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遵循十法則,讓你更了解醫師在想什麼
我本身是內科醫師,也是感染科醫師,在拜讀Dr. Phillip K. Peterson的這本書之後,其實有很深的感慨。台灣的民眾的醫療相關知識大都是道聽塗說,甚至只聽信不是醫師訓練出身的名嘴在電視節目的說法。而經由專業訓練出來的醫師為了上節目,把自己當作演藝人員的配角,把醫學綜藝化,所說所談的都沒有足夠證據,有些連專家等級(是實證醫學中的最低等級)的程度沒有。
此外我還是一般內科示範中心主任,專門在教醫學系五六年級的醫學生、第七年的實習醫師,以及畢業後第一年的醫師(俗稱PGY醫師)一般內科醫學的知識,我所講的每句話,這些年輕的醫師幾乎不會反駁或質疑。我告訴他們,「我所說的醫學知識在10年後通通會被揚棄,我在你們的階段念的書,現在幾乎都沒用,因為已經過時了。」
我在一般內科訓練示範中心,也負責訓練主治醫師如何去教醫學生,有些受訓的主治醫師覺得這樣告訴學生,會不會他們就不尊敬我們了?我說不會,我們愈誠實,醫學生才能愈了解醫學的極限,也才會去想法子做更多的研究來改進目前的治療方式,受益的是病人,他們反而更尊敬我們。
我常要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要不斷去思考其他的可能性,不是只是聽資深醫師講述,甚至要推翻前輩醫師的論點,若只是一昧的背誦,永遠只是在跟隨他人的腳步,醫學的進步就停止了。
我常舉我兒子的例子。當我太太懷第一胎的時候,因為經期不順,去看了一位有名的婦產科權威,用最新最貴的儀器做了檢查,醫師懷疑是子宮內有個腫瘤,安排了幾天後開刀。太太回到家告訴我這件事,我的婦產科知識停留在實習醫師階段,當下也沒有特別的意見,既然專家都說是腫瘤了,就安排開刀吧,也相信這是最好的處置。
到了半夜時,我左思右想,該不會是懷孕了?於是我就跑到樓下的便利商店買了三根驗孕棒,驗的結果通通是陽性反應;所以我們又找了另外一個婦產科醫師,經過檢查,確認是懷孕了。現在我兒子已經12歲了。
我提這個例子是說明常識的重要,用最簡單的推論去思考,往往就是正確的解答,不一定需要高深的學問。這位資深的醫師太相信自己的判斷,反而忽略了最有可能的診斷。
我也常碰到病患家屬去google了一些資料給我們看,有很多似是而非的觀念,或是證據力不足的治療方式,其實是無法用在臨床上,這時候需要和家屬好好溝通,若是彼此無法達成共識,我會勸家屬換個醫師,找一個他們信任的醫師來治療。
在這個年代,尤其是健保的年代,醫師常被家屬要求要盡力治療病人,用盡一切資源與藥物,但是,我們常發現,許多病患其實最後是死於藥物的併發症,而非疾病本身。大家都想盡力給病人最好的醫療,但是最後的結果反而是壞處大於好處的,所以如果病患的情形並沒有造成困擾,其實是不一定要去治療的,藥物的副作用也會造成嚴重傷害。
我可以舉出無數的例子來呼應Dr. Phillip K. Peterson這本書的觀點,我相信看完這本書,遵循這十個法則,你可以更了解醫師在想什麼,你也可以知道如何參與醫師的決策,最終的目的是能讓您及家屬得到最好的治療,這也是Dr. Phillip K. Peterson寫這本書最重要的目的。
王威勝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一般醫學內科示範中心主任
後記
參與治療決策的藝術
醫術是一種藝術,但建基於科學證據。─現代臨床醫學之父,威廉.奧斯勒(西元1849~1919)
在這本書裡,你已經了解醫生是如何下診斷的,病人對自身症狀的描述、病人的生理徵象、各種檢測數據等都是醫生判斷、決策的線索。
我也透過我臨床碰到的有感染或其他疾病的各種病人案例,告訴你們內科醫療的十大法則該如何應用。但事實上,不限於內科,你應將這些法則靈活運用至各種你遇到的醫療狀況。
最重要的是,讀完這本書你應該已經明白,常識才是引導醫療決策的基石。
此外,書裡也揭露醫病關係的關鍵就是好的溝通,特別是在現在共同決策的年代。現代醫療已經成為雙向道,你的醫生需要你的幫忙;所以,幫你自己,也幫醫生的忙,挺身掌控整個醫療決策過程。你可以問問題,可以表達你的想法,跟醫生討論你的擔憂或困擾。
在這本書裡不斷出現的一個概念就是,個別病人間的差異。從來不會有兩個病人擁有完全一樣的症狀及徵象。同樣地,不同的病人對醫療的期望有所不同,也因此溝通方式會有所不同。
醫生們都希望病人能有更多的動力與動機參與醫療決策過程,畢竟那是關乎病人自身的健康。但是病人要能參與其中,醫生也必須對病人目前的醫療狀況提供足夠的科學實證,甚至包括預後會如何;只是這中間有許多眉角,醫生要解釋到什麼程度、在什麼時間點提出、溝通技巧如何,有時還得視病人能接受的程度與意願,特別是重症病人或末期病人。
真相的揭露不再是單行道,只准醫生告訴病人資訊,醫生也應給予病人一個隱私的環境,讓病人願意吐露他們的感受或疑問。醫療決策必須將病人的情緒狀態、社會支持系統、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等都納入考量。這也是為什麼病人需要一個基層醫療醫生,他長期照顧病患,了解他們的想法,並在適當時機也認識並接觸到他們的至親好友。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孔子(西元前551~479)
本書還有一個重複出現的主題就是,醫生都會犯錯。通常,犯錯都是因為知識不足;回頭來看才曉得問題何在。這幾年的醫學已有長足的進展,甚至有許多驚人的新發現,我們做醫生的不應低估我們的極限。
但弔詭的是,當我對疾病的問題了解愈多,我所知似乎愈少。我所敬重的多數醫生也都有這樣的感慨。當我們臨床接觸愈多病人,便益發了解到,許多病人是承受不明原因的痛苦;這在醫學上有個特有名詞叫「原因不明疾病(idiopathic disorders)」。而且我們也體認到,即使有許多疾病我們熟知其原因,例如傳染病的致病因子,但我們的認知及處置可能還是不盡理想。只有一件事是所有醫生都確知的,就是我們必須以誠實且熱心的態度照顧每位病人。
內科醫學之父奧斯勒醫生早在一個世紀以前就深知這道理。醫術是一種植基於科學實證的藝術。一名醫生對科學知識的了解愈深,他的醫術也相對愈好。
近幾年,醫療逐漸被視為一種共同參與的藝術;愈來愈強調雙向溝通,由病人與醫生共同決策。為了醫療的精進,病人通常會被徵召參與臨床試驗,許多病人甚至支持提高研究經費;這些努力都成為醫學進步的推手,不管在科學知識或醫療品質層面,也有助改善醫生對病人的照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