剛剛從溪邊上來,有沒有看到那裡的田有些舊房子啊?」里長問我,「我們小時候就是住在溪邊的。」
原來大漢溪畔的農田以往都是有農民居住的,後來因為民國五十二年的葛樂禮颱風,大漢溪潰堤氾濫,大水淹沒河岸,農民連夜往上搬,後來的河岸低地就只做農田及農舍使用。
里長還告訴我,韭菜只在九月前後開花,開花也能收成的,那一顆顆黑色的蒴果收起來可做種子。「花漂亮吧,這花還可以吃呢,怎麼吃?炸來吃!妳要不要試試看?中午留下來吃個便飯。」
莫非是韭菜全餐?我大驚失色,只好坦承挑食這個壞習慣,伯伯阿姨們鼓譟起來:「韭菜很好吃的!妳以前一定是吃到不好吃的,待會試試看就知道。」不是不是,煎煮炒炸都一樣,那味道變不了。「阿姨不騙妳,韭菜很營養哦。」
里長還說門前這條大鶯路就是在他任內改名,以往只有中庄啦,中新里,沒有正式名字,改名時開了好幾次會,「跟政府啦,跟里民啦,吵吵鬧鬧。」為什麼要吵呢?「每個人都有意見啊,誰也不服誰。」後來還是定了下來,里長說起來,面有得色。
電話響了,我自告奮勇去接,你找誰呀,哪位呀,我嗎?我是路過的進來討水喝的,哦,好我叫他來聽。里長哈哈笑著過來接電話,阿姨們更是笑成一團。
說著說著,里長問了我歲數,轉頭跟太太說,那跟如霜差一歲。如霜如霜,是女兒嗎?里長說對呀,咦,阿伯,你是因為韭菜開花叫做九月雪,所以女兒名字取作霜嗎?里長拍案大笑說,沒錯,霜、雪、一、家。
後來我拿著那束韭菜花要走了,里長和阿姨們說,要再過來聊天啊,請妳吃飯。
再告訴你們一個祕密,只要不叫我吃,我想我可以喜歡韭菜了,畢竟,她花開得這麼美,而種韭菜的人們,又是如此親善呢。
●可曾有一座河城
我要說一個河城的故事,以小說的體裁,詩歌的格律。
首先,要從河的上游說起。這裡的河,有發源自東方的,也有發源自雪山的,總之都是這樣,從高山的融雪或雨水開始,滴滴匯聚,汨汨蝕出了路徑,千千萬萬年裡割著青山的腳,剜出了奇石詭穴。那河道初始還細瘦蜿蜒,帶著山林望之不盡的茂綠,潺潺不絕地從無人之境一路奔流,待來到小島裡最大的城市時,河面廣闊如鏡,日月星辰皆能映照其中。
我要大膽地說一句,所有的河流都會相逢。若沒有在陸地上交會,也會在海洋裡相融。而來自東方的那條河流,在這裡,對,就是我們站著的這裡,匯入來自雪山的那條河流,兩條河流裡脈脈的河水沖刷出一座沙洲。
那是社子島,一座真正的河城。
河城社子是各種意義上的邊境──河流的邊境,開發的邊境,城市的邊境。甚至以前這裡完全是座獨立島嶼,南方以基隆河支流與台北城隔開,社子曾是座城中之城,島中之島。
而邊境並不總是荒蕪,社子是兩河沖刷出的沃土之地。生於河流,卻也受洪氾所苦,每當颱風季來臨,便是社子的警鐘敲響之時。
關鍵在雨量。社子島東邊是基隆河曲折流過,西邊則是淡水河大江入海。雨季時,河水涓涓還不打緊,到颱風來臨,瞬間豪雨使得河水陡升,那岸邊的土地就相當岌岌可危了。
關於社子現今的一切,葛樂禮這位脾氣極大的小姐可要負上大責,她當年襲來時聲名赫赫,即便村裡只會說台語的老人家都能叫上她的名字。
民國五十二年原本是缺水的一年,春雷過後,到黃梅熟了都沒見到幾滴雨水。小島期待颱風能帶來及時雨,可七八月過去了,幾個颱風也掃過了,北部仍在乾旱之中。到九月初秋,關島附近開始有氣旋擾動,不久成為輕度颱風,九月六日命名為葛樂禮,處女座的葛小姐施施然在太平洋海面踮著腳尖旋轉,吸飽水氣以後,成為狂暴的龐然怪物。
