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排序:
 
 有 1 項符合

caleb wilde

的圖書
死,打碎我們,還是打開我們?生死交界六代送行者,最真摯的心靈告解與生命體悟
$ 190 ~ 288
死,打碎我們,還是打開我們?生死交界六代送行者,最真摯的心靈告解與生命體悟
作者:卡利伯.懷爾德(Caleb Wilde) / 譯者:駱香潔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18-05-24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240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單色印刷 / 初版
圖書介紹8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死,打碎我們,還是打開我們?:生死交界六代送行者,最真摯的心靈告解與生命體悟

內容簡介

美國六代禮儀師暨殯葬界的文化人類學家
第一手接觸死亡、透析人性的現場觀察手札

  有人說生者屬晝,逝者屬夜
  送行者不分晝夜,站在生死交界
  為逝者留下最美瞬間
  與生者同享喜怒傷悲
  因被死亡打碎的人而悲
  因被死亡打開的心而喜
  或許,更能看清人生最重要的事


  ★作者部落格獲《時代》雜誌評選「非看不可」!
  ★美國Amazon 4.7顆星好評:「本書既有暢銷書《煙霧迷漫你的眼》的幽默與洞見,也有《當呼吸化為空氣》的簡潔與犀利。」
  ★2014年,作者獲邀至TEDx Talk演講「擁抱死亡」
  ★《時代》雜誌、《華盛頓郵報》、《赫芬頓郵報》、《大西洋月刊》專文報導,NPR、NBC、ABC專訪

  「在父親家族,我是第六代禮儀師;在母親家族,我算是第五代。我應可自稱為血統純正的禮儀師 ,身上流著合計九代的殯葬業血液。就我所知,像我這樣的人,只有我一個。」──卡利伯•懷爾德

  大體的運送、防腐、裝扮、入殮、火化、清洗殮房……身為禮儀師的作者,日復一日重複上述過程,處理並送走一個個截然不同、獨一無二的「人生終點」。他原本加入家族葬儀事業只為餬口飯吃,又因「太習慣與接近死亡」而罹患憂鬱症,然而,一次在葬禮現場休克倒下,讓他得用全新心態去面對「身後事」這一行。

  在數千葬禮現場看盡善終與非善終、人性美好與不堪後,他體悟到「死亡如泥土、一花一天堂」,人間處處皆有微小天堂--美好與良善;一邊做著死亡這門生意,一邊挖掘出死亡帶來的正面價值:

  ◑一所全體醫護工作人員列隊「歡送」往生者的安養院
  ◑一個躺在過世父親身旁,痛哭掙扎、怎麼拉都拉不走的女兒
  ◑一名毒蟲的葬禮上,始終微笑的母親與痛哭的摯友
  ◑一名具60年大體美容技術的禮儀師,拚老命替癌逝女童「恢復」生前健康模樣

  人類永遠不可能馴服死亡與臨終。在生命中的某些時刻,我們都「必然」會直面死亡、接近臨終。重點就在於,我們會選擇逃避,或是擁抱人生這些「必然」?以及,死亡終將打碎我們,還是「打開」我們?

  ◈死亡足以砸碎井然有序的生活,卻也可能打開一個人的心,知曉如何面對人生無常。
  ◈時間,不會癒合傷口。
  ◈哀悼不是一種病,哀悼很健康,完全不需要結束,因為悲傷永遠都在,根本無須壓抑。
  ◈死,就像那個明明沒人問、卻老愛劇透的討厭鬼。我們都知道故事的結局,但定義我們的不是結局,而是如何活出自己的故事。
  ◈死亡是黑暗,也是光明,黑暗與光明可以製造出繽紛的彩虹,有各式各樣的色澤、濃淡、色調與明暗。彩虹之美深植於風暴之中,只可惜我們看不見。
  ◈死亡DNA擁有的美麗基因,不是超級名模那種美,而是一種奮鬥與強韌之美。這種美終將帶來各式各樣的成長。
  ◈ 死的聲音是寂靜。擁抱這種寂靜,就能夠接受死亡。讓我們擁抱寂靜,不要無謂地填補寂靜。
  ◈我們所認識的最美好的人,是那些經歷過挫敗、痛苦、掙扎、失去並且在深淵中找到出口的人……美好的人,不會憑空出現;美好的人,是苦難淬煉出來的。

