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國中教師暨繪本閱讀推廣人 / 李貞慧
教育部閱讀推動教師、新北市板橋國小國語文領域召集人 / 江福祐
親職/繪本作家 / 張美蘭 (小熊媽)
ACTC 亞洲兒童程式教育協會 祕書長 / 吳郁芬
Funkids放小孩親子閱讀教育中心創辦人 / 王湘妤
推薦文
ACTC 亞洲兒童程式教育協會 祕書長 / 吳郁芬
一口氣看完了酷玩coding系列繪本,覺得意猶未盡,在生活中的常規訓練與遊戲可以轉變成編碼的任務,讓親子關係增溫。
兩位主角設定孩子應培養的特質:好奇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什麼這兩種能力如此重要?現在孩子生活在網路化的環境,只看到科技產品的使用方便性,想要的東西、想查的資料透過電腦連接網路即可取得,但這是程式執行後的「果」,對於按下Enter後的執行流程一無所悉。
有人常問「程式不就是要用電腦執行才看出結果嗎?」事實是程式運算的邏輯及解決問題的思維才是重點,看不到的過程才是know-how。本書用繪本形式呈現運算歷程,提升孩子對電腦科學的興趣,並奠定程式的基礎,這也是不插電學程式邏輯的一種形式,我誠摯推薦這套繪本給家長,這是一本非常適合爸媽陪著孩子一起學習程式概念的入門書。
Funkids放小孩親子閱讀教育中心創辦人 / 王湘妤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隨著時代進步,科技已是人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市面上和程式編碼相關的書籍越來越多,
但很多人可能還是會好奇,為什麼需要給小孩看程式編碼相關的書?編碼聽起來很難,小孩看得懂嗎?其實不只是小孩,對身為文組的編輯來說,程式編碼也是一個很陌生的領域,但是〈酷玩Coding〉這套書把編碼變得簡單又有趣了!一般認知中,編碼是電腦寫程式的一種過程,但其實許多編碼的概念都可以套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這也是我們要認識編碼概念的主要原因。舉例來說,「迴圈」的概念可以幫我們判斷什麼事情是不需要重複做的,藉此提高效率;「變數」可以幫我們找出事物的共同點,並加以分類;「函式」則可以讓我們找出一套更快達成目標的流程,而不需要花時間在不相關的事物上。總結以上這些編碼的概念,都可以讓孩子從小培養邏輯思考和分析事物的能力,進而做出正確判斷並解決問題。這套書從兩位小小編碼員的角度來探索編碼,除了有趣的故事,書後還附有趣味小遊戲和延伸思考問題,讓孩子閱讀之後可以加以應用,對大人和小孩來說都是一套實用又好玩的編碼故事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