葛樂禮與小島東北方擦肩而過,引進西北氣流,雨下得昏天暗地,溪流自山區裡暴漲,怒吼著往平地奔流,黃泥白浪,小島中北部皆成她的裙下之臣。
社子東西兩條的母親之河瞬間變了臉色,洶湧吞沒陸地,兼且淡水河源頭其一,大漢溪上游的石門水庫一夕洩洪,水量以每秒一萬立方公尺傾瀉而下。社子哪禁得起天上之水與兩岸洪氾相夾擊,便這樣浸於水中,有三天三夜之長。
社子的命運便從那三個晝夜開始改寫。
隔年,士林北投興建堤防,原先的竹木籬笆被水泥堤防取代,社子市街以南被劃入堤內,而延平北路七段以後的溪洲底、中洲埔區域則放逐於堤外,成為大台北都會的滯洪區。民國五十九年,市府乾脆修訂了都市計畫,自七段以後全面停發建築許可,禁建限建,從此社子被隔離於城邑之外,成為洪氾的前線、首都的邊緣。
從延平北路七段開始,就是我要說的那個關於河城的故事。
如果你打開地圖看著社子島,便會發現從七段起的社子像是聖修伯里畫的吞了蛇的大象,也像雙峰駱駝的駝峰。「駱駝?」一○六巷五十二弄的郭家伯伯覺得好笑,旁邊的大嫂幫腔說:「啊就駱駝背上那個澎起來的沒錯啊。」
社子人情味極濃,路邊時有連著的彩色膠椅,方便老人家歇息,走在路上也隨時有人點頭相借問。我在溪洲底七段巷口徘徊時發現一處米粉攤,沒多久看要下雨,裡頭正忙著,讓我坐著等雨停。
米粉攤叫做阿娟,桌上牆上都貼著現時首長齜牙裂嘴的照片,寫著:靠,白賊。旁邊註明:「社子島的未來由社子島居民做決定」。我抬頭,與攤子裡一位大哥對上眼,他是阿娟的弟弟。
禁建近五十年之後,近來市政府擘劃的都市計畫終於有條件通過審查,即將朝生態社子島的計畫目標發展,通過的條件是:聚落保存、妥善安置及徵收前辦理聽證會。
「妳覺得我們贊不贊成開發?我跟妳說,我們被禁建五十年,當然贊成開發,但是要公平,要正義。市政府用區段徵收,我們土地被拿走,只能領回百分之四十抵價地。而且講安置,這裡不能蓋房子,人口多了,很多都只好違建,沒有門牌要怎麼安置?妳看我們隔壁洲美,做了社會住宅,那品質好嗎?公設比對嗎?我們厝邊在這幾十年,要講話走到隔壁就好,以後找鄰居要爬上爬下,大樓還要繳管理費,這不是趕我們走是什麼?」他氣起來,拍了一下桌子。「他是醫生,以為當市長像拿手術刀喔,生病的地方割掉就好,我跟妳講,我們絕對反對區段徵收啦。」
大哥市井模樣,說起都市計畫與區段徵收頭頭是道,專業程度比許多本科學生都來得高。「也是這兩年看,看不懂就只好自己去找來學,自己的家,不然怎麼辦。」
我安慰他,還有機會表達意見啊,他看著我說:「妳怎麼那麼晚來呢,妳真的來得太晚了。」
外頭幾聲落雷,隨即下起大雨。阿娟忙進忙出,切菜煮米粉,這時才稍有得閒。她也坐下,說起話來:「我們不是一開始就反對他耶,他選上時我們不知道多高興,攤子一天不收錢請大家吃飯哦,那天生意多好啊,營業額應該有上萬喔,都沒收錢喔!」她嘆口氣:「他跟一般政治人物不一樣,我們對他,真的充滿期望。」
「只是後來真的太傷我們心了,他說我們不要想一夜致富。拜託,我們稅有少繳嗎?沒有耶,禁建五十年,認也認了,根本次等公民,每天辛苦賺錢,我攤子九月就滿十五年了,從來沒漲價,要怎麼一夜致富?真的很生氣。」
我看著她一邊說著,圍裙也未脫,激動時,那語氣鏗鏘地吐出口,在空氣中凝聚形體,顆顆粒粒落到掌心,讓她疾疾拍掌時壓碎了。
