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不同時期、文化層次、文本生產切入,探討日常生活中,被視為小道的戲曲、飲食等文化行為,與主流、正統文化碰撞後生發的種種文化意義。借重多位不同背景學者的研究考察,《小道可觀》旨在對米歇爾.賽托(Michel de Certeau)提出的日常生活實踐等社會文化史理論進行補充。凸顯權威、經典話語如何從日用美學中汲取能量,使主流的內涵因日常敘述的加入而更包容並蓄、富有活力。同時,這些考察也勾勒出不同社會文化、民族群體如何在富含張力的接觸中,不斷地對「自我」與「他者」進行重新聚焦,有助於我們了解或隱或顯的權力鬥爭中蘊含的文化意義。
本書以文化研究為主軸,既考察了菁英群體以及主流文化如何從日常生活中獲取靈感,又折射出文化群體以及個體自我認知乃是飽含張力的動態機制;展現「經典」與「草根」並非自上而下、抑或反其道而行之的線性動態,而是在多重空間、交叉話語中因權宜而靈變的隱性機制,其能量正來自於蘊藏在日用美學中的文化。
作者簡介:
凌筱嶠
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博士,現為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國際語言與文化學院中國文學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明清文學,包括小說戲曲、書籍文化。著有專書Feeling the Past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以及〈「錦繡才子」與社會性閱讀:新論金聖歎《第六才子書西廂記》〉、“Law, Deities, and Beyond: From the Sanyan Stories to Xingshi yinyuan zhuan”等多篇論文。著作涵蓋律法、閱讀出版文化、創傷記憶與群體記憶等多種文化史面向。
孫曉靖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中國古典文學系博士,現為美國羅耀拉瑪麗蒙特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資深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宋元大曲、中古音樂舞蹈表演文本、及宮廷演出等。
麥瑞怡(Karin Myhre)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東亞系博士,現為美國喬治亞大學比較文學系副教授。曾於中國北京大學、南京大學、臺灣國家圖書館等研究機構擔任訪問學人,2008年到2014年曾作為合作研究員參與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資助項目,為美國、中國、臺灣、日本、韓國間的科技交流提供語言與文化教育。研究領域為宋元明的戲曲與表演文化、中國古代諧謔傳統、鬼怪文化符號之內涵。
伊維德(Wilt L. Idema)
荷蘭萊頓大學中國文學博士,並於1970年到1999年間供職於萊頓大學,2000年到2013年任教於美國哈佛大學中國文學系,現為哈佛大學榮譽退休教授。研究領域為中華帝國中、晚期的俗文學傳統,如小說、戲曲、說唱文學,以及帝國晚期的女性文學。英文研究翻譯《增補幸雲曲》(蒲松齡著)等多部文學作品,並以荷蘭語翻譯中國古代詩歌。
辛兆坤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學系博士,現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中文項目助理教授。其研究領域聚焦明清文學中的情感表現與儀式、醫學、性別話語之交互,兼及江戶日本與明清文學間的翻譯、互動。著有“The Death of His Husband: Contesting Desires in Li Yu’s (1610-1680) Two Huaben Stories on Male Homoeroticism”、“A Fatal Encounter: Anger, Ritual, and Righteousness in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等論文,並有《天女臨凡:從宋到清的後宮生活與帝國政事》(馬克夢著)等譯作。
