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印象派領導者的圖像傳記。
★ 深入淺出:以莫內的生命故事切入,是了解大師重要作品風格養成的關鍵。
★ 詳實解說:清楚剖析莫內的藝術特質,鮮活表現出他對繪畫的熱愛。
「我想像鳥歌唱般地畫畫。」──奧斯卡-克勞德.莫內
莫內,以印象畫派之領導者而為人熟知,不論是《印象:日出》、《睡蓮系列》、《白楊樹》等,畫中變幻莫測的光影,往往讓觀看者彷彿目睹了時時變化、不可思議的光景。
然而,莫內不是一開始就如此昂揚,從默默無名的窮小子,需要靠借貸度日,未婚生子、不能光明正大舉行婚禮,到能身擁車馬衣裘,反過來成為其他窮途潦倒藝術家的金援者,並且顛覆十九世紀藝術,即使晚年受白內障所苦,仍能創作不輟。舉世聞名的印象畫派宗師,莫內一生曲折,對於追逐光影的執著卻未曾改變。
藝術史家莎拉‧佩布渥斯偕同插畫家奧黛‧梵琳,以文字與圖像精彩呈現莫內錯綜曲折的生命歷程,例如他在寒冬中如何裝備自己好能長時間在戶外作畫?他到底運用何種方法能同時繪製出《睡蓮系列》如此多巨幅畫作?而在這些畫作中,除了色彩細膩運用表現光影幻變之外,隱藏著無盡的哀思,讓讀者能更接近莫內的心靈。
作者簡介:
莎拉‧佩布渥斯(Sara Pappworth)
莎拉‧佩布渥斯是藝術史家,老師,和攝影師。她在美術館和藝廊授課二十餘年,目前在倫敦泰特不列顛美術館(Tate Britain),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Albert Museum),華勒斯典藏館(the Wallace Collection),國家美術館(the National Gallery)工作。
繪者簡介:
奧黛‧梵琳(Aude Van Ryn)
奧黛‧梵琳在倫敦的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Central St Martins)和皇家藝術學院(the Royal College of Art)唸書。她的作品有電影海報,法式經典麵包店(Le Pain Quotidien)的包裝材料設計,和替如英國心臟基金會(The British Heart Foundation)等客戶做廣告設計。她曾舉辦數次插畫展,並在倫敦和東京藝廊展出。
譯者簡介:
劉曉米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畢,目前專職翻譯。
譯有《父與子》、《白癡》、《金色預謀》、《藝術基礎與原理》、《遇見自己》、《機巧的感覺—莎娣‧史密斯論寫作及其他》、《菲麗妲》、《死亡之手愛上你》、《黑桃J》、《艾薇拉投票記》、《島上的旗幟》、《無可撫慰》等。
各界推薦
媒體推薦:
★Goodreads網站四顆半星
清晰、易理解的文本,結合藝術家的畫作,還有特別加入的插畫,使這本書精采呈現。
──Margaret Graham, Frost Magazine
媒體推薦:★Goodreads網站四顆半星
清晰、易理解的文本,結合藝術家的畫作,還有特別加入的插畫,使這本書精采呈現。
──Margaret Graham, Frost Magazine
章節試閱
照片裡的莫內二十二歲,流露出滿滿的信心;這名極有自信的青年,雖不高大,但威風凜凜。領巾刻意紮成波希米亞式不羈且神氣的蝴蝶領結,目光敏銳卻透著和善。年輕豐潤而微噘的下唇,沒多久就掩藏在落腮鬍之下,後來成為他容貌上的主要特徵。
莫內以法國印象派的領導人聞名,與世人分享他們內覺化的現代主題和風格,終其一生,皆致力於此。但他保有獨特的個人取徑,從來不是追隨者,且積極反抗規則和理論。
八十六年的生涯中,莫內從未停下畫筆。他無時不強烈渴望繪畫,在超過六十年飽富創造力的歲月裡,留下兩千多幅畫作。莫內年輕時或許為了爭取認可和財務困境而艱辛度日,但到中年便已躋身有史以來最為成功的畫家之列,成為那時代的名流。儘管功成名就,莫內並未因此自滿。即使邁入七、八十高齡,他仍繼續作畫,並發展出令人驚嘆的藝術新貌。
愛胡鬧的年輕人:早期生涯,一八四○到一八五八
一八四○年十一月十四日,奧斯卡-克勞德.莫內生於巴黎,是商船船員克勞德.阿道夫和他熱愛音樂的妻子路薏莎-賈絲汀的次子。莫內五歲時,父親為了加入妻舅成功的雜貨批發事業,舉家遷往勒阿弗爾港。莫內喜歡住在靠近海的地方,並常在附近鄉野間探險,但在學校裡卻很難專心上課:「我在作業簿上畫滿對老師們極不敬的素描,無論正面的大頭像或側寫,都極盡扭曲之能事。」到了十六歲,莫內的漫畫已遠近馳名,後來他甚至聲稱,畫勒阿弗爾港的人,替他賺進大筆錢。每到週日,裱框店的櫥窗裡就掛出五幅左右的漫畫,勒阿弗爾地方的鎮民聚集在此,認出自己或朋友的當下,會朗聲大笑。
受布丹啟發的海景畫
