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乃集結吳海發文稿之著作,談論環繞近代中國的事蹟。書中分為四個主要章節,分別從人事物入題,有悼念師長,記述名人的記人章節,也有至中國各地造訪時,留下的述景文章,對於文壇中重要的雜誌、著作,甚至是新起之秀,吳海發在書中也略有分析評點。
作者簡介:
吳海發,作家兼學者,任中國作家協會國家級一級作家,華中師大教科所特約研究員。出版著作計有《文苑落英》、《學術河上烏篷船》、《大鵬折翅:記李白的悲劇人生》、《文天祥〈指南錄〉校注本》、《二十世紀中國詩詞史稿》、《魯迅詩歌編年譯釋》。參與編纂《漢語大詞典》部分詞目,並發表編纂研究論文。
章節試閱
銘感錢學森先生
我教過錢學森先生寫的〈現代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一文,他寫給我兩封信。我深感榮幸。
錢學森的名字留在我記憶中,還在我年輕時代。一九五五年金秋九月,他從美國攜眷飛返祖國,消息在高校不脛而走,廣為傳頌。北京有家《新觀察》雜誌,將笑容滿面的錢學森頭像做在封面上,並有專訪長文發表,介紹他是空氣動力學家,研究航空、火箭的專家,是美國科學家馮.卡門的學生,有「馮.卡門——錢氏公式」傳世。他的歸國充滿艱難曲折。當時身為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請錢先生全家人到自己家裏,把酒接風。並有〈贈錢學森〉詩發表,稱他為宇宙巨星「大火」。詩的首聯「大火無心雲外流,登樓幾見月當頭」,是讚賞他久有不願服務異國,一心回歸故國的願望。錢先生說過:「經過五年多的鬥爭,我終於在一九五五年九月擺脫了美國特務的監視下的生活,回到祖國來了。」(錢文見《中國青年報》一九五九年一月六日)此後我很關注錢先生的文章。
一九七七年十二月,我在《人民日報》讀到錢先生撰的一文,題〈現代科學技術〉,覺得行文簡明、扼要,而又活潑生動,是中學生學習科學說明文的不可多得的教材。我曾經把我的讀後感想寫給教育部教材編輯室,建議作為教材編入教科書;我至今還保存發表這篇文章的《人民日報》。一九八三年秋季開學,錢先生大文終於入選高中語文課本第一冊。後來我在致函錢先生時也提及了這件事,雖然微不足道。至今,錢先生大文仍然選在高中語文課本中,成為經典名文了。
課文選自錢先生大文的第三節,命題為〈現代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編在說明文單元中。一九八六年我第一次教學這篇文章。當語文老師的大抵都有這樣的一種偏好,凡自己感興趣、有講頭的課文,備課忒認真。我教錢先生大文確實是花了點心思的。
就以第四節介紹天文學一節來說。這一節共二十五行。分為三層,開頭三行的兩個句子是總說天文學研究的內容。這節末尾一句是再次強調天文學也是物理,首尾照應,重點突出。這節中間的二十行是分別述說天文學研究的成果。
中間二十行是重點講的內容。作者錢先生運用舉例說明的方法,例如科學家知道了研究太陽內部、恒星內部,就用研究可見的光譜、頻段,終於認識恒星也會爆發,古人難以解釋的忽來忽往的「客星」終於解惑了。天上又有一種星是密度非常大的中子星,天上又有一種星叫黑洞,是光出不來的星。天上還有星系。星星會爆發,像氫彈爆炸一樣嚇人,而且爆炸就要延續幾個月。星星有吸引力,黑洞引力特別強,強到光線被吸住射不出來,一旦地球去靠近它套近乎,那麼將被黑洞吸住,地球也就沒得命了。不過,同學們不要害怕,那是在若干億年之後的「天方夜譚」。現在害怕,為時尚早,這叫什麼?請用一個成語回答。「杞人憂天」。
這一節最後一句「要瞭解這些天文現象,沒有物理學是不行的。」是再次強調基礎科學的基礎——物理學的巨大功勳。
這篇文章的最後一節錢先生這樣說:
所以,天、地、生、化四門基礎學科,用現代科學技術體系的觀點看,都可以歸結到物理和數學。
這裏錢先生說的次序是天、地、生、化,但是上文敘述的次序是一說化學,二說天文學,三說地學,四說生物學。前後所說次序不同,似乎有點「亂」,什麼原因,請錢先生是否可以將「天、地、生、化」改一改,改為「化、天、地、生」,我是意在請教,無心好為人師,無心自作聰敏。我在備課筆記寫完之後的深夜,寫了一信,將我的上述講課設計及心中疑問奉告先生。他回復了我一信,不僅復信文字是先生親筆,所寫信封也是先生親筆:
吳海發老師:
九月十八日來信收到,您下功夫教好語文課,想得很仔細,令人敬佩!
