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跑工藝的極致美學經典車款的迷人內幕六十多年來,以躍馬徽章為標誌的法拉利,設計並生產出數百款轎車和卓越非凡的跑車,並在賽車場上得到過無數次世界冠軍和勝利;身爲義大利歷史上無與倫比、衆人欣羨的一頁,法拉利已經達到了車壇的巔峰。這則令人著迷的故事不只關於車,也關於人,一切的傳奇就從恩佐.法拉利開始──他是這段冒險傳奇無庸置疑的主角,而冒險則從一九四七年由一百四十名員工及三輛車的設計過程揭開序幕。本書以圖文並茂的呈現方式,為您敘述這則今日依然在世界各地的賽道和公路上奔馳的傳奇。從一九四七年問世的第一輛法拉利——125 S到二○一○年的590 GTO,這些掛著「躍馬」標誌的汽車不僅在賽車史上出類拔萃,在一般汽車的歷史上也不同凡響。迷人的線條、已成爲品牌代名詞的經典紅色車身,以及V8和V12引擎運轉時獨一無二的咆哮聲,當年是馬拉內羅這家車廠所生產的車輛最吸引人的特色,直到今日依然深植人心。這個廠牌是不折不扣的公路神話,也是義大利的卓越象徵。法拉利擁有出自賓尼法利納、博通和維格納勒等傑出設計團隊之手的洗鍊外觀,是車迷們最奢望的夢想,無疑也是各國愛車人和收藏家瘋狂著迷的對象。這家傳奇公司的創辦人恩佐.法拉利曾說過──「最棒的法拉利永遠是下一款新推出的法拉利。」因此,法拉利的傳奇將繼續在世上流傳。本書特色:★ 深度解析法拉利名車的機械工藝★ 百幅全彩圖片呈現法拉利絕美流線車身★ 精裝全彩超大開本,值得車迷珍藏
作者簡介:
羅貝托.波涅多(Roberto Bonetto),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二十日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一九六二年就讀米蘭理工大學(Mil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時當上義大利汽車雜誌《四輪車訊》(Quattroruote)特約編輯;一九六五年成為《四輪車訊》的全職記者,主管汽車新聞及公路試車報導,後來一路升上副主編、主編和副總編輯。一九七○年代,他與設計師安傑羅.蒂托.安瑟米(Angelo Tito Anselmi)合著了一本書,介紹義大利汽車車身設計的歷史;他也為史培林與庫佛出版社(Sperling & Kupfer)撰寫了一本有關拉力賽的書,並由德國的汽車通訊出版社(Motor Presse Verlag)譯成德文;二○○三和二○○四年,他繼《法拉利百科》(Ferrari Encyclopedia)後再度寫出一本內容滿載的專書,記錄了法拉利自一九三○年代至二○○四年的所有動態,由義大利RCS出版集團(RCS Publisher)編校。他在二○○四年辭去《四輪車訊》的職務,開始為《愛車人》(Gente Motori)雜誌報導汽車訊息——新車介紹、維修服務、駕駛訣竅——並且加入了迪亞哥出版公司(De Agostini)。羅貝托.波涅多目前在米蘭理工大學和多莫斯設計學院(Domus Academy)任教。
章節試閱
一九四七年五月二十五日,法拉利汽車公司將第一次世界大戰飛行員法蘭西斯科.巴拉卡(Francesco Baracca)座機的躍馬徽章作為標誌,以新車款Sport 1500贏得了羅馬大獎賽,在此之前,這家靠著為軍隊供應零件、生產磨床和車床而熬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小工廠還鮮為人知;到了一九四七年,曾於一九二四至一九二九年間擔任愛快羅密歐(Alfa Romeo)賽車手、後來出任車隊經理的法拉利創辦人恩佐.法拉利(Enzo Ferrari),終於得以再度耕耘自己的夢想:賽車。
法拉利的第一輛賽車是由喬克諾.克羅布(Gioacchino Colombo)所打造的,這位法拉利在一九三○年代任職於愛快車隊時認識的技師,提出了一個瘋狂的構想:做出一輛除了能作為賽車,亦可合法上路的車子,這輛車還要以十二個汽缸推進──這個大膽的計畫若能實現,必定會成為汽車史上最偉大的傳奇。
後來,這家直到一九四○年都只有四十名員工的公司,請來新設計師朱塞培.布索(Giuseppe Busso),他嘗試開發某種機械系統,然而,雖然他對汽車機械的運算能力卓越,卻無法適應馬拉內羅的生活,他在自己的回憶錄中證實:「一九四六年中期,要在馬拉內羅生活很不容易,燃料和電力都是配給的,要找到麵包和麵條填飽肚子也很困難,儘管如此,法拉利仍然一枝獨秀,是業界魅力獨具、無庸置疑的領導者,當我在一九四七年末離開馬拉內羅……其實我是逃離馬拉內羅的,完全沒想到此後我心中對「指揮官」(Commendatore,義大利政府於一九二三年授予恩佐.法拉利的頭銜)的景仰和感激會與日俱增。」