在莫內的漫畫上方,店主掛了幅小海景畫,是當地名畫家尤金.布丹(Eugène Boudin)的作品。許多年後,莫內寫道:「我把布丹看成我的老師」。但當莫內十五歲首次遇見他時,年輕氣盛的莫內,並不把這位年長的畫家和其海景畫看在眼裡。然後有一天,布丹告訴他,畫漫畫是在浪費他的才華,並給他一個挑戰,要他嘗試改畫當地的海景。莫內後來回憶與布丹的這趟寫生之旅:「我更加聚精會神地觀看,然後彷彿有層面紗被扯下了……我理解到繪畫的可能性……你(布丹),是頭一個教我如何觀看和理解之人。」
布丹側重戶外寫生、捕捉天候對光影變化的影響,尤其是海邊,對莫內影響深遠。事實上,與後來的任何一位老師相較,布丹對莫內作品的影響最為直接。待他以近十八歲之齡,與布丹在勒阿弗爾港的年度畫展上並列展出時,他已開始致力於將會影響他餘生的繪畫主題和方法。
四處漫遊:巴黎,一八五九-六一
布丹鼓勵莫內去巴黎的畫室學習。成功的畫家會開設工作室,教導年輕學徒繪畫。儘管莫內早期曾答應父親,不走繪畫這行,然而,在母親過世之後,莫內的姨媽膝下無子,而且手上有些錢,決定支持他的選擇,讓他成為一名畫家。她同意幫忙支付在巴黎的學習費用。
莫內初抵巴黎時才十八歲,但已經展現他特有的決心,要走自己的道路。他並未依循姨媽的期望,到傳統的畫室註冊,反而選擇加入更自由的瑞士美術學院,那裡不會有任何正式的指導,但卻有人體模特兒,而且學習氣氛認真勤勉,尤其可從同學的作品中獲得啟發,其中包括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他後來也成為印象派畫家,並與莫內成為終生的朋友。
從莫內這段時期為數不多的素描和繪畫中,我們已可看出他格外早熟的精湛技巧。此外,據他寄給布丹的信件內容,我們可以得知莫內顯然已深刻瞭解其他藝術家在做什麼,並對藝術市場產生興趣。但或許莫內有些自信過頭,因為他似乎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他歷久不衰的其餘興趣上:吃吃喝喝。巴黎人的咖啡社交實在難以抗拒。他最愛流連之處便是惡名昭彰的殉道者啤酒屋。
她總是被喚作「可憐的卡蜜兒」!
一八六六年,莫內因一幅風景畫,在沙龍取得更大的成功。接下來他決定提高賭注,改畫人物畫。他選擇一畫再畫的人物是十九歲的模特兒卡蜜兒-李奧妮.唐熙娥(Camille-Léonie Doncieux)。卡蜜兒一頭濃密的黑長髮和深色的大眼睛給予數位年輕藝術家靈感。不知何故(究竟是因她的性情或處境,不清楚),
約莫在一八六六年前後,莫內和卡蜜兒開始交往。在莫內一八六六年替卡蜜兒畫的像裡,卡蜜兒穿著最新流行款式的洋裝,站在深色的素面背景前。這幅傳統的肖像畫替莫內在沙龍贏得更多的成功。此後,莫內設計了以花園為背景的多人物主題,以卡蜜兒為本,繪製構圖中四名女人中的三名。由於想以實物大小呈現人物,畫布便必須很巨大。
莫內打定主意要在戶外描繪,以表現外界光線的真實效果;在戶外,陽光燦亮的色調裡會間雜著由成蔭葉簇所形成的藍色調。但這有執行上的困難,尤其畫布如此巨大。結果,莫內不用梯子,而是在花園裡挖條深溝,並把畫布固定在滑輪組件上,因此他可相對輕鬆地把畫布吊高或放下,手便可搆到畫布的每個部分。
挑戰自己和其他人
當莫內終於完成畫作,他簡單命名為《花園裡的女人》(Women in a Garden)。雖然人物姿態看起來有些不自然,但映照在她們身上的自然光線,捕捉得如此細微,確實是前人鮮少呈現。那些看見畫作的人紛紛對投射在女士們服裝上的藍色陰影表驚訝。影子不都是灰色的嗎?「不!」莫內回答:「仔細觀看,你就會發現,在陽光中,它們是藍色的」。畫的標題聽起來平凡普通,但在當時,可是對評審委員會的一大挑戰,因為他們相信具象藝術應該表現以名人為主的可敬歷史故事,而非尋常的女人,後者應該在畫室內構圖,而非繪於戶外。莫內還宣布擁戴愛德華.馬內(Édouard Manet)和古斯塔夫.庫爾貝(Gustave Courbet),他們已經因類似主題的畫作,如《草地上的午餐》(馬內)和《河畔女郎》(庫爾貝),引發騷動。終其一生,莫內都給自己定下挑戰,針對前輩們已廣受接納的主題,再往前推進一步。
毫不意外,一八六七年,沙龍拒絕了《花園裡的女人》。莫內的朋友雷諾瓦、畢沙羅、巴齊耶、希斯萊,以及保羅.塞尚,他們的作品也全部遭拒,但他們說要籌劃另一個取而代之的展覽,後以失敗告終。無論如何,巴齊耶相當富裕,好心地同意買下莫內《花園裡的女人》一畫,因為此時,莫內的財務已開始陷入窘境。
照片裡的莫內二十二歲,流露出滿滿的信心;這名極有自信的青年,雖不高大,但威風凜凜。領巾刻意紮成波希米亞式不羈且神氣的蝴蝶領結,目光敏銳卻透著和善。年輕豐潤而微噘的下唇,沒多久就掩藏在落腮鬍之下,後來成為他容貌上的主要特徵。
莫內以法國印象派的領導人聞名,與世人分享他們內覺化的現代主題和風格,終其一生,皆致力於此。但他保有獨特的個人取徑,從來不是追隨者,且積極反抗規則和理論。
八十六年的生涯中,莫內從未停下畫筆。他無時不強烈渴望繪畫,在超過六十年飽富創造力的歲月裡,留下兩千多幅畫作。莫內年輕時或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