我想為了你們講究修辭,為了學生們好記當然可以力求簡單,規範化;但宇宙間的事物是複雜的,有其發生發展的歷史規律,簡單化規範化了,也有失真的可能。按我們今天對科學的認識,固然不妨把六門基礎學科排為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學、生物,但人們認識客觀世界的歷史卻是以天、地、生為先,而後數、理、化所以人們也就習慣地講自然科學的基礎科學為天、地、生與數、理、化了。
教學生宜教會他們從多方面,多角度去看問題,只從單一角度去看問題,簡單些,可能容易,但也可能把學生教笨了!
以上請酌。
此致
敬禮
錢學森
一九八七.九.三十
錢先生的賜函,說明我的提議是多餘的,不必要的,天、地、生、化,這個次序有科學性。人類認識自然,是從研究天文肇始,提出種種疑難問題,例如恒星的光怎麼下手研究,物理學界將疑難接手過去,終於研究出了光譜、光的頻段。天文學界又將物理學的光學運用於天文學,終於對太陽有了認識,終於認識客星的真面目與來去走向。錢先生的智慧讓我這個笨伯開了竅。這還不是主要的,我感到欣慰的是錢先生面對笨伯的提問,不是一頓訓斥,而是作了科學解釋,態度那麼親切,語氣那麼平和,說明又那麼清楚。
賜函的最後一節讓我深省。先生說「要從多方面多角度去看問題,只從單一角度看問題,可能把學生教笨了。」先生的話高屋建瓴,也怵目驚心,抓住了我國大中小學教育的癥結。中國培養不出創新型人才,這是他在病中說過的話,令人深省。這可能不僅有教育體制、辦學思想上的原因,可能也有大中小學教學方法上的原因,例如先生說的死記硬背,人云亦云,知識面狹窄,好奇心殆盡,想像力弱化,創新的翅膀折斷了,長此以往,把學生就教笨了。笨學生中不可能產育創新人才。先生的信曾經壓在我三耕書室的玻璃板下,我常常念的一句是「可能把學生教笨了!」我在上課時,常常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回答問題。「請再想一想。」我常說這句話。只要回答有新意的,雖然是不確的,學生坐下去之前,我也會對學生獎上一句:我非常欽佩您的大膽發言。有時還翹一翹染滿粉筆灰的大姆指。畢業多年的學生見我,說我上課好說的一句話是「請再想一想」,成了口頭禪。「可能把學生教笨了」,似警鐘,啟示我這樣做。
我不僅為錢先生大文作了教學設計,我還仔細研究了錢先生這篇科技文章在遣字造句上的推敲。我在教學中發現,課本文字與《人民日報》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九日第三版上的發表稿有不同。我寫了一篇專題研究文章,題〈談錢學森對一篇科技論文語言的修改〉,近三千字,發表在吉林省寫作學會與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主辦的《應用寫作》雜誌一九九○年第五期上。我文最後說:「錢學森以科學家名世,聰明睿知,學識淵博,他也是寫作科技論文的高手,他的認真修改文章的精神,也堪稱師表。」此文後來收錄在我的散文集《學術河上烏篷船》中,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二○○四年出版。我將發表稿寄請錢先生雅正。他又親筆回了我一信,全文如下:
吳海發老師:
十月廿四日信及大作稿收到。
您文章寫得好,但那篇課文是編教科書的班子利用我在《人民日報》的文字修改而成的;所以磨劍人是編者,不是我。您講的那些好話應該送給他們;我不敢當!
原稿奉還!