法拉利以他的技藝和堅持實現了夢想,打造出一輛掛有他名字、屬於他的車,然後到了一九四七年五月十一日這天,搭載十二缸引擎的Spirit 125在皮亞琴察(Piacenza)的賽道亮相。
不過,初登賽場的戰績並不理想,由備受信賴的車手佛朗哥.科帝斯(Franco Cortese)所駕駛的賽車在僅剩三圈就跑完全程之際退賽了,兩週後,法拉利帶著他的125 S以及佛朗哥.科帝斯在羅馬大獎賽再度現身,並奪得首場重要勝利,為躍馬標誌寫下了歷史,而這只是無盡傳奇的起點;由克羅布設計的十二缸引擎,成了這家一九四三年從摩德納遷至馬拉內羅(摩德納南方十六公里)的年輕公司的特色,從此以後,法拉利生產的所有賽車和一般跑車上,都看得見躍馬標誌。
十二汽缸的優異性能,和覆蓋在這些傳奇機件上方、出自賓尼法利納(Pininfarina)、維格納勒(Vignale)和杜陵(Touring)等設計團隊之手的洗鍊車體,迅速造就了法拉利在車壇的領導地位:知名車手、重量級高階經理人和美國富豪都成為這家年輕車廠的貴客。法拉利在一九四七年只生產了兩輛車,翌年有五輛,到了一九五七年則生產了一百一十三輛,就連當時年紀尚輕的吉安尼.阿涅里也訂製了一輛車—特製的藍綠色166 MM Touring Barchetta敞篷跑車,配備白色皮革內裝。從一九四八年的義大利千哩耐久賽到利曼24小時耐力賽,賽場上捷報頻傳,然而法拉利擘畫了更多遠大的目標、追求更多聲望,還意欲打敗F1王者—也就是二戰前由法拉利工廠設計出來的愛快羅密歐158;一九五○至一九五一年間,愛快與法拉利在賽車場上的競爭很激烈,而這段時間法拉利也生產了「指揮官」和他的美國代理商路易吉.齊內堤夢寐以求的極致GT豪華跑車,包括212 Inter和340 America等經典車款,這些車子並不好駕馭,但是迷人至極,因為它們的引擎蓋下藏了十二個強而有力的汽缸,也因為駕駛它們是一大挑戰。
法拉利還以四汽缸的單人座賽車500,風光包辦一九五二至一九五三年世界錦標賽的所有分站冠軍;他的車在歐洲無可匹敵,甚至參與了在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Indianapolis)舉辦的賽事,不過成績不盡理想。
法拉利在歐洲各大經典賽事贏得不計其數的勝利,而這對維持車廠營運至關重要,即使在產量極低時也一樣:一九五○年在馬拉內羅只生產了二十六輛車、一九六○年增加到三百零六輛,之後則在十年內達到年產量一千輛。
一九五四年是法拉利表現平平的一年:梅賽德斯重回F1賽場,並連續稱霸車壇兩年,然而法拉利仍舊堅持打造他的理想賽車,繼續將躍馬神話散播到全世界;經費來源就依靠銷售一款手工特製、品質極致的車款,不過此車款只生產了六十一輛,後來,法拉利推出了針對美國市場的GT車款,例如375或410 Superfast,以及第一代的250 GT;這些車款的尾碼都是「Pininfarina」(取自獲法拉利指定設計車身的賓尼法利納工作室)。
一九五七年,四度拿下世界冠軍的胡安.曼努埃爾.范吉奧(Juan Manuel Fangio)駕駛著瑪莎拉蒂(Maserati)250F,為F1帶來了新的挑戰,法拉利的兩位年輕車手麥克.霍索恩(Mike Hawthorn)與彼得.柯林斯(Peter Collins)奮戰到最後一刻,但這位來自阿根廷的車神表現實在太優異了,最後范吉奧以四十七歲之齡,帶著五度世界冠軍的頭銜從賽場上退休;等到一九五八年賽季開始時,各方一致看好法拉利會在F1佔盡優勢。到了一九六六年,英國的庫伯(Cooper)和蓮花(Lotus)兩家車廠推出先進、輕巧、搭載後置引擎的單人座跑車,並將這些新技術應用在較「低階」的車款上;雖然庫伯與蓮花以新技術應戰,仍不敵法拉利新推出的Dino車系,Dino並非搭載十二缸引擎,而是使用122.04立方吋或152.55立方吋(2公升或2.5公升)的V6後置引擎──這個車系是法拉利與飛雅特達成一項新財務協定後的產品。
搭載十二個汽缸的豪華跑車一直是這間公司的聲望和收益主要來源,因此法拉利絕不會就此放棄。一九六五年,法拉利生產了七百四十輛車——對這家馬拉內羅的小車廠而言是很了不起的數字,這批車的車主都會親自前來取車,他們主要是國際名流和王室成員,從波斯君王到好萊塢影星賈利.古柏(Gary Cooper),從瑞典國王到比利時王妃都名列其中;一九五七年,Pininfarina車系開始生產,但是產量很少,當時大量生產的是贏得許多比賽的250 GT;到了一九五九年,由賓尼法利納設計、斯卡列迪打造的Berlinetta轎車與250 GT的銷售都很熱烈,讓這家仍以訂製車為主的馬拉內羅工廠出現了固定生產的車款;到了一九六○年代初期,GT 250的熱潮未減,而新的GT 2+2又更進一步拓寬了法拉利的客層,這時的年產量已經達到六百零一輛;此外,「指揮官」也在波隆納(Bologna)獲頒榮譽工程學位──他對自己在這方面的成就向來引以為傲。