感動推薦

  朱為民∣台中榮總嘉義分院家醫科醫師、緩和療護病房主任
  郭憲鴻(小冬瓜)∣冬瓜單程旅行社總經理
  張立人∣台大精神科醫師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作家

  (依姓氏筆畫序)

各界盛讚

  作者的部落格坦率不諱,時而引人深思,時而踩踏禁忌底線。徹底揭露殯葬業真實面的同時,也提點了一些關於人生與生人的事。推薦非看不可。──《時代》雜誌網站(TIME.com)

  (作者)以網路名人之姿,重新定義了殯葬業這個沉重嚴肅的行業,並為「生命的終極關懷」開啟了不同的對話。──《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本書述說了許多令作者記憶猶新的葬禮故事,那一場場葬禮幫助他擁抱死亡與往生服務的正面意義……也就是「死亡正面觀」(death positive)……他也得以在禮儀師的工作中獲得滿足與成就。──Vice雜誌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卡利伯.懷爾德 Caleb Wilde


  懷爾德是美國賓州帕克斯堡鎮家族事業「懷爾德葬儀社」的第六代傳人與合夥人。他同時也經營人氣部落格Confessions of a Funeral Director(送行者的告白),最近取得英國溫徹斯特大學碩士學業,主修「死亡、宗教與文化」。他曾一舉登上美國各大媒體版面,包括《赫芬頓郵報》,《大西洋月刊》、《時代》雜誌專文報導,以及NPR、NBC、ABC新聞節目《20/20》專訪等。

譯者簡介

駱香潔


  清大外語系,輔大翻譯研究所,專事翻譯。譯作包括:《低酸‧食療‧護胃聖經》、《我,不吃早餐!》、《樹,記得自己的童年》、《用科學打開腦中的頓悟密碼》(商業周刊出版)、《技藝中的生活練習》、《當蟑螂不再是敵人》等書。

  賜教信箱:judyjlo@gmail.com
 
 

目錄

推薦序∣死亡,是什麼?  郭憲鴻(小冬瓜)
推薦序∣透過死亡,看清人生  蘇益賢
推薦序∣死亡的教育,其實是「生命教育」 朱為民
 
作者的話
第一章∥死亡負面論述
第二章∥葬儀社就是我的遊戲場
第三章∥被死亡打開
第四章∥死亡安息日
第五章∥在黑暗中尋找上帝
第六章∥神聖的塵埃
第七章∥往生服務的迷思
第八章∥走前門政策
第九章∥聆聽寂靜的聲音
第十章∥以哀悼敬拜
第十一章∥每個人都是一小片馬賽克
第十二章∥人世的天堂
第十三章∥超越宗教的神祕主義
第十四章∥盡情懷念逝去的他們
第十五章∥找到該說的話
第十六章∥陰與陽
結語∥十個信念
 
謝詞
問題討論
 

推薦序

死亡,是什麼?

郭憲鴻(小冬瓜)冬瓜單程旅行社總經理


  「死亡,是什麼?」

  很多人都知道,我的父親郭東修,是一位從黑道分子轉為殯葬達人的男子漢。而他因為工作繁忙,常常把我帶著身邊。五歲的我,就此開啟了進出殯儀館的人生。在殯儀館這個充滿死亡的地方,我看到了許許多多家屬悲傷地送別親人,他們不是制式化的哭泣、哀悼、隨著往生者遺體前往火葬場……而是展現形形色色的人性與不同的人生,不論是光輝的、陰暗的;或是富貴的、貧窮的、年長的、年輕的……

  對我來說,我所看到的是,最後的最後,都燒成了一堆白骨。

  對禮儀師來說,處於往生者的人生與世界,我們禮儀師有時就像站在高山、有時又是親密地站在往生者的身邊,陪伴每個生命該有的歷程,而且不帶情感。我看著往生者的人生,心中總是浮現一個問題:死亡面前,人人平等,那我們何苦要活得這麼辛苦?