此致
敬禮
錢學森
一九八七.十一.二
錢先生如果說的真話,那麼他謙遜為懷,不願沾他人的一點兒光,不願攫取他人的榮譽,人品千古。但是課本注釋中有交代,「節選自〈現代科學技術〉(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九日《人民日報》),選入本書時,作者作了一些修改,題目是作者加的。」明明是作者作了一些修改嘛。我一時懵了,我也沒有再深究下去,聊備有興趣的人去考證吧。
錢先生的賜函,當年有同事讀過。同事為我慶幸說,被科學大家稱之為「老師」,被科學大家稱之為教學「仔細」,被科學大學稱之為「文章寫得好」,這些半是真話,半是玩笑,我沒有擱到心上。錢先生這些賜函隨意放在書櫥中,二十餘年了。但是,錢先生的雅教,錢先生的謙遜,錢先生的不擺架子,平易待我,我是縈繞在懷,衷心感謝,沒有忘記過。近日搬家整理藏書,錢先生賜函翻了出來,奉讀再三,不禁泫然,師恩難忘,寫下以上文字,作為我對錢先生的紀念與銘感。
銘感錢學森先生
我教過錢學森先生寫的〈現代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一文,他寫給我兩封信。我深感榮幸。
錢學森的名字留在我記憶中,還在我年輕時代。一九五五年金秋九月,他從美國攜眷飛返祖國,消息在高校不脛而走,廣為傳頌。北京有家《新觀察》雜誌,將笑容滿面的錢學森頭像做在封面上,並有專訪長文發表,介紹他是空氣動力學家,研究航空、火箭的專家,是美國科學家馮.卡門的學生,有「馮.卡門——錢氏公式」傳世。他的歸國充滿艱難曲折。當時身為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請錢先生全家人到自己家裏,把酒接風。並有〈贈錢學森〉詩...
作者序
代序
余秋雨
文化,說起來很強大,實際上很脆弱。很多勝會高論、喜怒恩怨,轉眼就在歷史上煙消雲散。當然也會留下一些殘跡,後人以為是時間的結晶,其實並非如此。留下和殞滅,都帶有很大的偶然性,而且即便是留下的,也未必是真相。
現在,資訊的貯存檢索技術越來越先進,照理不應該再有這方面的擔憂,但文化的事畢竟不能全然歸之於技術。這就像我們到一個村莊去,可以先在網路上查到各種相關的資料資料,歷年變遷,但把這一切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一位安坐在河邊觀看落日的智慧長者。
這位智慧長者知道村莊裏很多無法形之於資料的人事往來、隱秘款曲。但這位長者必須知方圓、明事理、懂比較、有人緣,而且,又無官位之累,無名號之絆,只是勤奮記述,藏之箱篋,有人問起,便平靜表述。因此,我把這樣的人稱之為智慧長者。
本書的作者吳海發先生,就是這樣的智慧長者。在中國現代文學的「村莊」中,他以觀察者、問學者、品評者的身份,留存了很多易忘的片斷、特殊的記憶。可以算得出來,他在觀察、問學、品評之初,還是一個年輕人。他沒有多麼響亮的單位和頭銜,主要還只是一位中學語文教師,卻為什麼會讓那麼多文壇名人與他頻頻書函往來?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別人被他所表現出來的學養、思路和態度吸引了。於是,很多堪稱重要的信件一封封寄到他所在的中學,而他也成了中國現代文學某些線索的一個小小彙聚點。他在這方面的地位,已經超過很多著名大學中文系的教授。
從本書中的一些文章可以看出,吳海發先生對於中國現代文學的全貌和細節都有比較廣泛的瞭解,對於現代漢語的知識和技能都有比較充分的修煉。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有一份熱愛文化、保護文化的忠誠,追求著他心中的文化道義。他的筆墨,乾淨樸實,無雕琢之痕,無漂染之色。有時他也會與同行商榷,但只限文學,不攻人格,不作表演,有君子風。這一切,使他的文章讀起來有一種巷陌曲折的豐富性,又有一種不傷脾胃的安全感。
我的主業是中國宏觀文化史,偏重於宋元之前的文脈勃郁之時,因此對中國現代文學興趣不大。對當代文壇,更是避之唯恐不遠。本來我是不熟悉吳海發先生所寫內容的,但是,當我讀到科學家錢學森、楊振寧先生與他的書函來往,前輩文人葉聖陶、吳世昌先生與他的長篇通信,就覺得很有意思。那篇記郭沫若暮年隱痛的文章,讀來也覺得入情入理,溫厚公平,頗有心得。