法拉利取得了不計其數的比賽勝利,聲勢如日中天,即便如此,這家公司在一九六一年底還是遭受了一次嚴重的打擊:有八名高階主管跳槽到別的公司。恩佐.法拉利曾經克服過更重大的考驗,所以他這次也毫不動搖,堅持走自己的路──在參與競賽的同時,250 Berlinetta的跑車樣式也持續生產,並且加裝了時髦GT跑車必備的配件:鋼製車身(代替鋁合金)、保險桿、曲面車窗,以及皮革內裝。法拉利被迫接受英國車在F1佔上風的事實,但同時也推出了他最奢華、最傳奇的車款之一——250 GTO。這輛車稱霸的不只有跑車競賽,還有街車賽事(三度世界冠軍),它是拍賣界的無價之寶,也是法拉利車隊各種極限競速經驗的象徵;喬托.貝薩里尼(Giotto Bizzarrini)的初步設計在莫羅.福爾傑里(Mauro Forghieri)的手中成功展現,這位當時年僅二十六歲的技師也一舉成名;一九六三年,法拉利在跑車競賽和F1賽場上的表現回穩,也拿下GT和原型車的車隊冠軍。當時生產的車款中以250 GTO最為頂級,特別是取代了「短軸距」Berlinetta的Luxury系列,但Luxury並不像Berlinetta那樣成功;一九六四年,既是賽車,亦能當成街車駕駛的250 LM讓法拉利在F1(由約翰.蘇堤斯奪得世界冠軍)和跑車競賽上重振雄風,250 LM在兩年內共生產了三十四輛;此外,還有另一款更高級的Berlinetta車款,它就是更適合開上路的275 GTB──排氣量為200.44立方吋(3,286 cc),以一流技藝打造,具有280匹馬力,時速最高可達258公里。這個車系由賓尼法利納設計、斯卡列迪製造(到一九六八年為止,生產了約五百輛)。
一九四七年五月二十五日,法拉利汽車公司將第一次世界大戰飛行員法蘭西斯科.巴拉卡(Francesco Baracca)座機的躍馬徽章作為標誌,以新車款Sport 1500贏得了羅馬大獎賽,在此之前,這家靠著為軍隊供應零件、生產磨床和車床而熬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小工廠還鮮為人知;到了一九四七年,曾於一九二四至一九二九年間擔任愛快羅密歐(Alfa Romeo)賽車手、後來出任車隊經理的法拉利創辦人恩佐.法拉利(Enzo Ferrari),終於得以再度耕耘自己的夢想:賽車。
法拉利的第一輛賽車是由喬克諾.克羅布(Gioacchino Colombo)所打造的,這位法拉利在...
目錄
神話起源
1947年:傳奇誕生
Auto Avio Constructions 815
法拉利166
法拉利342 America
法拉利212 Export
1950年代:喧囂的歲月
法拉利375 America
法拉利250 GT California
1960年代:汽車的關鍵時期
法拉利250 GT SWB
法拉利250 GTO
法拉利275 GTB
法拉利250/330 Le Mans
法拉利330 GT 2+2
法拉利 Dino 206
法拉利365 GT 2+2
法拉利365 GTB4 Daytona
1970年代:
嚴苛景氣下的期許
法拉利308 GTB
法拉利512 BB
1980年代:
蓬勃發展的十年
法拉利 Mondial 8
法拉利 Testarossa
法拉利288 GTO
法拉利F40
法拉利348 TB/TS
1990年代:
GT跑車的嶄新構想
法拉利 456 GT
法拉利 F355
法拉利 512 M
法拉利 F50
法拉利 550 Maranello
法拉利 360 Modena
2000年代:超級跑車的時代
法拉利 550 Barchetta Pininfarina
法拉利 Enzo
法拉利 F430
法拉利 612 Scaglietti
法拉利 458 Italia
法拉利 California
法拉利 599 GTO
法拉利 Four
作者介紹與索引
神話起源
1947年:傳奇誕生
Auto Avio Constructions 815
法拉利166
法拉利342 America
法拉利212 Export
1950年代:喧囂的歲月
法拉利375 America
法拉利250 GT California
1960年代:汽車的關鍵時期
法拉利250 GT SWB
法拉利250 GTO
法拉利275 GTB
法拉利250/330 Le Mans
法拉利330 GT 2+2
法拉利 Dino 206
法拉利365 GT 2+2
法拉利365 GTB4 Daytona
1970年代:
嚴苛景氣下的期許
法拉利308 GTB
法拉利512 BB
1980年代:
蓬勃發展的十年
法拉利 Mondial 8
法拉利 Testarossa
法拉利288 GTO
法拉利F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