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學者 張子超
「鹽」是非常生活化的東西,每天三餐都離不開「鹽」,尤其台灣四面環海,生產海鹽曾經是非常重要的產業。我們天天都需要鹽,甚至要靠鹽的產業維生,但我們瞭解「鹽」嗎?學校的教科書上通常只告訴我們,鹽就是氯化鈉,它的物理性質是會溶於水,如果把鹽溶到水裏,用火加熱蒸發水分,會得到鹽的顆粒,如果過程緩慢,還會得到鹽的結晶。這樣的內容忽略了鹽跟我們生活上的密切關係,也沒告訴我們的學生台灣製鹽的歷史,以及鹽業發展的過程。
這本書對「鹽」有非常完整的介紹,在「鹽,就是生命」的章節中,說明了「鹽」的重要性,例如「食物中的鹽」會讓我們驚訝,原來洋芋、花生和鬆餅都含有不少的鹽分;又如「身體裏的鹽」,可以使我們瞭解每個人身體含有多少比例的鹽,每天又需要補充多少的鹽。鹽的製造也是很重要的話題;想要知道鹽田要怎麼設計,又如何利用陽光來曬鹽,還有其他製鹽的方法嗎?在「鹽是怎麼來的?」單元中,提供了相關的知識,可以讓學生對鹽的一切有清晰的瞭解。
本書「歷史不會忘記鹽」的單元也是非常有趣,值得花點時間閱讀。史前時代人跟鹽的關係是什麼?漁牧時期、農業時期、和陶器時期的鹽是怎麼回事?對任何年紀的人來說,這些都是很吸引人的話題。古代的鹽又是怎麼交易的呢?古老的中國把鹽當成是稅收,是不是都很有趣呢?
我們都知道鹽的用途是提供食用,卻忽略了它還有很多其他的用途,尤其是工業的用途;在「鹽的各種用途」中介紹了鹽的全方位功能,例如農藥、肥料、洗髮精、玻璃、游泳池…,這些資料確實擴展了我們對鹽的觀點。其實,本書最後所附的「台灣鹽巴的故事」,也是精心的安排!
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 周儒
「活在鹽的世界裡」一書,用淺顯易懂的句子,帶領讀者認識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鹽,並將地球上各地與鹽有關的歷史、功能、以及與萬物的關係都一一呈現,這與環境教育所強調的「以環境中的真實事務作為有意義學習的起始點,並強調跨領域的統整合作」的道理不謀而合。
生活中的鹽雖然看似不起眼,但卻影響了萬物的生長和人們的生活,從對動植物生長的影響、鹽的來源、各地的鹽稅制度、鹽的各種功能和角色等,本書中以綜觀的角度,提出各種與鹽相關的故事,其中有趣的是,在書中的小方格裡,鼓勵讀者用動手操作各種與鹽相關的小實驗及體驗活動,本書除了讓讀者獲得與鹽相關的知識,也多了自己動手做的樂趣。讀完本書,你會發現,原來,我們真的「活在鹽的世界裡」。
發行人 羅宏仁
自然生活化
通常我們認為生態保育的倡導起源於美國,因為北美擁有許多壯麗的自然景觀。實際上,現代生態學的濫殤在歐洲,由於經過長期的開發,歐洲人對自然環境的需求更為迫切,更早學習到和自然和平共處的道理。《生態大發現》這套書的法文原書為「啟蒙之旅」的系列,用於教導兒童認識周遭環境,內容包羅萬象,談自然,也涉獵人文社會,我們仔細挑選其中和自然生態相關的六個主題,引進翻譯成中文,讓華文讀者有機會接觸文藝復興重鎮的自然觀點。我們以《生命怎麼來的》帶引全套書,因為唯有生命存在的當下,你我才會有對談。而《地球,你好嗎?》是對自我的反詰,是否善待我們賴以為生的地球生態系。因為《我們都是水做的》,要善待生命就必須了解地球上的水資源。但是,有多少人知道:我們其實《活在鹽的世界裡》?除了飲食脫離不了鹽巴,大部分的日用品都和「鹽」關係匪淺。
地球生態系裡的物質不斷在循環,若有堆積、停頓,就會造成環境問題,而推動物質循環的能量絕大部分來自太陽。《有個性的太陽》不僅讓我們了解太陽和地球的關係,還要注意太陽的「個性」,以免遭曬傷。最後,我們要《能源停看聽》,除了認識太陽的能量如何儲存在地球外,還有人類怎麼開發、利用這些能源,以及跟上環保的世界潮流,使用合宜的能源。全套書以輕鬆的筆調,搭配活潑可愛的插畫,用生活化的方式,再加上法國人的幽默,不只適合國小中高年級的學生閱讀,也是喜愛插畫讀者的最佳收藏,更是全家共讀的「家庭書」。書中介紹的主題都以日常生活為出發點,並介紹世界各文化的相關特色,使讀者不只認識自然生態,也從書中獲得更寬廣的世界觀。人和自然畢竟是一體的,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我們期許《生態大發現》這套書能夠帶給現代兒童除了電腦、遊戲平台以外的另一個好選擇,使自己的人生更豐富。我們也冀望閱讀過這套書的讀者,對我們身處的環境做進一步的關懷,在地球生態系中做出最佳的貢獻。
這套書能夠順利出版,除了所有工作人員的努力以外,我們要感謝鄭清海老師的校對與鼓勵、金恆鑣老師的指導和張子超老師的推薦,還有吳忠宏老師熱心促成周儒老師、陳佩正老師、許毅璿老師和葉欣誠老師的閱讀、指正與推介,以及林良恭老師在課務繁忙中仍抽空為我們審閱與推介,是我們盡力完成的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