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八世紀末,伊斯蘭政權下的國家圖書館「智慧宮」,保存大量古老典籍,開
創人類歷史上少見的文明高峰。
★破解阿拉伯學問顛覆西方文明的關鍵秘密!從哲學到科學隨處可見阿拉伯知識的痕跡。
★世界公民必讀的宏觀世界史,深刻剖析中世紀埋下的現代東西方衝突根源。
★前台灣伊斯蘭研究學會理事長林長寬專業審訂。
作者簡介:
喬納森‧萊昂斯(Jonathan Lyons)
美國人,長期致力於東西方關係研究,最初關注冷戰雙方,後轉入阿拉伯世界與西方關係的研究。曾任路透社編輯和國際記者達二十餘年,足跡遍及阿拉伯世界。現任澳洲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全球恐怖主義研究中心研究員和宗教社會學博士候選人。另著有《西方眼中的伊斯蘭世界:從十字軍東征到反恐戰爭》(Islam Through Western Eyes: From the Crusades to the War on Terrorism)。
譯者簡介:
劉榜離
教授、碩研導師。從事翻譯理論與實踐研究,先後出版《資本主義與社會進步》等譯著十餘部。
李潔
專職翻譯者
楊宏
專職翻譯者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前台灣伊斯蘭研究學會理事長/林長寬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崔國瑜
好評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序)
探險家達伽馬靠阿拉伯人的航海知識才抵達印度,
沒有阿拉伯人,就沒有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
一次揭露被西方抹殺的阿拉伯知識成就!
成千上萬的珍貴手抄本佈滿牆面,在這些紙頁之間,蘊藏著阿拉伯數字的原型與宇宙的奧秘。來自各地的飽學之士沉浸在書香中,翻譯、保存古老的典籍,更竭力突破人類所知的界限,互相激盪新的思想。
這裡是伊斯蘭政權阿巴斯朝在八世紀末創立的翻譯與學術中心「智慧宮」(Bayt al-Hikma),位於今日伊拉克的巴格達。「智慧宮」是伊斯蘭黃金年代最璀璨的花朵,在掌權者的支持下,學者專家們從希臘、波斯、印度等古典學問手上,接下科學發展的火炬,用阿拉伯文寫下人類文明盛世。
穆罕默德:「即使學問遠在中國,也要往而求之。」
中世紀時,西方基督教教會勢力壯大,主張神聖的信仰凌駕於理性之上,對地球、星象的探索是對神的褻瀆,因此百般阻撓西方的科學發展。
然而,伊斯蘭鼓勵人們運用神賜予人類的理性思考來追求知識,來理解神所創造的宇宙萬物。在宗教實踐上,每天五次的禮拜時間訂定、聖地麥加方位的測定、清真寺上幾何圖案裝飾的繪製等,也都促進了天文學、地理學、數學、幾何學等學科發展。
先知穆罕默德就曾經說過:「即使學問遠在中國,也要往而求之。」充分展現了伊斯蘭對知識的推崇與熱愛。
從中世紀歷史看東西方的愛恨糾葛
受限於教會的貧乏學問再也無法滿足中世紀的西方學者,於是以來自巴斯的阿德拉(Adelard of Bath)為代表,他們開始為了求知而出走,將先進的阿拉伯知識帶回西方。
原先西方普遍認為地球是扁平的,現在被地圓說取代;阿拉伯數字也因而傳入西方,沿用至今。這些以阿拉伯文保存的學問幫助達迦馬抵達印度,讓哥白尼寫出《天體運行論》,也終結了「信仰時代」,為科學革命打下厚實的基礎。
