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排序:
 
 有 1 項符合

圖圖大主教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1 則評論
 我是聽到廣播才注意到這本書,我...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4/10/23
我是聽到廣播才注意到這本書,我們不一定會經歷書中主角那麼戲劇化且痛苦的過程, 但小至路上被超車,大到有人對我們人身傷害, 其實都會讓我們有一種「此仇不報非君」的怨恨感, 但這種怨恨感除了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挫折以外,也讓我們的身心常常生病, 無法寬恕是造成心臟病、高血壓,或是...
寬恕:為自己及世界療傷止痛的四段歷程
$ 100 ~ 330
寬恕:為自己及世界療傷止痛的四段歷程
作者:圖圖大主教,默福.圖圖(DESMOND M. TUTU,MPHO A. TUTU) / 譯者:祁怡瑋 
出版社:啟示
出版日期:2014-09-25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288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單色印刷 / 初版
點我評分 1 則評論 圖書介紹9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圖圖大主教
圖圖大主教戴斯蒙·屠圖,南非開普敦的聖公會前任大主教,也是南非聖公會首位非裔大主教,被稱為人權運動者的神學家。他亦是198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獎者。他自1980年代開始致力於廢除種族隔離政策。並在1995年開始領導「真相與和解委員會」促成南非的轉型正義而聞名於世。

屠圖自1985年到1986年出任約翰尼斯堡主教,之後從1986年至1995年間出任開普敦大主教。這兩項職務,屠圖都是首位出任的黑人。他以黑人神學與非洲神學的融合為目標,政治上自認是社會主義者。

出生於克萊克斯多普的一個貧窮家庭,是科薩人和茨瓦納人的混血。屠圖在年幼時於南非各地搬來搬去。進入成年後,他受教師的培訓並與Nomalizo Leah Tutu結婚,並育有幾個孩子。1960年,他被任命為聖公會牧師,並於1962年移居英國,在倫敦國王學院學習神學。1966年,他回到南非,在聯邦神學院任教,然後在波札那大學、賴索托大學和史瓦濟蘭聯合大學任教。1972年,他成為神學教育基金的非洲主任,這是位於倫敦的職位,但必須定期前往非洲。1975年回到南非,他先是擔任約翰尼斯堡聖瑪麗大教堂的院長,然後擔任賴索托主教,在反對南非種族隔離和白人少數統治的種族隔離制度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從1978年到1985年,他擔任南非教會理事會秘書長,逐漸成為南非最主要的反種族隔離積極分子之一。他雖然警告國民黨政府種族隔離會導致種族暴力,但作為一名活動家,他強調非暴力抵抗和引進外國經濟壓力來改變種族隔離政策。

1985年,他成為約翰內斯堡主教,並且在1986年成為開普敦大主教,這是南非聖公會等級中最高級的職位。在這一職位上,他強調了建立共識的領導模式,並監督引入女司鐸的工作。另外在1986年,他成為全非洲教會會議的主席,進一步在非洲大陸考察。在戴克拉克總統在1990年從監獄釋放了反種族隔離活動家納爾遜·曼德拉後,雙方就種族隔離的解散達成協議。屠圖在談判中扮演著黑人派系之間的調解人的角色。在1994年的大選產生由曼德拉領導的聯合政府之後,後者選擇屠圖擔任真相與和解委員會主席,調查過去與反種族隔離團體進行的侵犯人權行為。自種族隔離制度瓦解以後,屠圖一直在為同性戀權利進行宣傳,並且在廣泛的主題上發表意見,其中包括以巴衝突、對伊拉克戰爭的反對,以及對南非總統塔博·姆貝基和雅各布·祖馬的批評。2010年,他從公職退休。

屠圖在1970年代成為知名人士時出現了對他兩極化的觀點。種族隔離的倡導者鄙視他,許多白人自由主義者認為他太激進了,共產主義者則批評了他的反共立場。他在大多數黑人中廣受歡迎,並因其反種族隔離運動而受到國際讚譽,獲得一系列獎項,包括諾貝爾和平獎。他還編了幾本他的演講和評論的書。
  維基百科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圖書名稱:寬恕:為自己及世界療傷止痛的四段歷程

內容簡介

將痛苦轉化為希望,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圖圖大主教轉化生命的療癒之作
比曼德拉早十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達賴喇嘛、翁山蘇姬、歐巴馬一致推崇!