郭英德
中國北京師範大學文學博士,現為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退休教授、中國河北大學文學院特聘教授。從事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代戲曲、中國古典文獻學等領域的研究。著有專書《明清傳奇史》、《中國古代文體學論稿》、《探尋中國趣味:中國古代文學之歷史文化思考》等,及〈文士與優伶的互動:明代戲曲搬演論的生成〉、〈多重空間的形構、並置與演繹:李玉〈萬里圓〉傳奇的「空間」解讀〉等兩百餘篇論文。
王璦玲
美國耶魯大學東亞語文系博士,現為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榮休教授、中國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特邀教授。研究領域為古典戲曲、當代戲曲、美學與文學理論、明清文人文化等,著有《明清傳奇名作人物刻畫之藝術性》、《晚明清初戲曲之審美構思與其藝術呈現》等書,及國內外學術期刊與專書論文近百篇,並曾任十多部學術論文集主編。
裴志昂(Christian de Pee)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博士,現為美國密西根大學歷史系教授,研究領域著重於中華帝國中期的文化史研究。著有專書《中古中國的婚姻書寫:八到十四世紀的文本與禮儀》、《中古中國的城市生活與精神危機:公元800-1100年》等。此外撰有關於文人筆記、考古、歷史書寫、性別以及城市研究文章數篇。
吳思遠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方向博士,現任美國西華盛頓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兼東亞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興趣為明清筆記小說、明清版畫、翻譯家研究、典籍與詩詞英譯等。合著有《禮記選譯(漢英對照)》、《元曲選譯(漢英對照)》等書,並編譯有《辜鴻銘信札輯證》一書。
吳英均(Young Kyun Oh)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東亞語言與文學博士,現為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國際語言與文化學院中文及漢韓文化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東亞社會的語言文字與書籍傳播。著有Engraving Virtue: The Printing History of a Premodern Korean Moral Primer專書,發表過多篇有關中、韓語言學、東亞漢字文化圈以及漢語言之多元性、東亞書籍與繪圖文化的論文,並譯有十九世紀朝鮮文人李鈺《俚諺》一書。
劉苑如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現為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研究興趣為中國古代敘事、宗教與文學、輯佚學,以及數位人文研究。著有《朝向生活世界的文學詮釋:六朝宗教敘述的身體實踐與空間書寫》、《身體.性別.階級:六朝志怪的常異論述與小說美學》等專書,及50餘篇的研究論文。此外建有「疾病感覺地圖」、「葉德輝藏書閣:清末民初文人的知識圖譜平台」、「遊方:歷代僧傳人的出行敘述」等學術主題網站。