一直到今天,這些阿拉伯的痕跡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見到。許多現代的英文字詞其實都是源自阿拉伯文,包括零(zero)、代數學(algebra)、酒精(alcohol)、煉金術(alchemy)等字。現今歐洲常見的農作物,如茄子、西瓜、硬小麥和菠菜等,都是由阿拉伯人傳入的。
不過,當時的西方主流思想普遍仍認為阿拉伯人是野蠻的異教徒,東方的知識更是異端學說。十一世紀開始的十字軍東征更是高舉這樣的旗幟,教會灌輸大眾為神對抗異教徒的觀念,將穆斯林全都描繪成落後的蠻夷,以此來號召人們投入戰爭。
過了數百年,這樣的觀念卻沒有多大的改變。即便西方的科學是建立在東方成就之上,但西方對此甚少著墨。十字軍東征時所散播的偏見似乎也再現於今日的反恐戰爭上。在東西爭端頻繁的今天,審視這段歷史別具意義。
唯有從過去了解現代衝突的複雜成因與多元面向,才能找尋共存共榮的解答。
媒體推薦:
「構思精心,意義深邃……敘述既生動有趣,又文雅別緻。」──Eric Ormsby(加拿大麥基爾大學伊斯蘭思想教授、倫敦伊斯蘭學院教授)《華爾街日報》
「精彩且重要的著作,用清晰、平易近人的方式呈現了西方世界對中世紀阿拉伯學問的虧欠,從方位角到天頂,從代數到零的概念,還有許多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事物都是來自阿拉伯世界。」──William Dalrymple(歷史學家,達夫.庫珀史學獎、沃爾森史學獎得主)
「在不同媒體皆充斥著關於阿拉伯世界錯誤資訊的時代,本書是適合入門者的珍貴收藏品,同時囊括科學、歷史、地理、政治與一般性知識等豐富內容。」──Magda Abu-Fadil(資深國際記者)《哈芬登郵報》
「在這部文筆流暢、清晰明瞭的著作裡,喬納森‧萊昂斯對很少有人問津的領域進行深入的研究,向人們展示阿拉伯科學在在中世紀是如何進入拉丁世界,又是如何幫助一個尚未開化的社會,使其成為文明社會。」──《衛報》
「萊昂斯挖掘出這份被掩埋的思想遺產,使我們對西方和阿拉伯世界的歷史和文化關係有了嶄新的重要認識……他的敘述獨具匠心、力度十足,引領我們重新審視我們對東方和西方的固有認知,而這樣的審視在此時尤為必要。」──《蘇格蘭人報》
「喬納森‧萊昂斯這部充滿生機的中世紀歷史新作永遠不會蒙上塵埃……萊昂斯嫻熟又靈巧地從多個層面講述他的故事,摒棄編年史那種刻板的手法,使他的故事有血有肉、個性十足。」──《洛杉磯時報書評》
名人推薦:前台灣伊斯蘭研究學會理事長/林長寬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崔國瑜
好評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序)
探險家達伽馬靠阿拉伯人的航海知識才抵達印度,
沒有阿拉伯人,就沒有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
一次揭露被西方抹殺的阿拉伯知識成就!
成千上萬的珍貴手抄本佈滿牆面,在這些紙頁之間,蘊藏著阿拉伯數字的原型與宇宙的奧秘。來自各地的飽學之士沉浸在書香中,翻譯、保存古老的典籍,更竭力突破人類所知的界限,互相激盪新的思想。
這裡是伊斯蘭政權阿巴斯朝在八世紀末創立的翻譯與學術中心「智慧宮」(Bayt al-Hikm...
