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從剛入行的菜鳥到領導高層,都不能缺少的思考技術
一般而言,上班族的職涯發展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首先是如何扮演一個專業的基層員工,建立「你辦事,他放心」的口碑,讓主管能放心把工作交辦給你;若被拔擢為基層主管,此時扮演好在部屬與高層間承上啟下的溝通角色,就最主要的挑戰;若表現優異,再度被賞識晉升為部門經理,這時,工作內容會以拓展業務、研發新產品、規劃行銷策略為主。最後,當機會找上門,就可能成為高階主管,甚至進入領導核心。
由此可知,工作上每個階段需要的專業是不同的。好比基層員工進入公司需具備的能力應是多元的,包括溝通及思考的技巧、做事的方法等實務能力;基層主管的專業智能則包括專案管理能力、行銷管理及競爭分析;部門經理則應長於競爭策略及行銷管理;高階主管就必須擁有視野、智慧與領導能力,這些都需要在職涯發展過程中不斷學習、淬煉與累積。
而貫穿一個上班族職涯所需的關鍵能力,其中之一即為「思考力」,不論是基層員工或高階主管都必須擁有這種能力,才能在每個階段扮演好他的角色。舉例來說,在會議上,我們常看到不管是討論組織策略或行動計畫,多數人發言不是過於重視細節,就是文不對題,或根本不表示任何意見。只有少數人能提出符合主題、有建設性的建議。仔細觀察後你會發現,這樣的人往往能成為公司的核心人物,因為良好的邏輯概念,對個人及組織的生產力都有極大的影響。
話說回來,多數人都知道「思考力」是工作不可或缺的技能,但該如何提升思考力,也是許多人急欲解決的問題。
這本《從沒想法變有辦法的思考技術》提供了一些簡單的技巧及工具。作者透過三個步驟,將繁雜的思考過程簡化成一看就懂的圖表,另外他在書中提到,很多人認為「思考很難」、常說「我沒想法」,並不是因為「不會想」,而是不知道要「從哪裡開始想」,因此,作者把上班族可能會遇到的思考難題,歸納成七個思考公式,讓你在思考停滯時,能直接套公式,找出可能的解決方案。
觀察這些方法與技巧,其實都是在企業界及管理顧問業耳熟能詳的思考工具,例如隨時問「為什麼」、畫出「邏輯樹」、運用「PDCA」、掌握「MECE」等,另外,作者在書中也提供例題並實際演練,即使是對思考沒信心的人,也能在短時間內輕易上手。對於想提升思考能力,或想藉以提升部屬能力的你而言,此書絕對值得一讀。
詹文男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 資深產業顧問兼所長
推薦序二
你看到問題的根源,還是表象?
回想我剛出社會的第二年,被交付了一個重要的任務,當時報告的對象不僅僅是我主管,還包含了公司的高層主管。在對高層主管報告的過程,他們總是習慣問「為什麼」,與「這個行動方案,真的能解決我們的問題嗎?」
例如,他們會問:「為什麼我們應該選A而不是B」、「為什麼先做C而不是D」、「改善產品執行效率,就能有效提昇產品銷售嗎」、「將資訊傳達給客戶,真的能提高滿意度嗎」、「補人就能有效解決專案進度的問題嗎」等。
爾後多年,這兩類的問題仍不斷地在各種會議上出現,這證明了在職場上,這是我們無法迴避的兩類問題,而這些問題背後其實想要探究兩件事:
一、提案者思考時是否有脈絡可循,是否具備邏輯。
二、提案者是否看到了根源的問題,還是只看到表象的問題。
有些人能很快且有邏輯地回答這兩個問題,精準傳達他的想法;但有更多人無法整理出自己思考的脈絡,而落入立論不穩的窘境中,輕則提案被拒絕,重則丟了現有的工作,由此可知,能解答上述兩類問題,已成為在職場生存的必備技能。
這幾年來,我一直在找尋合適的教學方法,強化部屬「邏輯思考」與「探究問題」的能力,我嘗試過無數方法訓練部屬,也閱讀過許多相關書籍,絕大多數談的都是思考的法門,從來沒有一本書像《從沒想法變有辦法》般,深入地談思考的架構與工具。法門像是原則,能為我們「指引思考的方向」,而架構則是幫助我們扎穩根基、透過結構性的框架,「讓我們的思考更聚焦」。
「讓想法能被實踐」是我對本書所下的註解,若你想要強化自己的邏輯思考能力,絕對不可以錯過這本書。
游舒帆 鼎新電腦產品總監、《經理人》雜誌特約作家
前言
何時快思、如何慢想?讓你實力快速精進
最近如果走進書店,在數量驚人的商業書中,你知道最多的是哪一類嗎?
只要掃一眼,你大概會看到很多自我啟發類的書,就像《○○思考的力量》、《學會○○說話方法》、《寫出○○的力量》、《○○的傾聽力》、《○○的時間管理法》等。每當我看到這些書,就深切感受到,原來有這麼多上班族為了提升個人思考能力煩惱,並渴望:
「學習、強化思考能力,讓自己變更好」。
你曾讀過這類的書嗎?很多都是內容充實,讓人有滿滿收穫的好書。然而,當你讀了這些書,認為自己學到了某些「技能」時,心中是否也會有以下疑問:
「我真的能做到嗎?」
「我真的能持續下去嗎?」
「我真的能因此成長嗎?」
特別是有些人或許會覺得,即使讀了這些書,人生也不會有任何改變吧。身為顧問,我為了準備研討會或研習課程的講義,常買很多與工作技能相關的書。有時候,甚至會一口氣買四、五十本。
後來我發現,那些會讓你覺得「喔!原來如此」的書,只會讓你產生更大的疑問:到底要怎麼做,才能真正學到書本傳授的技巧,又該如何把它變成自己的技能?
於是,我萌生一個想法,如果我寫出一本書,能讓想提升個人能力的人實踐那些概念、運用在工作上,還能有所成長,不就可以解決多數人的煩惱嗎?
思考全圖解,讓你一看就懂
為了達到「簡單實踐」的目的,並實際運用在工作上,我在二○○八年寫了《工作五力》。其中介紹在各企業中創造佳績的「基礎能力」,也就是「思考力」、「說話力」、「寫作力」、「聽解力」、「時間管理能力」等五種基礎能力。很幸運地,這本書得到超過十二萬讀者的喜愛。接著在二○○九年,我們將五種基礎能力分別出版。
本書即為將工作上最重要的「思考力」重新整理,以更淺顯易懂的表達方式,並將書中最精華的思考工具圖解化。讓讀者一看就懂,使用起來更輕鬆。
你也許會好奇,這些工具為什麼能受到這麼多人肯定,因為它們有以下特色:
簡單實踐——任何人都能簡單做到。
輕鬆持續──能輕鬆愉快地維持。
看得見的成長──讓你親眼見證自己的成長。
很感謝各位閱讀這本書,希望你能透過本書找到適合自己的思考工具、從沒想法變有辦法,並享受思考的樂趣,在工作上有更傑出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