胡曉真
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是明清敘事文學、清末民初文學與女性文學。著有《才女徹夜未眠:近代中國女性敘事文學的興起》、《新理想、舊體例與不可思議之社會:清末民初上海「傳統派」文人與閨秀作家的轉型現象》、《明清文學中的西南敘事》、《明清敘事文學中的城市與生活》等專書,以及論文選集《出入秘密花園:近代女性敘事文學的前世今生》等。
賀衛林(William C. Hedberg)
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博士,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國際語言與文化學院日本文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中日文化翻譯與傳播,近年關注日本早期現代旅遊文學研究。著有專書The Japanese Discovery of Chinese Fiction: The Water Margin and the Making of a National Canon,並曾發表“Translation, Colonization, and the Fall of Utopia: The Qing Decline as Explained Through Chinese Fiction”、“Chinese Fiction as a ‘Signal Bell of the Revolution’ and the Transregional Birth of an Author”等多篇論文。
章節試閱
第七章 發人深省的食物:北宋中期的消費競爭與遠離塵囂(摘錄)
裴志昂╱著,凌筱嶠╱譯
北宋文人不僅調整繼承自唐代的文體以容納城市這一主題,還將現有的文體延伸並發展出新的文學體裁來表達他們對於商品複雜的情感。唐人通常使用題材相對邊緣化的筆記文體來蒐集稗官野史、政事閒談、京都軼事以及郡縣異聞。宋代文人則將筆記的邊緣性加以擴充,使其承載他們在帝國多個中心遊歷所積累的各種知識,包括對當地土產以及商品,如茶、樂器的評判。而這些鑑賞文字獨成一派,成為各種名物之「譜」,如蔡襄(1012-1067)〈茶錄〉;歐陽修〈荔枝譜〉、〈硯譜〉、〈洛陽牡丹記〉;張耒(1054-1114)〈圖書譜〉;王禹偁(954-1001)〈題藤篋〉等。文人透過這些文字展現他們對特定商品的深厚學識,卻又頗為反諷地謙遜這類學問之卑微不足道。曾安止(1048-1098)則一語道破這些文字的商業目的:「近時士大夫之好事者,嘗集牡丹、荔枝與茶之品,為經及譜,以誇於市肆。」
然而十一世紀見證的是士人對鬧市人群以及顯著消費日益增長的憂慮。固然少數文人即使在最稠密的鬧市也能有效地凸顯自我,身處喧囂卻能保持專注而不為所動。但更常見的則是文人遠離城市的嘈雜與混亂,以治學與靜思來探索恆定的自身。在自我認知不得不與面目模糊的人群、五花八門的商品斡旋後,這些文人轉而在獨處中尋找自我,並希圖以恆常來抗衡獵奇的時尚品味以及權貴的朝三暮四。文人與食饌間的關係演變即為一例:仁宗、英宗年間(十一世紀中期),文人競相以品評京師珍稀食材以及新穎餚饌來凸顯自我,而到哲宗末年的十一世紀晚期,許多元祐士人或流放、或致仕,轉而經營產業、自給自主,並思考生活中何為基本必需品。
二、商品與自我
都市中的競爭性消費經濟,對士人奉為絕對的價值有決定性的衝擊,因為消費使文人的道德修養、文學技巧、藝術品味、以及作為有學之士的個體價值——不論其為學者還是官員——都相對化,如價碼一樣可以隨著市場浮動。背後隱藏的則是社會以及政治等級制度藉以存在的根基——皇家及貴族的顯赫是建立在其物質財富,而不是以道德典範或禮儀行為為基礎。權力地位與財富消費的聯袂又使富商以及其他有來歷的人物,得以透過豐厚的餽贈與權貴建立聯繫,無論其道德操守及官階高下。有宋一代,皇都都是文人角逐文名、地位的「名利場」,同時也是他們彼此、與宮廷外戚爭鋒,漁獵宅邸、花園、珍稀畫作以及應季佳餚之「貨財地」。文人置身於競爭中,以其卓越的品味以及鑑賞力自我標榜,為所擁有的物件積極地賦予價值,而不是炫耀其價碼。然而使自我獨立於市場決定的相對價值,遠不如從大眾中脫穎而出來得容易。因為所謂「大眾」,正因其面目模糊、不敵個人的鮮明特徵,毋需筆下特意著力。而要樹立市場競爭中如鑑賞力這樣的相對價值,卻需要將物品與自我的緊密聯繫聚焦於書寫的中心,並和書寫之外的其他商品產生各種隱性的關聯。如此試圖在「貨財地」樹立自我的努力總會適得其反:鑑賞力書寫不但不會確立絕對價值,還會因其相對性見證書寫者在實際的物我關係中受制於物。