章節試閱
序言 昏禮:日落
幾乎所有人都確信神降下了安提阿的地震,來懲罰那裡放蕩不羈、揮霍無度的生活方式。這座距離地中海東海岸不遠的基督教邊陲小鎮的居民,因墮落而惡名昭彰,他們還藐視對神應盡的嚴肅義務。長期在安提阿擔任地方長官的瓦特(Walter)在描述當地生活時,常常引用基督教的經文、奧維德和維吉爾膾炙人口的語錄來嘲諷這裡的人們。例如他曾說:「他們是一些不喜齋戒、愛好奢華筵宴、耽於美味佳餚的人,總是渴望模仿那些豪奢的生活方式,而非良好的生活方式。」那裡的女人身著暴露的低胸束腰短裝,身上掛著不莊重的飾品,狂歡作樂。瓦特意有所指地說,「可能如流言所傳」,有些婦女甚至委託當地工匠,「用阿拉伯黃金精製服飾,並為她們的私處製作各式各樣珍貴的珠寶飾品;不是用來遮掩其可恥的外表,也不是用來抑制慾火。這些禁忌的方式會更強烈地燃起那些渴望不正當歡愉者的激情。」甚至還有一些人出賣節操,在大街上勾搭朋友和鄰居。
如果兩年前的蝗災還不能阻止剛剛抵達近東的西方人染上沉溺享樂的惡習,這場大地的震動應該會讓任性的人們警覺。西元 1114 年 11 月 13 日,一場地震襲擊馬米斯特拉(Mamistra),在這座邊緣城鎮造成巨大的破壞,預示著即將到來的滅亡。十六天之後,「在夜深人靜,萬籟俱寂,人們已進入夢鄉之際」,安提阿城也感受到了神的憤怒。「這座城市到處是毀滅的景象」,瓦特描述道:「許多人死在家中,存活的人也一定被嚇壞了。他們拋棄家園,無視自己的財富,把一切都留在身後,像發狂一樣在街道或廣場上到處逃竄。他們恐懼又無助,雙手伸向天空,淚流滿面,以各種語言不停地哭喊著:『主啊,寬恕我們吧,寬恕你的子民吧!』」第二天早上,那些受了懲戒的倖存者魚貫進入聖彼得教堂。在大地的劇烈晃動中,他們奇蹟般地毫髮無損,終於發誓放棄追求世俗的享樂。
安提阿城的居民並不是唯一經歷天翻地覆、滄桑巨變的人們。有一位遠離故鄉的年輕鄉下紳士,蜷縮在馬米斯特拉的一座石橋上,尋求庇護;他就是來自巴斯的阿德拉。他並不是為了耶路撒冷的鮑德溫國王和西西里的阿德萊德(Adelaide)那場著名的婚禮,才從英格蘭西南部艱苦地跋涉而來。他對歐洲人縱情聲色的放蕩行為不感興趣,也沒有步上十六年前攻無不克的十字軍戰士的後塵前往「海外的土地」(Outremer)。他不像那些可怕的神聖武士(那些被羅馬教皇烏爾班二世釋放的「法蘭克種族」),在到達聖地之前,橫跨中歐大地,一路強取豪奪、橫行霸道。阿德拉下定決心要向穆斯林學習,而不是在十字架這個招牌下屠殺他們。十字軍戰士在穆斯林異教徒身上只看到罪惡,而阿德拉追尋的卻是阿拉伯智慧的光芒。
安提阿城對於迫不及待的阿德拉來說,一定有著無法抵抗的誘惑力;作為一名青年學者,阿德拉已經十分明瞭為追求知識而走遍天下的價值:「為了跟不同族群的教師接觸,即使要遠行也在所不惜。記住,你在某處發現的問題,另一族群往往能極為巧妙地解答。法蘭克人不懂的事物,在阿爾卑斯山另一頭的人們會揭開其中的奧秘;你在拉丁人那裡沒學到的東西,能言善辯的希臘人會教導你。」西元前四世紀建造的這座城市,一度是亞洲最主要的都市。對基督教世界來說,過去發生在這裡的事情彌足珍貴:第一次使用「基督教徒」這個名稱就是在這個地方,聖彼得也曾擔任過這座城市的首任主教。而那些極為敏感、十分在乎地位的羅馬主教們倒是故意對這一點視而不見。在穆斯林的統治下,這座城市曾經繁榮昌盛,但它此時卻被參與十字軍東征的諾曼人掌控。安提阿這個新的公國,由防禦堅固的中心城市、周圍的平原以及港口都市亞歷山大勒塔和聖西梅翁(St. Simeon)組成。這裡的土地十分肥沃,生產精美的絲綢、地毯、陶器和玻璃製品,為公國帶來財富。