有一次收到他寄給我的一部堪稱巨著的《二十世紀中國詩詞史稿》,未免有點吃驚,因為我知道他的年歲,要寫出一部八十多萬字的書稿很不容易。我儘管對「二十世紀」的中國文化仍然沒有多大興趣,但因有「詩詞」為引,也就與我的主業產生了局部交叉,便與他討論起來。二十世紀的詩詞創作,我覺得真正具有詩人神韻的,倒是郁達夫、蘇曼殊這些浪跡天涯的遊子。「曾因酒醉鞭名馬」、「踏過櫻花第幾橋」這樣的句子,僅從詩品而論,是高出於魯迅、王國維、陳寅恪等學者的。當然,吳海發先生要撰寫全史,必須顧全大局,不能像我這樣由著性情來。我雖然發了一通感想,但認真說來,還是沒有涉及現代文學,因為那些詩詞是現代人幹著古人的活兒,是新舊文化的一種「人格性銜接」。
感謝吳海發先生把一本專寫中國現代文學的散文集《流聲的歲月》,讓我這個「關閉現代」的人來寫序言。可能他想,外行也有外行的自由吧,那我也就輕鬆地享受這番自由了。因為明知是外行話,也就不寫「敬祈教正」這樣的客套話了,只能博吳先生和讀者一笑,如此而已。
是為序。
二○一二年六月十四日
代序
余秋雨
文化,說起來很強大,實際上很脆弱。很多勝會高論、喜怒恩怨,轉眼就在歷史上煙消雲散。當然也會留下一些殘跡,後人以為是時間的結晶,其實並非如此。留下和殞滅,都帶有很大的偶然性,而且即便是留下的,也未必是真相。
現在,資訊的貯存檢索技術越來越先進,照理不應該再有這方面的擔憂,但文化的事畢竟不能全然歸之於技術。這就像我們到一個村莊去,可以先在網路上查到各種相關的資料資料,歷年變遷,但把這一切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一位安坐在河邊觀看落日的智慧長者。
這位智慧長者知道村莊裏很多無法形之於資料的人事往...
目錄
代序
付印題記
付印題記之二
歲寒時節
翻閱先生的講義――懷念徐復先生
錢仲聯先生在病中
借李白的酒杯,澆胸中的塊壘――記郭沫若暮年的隱痛
憶藏書家瞿光熙先生
《開卷》百期的風采
魯迅筆下的有恆先生
一位不忘「五四」精神的文化老人
懷谷林先生
說夏承燾先生的學術道路
銘感錢學森先生
被命運扼住咽喉的先生
「不解知難退」――我心中的吳世昌教授
隨意走筆
雁蕩山三日記
蠡園的詩情
玉蘭花苑
銀杏之歌
遊渤公島記
寫於誼園
「壞處說壞,好處說好。」
莘園敘晤
舊家理書
手溫
重訪金陵隨園
商業:駁運文明的船――記余秋雨的演講會
杭州二日記
山中的一個學術研討會
永恆的綠葉――記葉聖陶與朱自清的友誼
遙祭汶川廢墟
通俗文學:一隻具有生命力的翅膀
學壇內外
長篇小說《三里灣》的初版
淇奧產竹的問題
一則古代諺語的考量
話說閻崇年的《康熙大帝》
難解的諾貝爾情結
《王蒙自傳》:誠信中見筆法
開掘散文創作的題材
《石語》情深
採擷商州風情的落葉――說賈平凹的散文
感謝楊振寧先生作序
章培恒及其《災棗集》
揚州安樂巷二十七號
題在《胡適來往書信選》扉頁上的話
馮驥才閒適散文的新走向
一位魯迅研究專家的跋涉
批評家陳駿濤的風景
說說我的書齋
董寧文:營造書香社會的匠人
走近嘉業堂
愚者千慮
七房橋村:走出六位院士
教授的日記
〈南京民謠〉非魯迅所作考
重讀葉聖陶回答我的五封信
葉聖陶之於魯翁
趙樹理唯一的散文集
《魯迅詩歌編年譯釋》後記
美籍華裔教授唐德剛的注釋
訪周口店「北京人」
余秋雨和他的《語錄》
話說「辛苦恣睢」
關於詩詞問題的通信
代序
付印題記
付印題記之二
歲寒時節
翻閱先生的講義――懷念徐復先生
錢仲聯先生在病中
借李白的酒杯,澆胸中的塊壘――記郭沫若暮年的隱痛
憶藏書家瞿光熙先生
《開卷》百期的風采
魯迅筆下的有恆先生
一位不忘「五四」精神的文化老人
懷谷林先生
說夏承燾先生的學術道路
銘感錢學森先生
被命運扼住咽喉的先生
「不解知難退」――我心中的吳世昌教授
隨意走筆
雁蕩山三日記
蠡園的詩情
玉蘭花苑
銀杏之歌
遊渤公島記
寫於誼園
「壞處說壞,好處說好。」
莘園敘晤
舊家理書
手溫
重訪金陵隨園
商業:駁運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