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獎紀錄:
亞馬遜讀者★★★★★感動推薦
亞馬遜2013年非文學類7月最佳書籍
知名科技網站Gizmodo 2013年度選書
名人推薦:
「《夜的盡頭》是當代人很需要的一本好書,它教導我們如何在繁華絢麗的世代,找回對大自然失落的感動,以及對造物主真誠的敬畏。」──汪中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媒體高度評價】
「非常引人入勝!《夜的盡頭》對我們過度暴露在人工照明的世界,提出強而有力的評論。」──《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我們的目的是,在有益生活環境的自然光與現代化人照光之間取得平衡,而《夜的盡頭》為此做出很大的貢獻。」──《衛報》(The Guardian)
「如詩般的記述筆法,探討的主題深微遠大,《夜的盡頭》宛如一部自然文學書寫。」──《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
「全書呈現流暢、詩意、多角度,讓讀者身臨其境、令人深思。真讓人贊嘆!」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一趟自然寫作之旅,對消失的暗黑禮讚。這是一本很有價值的書籍,閱讀後,你會想拯救暗夜天空,甚而再次從天宇間獲得啟蒙。」──《自然》(Nature)期刊
【名人驚艷推薦】
「現代社會最珍貴的,大概是寧靜、孤寂和黑暗,而在這三項稀有的特質中,真正黑暗的環境恐怕是最可遇而不可求。感謝波嘉德為我們探尋真正黑暗的地點,讓我們還來得及好好珍惜它。」──麥克基班(Bill McKibben),著有《大自然的末日》(The End of Nature)
「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失去了黑暗。波嘉德為我們呈現耀眼奪目的照明史,大聲疾呼不應該對夜晚的瀕死狀態不聞不問。」──史崔夫(Bill Streever),著有《冷》(Cold)、《熱》(Heat)
「以前,天空是上帝專屬的領域,但現在,凡夫俗子動動手指,撥動電燈開關就可以抹去黑夜,徹底改變自然運作的韻律。本書用一段美妙又重要的旅程,帶我們一探現代社會即將消失的奇蹟:陪伴我們入睡的滿天星光。」──哈斯凱爾(David George Haskell),南方大學生物學教授,著有《看不見的森林》(The Forest Unseen)
「波嘉德在書裡告訴我們,長期將自己囚禁在光亮的世界會有什麼損失,會如何疏離宇宙神祕的美感。波嘉德還告訴我們,該如何重回大自然原始黑暗的懷抱。」──桑德斯(Scott Russell Sanders),著有《一位環保份子的宣言》(A Conservationist Manifesto)
「字字珠璣!本書非常適合作為現代社會的警世書,讓我們看清楚大自然環境如何在人為外力下土崩瓦解,看清楚大自然崩壞後的嚴重後果。」──貝時(Rick Bass),著有《荒野之冬》(Winter: Notes from Montana)
回失落的感動與敬畏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汪中和
《夜的盡頭》是當代人很需要的一本好書,它教導我們如何在繁華絢麗的世代,找回對大自然失落的感動,以及對造物主真誠的敬畏。
就像作者所說,只要簡單的一個動作,關掉我們家裡電燈的開關,輕輕地走到戶外,抬頭仰望浩瀚星空,我們就能讓忙亂的心安靜下來,在紛擾的生活中體驗安穩。
除了幫助我們靈性的洗滌與更新,?關燈」這個簡單的動作實際上真的是我們人類需要認真面對的議題。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於四月十三日在德國柏林公布了第三工作小組的報告,也為第五次的世界氣候評估報告暫時畫下句點。在這次的第三工作小組的報告中,IPCC清楚的指出,要使得本世紀末全球升溫控制在攝氏二度以內,我們必須在二○五○年前將低碳能源使用的比例升高到八○%,以使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當量到世紀末時能維持在四五○ppm左右。
也就是說,面對日益嚴重的氣候暖化與日趨極端的自然災害,大幅減少碳排放,是我們無可迴避的基本課題。二○一○年全球排放的溫室氣體總量,若以二氧化碳當量為單位,約是四九○億噸,而我們的安全門檻是在二○五○年時降到一八○億噸以下。
這當然是非常困難的目標,但是並不是一個絕不可能的任務,我們必須立即並且多方的進行不同的方案:積極推動碳捕獲與封存、大幅提高再生能源比例、提升發電效率與燃料轉換、增高能源效率、推動節約能源。其中,單單能源效率的提升與節約能源這二項,就可以幫助我們獲得四○%的達成率。
IPCC也嚴肅的警告,我們的時間已經不多,必須馬上開始進行能源方面的重大改變。所以,除了盯緊我們的政府是否朝向正確的能源政策轉型以外,我們每個人現在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實踐能源節約的工作,其中之一就是關燈,以降低我們的碳足跡。
因此,對自己好一點,也給世界一個喘息的時間吧!關掉房間的電燈,抬頭去欣賞那千變萬化的夜空。我們不但能挽救逐漸枯竭的生命,也會挽救我們傷痕累累的環境,並為減緩氣候暖化盡上一份不費力的心意。讓我們一起來努力,也誠心祝福你!
媒體推薦:
【讚譽推薦】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汪中和作序推薦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孫維新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畢恆達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
《衛報》(The Guardian)
《蘇格蘭人報》(The Scotsman)
《哥倫布報》(Columbus Dispatch)
《拉斯維加斯城市生活》週報(Las Vegas CityLife)
《標準晚報》(Evening Standard)
《電訊報》(Telegraph)
《自然》期刊(Nature)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
《科克斯評論》(Kirkus Reviews)
《書商》雜誌(The Bookseller)
《瓊斯媽媽》雜誌(Mother Jones)
《威爾遜季刊》(Wilson Quarterly)
《書單》期刊(Book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