  那時候我年紀還太小,找不到答案。

  隨著年紀增長,遇見的人愈來愈多,看著爸爸處理各種案件,我內心對於死亡的問題也愈來愈多:死亡應該是需要被了解的?死亡是不是也有深度?而這深度,決定你人生的成功嗎?還是決定你活著的態度呢?

  面對這些問題,我的第一個想法是,死亡很諷刺,也很強硬,當你生前有所執著的人事物,到了死亡關頭,會逼得你必須要完全放下。曾經輝煌的成就、財富、體態、美貌、家人……這些你都無法「永遠」擁有。許多人即使死亡當前,仍懷抱著執著,不願意面對死亡,結果就在人生最後的終點時,痛苦而終。

  更不要說,有人回顧一生,卻糾結著人生成功與否,死前仍然不能放下。
  人生成功與否,能用什麼來證明?死亡可以證明嗎?

  有的人從小含著金湯匙出生,人生一帆風順,卻因為與家人疏離,最後妻離子散,晚景淒涼,無人送終;有人一生簡單樸實,甚至為了上一代背負沉重債務,但家人間互相支持,最後一家人陪伴床側,安詳逝世。

  到底哪一種人生才算成功?而什麼樣的人生結尾是你真正想要的?

  書中作者提到「處理身後事最大的難題,往往並非殯葬禮俗,而是家人的情感糾葛與不同價值觀衍生的矛盾、甚至是衝突……』這段文字令我印象深刻。當你逃避這個人生必經的畢業考時,獲得的不只是自己的遺憾,更是家人的焦慮衝突與痛苦。

  坦白說,剛開始拿到書時,我還有點擔心,美國的國情與亞洲不同,對於死亡與殯葬的觀念是不是天差地別?在台灣,死亡教育非常缺乏,人的恐懼往往來自於未知,我們常常因為不了解而恐懼,所以台灣人很害怕面對死亡。還記得我們小時候,家長總是交代著,經過路邊的喪家靈堂,要快步經過,或是繞路而行。逃避,加深了我們對於死亡的恐懼。

  但看完這本書後,我發現我的疑慮是多餘的。本書作者卡利伯・懷爾德,不僅自己是一名禮儀師,更來自世代都是禮儀師的家族,所以他聽聞了許多豐富的人生故事。他用簡單明快的語句,告訴我們,如何自在地面對死亡?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透過學習死亡讓自己生命更有價值?也要讓存活的家人學著如何面對死亡造成的悲傷與遺憾?

  更重要的是,了解死亡,且抱持著「正向態度」。

  本書作者在書末提到了十個對死亡正向的信念。其中一個是,「擁抱死亡是可以好好活著的關鍵要素。擁抱死亡,愈能接受自己是凡人、愈能勇敢面對死亡,就愈能擁抱生命。』

  我有一位朋友也是禮儀師,恰好是這樣的態度。他信仰基督,但原生家庭信仰佛教。雖然他才三十歲卻已看多了生離死別,於是他開始為自己的後事做準備。他決定用一輩子的「緩慢革命」,取得跟家人溝通與認同,希望家人尊重他最後的決定。

  我認為他非常正向的面對死亡,勇於擁抱死亡,但,萬一失敗了呢?他說:「起碼我盡力試過了。」我回頭想想,我會不會在人生的最終關頭,不遺憾曾經做過的,而是遺憾沒做過的呢?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死亡,是什麼?」現在的我,心中的答案是:死亡提醒了我,美好的事物總是有限的,因此我們應該珍惜當下,珍惜真正對我們重要的人事物,同時好好活出自己,因為這是我們人生中「只能擁有一次的經歷』。
 