九世紀晚唐時期,權力和特權依舊在書紳、官僚世家的牢固掌控中。這些「侯門似海」的深宅大院散發著財富的氣息,然而權力卻獨立於物質表達以外,兩者不可混淆。此時的文人經由科舉身居要職,是透過自身的價值(如絢爛的文采)以及通常來自顯赫世家的背景。這些文人筆下之物是他們自身價值的體現。時至北宋十一世紀,科舉的濫觴以及經濟競爭的鬆散無組織性,使得對權力與特權的角逐相當普遍,導致衡量內在品質的指標失去了確定性,以至於文人必須同時倚賴其擁有的物件以及文學成就來凸顯自我,不再能如唐代士人一樣超脫於競爭場域之外。
有鑑於文人展示其鑑賞力與品味、合理化其購買行為,並為其擁有物增值等一系列舉措都離不開文本書寫,十一世紀北宋的文學創作因此保存了競爭性消費機制及其特徵,不過在程度以及細節方面有所偏離。雖然許多文人的財富足以和貴族、富商匹敵,他們在文章中引以為傲的卻是其相中的寶物之內在價值,而不是購買時付出的重金。當他們付出高昂的金額擊敗競爭者,將所冀求的物品收入囊中時,其書寫內容恰恰隱藏了這一競爭過程——獨到而敏銳的鑑賞力取代了更雄厚的財力這一事實。然而在凸顯內在價值的角逐中,寫作是競爭的延伸與複製而非取代或遮掩。當行文涉及到自己對古硯有悖常理的癖好以及購買怪石付出的高價時,購買行為在道義上的缺失改由文字中機警的諷刺以及別出心裁的遣詞得以彌補。北宋十一世紀文人所創新或發明有關商品的文體,如譜、筆記、記、傳、銘等,既是對物件的描摹,也傳遞著相關的知識與品鑑,彰顯的是價值而非價格。文人還對望族「豪家」、富商、官員在衣著、車輿、食饌、甚至各種應季浮華裝飾方面的高消費始終持批評態度,在書寫中轉而強調自己與之相對的購物之審慎、價格之低廉或至少合理,以及箇中倚賴的睿智、努力以及耐心。對自我帶有諷刺意味的嘲諷,則回應並沖淡了古文中嚴苛的道德持守。
梅堯臣(聖俞,1002-1060)的〈食薺〉一詩就體現出北宋文人有關價格、價值的多重、精微評判以及對個人品味富含文學趣味的闡發。透過將自己作為貧士的喜好同世人所羞之截然對立,梅氏為宮牆旁不值一文的薺菜締造出文化資本:
世羞食薺貧,食薺我所甘。適見採薺人,自出國門南。土蠹瘦鐵刀,霜亂青竹籃。
携持入凍池,挑以根葉參。首龜不自飽,食此尚可慙。肥羔朱尾魚,腥羶徒爾貪。
詩篇開局即重複三次「薺」字,彰顯出詩人獨特的喜好以及其供職於宮廷的朝官身份。隨後梅以「採薺人」果腹之餐來顛覆世俗的價值取向,點明「腥羶徒」對魚肉的偏愛既窮奢極侈又粗暴簡單,與詩人甘貧樂道、與世迥異的操守有天壤之隔。詩人由此為薺菜賦予的價值與其價格相左,其詩作也透過多重價值的建構,成為詩人才思敏捷之個人價值的延伸與複製。
然而通常來說文人並不抗拒耽湎於精緻食饌。他們樂於展示其有關園藝、烹飪的特殊學識,並且欣賞以古典語言傳遞魚類的口感以及水果的滋味等訊息帶來的新鮮感。時至北宋十一世紀,茶已經是習以為常的必備品,如黃裳(1044-1130)〈茶法〉所說:「茶之為物,祛積也,靈寤昬也。請賓客相見,以行愛㳟之情者也。天下之人不能廢茶,猶其不能廢酒。非特適人之情也,禮之所在焉。」雖然唐人陸羽(733-804)在八世紀即有《茶經》一書,有關茶品鑑賞的文字卻是在北宋十一世紀時濫觴,如蔡襄有詳細討論茶之工藝、器皿的〈茶錄〉;歐陽修《歸田錄》中有關於「臘茶」、「團茶」的討論;另外北宋文人還有關於新茶的競爭性消費書寫,包括蘇軾與黃庭堅有關雙井茶的倡和詩作;黃庭堅〈白山茶賦〉、〈煎茶賦〉以及填入各種詞牌的〈茶詞〉;歐陽修吟詠遠道而來的珍稀茶品(「建安三千里,京師三月嘗新茶」)時還恥笑「俗夫把金錠」不懂如何品嘗,最後肯定「由來真物有真賞」。