這座默默等待阿德拉到來的城市也和這位年輕人一樣,屹立於東西方的交會點。長久以來,在始自美索不達米亞利潤豐厚的商隊路線上,安提阿一直是重要的中途停留站。傳統的商業貿易完全不顧十字軍東征帶給他們的不便,一如既往地開展著。城內的居民大多信仰基督教─東正教徒、詹姆斯黨人、景教徒以及亞美尼亞人。阿拉伯語是這裡最主要的語言,不過由於宗教和文化等因素,希臘語和拉丁語也在此保留了一席之地,並創造出至今仍保存於世的羅賽塔石碑,這塊石碑減少了教派、文化和種族之間在書籍與思想觀念上交流的困難。現在,此地連結了兩個對立的世界,東西雙方為了掌控它南面將近三百英里以外的聖城耶路撒冷,展開了一系列宗教與政治鬥爭。
阿德拉來到這裡的前幾年,諾曼人和熱那亞人組成的聯合軍隊,從溫文儒雅的阿瑪爾部族(Banu Ammar)的穆斯林將領手中,奪取了附近的的黎波里城(Tripoli)。記述同時代阿拉伯事件的《大馬士革十字軍編年史》(The Damascus of the Crusades)中描述,獲勝的基督教徒從的黎波里獲得了一車又一車戰利品,其中包括「當地私人收藏家的學院與圖書館中的藏書」。成千上萬冊的書籍落入安提阿的商人們手中,如此一來,那位來自巴斯的年輕人就更容易得到這些珍貴的資料了。
儘管如此,阿德拉發現當他執著追求所謂的「阿拉伯人的學問」(Studia Arabum)時,沒有任何人為他做好準備工作。這裡蘊藏了過往年代的奧祕,這些奧祕在歐洲基督教界的混亂狀態下,已經埋藏了六百年之久。這位遊走四方的英格蘭人立即了解到阿拉伯知識的力量,並且將用阿拉伯知識重塑他所知曉的世界。阿德拉離開他的故土英格蘭時,還是一位渴求知識的年輕學者,而他要尋求的知識只有阿拉伯人才能提供給他;等他返回家鄉時,他將成為第一位掌握科學的西方人。在他的幫助下,永久地改變了他所處的西方世界。
如果在阿德拉向他的阿拉伯教師們學習時,天堂的節奏漸漸變得規律而恆久不變,那麼全能的神作用何在呢?他能夠中止這些自然規律嗎?宇宙真的如《聖經》和《古蘭經》中所寫的那樣有開端和盡頭嗎?或者是像穆斯林哲學家所說的那樣,宇宙永恆不滅,既不是在時空中被創造出來的,也不會有所變遷嗎?倘若這種「新的邏輯」是正確的,那麼是什麼構成了神聖的創世教義呢?對於阿德拉來說,世界突然變成一個新奇又陌生的地方。這些問題,阿拉伯思想家們已經思考了幾個世紀,他們奮鬥努力,企圖在人類越來越了解這個宇宙的時代裡,替自己的一神信仰找到適合的定位。信仰與理性之間的重大拉鋸,就要降臨到對此仍然渾然未覺的歐洲大陸上了。
***
阿拉伯科學和哲學的到來,也就是先驅阿德拉及其追隨者的遺產,將落後的歐洲變成科學與技術的超級強權。就像那將金屬變成黃金、複雜難解的「煉金術」(elixir)─這個字源自於阿拉伯煉金術士的用語「al-iksir」,阿拉伯科學完全改變了中世紀基督教世界的面貌。這是幾百年來歐洲第一次睜開自己的雙眼,放眼觀察身旁的世界。與阿拉伯科學的相遇,甚至恢復了在中世紀初期西方基督教徒之間早已失傳的報時技術。如果無法精確地掌控時間和曆法,就難以想像社會的理性組織,也無法想像科學、技術和工業的發展,以及人類擺脫自然環境的束縛。阿拉伯人的科學與哲學知識幫助基督教世界,從愚昧無知中解放出來,促使真正的西方思想得以成形。
