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先秦儒學之人倫思想:以孔孟思想為中心的圖書 |
![]() |
$ 235 ~ 333 | 先秦儒學之人倫思想:以孔孟思想為中心
作者:袁純正 出版社:文史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2-01 ![]() |
|
由於思想是許多人類行為和交互作用的基礎,因此對其物理和形上學的起源、過程和效果的了解,一直以來都是多個學科的長期目標,包括心理學、神經科學、哲學、人工智慧、生物學、社會學和認知科學等。
思考可以讓人類認知、詮釋、描述或模型化其體驗的周遭世界,並作出關於世界的預測。
維基百科
依據本論文之研究題目:「先秦儒學人倫德教之研究」的主要內容,全文共計五章,茲分段列述其摘要如下:
第一章、「緒論」:逐節說明研究之動機、方法及範圍;並依史料說明「人倫教之緣起」,從人倫德教之濫觴著手,以尋求各類德行之根源與涵義,以明瞭人倫德教的社會價值。
第二章、提示「人倫德教的主要內容」:其間包括家族、鄉黨、學校、以及社會各階層的倫常教化等。
第三章、旨在說明「人倫德教的理論依據」:從孔子倡言的「仁、義、禮」之教;曾子的「論養親之道」;到孟子的以「五倫」為教化之始;逐次來討論人倫德教的倫理基礎。並以「人倫德教的哲學觀念」,從應然決定實然的存有論,來論證人倫常德存在的必要性,以肯定其社會的價值及功用,並藉此以確認其道德觀念。
第四章、重視「人倫德教的教育實踐」:先以主觀的修養為起點,來恢復自己的本心和善性,進而分段來討論心靈淨化的修養工夫。其次以先秦的學校教育來提示人倫教育的德目,並據此以說明其實踐的要道。最後,以家庭和睦為社會安定之基礎,明人倫為教民治國之先務,以標明人倫德教的社會功能。
第五章、「結論」:提出加強國民道德培養,落實人倫常德於公民教育之中,促成親情倫理與社會倫理的調和,以及時代變遷的調適,儒學新觀念的建構等論點作結。祇有社會全面推行倫理道德重整運動,大家樂意地來實踐人倫常德,才能形成善良風氣,以建立一個安定祥和的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