其他珍貴食材,如魚、橘子、荔枝等,由遙遠的江南運往北方城市,滿足當地既富庶又有鑑賞力的居民需求。唐代時受到流放的官員,對南方食海鮮的習俗十分排斥。與此相對的則是北宋文人不惜重金購買京師應季的蝦蟹(黃河流域初雪、初冰的鯉魚也很受歡迎),即使派駐在南方也樂於品嚐新鮮又廉價的本地魚品。歐陽修《歸田錄》中則詳細記錄了產於江西的金橘:「明道、景祐初(1030年間)始與竹子俱至京師……都人初亦不甚貴,其後因溫成皇后尤好食之,由是價重京師。」當時的文人多有詩歌吟詠這種稀罕的鮮果,如司馬光就賦詩五首記錄其初嚐洛城金橘的體驗。福建的荔枝也同樣受到文人的青睞,被寫入詩詞,並有蔡襄等〈荔枝譜〉傳世。類似的文學題材還包括葡萄、柿子、楊梅、苦筍等,在文人書寫中與地方食材相組合,如劉攽(1023-1089)〈和梅聖俞食鱠歌〉中提到鯉魚和「蜀薑吳橘正相益」。這些作品雖然不像梅堯臣〈食薺〉中標榜另類品味,卻以極具個性的文學詞彙再現對食物的品鑑,其選題、文體、乃至遣詞立意之獨特甚至怪誕,都是消費經濟在文學生產中的複製,而食材的稀罕,又與文人敏捷才思之難得相對應。
唐代文人對藏書乃至購書成癖都有所提及,如孫樵(約867-884)作於唐僖宗中和四年(884)的自序中提到「樵家本關東,代襲簪纓,藏書五千卷」,張籍(約766-830)癖好買書:「得錢秪了還書舖。」然而直到北宋十一世紀的文人收藏紀錄以及紀念他人書齋、藏書的文字中,書、畫以及古董收藏才成為個人特質的物質性表達。歐陽修自述〈六一居士傳〉,稱「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以吾一翁,老於此五物之間」,是為「六一」。而在陳師道眼中,正是六一堂中的圖書集古、廟器、寶樽等,將歐陽修政治文化方面的成就以物質的形式呈現,使其躋身於與其相匹、工於書法的飽讀之士中;這些傳家寶還能確保其子孫傳承先祖留下的家學。蘇軾〈石氏畫苑記〉中記載石康伯(1020-?)的收藏癖好,四十載「獨好法書、名畫、古器、異物,遇有所見,脫衣輟食求之,不問有無」。蔡肇(?-1119)〈故南宮舍人米公墓誌〉中記錄米芾(1051-1107)於「都城敗屋僦居,客至亨飲,出諸奇相與把玩」——米芾開封居室的陳舊,正凸顯其作為鑑賞家的獨特品味以及不同常人的癖好。李清照〈《金石錄》後序〉中記錄了亡夫趙明誠(1081-1129)的書畫、拓片、金石收藏如何因戰亂而零落殆盡。這些物件是明誠畢生學問的結晶,也見證了夫婦對書籍、古玩共同的嗜好,雖然收藏成癖,最終不僅失去了樂趣,還影響到了夫婦間的惺惺相憐。
透過對其書籍以及名器收藏的鑒別與書寫,收藏者努力凸顯其作為昂貴商品之主人的身份,而與此同時又出現了書本的擁有正在取代學問本身的憂慮。朱長文(1039-1098)在其《閱古叢編.序》中就援引了這樣的批評聲音:「古之好古者聚道,今之好古者聚物。碑亦物也。何其聚之多?」朱以此回應:「人情固未免有好……而能韞櫝六書之妙迹,網羅千載之遺文,庸何傷乎?乃書石刻之所興與其所好,為之序」,並以兩萬卷藏書而非錢財留給後人:「以此遺子孫不賢於多財者乎?」
第七章 發人深省的食物:北宋中期的消費競爭與遠離塵囂(摘錄)
裴志昂╱著,凌筱嶠╱譯
北宋文人不僅調整繼承自唐代的文體以容納城市這一主題,還將現有的文體延伸並發展出新的文學體裁來表達他們對於商品複雜的情感。唐人通常使用題材相對邊緣化的筆記文體來蒐集稗官野史、政事閒談、京都軼事以及郡縣異聞。宋代文人則將筆記的邊緣性加以擴充,使其承載他們在帝國多個中心遊歷所積累的各種知識,包括對當地土產以及商品,如茶、樂器的評判。而這些鑑賞文字獨成一派,成為各種名物之「譜」,如蔡襄(1012-1067)〈茶錄〉;歐陽修〈...
作者序
序論(摘錄)
凌筱嶠(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國際語言與文化學院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日常生活作為社會生活史中不可或缺的研究面向,究竟對我們了解社會機制與文化規則有什麼獨特的貢獻?