然而,我們當中有多少人願意承認,我們對阿拉伯人虧欠甚多,更別說努力補償了?在我們現代的專有名詞中,有多少人認得出許多字詞都是他們留下的寶貴遺產─從「方位角」(azimuth)到「頂點」(zenith),從「代數學」(algebra)到「零」(zero)?從我們的食物名稱─如「杏桃」(apricot)、「柑橘」(orange)、「洋薊」(artichoke)等─到常見的航海術語,如「旗艦」(admiral)、「單桅帆船」(sloop)、
「季風」(monsoon),又有多少人會意識到這些更為通俗的阿拉伯影響呢?甚至連具有英格蘭傳統特色的莫里斯民間舞蹈,實際上也是一種改造過的摩爾人(Moorish)舞蹈,可以追溯到穆斯林統治西班牙時期;當時阿拉伯吟遊詩人就是用這種舞蹈娛樂權貴。
數百年來阿拉伯學術界的巨匠以及中世紀歐洲的著名人物,諸如花拉子密、阿維森納、伊德里西、阿威羅伊等人的名字,即使在今日受過教育的司禱員身上,也只產生微乎其微的影響。他們大多數已遭世人遺忘,留下來的只不過是來自過去年代的遙遠記憶。然而,幾百年來,在阿拉伯科學和哲學的非凡傳統中的許多人物,因為西方的愚昧無知以及對穆斯林的極大偏見而被湮沒了。一項近期的民意調查發現,大部分的美國人認為伊斯蘭和穆斯林世界「很少」或者「根本沒有」可欽佩讚美的東西。但是往前追溯時代的記錄,如果沒有阿拉伯人的科學研究成果,譬如花拉子密的代數學、阿維森納詳盡的醫學教導和哲學、伊德里西歷久不衰的地理學和繪圖法,以及阿威羅伊嚴謹的唯理論等,就無法展望西方文明。阿拉伯人對當代西方核心的整體貢獻,比任何個人的成果更加重要,他們讓人們了解到,科學能夠帶給人類征服自然的力量。
經阿德拉引介,阿拉伯知識的無窮力量重塑了整個歐洲的知識風貌。它的影響延伸到十六世紀和往後的歲月,引導了哥白尼和伽利略開創性的成就。他們的知識果實讓信奉基督教的歐洲不得不面對一個事實:位於宇宙中心的是太陽,而不是神創造出來的地球家園和人類。阿威羅伊這位來自穆斯林西班牙的哲學家法官,向西方闡釋古典哲學,並首次將古典哲學引入理性主義者的思想中。阿維森納的《醫典》直到十七世紀仍然是歐洲的標準教科書。阿拉伯人所撰寫的關於光學、化學和地理學的書籍,也同樣擁有持久的生命力。
幾世紀前,西方便蓄意遺忘阿拉伯人的遺產,從十字軍東征時期精心策劃的反穆斯林宣傳開始,西方人就漠視阿拉伯文化在現代科學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包含四個主要觀念,很多在今日仍留下痕跡:伊斯蘭曲解神的話語、伊斯蘭完全靠暴力傳播、伊斯蘭鼓勵一夫多妻制。比如名聞遐邇的蘇丹們妻妾成群,或用壓抑和極度保守的態度來扭曲人類的性事。伊斯蘭的先知穆罕默德是江湖術士、魔鬼的工具,甚至是基督的敵人。
十三世紀的哲學家羅傑‧培根是西方最早支持科學方法的學者加。他曾說:「哲學源自穆斯林。」然而即使是這位羅傑‧培根,在譴責穆斯林的生活時,也一樣滿懷激情,他既沒有真正理解穆斯林的生活,也不曾親身體驗,卻信心十足地斷言:「他們因為實行一夫多妻制,而沉溺於肉體上的享樂。」這種毫無根據的觀念很快地完全佔據一般大眾的思維。
這些觀點在文藝復興時期又更進一步地傳播開來,因為當時的西方日益渴望從一種理想化的古希臘觀念中尋求啟發。西方思想家熱切地宣稱自己直接繼承了亞里斯多德、畢達哥拉斯以及阿基米德等人的衣缽,故意排斥阿拉伯知識所發揮的作用。比如在十四世紀早期的人文主義者中,最著名的彼得拉克就曾這樣寫道:「我幾乎不相信有任何好的東西會來自阿拉伯世界。」西方的科學史家大多也都承襲了這一血脈;許多人把阿拉伯人看作溫厚善良、不偏不倚的古希臘知識看守者,他們在古老學問的發展中出力甚少,或者說是毫無作為。
