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這本書對任何國家在心理健康議題上感興趣的人,都會很有幫助。」
哥倫比亞大學醫學及公共衛生博士 EZRA S. SUSSER
「期望這本書可以成為台灣會所在地化歷程中,促進對話的觸媒。」
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 王增勇
「是什麼樣精巧的設計,能夠讓會所屹立不衰,成為精神復健中的經典呢?一直到讀了這本書,才豁然開朗。」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社區精神科醫師 徐淑婷
「願這本書的精神在我們心中播下希望的種子,共同為台灣的精神健康體系改革與社會實踐努力。」
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秘書長 張朝翔
本書由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與真福之家團隊耗費近8年時間翻譯,介紹於1950年代起源於美國紐約的活泉之家(Fountain House)及1994年成立的國際會所發展中心(ICCD,現稱CI)其發展會所模式(Clubhouse Model)的背景與歷程。同時探討美國紐約活泉之家如何以去機構化和社會實踐的方式,鼓勵會員自主參與,並提供持續的心理社會支持,促進其社會適應與復元。期許能藉由本書的出版來推廣會所模式及提供有需要的團體在實踐上的參考,為現階段台灣精神社區服務注入更多的養分,並因著會所模式的實踐能協助、陪伴精神障礙者「有機會用自己的方式,生活在社會上,並且不孤單」。
作者簡介:
Alan Doyle
活泉之家(Fountain House Institute)的主任(director)。他曾擔任長島地區學校系統的職業教育助理主任,並曾為麻薩諸塞州教育專員的聯邦聯絡人。他畢業於紐約復旦大學(Fordham University)和哈佛教育學院。
Julius Lanoil
活泉之家的心理治療師和健康顧問,並擁有醫療復健主任的認證。他曾任活泉之家助理主任,並擔任過紐澤西州醫藥與牙科大學精神醫學系的助理教授以及精神復健主任。在此期間,他創建了「會所」(The Club),這是活泉之家模式的複製項目,以及「SERV」,一個全紐澤西州的居住計畫。他也是精神復健協會(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Association)的共同創辦人,並擔任該協會期刊的首任共同編輯。
Kenneth J. Dudek
曾任紐約活泉之家的主席兼執行主任。他從社工做到麻薩諸塞州社區支持主任,在社區心理健康領域擁有三十年的工作經驗。他最近的治療創新工作包括支持性教育、健康和社區精神醫療的計畫。他在波士頓大學獲得了社會工作碩士學位(MSW)。
譯者簡介:
譯者:葉湧恩、胡慶儒、李小薰、吳希君、余尚彥、林彥良、林祥宇、洪山力、袁朝樑、楊秉儒、劉俊緯
執行編輯:呂又慧、陳秋慧、梁瓊宜、楊秉儒、廖福源、劉俊緯
因著對會所模式的熱情及工作日並肩參與建立的關係基礎,由伊甸基金會真福之家志工葉湧恩先生(現職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與數名活泉之家、真福之家的會員及職員共同翻譯與出版此書。起初為內部共學所需,每週固定聚會並討論如何將艱澀的原文翻譯為大家都可以易懂的文字。後來發現此書的內容太珍貴不能只有自己人知道,於是走上出版此書的不歸路。
校譯:郝天行
臺灣失序者聯盟的共同發起人,目前為臺灣失序者聯盟秘書,致力於心理社會障礙者權益倡議,並摸索同儕支持自助的可能性。在社群工作過程中與翻譯團隊認識,受邀擔任此書校譯工作,希望將會所的歷史與精神介紹給臺灣朋友認識。
審閱:楊志賢