  這本書是一本非常精采的「人生期末考」參考書,幫助我們在人生最後的必經路上,可以微笑啟程。雖然本書不一定能幫助我們拿滿分,但看完之後,你對於面對死亡的基本態度,一定可以及格。

透過死亡,看清人生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作家


  身為萬物之靈,我們之所以能過著文明般的生活、打造舒適的環境,不斷地挑戰、超越自我,一切都要歸功於人類花費數千萬年時間所演化出來的器官——大腦。

  頭顱上這具精密、複雜程度不輸給宇宙的器官,使我們能記取過去的教訓、理解現在的處境,以及,預測未來的世界。這是種祝福,卻也是詛咒。人類是少數生物中,能夠意識到自己終將滅亡的物種。這終將到來,充滿模糊與未知的「死亡終點」,帶給了我們有形、無形的恐懼和焦慮。這種焦慮,使人類在面對老天爺給的終極課題時,反而變得倉皇失措。死亡,就如同西方知名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所形容的「太陽」一般:一直存在著;我們或許能偶爾窺視,卻無法長久直視。

  直視死亡帶來的焦慮,足以打碎一個人或一段人生,我們無法坐視不管。因此,有人會選擇忽視、否定、壓抑,在生活中盡力「遺忘死亡」。有人努力地思考,該如何克服、抹去死亡帶來的種種負面影響。也有人在這兩種作為之中擺盪,就像本書的作者一樣。他成長於雙親皆從事殯葬業的環境,自幼便(被迫)大量的面對死亡。從抗拒死亡、否定死亡,到後來正視死亡、理解死亡,甚至參透了一些死亡的意義,這一段段與死亡交手的經驗,也構成了作者成長的脈絡。

  死亡就像一片放大鏡。在鏡面下,人性的美醜善惡被看得好清楚。我們都不陌生,父母去世後手足失和、鬧翻的新聞片段。但是,同樣的死亡鏡頭,卻也可能寫出不同版本的人間物語。讓家人拾回凝聚的力量,使原本分裂的關係,找到重新癒合的可能。

  閱讀本書就好像參與了好多場人生告別式。即便都是死亡鏡頭,經過了作者的「運鏡」,我們得以看見死亡劇本中不同的風景。死亡不再只是讓人恐懼的忌諱,而是讓生者與亡者的生命得以轉換成長的材料。

  這是一本故事書,也是一本藉由死亡不斷省思自己的自我探索筆記。閱讀時,不妨跟著作者的描述,一起參與眾多主角們和世界說再見的故事。去感受死亡帶來的深層痛苦,也看見死亡帶給我們的力量。去感受人類臣服在死亡之下的脆弱,也不忘愛所帶來的勇氣如何陪伴我們走過死亡關卡。

  死亡就像一片放大鏡,將我們原有的恐懼放得好大。但同樣地,若我們能早點思考、理解死亡,它也將帶給我們不容小覷的力量。讀完本書你會發現,人生不再只是「生或死」、「克服或否認」的二選一難題。在死亡面前,好壞、善惡、對錯、黑白等二分思維已不再適用。死亡真正想提醒的是,你到底想活出一段怎樣的人生?

死亡的教育,其實是「生命教育」

朱為民/台中榮總嘉義分院家醫科醫師、緩和療護病房主任


  我是一個安寧緩和及老年醫學專科醫師,常常有機會到社區去宣導安寧和預立醫療決定的觀念。在宣導的過程中,四處碰壁是一種常態。

  有一回,我們到了中部某大型社區的關懷站,參加他們的社區營造活動。我穿著醫師袍,護理師也身著制服,現場五六十位老伯伯和子女們,看到我們來都很開心,紛紛上前詢問跟健康相關的問題。