這種看法基於西方堅持的「復興」古典學問這個觀念。這種觀念顯然表明:不知何故,古典知識是信奉基督教的歐洲與生俱來的自然權利,只不過在中世紀時被錯置了。西方輿論也大肆渲染這種說法,常常用來解釋今日穆斯林世界的情況:伊斯蘭天生就敵視改革創新,而且這種情形從十二世紀初就越來越嚴重。
序言 昏禮:日落
幾乎所有人都確信神降下了安提阿的地震,來懲罰那裡放蕩不羈、揮霍無度的生活方式。這座距離地中海東海岸不遠的基督教邊陲小鎮的居民,因墮落而惡名昭彰,他們還藐視對神應盡的嚴肅義務。長期在安提阿擔任地方長官的瓦特(Walter)在描述當地生活時,常常引用基督教的經文、奧維德和維吉爾膾炙人口的語錄來嘲諷這裡的人們。例如他曾說:「他們是一些不喜齋戒、愛好奢華筵宴、耽於美味佳餚的人,總是渴望模仿那些豪奢的生活方式,而非良好的生活方式。」那裡的女人身著暴露的低胸束腰短裝,身上掛著不莊重的飾品,狂...
推薦序
導讀:「文明衝突」,抑或「文明融合」
林長寬(前台灣伊斯蘭研究學會理事長)
伊斯蘭建立於西元七世紀初阿拉伯半島西部的漢志地區(al-Hijaz),並突然地進入基督世界,為基督教徒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也在人類文化與文明各個領域掀起許多波瀾。伊斯蘭文明的建立與發展可謂承繼了在它之前的希臘羅馬與波斯文明,並融合之而成。不同於一般基督教徒所認知的「異端宗教」,伊斯蘭的進入基督教世界並不對基督教徒社群造成困擾,原因是穆斯林認同所有一神信仰中的眾先知,及其文化遺緒。伊斯蘭在先知穆罕默德西元632年歸真後的一個世紀,便已傳到現今所認知的歐、亞、非洲部分地區,此擴張對於基督教徒而言,十分難以理解,也令他們感到害怕,在神學上甚至覺得不可思議。
……
伊斯蘭對中世紀基督教世界的主要影響,是將已翻譯成阿拉伯文的古希臘羅馬之學術著作再轉譯成拉丁文,進而傳到歐洲內陸,使得中世紀歐洲文化的發展得以與古希臘文化銜接。穆斯林大量翻譯古希臘羅馬、波斯著作的運動,其實起自於阿巴斯朝的哈里發瑪蒙(al-Ma’mun, 786-833 A.D.)所建立的「Bayt al-Hikmah」(其意為「知識院」,或中譯為「智慧宮」)。此學術文化中心的建立被公認為伊斯蘭文明發展歷史上最為重要的貢獻。翻譯運動使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大部分著作得以為阿拉伯穆斯林所熟知。當中,最早的翻譯者為基督教的景教徒胡奈因‧伊本‧伊斯哈格‧易巴迪(Hunayn ibn Ishaq al-‘Ibadi[Johannitus], 809-873 A.D.),他在阿巴斯朝廷非常活躍。他的貢獻不只是翻譯了存在於穆斯林統治地區的希臘文、敘利亞文的手抄本,更是收集了來自各地方的文獻(包括波斯文)以幫助翻譯活動的進展。雖然,當時歐洲的拉丁語系地區並未直接承接希臘文化,但是希臘文化卻因為透過翻譯運動在地中海東岸逐漸發展興盛。伊斯蘭和希臘文化的交融不僅表現在許多傳統生活觀念上,更表現在哲學和神學上。
……