阿娟姨像鄰家媽媽那樣的,同時兼具豪爽與親切兩種特質。有時客人進來吃飯,熱烈地加入討論。有一位打扮精緻的阿姨,我誇她漂亮,她笑說,我八十歲了,哪裡漂亮啊,可看那眼線畫得黑亮飛揚,一點也不服老。也有客人揶揄阿娟的義憤填膺,阿娟還拿著勺子就大咧咧叫著,你自己還不是一樣!然後笑著跟我說,這些都熟客啦,吃好幾年了。
這邊來往的都是熟客親故,罕有外地人,即便有過路人,也是沿著河濱車道騎腳踏車的遊客爾爾。
阿娟姨一邊忙著,我便與她說剛剛的見聞,像放學回家急著報告的小學生一樣。我說:我啊,剛剛經過一間老合院,有個阿公姓郭,八十五歲,養了一條大狗,兇得很呢,阿公說他早上去採地瓜葉,剛休息完,我說他體力真好,他說加減做啦,他家人都很長壽,兄嫂九十六歲才走呢。還有哦,還經過一間李姓古宅,公廳有老人在睡覺,因此沒有吵他,那院子口種了楊桃樹,正在開花結果,落果滿地,沁著熟爛甜醉的芬芳。阿娟姨停下動作,尋思說,啊那是我老公老家。
阿娟姨娘家姓楊,住七段店仔口,夫家姓李,是泉州同安移民,堂號「燕樓」,是從淡水分支出來的百年家族,與蘆洲望族李氏好像也有關係。「河面以前沒那麼闊,人都搭船去對面蘆洲、關渡,現在很少了。我們的祖先啊,都是跟著河走,流到哪就到哪開墾。」
社子百年移民聚落,有的因漳泉械鬥,有的因開墾拓荒,溯河而居,彷彿水草浮萍。阿娟姨的弟弟嗤笑著說:「現在覺得浪漫哦,以前叫做艱苦啦。」
雨漸漸小了,阿娟的米粉攤在十字路口搭棚建立,時不時有貨車卡車從路面彎過,有時角度逼得甚近,叫人驚心。「不會啦,這邊彎算大,我攤前還有支電線桿,我都說它保護我耶,哈哈哈。」
貨車卡車來這裡做什麼呢?其實社子除農耕漁業以外,因為地廣且偏的緣故,設有資源回收所,因此一車車地將垃圾送進來,分類後再送出去。以前還有水肥站,甚至禁建以後,也有許多違建工廠避居於此。
大車不斷從延平北路往兩旁呼嘯而過。阿娟姨說:「習慣了,其實我們社子的空氣很好的,沒有高樓大廈,樹多草多,我們從小在這邊長大,也真的不想離開。」
雨停了,阿娟姨一直留我吃飯,我向她保證下次一定來,再帶上朋友來看她們。
離開米粉攤以後,我往一○六巷走,這裡是塭寮,王姓家族的聚落。剛剛阿娟姨跟我說裡頭有不少百年古宅院。一位路過米粉攤的阿姨領我去其中一處,門口一個賣雞蛋的大叔打赤膊跟人聊天,聽到來意,叫我去他家看看。
「要進去哦。」
我走進公廳,木柱與石牆都還很堅固,中間有王家宗族牌位,我看了看,坐在木凳子上,被透進室內的光線吸引,那是溫柔而透明的雨後初陽。
一位阿嬤從公廳後門慢悠悠地走進來,問我是誰,我說,我是過路人。阿嬤就坐下與我聊天,她指著古宅公廳牆壁上的水痕說,「彼條啊,彼條線有嘸?就是葛樂禮彼陣淹水的高度。」
我站到牆邊去比高度,我身高一六○多一點,那條線還高我要二十公分多。
阿嬤明年要八十歲了,她娘家姓陳,是關渡人氏,少女時渡河嫁來王家。葛樂禮肆虐時她還沒滿二十五歲,腹內懷著二女兒。「風颱來的時候,帶著大的兩三歲,跟丈夫、公婆、大娘姑,一家人躲在閣樓裡。」社子在大水中浸了三天,水退以後約兩週,二女兒就呱呱落地。
「風颱來時九月初,阮查某囡九月底生。」
王家老宅是合院型式,中有公廳,子嗣開枝散葉後便居於兩翼廂房,這間老宅有一百三十多年歷史,算起來是光緒年間興建。
公廳後方卻貼了兩張地方法院的封條。「那個啊,」阿嬤說:「阮大娘姑伊晚婚,四十多才嫁給一個石牌那邊的做續絃,伊尪不知道,以為在無主地上做生意,結果土地是國家的,被要求還利益。查到娘家這邊有房產,說要拿持分來抵還,弄好久了喔。」
