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旨在考察國際關係中的「中國角色」及不同國情下中國外交政策的演變。中國和非洲國家之間的關係、非洲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運動是本書的主要研究對象。全書共分3個部分,第一部分闡述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革命取得成功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期中國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中國共産黨對這一國情的認識;第二部分考察在不同歷史階段,中國在國際舞台上扮演的角色;第三部分重點對1949 年至1989 年間的中非關係進行詳盡的闡述與分析。
作者簡介:
現任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陣線中央委員會委員,阿爾及利亞-中國友好協會主席,阿爾及爾第三大學政治科學與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阿兩任總統政治顧問,阿爾及利亞賽提夫大學校長。多年來致力於中阿關係研究,出版《阿爾及利亞外交政策 ——在原則前提與國際現實之間》等十餘部專著。
譯者簡介:
施 茗 北京外國語大學博士研究生
劉子薇 北京外國語大學博士研究生
劉欣路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目錄
緒 論
第一部分 中國的世界觀(1949 年以前)
第一章 中國:半殖民地社會與革命 16
第二章 中國共產黨世界觀的歷史演變(1921—1949)
第二部分 中國在國際關係中的角色演變(1949—1989)
第三章 中國與世界(1949—1989):概述
第四章 與蘇聯結盟、鞏固革命和統一中國(1949—1955)
第五章 與反殖民主義力量共存(1955—1959)
第六章 第三世界:中國二元革命的基礎(1959—1966)
第七章 對國際秩序的挑戰:無產階級革命的影響(1966—1969)
第八章 中國外交與對外關係(1969—1976)
第九章 內部現代化建設和與大國霸權主義對手的合作
第三部分 中非關係(1949—1989)
第十章 非洲的反殖民主義
第十一章 萬隆會議前的中非關係 165
第十二章 中非關係的第一階段(1955—1959)
第十三章 中非關係的第二階段(1959—1966):密切互動
第十四章 中非關係的第三階段(1966—1969):選擇性互動
第十五章 中非關係的第四階段(1969—1976):廣泛的統一戰線
第十六章 中非關係的第五階段(1976—1989):經濟合作穩定發展
結 論
參考文獻
緒 論
第一部分 中國的世界觀(1949 年以前)
第一章 中國:半殖民地社會與革命 16
第二章 中國共產黨世界觀的歷史演變(1921—1949)
第二部分 中國在國際關係中的角色演變(1949—1989)
第三章 中國與世界(1949—1989):概述
第四章 與蘇聯結盟、鞏固革命和統一中國(1949—1955)
第五章 與反殖民主義力量共存(1955—1959)
第六章 第三世界:中國二元革命的基礎(1959—1966)
第七章 對國際秩序的挑戰:無產階級革命的影響(1966—1969)
第八章 中國外交與對外關係(1969—1976)
第九章 內部現代化建設和與大國霸權主義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