喬納森‧萊昂斯的這本著作《The House of Wisdom: How the Arabs Transformed Western Civilization》敘述了歐洲人與穆斯林之間的文化交流,以及穆斯林(他主張用「阿拉伯人」一詞,因為阿拉伯人是統治階級,以及大份著作以阿拉伯文記載)如何轉變西方文明。就學術理論而言,伊斯蘭文明九世紀以降的推動者,阿拉伯人並非主體,反而是其他種族的穆斯林如波斯人、突厥人。雖然贊助「Bayt al-Hikmah」的建立者是阿拉伯裔的阿巴斯朝哈里發瑪蒙,但阿巴斯朝的黃金時期的伊斯蘭帝國與文明的發展主要卻是靠伊斯蘭化的波斯人、突厥人來推動;而瑪蒙則是長期浸淫於波斯文化的阿拉伯─波斯混血者(其母親為波斯人)。除了波斯人之外,早在伍麥亞朝時期,大敘利亞地區(al-Sham, Levant)的基督教徒與猶太教徒改信伊斯蘭之後,更是投入伊斯蘭文明與文化的建設工程。簡言之,伊斯蘭文明是經過融合,且具有多元要素的文明,因此喬納森‧萊昂斯的這本著作可謂瓦解了「文明衝突論」的不當性,並充分證明伊斯蘭文明對現代歐洲興起的貢獻;亦即,中世紀伊斯蘭文明與現代歐洲文明的關係。全書分為五部分,以伊斯蘭的每日五次禮拜名稱定之,即al-Maghrib(昏禮)、al-Isha’(宵禮)、al-Fajr(晨禮)、al-Zuhr(晌禮)、al-Asr(晡禮);象徵著伊斯蘭文明的興起,發展至輝煌的黃金時期,最後步入式微;把伊斯蘭文明與世界文明的發展作連結,證明它是人類文明重要的一環。誠如Tim Wallace-Murphy其書名所示:What Islam Did for Us: Understanding Islam’s Contribution to Western Civilization(伊斯蘭為我們做了什麼:理解伊斯蘭對西方文明的貢獻),伊斯蘭世界與西方今日衝突的化解之道,應回歸到中世紀的歷史事實,方能找到具體方針。整體而言,喬納森‧萊昂斯的書敘述生動,文筆簡易,可作為伊斯蘭世界與基督教世界文明發展與文化交流的入門書閱讀。
導讀:「文明衝突」,抑或「文明融合」
林長寬(前台灣伊斯蘭研究學會理事長)
伊斯蘭建立於西元七世紀初阿拉伯半島西部的漢志地區(al-Hijaz),並突然地進入基督世界,為基督教徒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也在人類文化與文明各個領域掀起許多波瀾。伊斯蘭文明的建立與發展可謂承繼了在它之前的希臘羅馬與波斯文明,並融合之而成。不同於一般基督教徒所認知的「異端宗教」,伊斯蘭的進入基督教世界並不對基督教徒社群造成困擾,原因是穆斯林認同所有一神信仰中的眾先知,及其文化遺緒。伊斯蘭在先知穆罕默德西元632年歸真後的一個世紀...
目錄
導讀:「文明衝突」,抑或「文明融合」
致讀者
大事記
主要人物
序言 昏禮:日落
第一部 宵禮:垂暮
第一章 神的戰士
第二章 地球就像一只輪子
第二部 晨禮:黎明
第三章 智慧宮
第四章 繪製世界地圖
第三部 晌禮:正午
第五章 科學始祖
第六章 「關於天球……」
第七章 「世界上最睿智的哲學家」
第四部 晡禮:午後
第八章 世界永恆說
第九章 西方的革新
致謝
譯後記
參考書目
索引
導讀:「文明衝突」,抑或「文明融合」
致讀者
大事記
主要人物
序言 昏禮:日落
第一部 宵禮:垂暮
第一章 神的戰士
第二章 地球就像一只輪子
第二部 晨禮:黎明
第三章 智慧宮
第四章 繪製世界地圖
第三部 晌禮:正午
第五章 科學始祖
第六章 「關於天球……」
第七章 「世界上最睿智的哲學家」
第四部 晡禮:午後
第八章 世界永恆說
第九章 西方的革新
致謝
譯後記
參考書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