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沒有「被討厭的勇氣」也沒關係,
精神分析師告訴你,
快樂就在自戀與依賴他人之間。
精神分析師告訴你,
快樂就在自戀與依賴他人之間。
受到他人的稱讚很彆扭?
覺得「依賴」是「軟弱」的代名詞?
麻煩別人會產生罪惡感?
常用嚴格的道德標準檢視自己也檢視別人?
周遭朋友都稱讚你很堅強,但你過得一點也不開心?
看過《被討厭的勇氣》,對於「像個大人一樣地變堅強吧!」這樣的話感到疲倦;那麼,你一定要了解以「自戀」為主流的心理學。在美國諮商界蔚為流行的寇哈特學派認為,好的人際關係會讓人生更完美,而適度的自我中心、依賴他人,對朋友撒嬌,則能讓自己或是他人都過得更美好。
這是因為「自戀」是人的本性,我們內心深處總認為自己是最受人喜愛、最重要的存在。因此當人際關係出現摩擦時,不要一昧地討好對方,反而要先對自己好才行。
日本著名精神科醫師和田秀樹,在長期接觸心理諮商的過程發現,面對「無論如何都要堅強」的口號,人們往往懷疑自己有沒有能力達成;而主張接受自己的脆弱、重視自我感受的寇哈特,則更符合現代人的內心,也更能在重視自己與重視他人的心理之下,改善人際關係。
「人」無法獨自生存,「獨自堅強」無法撫平內心的傷痛。試著學習依賴他人,相信你也能重新找回快樂的自己。
若能掌握以下幾點,自己跟他人都會更快樂!
滿足自己和他人的「自戀」。
大膽地對人撒嬌。
坦然地接受別人的稱讚。
找到自己可依賴的人。
拋開「會帶給別人困擾」的想法。
培養自己的「同感力」。
超有用推薦
王浩威 精神科醫師 | 許皓宜 諮商心理師 | 李郁琳 心理勵志作家
周慕姿 心曦心理諮商所所長 | 許豪沖 精神科專科醫師
徐珮芬 詩人
「比起孤獨,我選擇相信有個人,願意在我縱身一躍之際做我的遮雨棚,屆時,我也將徒手挖出自己所有與之交換。」── 詩人/徐珮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