本書第一部分,「戲曲篇:禮儀與話語」即從處於文化定位邊緣卻滲透各種社會情境的戲曲入手,探討與菁英文化構建密切相關的社會機制(如禮儀),如何在日用的具體場景中(如慶壽、飲宴)與文人應制、製曲、觀曲之「小道」碰撞、協商,共同建構、拓展權威話語。在透過戲曲考察「小道」如何「可觀」後,第二部分「日用篇:文學場域與文化能量」將進一步從飲食、遊歷、問疾等植根於日常情境的體驗著手,考察傳統士人作為文化的生產和消費者,如何透過書寫塑造自我與他者。而類書、漢字傳述、文學史建構等跨界書寫,又體現出文學場域隨著歷史變遷呈現出的包容、開放特徵以及箇中蘊含的文化能量。傳統士人通常以經國濟民為正道,然而本書試圖在經史之學以外另闢蹊徑,從「小道」知識著眼,透視文人書寫中具體、豐富、細緻的生活內涵,並藉此考察更加多元、開放的生活與知識世界。
本書以文化研究為主軸,深入探討文學場域中的各種書寫(小說、戲曲、筆記、詩文、歌謠、文學史)如何在文人對個體、群體價值以及社會規範的維護中推動並擴展菁英、權威話語之衍變。「衣冠」、「道德」、「皇權」、「帝國」等課題不光是經典文本中構建的菁英話語,更是文人書寫經由植根於多元、隨機的日用體驗中之禮儀,在日常(as is)與想像(as if)間樹立自我之合理性所調動的重要資源。「日用美學」即來自在種種鬆散無組織性(unstructured)的日用場景中,文人透過身體經歷(如色香味等感官認知、遊歷奔波、疾病)和物質觸媒(如花園、飲食、文房、書畫等對認知的多媒體嚮導),具體化地展演其對國與家、物與我等深層話題的思考與詮釋。這些多元化的具現場景又凸顯出書寫作為文化行為的可塑性:文學創作的權威樹立不僅來自士大夫抒發襟懷的立言之舉,同時也可以經由應制應承、社交禮儀、集體記憶等文化慣式建構群體與個人表達,這其中所折射出的種種動態、權宜之角逐正是文化能量的體現。識字階層本身的複雜性也不斷地對「經典」、「正統」話語進行重塑。讀書修身固然是文人追求永恆價值的必經之途,然而都市中的「好事者」對文字的獵奇、商賈市民對文人生活方式的憧憬,使得「求知」不再局限於文學場域中邊緣與主流之較量,而是借重個體文本、情感體驗,在對時代旋律的追逐中創發出對文化知識的自由拼湊、臆想。
《小道可觀》中各章節來自多位不同背景的學者,旨在對賽托提出的日常生活實踐等社會文化史理論進行補充。凸顯權威、經典話語如何從日用美學中汲取能量,使主流的內涵因日常敘述的加入而更包容並蓄、富有活力。同時,這些研究也勾勒出不同社會文化、民族群體如何在富含張力的接觸中,不斷地對「自我」與「他者」進行重新聚焦,有助於我們了解或隱或顯的權力鬥爭中蘊含的文化意義。本書論述「小道」之「可觀」,不僅闡發作為末技的表演、小說文本對構築經典的重要作用,更將作為文人書寫重要面向的「百姓日用」從社會文化史中釋放,揭示其作為文化行為(cultural praxis)的重要性。透過縱向的歷史性梳理,本書考察了日用體驗在不同時期的文化構成。而文學場域之開放性,又促使我們橫向思考東亞語境中自我與群體想像如何倚賴多重語言、地域身份協商的深度文化接觸。這是因為中華帝國從來都不是封閉的整體,與外族的碰撞、對話,乃至對異域的想像,正是在日用美學層面孕育著新的知識體系、與此相關的生活方式、以及對現代性命題如「發展」、「民族性」、「國文學」的思考。也因此「日用美學」更應視為知識主體選擇自立於多元、多變世界中的存在(a way of being in the world)。由此可見,所謂「經典」與「草根」並非是自上而下(或反其道而行之)的線性動態,也不是各自為政的獨立領域,而是在中華帝國以及跨東亞文化地域之多重空間的交叉話語中,因權宜而靈變的隱性機制,其動力正來自於蘊藏在日用美學中的文化能量。
序論(摘錄)
凌筱嶠(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國際語言與文化學院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日常生活作為社會生活史中不可或缺的研究面向,究竟對我們了解社會機制與文化規則有什麼獨特的貢獻?
本書第一部分,「戲曲篇:禮儀與話語」即從處於文化定位邊緣卻滲透各種社會情境的戲曲入手,探討與菁英文化構建密切相關的社會機制(如禮儀),如何在日用的具體場景中(如慶壽、飲宴)與文人應制、製曲、觀曲之「小道」碰撞、協商,共同建構、拓展權威話語。在透過戲曲考察「小道」如何「可觀」後,第二部分「日用篇:文學場域與文化能量」將進一...