這樣甘心給政府嗎?「沒辦法,就給它啊。」
阿嬤又喟嘆起大姑的命運:「伊也是命苦,伊先走,隔年尪亦走了,再一年繼子賭博被人打死,三年走三個,唉。」
聊完天,阿嬤要去散步了,我從後門繞回到院子門口,剛剛那位阿叔說,妳有沒進去看?我說有,遇到一個阿嬤給我講故事。
「喔,那是我阿嬸啦。」
我跟阿叔說,阿嬤跟我講躲大水的故事,阿叔說他也是那年生的。「我八月六號生!」葛樂禮來襲時,他剛好滿月。
我跟他們說著話時,瞥見宅院前的龍眼樹結實了,大約還沒熟,我說你們過陣子有龍眼吃了,真好呢,阿叔嘻嘻笑說,妳再來啊,摘多少都給妳。
我要繼續往河邊走,阿叔說,往巷底五十二弄走,有一個百年古井。我開玩笑說有鬧鬼嗎?阿叔說,啊,那我跟妳講,我鄰居啊,我都叫他大頭,大頭他說,如果晚上去堤防邊,會看到一對情侶從河中走上岸哦,濕漉漉的喔。
社子為兩河相會之地,有時天災,如颱風過後;有時人禍,或過不去的人生。總之,偶有水流屍阻於岸邊,社子人情敦厚,埋了祭祀,因此島上有應公媽之類的宮廟甚多,神鬼共祀,亦很靈驗的。
我沿著五十二弄走,不時有古老合院,有一家姓郭的,得意地說我們這間喔,比王家那間還久哦,從這裡至河邊菜園便進入了郭家的聚落。社子島的外來人甚少,本地幾乎都是百年家族,楊的、王的、郭的、李的,依姓氏分群而居,像《百年孤寂》中虛構的城鎮馬康多,從沿河漂流開始,歷經入墾荒地,洪氾避難,開發停滯至今,只是社子的河城居民,比邦迪亞家族來得有韌性許多,仍殷殷期盼著更善良的統治者、更美好的明天。
我走到基隆河邊,跨過堤岸,沒見到幽魂上岸,但見對岸洲美關渡,岸邊水草豐美,有水鳥採食,振翅悠悠掠過水面。而焚化廠那支巨大的煙囪在村裡就清晰可見,到這裡沒有遮蔽時,映成河面倒影,隨水流穩定的波動曳晃。
西邊天空將紅了,雨後的夕色特別清晰婉豔,我於是打算到淡水河那頭。我取道小路,經過許多菜園,地瓜葉與空心菜一派鮮綠可喜,田與田之間用竹林或香蕉、橘樹來區隔,那果樹亦纍纍了。農人頭頂斗笠,推著推車,背著漫天霞光,在蜿蜒如河的小徑中踽踽前行。在我們所能撿拾到的關於舊時光的形容詞的任何一個,都難以形容眼前的景色。
穿過延平北路往西便是淡水河,我走上福安碼頭的膠筏,腳步被河浪晃得虛浮。旁邊的沙洲滿是坑洞,每個坑洞旁邊都有螃蟹,我一動,牠們便迅速竄入沙地中。還有長相滑稽的彈塗魚,在黑泥上雀躍地不住彈跳,挺秀的水筆仔則望著夕色,枝枝映得緋紅。
淡水河河面更廣,時時有客船行過,河對岸是起了高樓的蘆洲,夕陽則在西北方的五股,從躺臥著的觀音山頸項漸漸垂落,將河面染成一片哀豔的橙紅,如焚城的大火。
我想說一篇河與河城的故事,但河自己就繞成了故事,以河水敘事,以河風傳唱。一直以來,河就是那樣的,河只能被談論,不能被敘述;河只能被引導,不能被框限,河若是自由的,河城亦該是自由的。
●聽說九月大溪會下雪
跟你們說個祕密,那就是,我討厭吃韭菜。
我從小就不吃韭菜的,我家那兒的乾麵總愛放上一把韭菜拌豆芽,這兩個我都不吃,看到必定挑掉,而水餃當然只有高麗菜的選項,韭菜盒子、炒韭菜等這輩子從未吃過。討厭那辛腥氣味,連帶著旁人咀嚼韭菜的聲音都討厭起來。
不過,為了初秋時間大漢溪畔雪白的韭菜花海,再討厭,掩著鼻子還是要來。
大溪得名自境內流經的大漢溪,我從鶯歌出發,從鶯桃路一路過去,其實多年前也曾來過一次,只記得大片的韭菜田在大漢溪畔、中新里附近,進入田園平地後,有時彎有時直走,有時在...
