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現實裡,時間的沙漏是無法倒轉。只要是身為女人對這句話一定能深深感受。跨過30線,甚麼「剩女」,「敗犬」一類無謂封號便莫名其妙爬上身。再怎麼無感生活,也能嗅到周遭長輩朋友對終身大事的關切。莫名的壓力開始如影隨形,瑰麗的樣貌在醫美盛行的今日不知還能支撐多久。時間對女人來說真是殘酷。然而那位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人,還在茫茫人海中。
2010年初,無神論的我終究也走上了求神問卜一途。久居台北的我聽人說在迪化街有一間非常靈感的月老廟,找了個空檔便親自走一趟。實地拜訪後才發現它俸的主神是城隍老爺,而且此廟已有一百五十年之久。最受歡迎的月下老人是到民國60年才開始供奉,自此之後,每年拿餅回來答謝的佳偶均超過兩千對,去年更是創下7125對的紀錄,這是我後來才知道的事。沒想到一間小小的廟堂,默隱街邊,竟然能有如此神蹟。我頭頂三炷香,對著月老,誠心祈求。當時已有交往對象的我,衷心期盼這份良緣能開花結果。參拜完成,我獨自坐在廟埕邊飲著紅棗茶,看著來往的善男信女。我們前來求的無非就是一個「緣」,一個機緣遇見那位靈魂伴侶,一場命中註定的情緣能就此展開。曾幾何時,這樣的一件事變得比考大學還難。這世上真的有所謂的月老嗎?真的有神在幫我們牽紅線嗎?就這樣我開始萌起寫一本有關紅線及愛情的故事。
善持懷疑論的我,否定月老的存在。大膽地虛構虹線使這樣一位神祗,遊走人世,服務善男信女。故事中的女主角瑪莉,就像是走在大馬路上的上班族女郎 貌美、有能力、充滿自信。然而,自信來自於盲目的自大。愛情放到變質後才開始面對男女的問題。疏於經營感情的人,當然會為情所苦,無疑是現今男女的寫照。我們熱衷工作,追求表現。偶爾不小心忽略情人的感覺,想一想算了,他〈她〉上次也是一樣這樣對我,懶了補救。但是,有些時候惡魔就藏在那些細枝末節裡。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追之而來的就是吵架、分手。
除了男女感情外,忙碌的我們還應付親子之間的關係。在我的身旁有幾位單親家庭的朋友。令人玩味的是,當她們結婚時都會把離家已久的父親或母親找回來當主婚人。每每參加這樣的婚禮,心裡都會覺得台灣人真是愛面子。有必要為了一場婚禮,大家上演一齣闔家樂融融的好戲嗎?這充其量只能矇一些不知道的人而已。所以在故事裡,我也小小玩了一下這樣的情節。在女主角成長後某一日父親回到家中,引起軒然大波。在描寫這段情節時,我一直猶豫著如何讓這對父女結局,是好?還是壞?最後她能夠原諒落跑數十年回家的父親嗎?在這邊我賣一下關子,各位看倌讀下去便知曉。
撰寫故事的過程中,我時常回想起過去的戀情。那些無法開花結果的愛,年輕的我總是把錯誤歸咎於對方。慢慢長大後才發現自己的不成熟,那些不愉快的回憶事實上許多都是自己造成的。也許多那麼一句「對不起」,那些還存放在我腦海裡的笑容就會更清晰,青春的苦澀會帶點甜蜜。
「愛情是看不懂的理化,明明就是那些道理,那些變化,卻怎麼樣都沒法理解啊!」不管你的理化讀得好不好,當愛情來臨時,享受它、珍惜它、相信它,有情的你別輕易的讓它從身邊溜走。虹線使在什麼時候一定會將你的虹線牽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