目錄
前言/吳英均著,凌筱嶠譯
作者簡介
序論/凌筱嶠
【第一部分 戲曲篇:禮儀與話語】
第一章 「文」與「制」之外:從蘇軾教坊詞看宋代文人樂語/孫曉靖
一、樂語之名稱
二、教坊詞:作為一種表演文本的閱讀
三、教坊詞:一種矛盾與爭議之上的表達
四、結語
第二章 搬演皇帝:睢景臣《高祖還鄉》/麥瑞怡著,凌筱嶠譯
一、睢景臣散曲與司馬遷〈本紀〉
二、鄉村與帝國的截然分野
三、表演、文字與戲劇認知
四、皇帝的雙重身份
五、結語:表演與說服
附錄:睢景臣《高祖還鄉》英譯
第三章 飲食、戲曲與儀式:神仙與凡人展演之東道禮儀/伊維德著,凌筱嶠譯
一、西王母與八仙
二、孫旺及其酒肉朋友
三、結語
附錄一:The Eight Immortals
附錄二:Spreading a Banquet in Celebration
第四章 「律」、「變」、「極」:王驥德《曲律》中的互文指涉與規範化構想/辛兆坤
一、前言
二、《曲律》中的互文指涉:一個三維批評框架
三、「變」與「極」
四、結語
附錄一:王驥德《曲律》互文指涉一覽表
附錄二:《曲律》中提及「變」的篇章
第五章 守望文明:蘇州府太倉州王時敏家族的戲曲活動(1640-1680)/郭英德
一、引子:清商祝壽自喧闐
二、綿綿世祚:劇迷家族的文化傳承
三、嚶嚶友聲:戲曲文本的文化寓意
四、呦呦鹿鳴:戲曲符碼的文化象喻
五、尾聲:流風善政故家存
第六章 「以宮商爨演,寓垂世立教之意」:論晚清楊恩壽之戲曲觀及其《坦園六種曲》所展現之敘事性特質/王璦玲
一、傳統到近代的過渡:晚清戲曲史上的一個「轉折」
二、「抒鬱解慍,扶持世教」:楊恩壽之戲曲觀
三、「合生死、窮通於彈指頃」:《坦園六種曲》之創作要旨
四、楊恩壽《坦園六種曲》寫作中所呈顯之敘事性特質
五、結語
【第二部分 日用篇:文學場域與文化能量】
第七章 發人深省的食物:北宋中期的消費競爭與遠離塵囂/裴志昂著,凌筱嶠譯
一、導論
二、商品與自我
三、撤離城市
四、結語
第八章 「互圖性」的旅程:對明代中晚期通俗文學作品中「遊歷」主題版畫的考察/吳思遠
一、緒論
二、明代木刻版畫的繁榮
三、畫工、刻工與印工的合作
四、遊歷與文本
五、遊歷圖與文本編訂
六、《錢塘夢》的插圖
七、《西廂記》與遊歷圖
八、遊歷與夢幻
九、結語
第九章 誰人讀食譜?類書中的飲食指南/吳英均著,凌筱嶠譯
一、食物、日用、類書
二、《居家必用》之流傳與讀者
三、飲食、書籍與生活方式
第十章 病中倫常:魏晉南北朝小說中的省疾、問疾與侍疾/劉苑如
一、前言
二、禮數與倫常:省疾、問疾與侍疾的語用習慣
三、疾病交際:省病、侍疾所折射的情感光譜
四、他人疾病:陌生人間的救病關係
五、結語
第十一章 風聲與文字:從歌謠運動回思非漢語的漢字傳述/胡曉真
一、前言
二、「民間之聲」與歌謠運動中的方言問題
三、聲音、文字與「漢字系文字」
四、《粵風續九》中的口頭聲音與文字書寫
五、結語:從漢字的開放性看文化接觸與共感涵化
第十二章 尋索「真正的中國」:明治時期日本的中國文學史書寫/賀衛林著,辛兆坤、凌筱嶠譯
一、導言:文學史書寫傳統
二、支那/中國文學與「國文學」書寫
三、「小說」之文化心理與政治解讀
四、結語
後記:奚如谷教授無已齋訪談
徵引書目
索引
前言/吳英均著,凌筱嶠譯
作者簡介
序論/凌筱嶠
【第一部分 戲曲篇:禮儀與話語】
第一章 「文」與「制」之外:從蘇軾教坊詞看宋代文人樂語/孫曉靖
一、樂語之名稱
二、教坊詞:作為一種表演文本的閱讀
三、教坊詞:一種矛盾與爭議之上的表達
四、結語
第二章 搬演皇帝:睢景臣《高祖還鄉》/麥瑞怡著,凌筱嶠譯
一、睢景臣散曲與司馬遷〈本紀〉
二、鄉村與帝國的截然分野
三、表演、文字與戲劇認知
四、皇帝的雙重身份
五、結語:表演與說服
附錄:睢景臣《高祖還鄉》英譯
第三章 飲食、戲曲與儀式:神仙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