作者序
何以能錦衣夜行
一切,始於一次巴黎的旅行。
巴黎耶,這麼厲害的地方,那一定要帶相機去。帶相機去要拍什麼?我說,風景就是那樣,再拍也不會更好了。朋友說,多拍點巴黎女人回來,聽說都超美,我說好;也有人說,拍點法國帥哥,隨便都有型,我也說好。
於是出發之前我買了相機,背著飛到巴黎了。那時有人陪我,他深怕我財物被扒,又怕我拍照冒犯了路人,一路陪著心驚膽顫,有時鏡頭掃到他,竟是一臉憂愁。而我就是旁若無人地拍照,拍路人、拍市集、拍地鐵、拍街頭,拍所有我看見的有趣東西。拍得入迷,連走路時眼睛都貼在觀景窗上。當那人要忙,我自己走來走去時,就更變本加厲了,有時路上偶然一遇見,我可以跟著走兩三條街,只為了某個驚豔的背影。
巴黎人走路極快,防備心也重,常常一晃眼就消失了,我便惆悵起來。
不久我就學會搭巴黎的公車,有次自己去協和廣場附近,要回家時,搭上一台公車,車上是面對面坐著的位置,我對面是一位老太太,長得像哈利波特裡的麥教授,她盯著我看了一會兒,問:「Japan?」我說:「No No No,Taiwan.」老太太的地球裡顯然是沒有這個地名的,但她察覺了我們彼此語言不通這件事,於是放棄追問。
老太太不諳英文,而我不通法文,公車經過瑪德蓮教堂時,她指著說:「Madeleine.」我配合地點點頭,拿給她看我拍的照片,她笑著說了一串話,我大膽假設那是稱讚我拍得好看。
用善意的表情與手勢構築的語境,突破了語言的疆界,我與那位巴黎版的麥教授當了一路的忘年之交,直到我發現搭錯方向為止。
那大約是我第一次與陌生人交流。
回來以後,我就開始做這件事:到處走來走去,窺看他方之生活,蒐集他人之故事。我很少特地選擇對象,總是看到某個有趣地方,約略看了看地圖,沒有規劃行程,沒有預設立場就出發了。我慣常背的包包有兩層,上層是換洗衣物,下層是相機鏡頭,後層還有一格可以放書跟隨身聽,這就是我旅行的全部後援。
一般來說也謝絕友伴。因為我容易分心,一個人可以讓我看到更多的風景,遇到更多的人,聽更多的故事,體驗更多的生活。在異地時,我會不自主地尋找與自己家鄉相似的事物,找到了便感到親切;在家鄉時,又希望能像在旅途中那樣,永遠被新鮮的事物打動。
一個人旅行,我能當自己是訪客,或觀察者,或其中的一份子。總之各種腳本,而劇情取決於當時的情境與場景。
然後,遇到有趣的人和有趣的事情,我就拍下來,寫下來,然後說出來。
我從來就是個喜歡說故事的,小時候強迫媽媽跟妹妹聽我說,上學則換成同學,上班換成同事。開始旅行後,這些故事豈能藏櫝,一定要為外人道也,我開了個粉絲團,開始貼照片說故事。
我自認是個誠實的旅人,而我說的所有故事亦來自於真實,我們可以有立場,但是不能說謊。
此外,我想做個實驗,在書中不直呼小島的名字「台灣」,隱去其名,我希望能更接近現實,能更令人深刻地去體認土地的本質與特性。茱麗葉對羅密歐說過:「玫瑰不叫玫瑰,依然芳香。」台灣不稱台灣時,亦依然是我們愛著的小島。