現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精神科主任,專注於公共心理衛生和精神健康,長期致力並促成精神醫療與社區網絡間的合作;並在SARS及COVID-19疫情期間,致力於強化醫療應變措施與醫護心理支持,強調在危機中保持穩定與透明的溝通,並呼籲大眾提升自我健康管理,以共同面對疫情挑戰。同時擔任伊甸基金會真福之家顧問委員會之成員,義不容辭且不遺餘力地肩負審閱本書之重責大任。
章節試閱
前 言
這本關於活泉之家(Fountain House)的起源與立場的書,很可能成為經典。它闡明了心理健康照護和倡議中一個主要行動背後的驅動理念。雖然主要聚焦於紐約市的始祖活泉之家,但它描繪了現在已經成為全球運動的起源。我預計這本書將會被廣泛地閱讀及討論,它能夠(也應該)對心理健康的未來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
這本書的其中一個顯著的特點,是作者們能夠用清晰且引人入勝的語言來表達深刻的思想。他們的寫作提供給廣大讀者容易理解及豐富知識的內容。這本書同時具有學術價值,對於那些對消費者及倡議運動和心理健康照護歷史感興趣的人來說,這將是必讀之作。這本書的素材很新穎,因為活泉之家的故事以前從未與其背後思想的演變一起被講述過。它起源於紐約在20 世紀初為了貧窮者與移民者所建立的睦鄰之家,這一點將讓許多人感到驚訝。
當我在閱讀這本書時,我發現特別引人入勝的一點是,即便是早期活泉之家建立的基本原則,也能被如此清晰地提煉出來。這種清晰性由「被需要的需要」這一原則體現出來。正如書中解釋的,活泉之家的一個基本前提是我們所有人都有「被需要的需要」,這是人人都能理解的原則。這句話的簡單性不應讓人誤以為這個概念是顯而易見或容易應用的。這絕對不是顯而易見的,因為我們通常遇到的心理健康服務,也並未使用這些前提來指導其實踐。事實上,當活泉之家的創始人採用這一個前提,作為建立促進精神病人復元環境的基礎時,代表了一種深刻的洞見。書中詳細闡述了有效應用這項原則所需的毅力,而這一點是透過建立「工作社群」來實現的。
強調這點的一個原因是,若要促成社區心理健康照護的持續改革,需要立基於簡單易懂的前提來制定策略。這些前提不僅需要被倡議者或實務工作者的理解,同時要能夠被使用者、非正式的照顧者(informal caregivers)、服務提供者、社群團體、政府機關和其他不是主要關注心理健康的相關利益方(constituencies)理解。從全球觀點來看,必須假設某些群體只有基本的或完全沒有讀寫能力,至少能持續性地需要這些群體不會破壞改革運動,而最好是能夠成為積極的支持者。社區心理健康的歷史充滿了最初發展良好但尚未被廣泛採用或持續的做法。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之一,是這些做法的基本理論往往沒有得到廣泛理解,也並未以所有人類需要和理解的東西來闡述。另一個原因是,是這些做法沒有充分在截然不同的背景中使用與適應過。可持續性和有意義的具體做法調整,都取決於容易傳播的基本思想作為起點。
我相信這本書對任何國家在心理健康議題上感興趣的人,都會很有幫助。事實上,活泉之家的基本原則,在現今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國家特別具有意義。這本書在這些國家的實際接受程度,將取決於是否能認識到活泉之家的基本前提可以適應於多種截然不同的背景。然而,本書將這些前提提煉成普遍可以理解的原則,創造了能夠被接受與適應的可能性。
EZRA S. SUSSER
前 言
這本關於活泉之家(Fountain House)的起源與立場的書,很可能成為經典。它闡明了心理健康照護和倡議中一個主要行動背後的驅動理念。雖然主要聚焦於紐約市的始祖活泉之家,但它描繪了現在已經成為全球運動的起源。我預計這本書將會被廣泛地閱讀及討論,它能夠(也應該)對心理健康的未來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
這本書的其中一個顯著的特點,是作者們能夠用清晰且引人入勝的語言來表達深刻的思想。他們的寫作提供給廣大讀者容易理解及豐富知識的內容。這本書同時具有學術價值,對於那些對消費者及倡議運動和心理健康照護歷史感...