  可是當我們表明,我們是安寧病房的醫師和護理師的時候,氣氛丕變。

  「安寧?那不就是那個?」有一個阿姨,用右手食指比了一個「死翹翹」的手勢。
  「醫師,拜託一下,在這裡不要講那種東西啦,會怕啦!」另一個阿姨,趕緊把自己的長輩帶到後面,離我們遠遠的。
  「簽這意願書什麼東西!我不要簽,你們是不是詐騙集團?」另一個伯伯不知為什麼講到這個話題突然生氣,拄著拐杖快步離開會場。

  我跟護理師面面相覷,不知道該說什麼。
  我想問,死亡,真的有這麼可怕嗎?曾幾何時,死亡好像《哈利波特》中的佛地魔一般,變成了「不能說出名字」的事情?

  但是回顧我們過去的生命歷程,會發現這一點都不令人意外。

  國小的學童,開始對於死亡有所了解的時候,若是詢問父母親:「你們有一天會不會死掉?」會得到正面的回答嗎?
  國高中的學生,每天在不同的科目中奮鬥,連小考、段考、模擬考都排不出時間了,又怎麼會有時間談論死亡?
  大學時期,除了那些有開設「生死學」課程的科系之外,有多少大學生會找時間去學習,接近死亡呢?

  一直到出社會,我們忙著工作、忙著成家立業、忙著活。即使我們心中都知道自己有一天會死,但很少有機會去學習關於死亡的種種事情。

  一直到有一天,長輩生病過世了,很多人才第一次體驗到,「原來這就是死亡!」但如果沒有好的心理素質,這時候常常伴隨著強烈的情緒:憤怒、難過、無法接受。

  因為,沒有人教我們怎麼面對。

  死亡的教育,其實是一種生命教育,因為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

  因此,我在閱讀本書的時候,常常有一股想要拍桌叫好的感受。本書對於死亡的描寫,以及一般人面對死亡的舉動,極度寫實。作者卡利伯.懷爾德是一個禮儀師,禮儀師的角色,其實跟安寧緩和醫師的角色很接近,都是在一個人生命的最後一程,傾聽、陪伴。善終,其實是希望讓病人和家人的生命都能「活」得更好。

  就像這本書的書名一樣:《死,打碎我們,還是打開我們?:生死交界六代送行者,最真摯的心靈告解與生命體悟》,我們從死亡中學習,其實更可以看見生命的全貌和本質。

  這是一本生命教育的書,誠摯推薦給大家。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7778277
  • 叢書系列: 生命樹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28天救回國中數學:從20分快速進步到70分,用你一定可以理解的方式打好基礎,看完題目再也不說「我放棄」。
作者:鑰匙出版社
出版社: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10-31
66折: $ 329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榮格與史坦納:靈性心理學的曙光
66折: $ 508 
金石堂 - 今日66折
爸媽不用逼的高效讀書法:哈佛、史丹佛、耶魯大學實證,不用刻意努力也能提高成績。
作者:菊池洋匡
出版社: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08-31
66折: $ 238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追尋角落的微光:看見底層的人們被苦難所激發的潛能(二版)
作者:程敏淑
出版社:木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03-04
66折: $ 211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成了鬼家人的他備受寵愛(1)
作者:五梅えるこ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21
$ 111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塔木德:猶太人的致富聖經[修訂版]:1000多年來帶領猶太人快速累積財富的神祕經典
作者:佛蘭克.赫爾
出版社:智言館
出版日期:2014-04-01
$ 175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緋色誘惑(7)(完結特裝版)
作者:山根綾乃、藤崎スグル
出版社:尖端出版
出版日期:2024-11-21
$ 699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素食者【亞洲首部榮獲國際曼布克獎作品】
作者:韓江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23-05-10
$ 300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異世界悠閒農家(16)
作者:內藤騎之介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25
$ 205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彼岸島 48天後…(34)
作者:松本光司
出版社:台灣東販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27
$ 103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永世流轉Ⅱ 無修正
作者:黑青郎君
出版社:未來數位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13
$ 277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心境:簡忠威水彩藝術
出版日期:2024-11-21
$ 1287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