台灣的假日有限,人們總希望可以趁休假喘口氣,但也總是去同樣的地方。可是,有那麼多美麗的角落可以探索,有那麼多豐富的生活可以體驗,有那麼多可愛的人們值得關心。
古時項羽攻陷咸陽時,亟思歸鄉,說:「富貴不歸故鄉,如錦衣夜行。」而我在環繞小島以後,蒐集了處處風景與篇篇故事,若藏起來,豈不是也錦衣夜行了呢。
這本書,獻給那些我闖入的地方,唯有你們如此認真地生活,我們的小島才能如此美麗。
何以能錦衣夜行
一切,始於一次巴黎的旅行。
巴黎耶,這麼厲害的地方,那一定要帶相機去。帶相機去要拍什麼?我說,風景就是那樣,再拍也不會更好了。朋友說,多拍點巴黎女人回來,聽說都超美,我說好;也有人說,拍點法國帥哥,隨便都有型,我也說好。
於是出發之前我買了相機,背著飛到巴黎了。那時有人陪我,他深怕我財物被扒,又怕我拍照冒犯了路人,一路陪著心驚膽顫,有時鏡頭掃到他,竟是一臉憂愁。而我就是旁若無人地拍照,拍路人、拍市集、拍地鐵、拍街頭,拍所有我看見的有趣東西。拍得入迷,連走路時眼睛都貼在觀景窗上。當...
目錄
前言:何以能錦衣夜行
◎輯一、時節
「我想只有夏天是確定的,確定地如同隆重的主餐,
其他季節就像是前菜、湯跟甜點。
短暫,不明確,但卻迷人,能成為我們一再回味的原因,
我們得非常仔細地品嚐,才能不虛此年。」
‧夏至到羅東去看田
‧秋冬時,最好來基隆拜訪一趟霧雨
‧聽說九月大溪會下雪
‧海線春望
‧媽媽說,不要在十一月前去台南
◎輯二、旅途
「踏上旅途吧,我們不去打卡景點,不去夜市大街,對,我們都不去。
我們踩出自己的景點,我們遊歷邊疆。
我們身在此山中,我們雲深不知處。
當流浪成為一種美德,旅人遂成為朝聖者。」
‧舊山線裡荒煙蔓草的溫柔
‧雲深不知處
‧台11線上的孤島
‧海洋,島嶼的終極邊疆
‧聖地牙哥的台語怎麼唸
◎輯三、故事
「相機是眼睛而筆記本是心,
蒐集故事便是蒐集了人生,
而我們將發現,
總可以在陌生人的故事中找到類似自己的角色。」
‧高雄女孩
‧噶瑪蘭人的家
‧山上的孩子
‧新城故事
‧火車慢飛
◎輯四、流年
「城市有其歷史,而生活有其歌。
急景流年都一瞬,歲月他如此度日如詩。
讓時光逕自去顛沛流離吧,而人生我們安渡就是了。」
‧大墩編年史
‧嘉義街外
‧竹東桃花源記
‧掌上明珠
‧可曾有一座河城
前言:何以能錦衣夜行
◎輯一、時節
「我想只有夏天是確定的,確定地如同隆重的主餐,
其他季節就像是前菜、湯跟甜點。
短暫,不明確,但卻迷人,能成為我們一再回味的原因,
我們得非常仔細地品嚐,才能不虛此年。」
‧夏至到羅東去看田
‧秋冬時,最好來基隆拜訪一趟霧雨
‧聽說九月大溪會下雪
‧海線春望
‧媽媽說,不要在十一月前去台南
◎輯二、旅途
「踏上旅途吧,我們不去打卡景點,不去夜市大街,對,我們都不去。
我們踩出自己的景點,我們遊歷邊疆。
我們身在此山中,我們雲深不知處。
當流浪成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