作者序
伊甸基金會 序言
自1995 年《殘障福利法》(現為《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修法,慢性精神病患者列入法定服務對象後,伊甸基金會(以下簡稱本會)開始思考如何回應社區中精神障礙者的需要並提供自立生活的支持,故透過文獻的探討及諮詢專家學者的意見,於2004 年4月9 日成立「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臺北市私立活泉之家」,嘗試發展來自美國紐約的會所模式(Clubhouse Model)。
2012 年,因著前台北市政府社會局黃清高副局長、政治大學王增勇教授及台北市心生活協會、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等民間社群夥伴的積極推動,促成台北市政府與民間團體公私協力推動「精神障礙者會所─真福之家試辦案」(以下簡稱精障會所,稱呼台灣的實踐),由本會參與經營迄今。此模式源自於國外的經驗,本會在實踐此模式的過程中,除了參與國際會所的培訓課程及接受國際會所認證外,也會持續翻譯會所相關研究文獻及召集讀書會來共學。
本會從實踐經驗中發現持續閱讀會所相關文獻,並與會所夥伴們共學討論的重要性,故於2017 年起號召會員們一起翻譯此書,同時獲得具備翻譯能力且對此領域有意願投入的志工─葉湧恩醫師的協助。初步翻譯完成後,於2018 年開始內部共學討論,但因為僅限內部封閉式的分享,翻譯的品質停留在看得懂但不太流暢的程度。
台灣自2021 年起,中央政府參考會所模式之精神,積極推動全台布建具夥伴關係的協作模式據點;與此同時會所模式也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社區心理健康服務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會也積極參與中央計畫的推動中,陸續在金門、嘉義、新北、台中、宜蘭、高雄、屏東、基隆、台南等縣市承接協作據點發展精障會所。隨著眾多民間團體投入其中,對會所模式也產生了更多在地化實踐的疑問及思辨,本會期許能藉由本書的出版來推廣會所模式及提供有需要的團體在實踐上的參考。
故本會於2023 年起,邀請郝天行女士進行專業潤稿,楊志賢醫師協助專家審稿,王增勇教授、徐淑婷醫師及張朝翔秘書長應邀撰序。能順利產出這本富含歷史發展、實踐經驗與生命厚度的會所指南,要感謝各界人士的支持,期待本書的出版能為現階段台灣精神社區服務注入更多的養分,並因著會所模式的實踐能協助、陪伴精神障礙者「有機會用自己的方式,生活在社會上,並且不孤單」。
伊甸基金會 序言
自1995 年《殘障福利法》(現為《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修法,慢性精神病患者列入法定服務對象後,伊甸基金會(以下簡稱本會)開始思考如何回應社區中精神障礙者的需要並提供自立生活的支持,故透過文獻的探討及諮詢專家學者的意見,於2004 年4月9 日成立「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臺北市私立活泉之家」,嘗試發展來自美國紐約的會所模式(Clubhouse Model)。
2012 年,因著前台北市政府社會局黃清高副局長、政治大學王增勇教授及台北市心生活協會、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等民間社群夥伴的積極推動,促成台...
目錄
推薦序
群在,故我在 / 王增勇
這正是復元工作者必修的經典書籍 / 徐淑婷
重塑「關係」、啟動「復元」
台灣精神健康體制的改革與社會實踐 / 張朝翔
伊甸基金會 序言
前 言
導 論
第一部 工作社群
第1章 從「活動團體治療」中得到的洞見
第2章 再造活泉之家
第3章 工作社群的核心原則
第二部 社會實踐
第4章 定義社會實踐
第5章 轉化性設計
第6章 動機教練
第7章 關係中的議題
後記:社群中的復元場所
致 謝
年 表
術語表
備 註
參考文獻
推薦序
群在,故我在 / 王增勇
這正是復元工作者必修的經典書籍 / 徐淑婷
重塑「關係」、啟動「復元」
台灣精神健康體制的改革與社會實踐 / 張朝翔
伊甸基金會 序言
前 言
導 論
第一部 工作社群
第1章 從「活動團體治療」中得到的洞見
第2章 再造活泉之家
第3章 工作社群的核心原則
第二部 社會實踐
第4章 定義社會實踐
第5章 轉化性設計
第6章 動機教練
第7章 關係中的議題
後記:社群中的復元場所
致 謝
年 表
術語表
備 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