  每個人都有需要寬恕他人的時候,每個人也都有需要獲得寬恕的時候。無論是講話刺傷我們的朋友、背叛了我們的配偶、沒給我們升遷的老闆,甚至是通勤途中擋我們路的駕駛,每一天,我們都面臨著同樣的抉擇:原諒,或者報復。

  儘管有無數研究列舉出寬恕在社會、精神、心理、甚至是生理上的益處,然而,寬恕的實際過程卻往往是個未解的謎。沒錯,放下仇恨是很好、很有幫助,但我們在受到傷害時,要怎麼做才能放下仇恨?當我們被剝奪的東西無法還原時,要怎麼斷了報復的念頭?或者,有沒有可能既寬恕又討回公道?為了達到寬恕,必須依循什麼樣的步驟?受了傷的脆弱心靈,又該如何縫補所有的破洞?

  圖圖大主教身為「真相與和解委員會」主席與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見證過各種窮凶惡極的罪行,常有人問他,在看遍世上的衝突與苦難後,關於寬恕,他學到了什麼。本書就是針對這個問題的回應,也是對於另一個問題的解答:我們該如何寬恕?

  本書將探索寬恕的真義,以及走上寬恕之路的四段進程:把事情說出來、正視內心的感受、予以寬恕、重建或放下這段關係。書中提供了冥想、練習、儀式和禱詞,一路帶領我們學習寬恕的語言,讓每個受傷而破碎的生命都能歸於完整。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種天賜的能力,可以從苦難中創造喜悅、在絕境中找到希望、修復每一段需要修復的關係。在圖圖大主教的引領下,一起踏上療傷與復原之旅吧!
  
本書特色


  ★提供明確可行的方法步驟,並附有冥想、練習、儀式和禱詞,一路帶領我們學習寬恕的語言,修復受傷破碎的生命。

名人推薦

  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 吳若權
  資深精神科醫師 郭約瑟
  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 管中祥
  台灣聖公會主教 賴榮信
  身心靈成長導師 賴佩霞

  ──感動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重量級好評


  戴斯蒙.圖圖向每個人展示:如何將痛苦與悲傷,轉化為對未來的希望與信心。──曼德拉(Nelson Mandela),前南非總統、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我對我所信賴的好朋友圖圖大主教懷有最崇高的敬意。我讚賞他這個美好、溫暖的人,更讚賞他所堅守的人道原則。──達賴喇嘛尊者(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

  圖圖不只是反種族隔離政策的使者,也是一個深思精神價值並將之付諸實踐的人,在某些方面讓我想到甘地。──翁山蘇姬(Daw Aung San Suu Kyi),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數十年來,圖圖都是一位道德巨人。他在全球各國為自由與公理坦率發言,堅定地為同性戀、雙性及跨性別人士辯護。──歐巴馬(Barack Obama),現任美國總統

  這是一本入門啟蒙書,不只帶領你為自己及世界找到療傷止痛之道,也為身、心、靈重新找回平衡。──狄帕克.喬普拉(Deepak Chopra),全球著名的心靈導師,《時代週刊》譽為心靈之王

  戴斯蒙.圖圖終其一生言行一致地身體力行。我們要感激他和他的愛女默福一起,分享了他何以如此充滿希望與喜悅的祕密。──瑪麗.羅賓遜(Mary Robinson),前愛爾蘭總統

  我從圖圖身上學到的一件事……他堅持不懈地相信事情能夠好轉,以及我們能夠有所作為。我們不應找藉口不採取行動或不開口發言。──科菲.安南(Kofi Annan),前聯合國祕書長、200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圖圖大主教能夠在每一個他所遇見的人身上看到人類共通的人性,並且讓我們也效法他這麼做。──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前美國總統

  圖圖大主教為我們提供了愛與希望的光輝願景。以他偉大的溫暖與慈悲,圖圖大主教傳遞了一則神聖的訊息,若能留心諦聽,人生與歷史都將獲得改變。──吉米.卡特(Jimmy Carter),前美國總統

  圖圖的人生,以及這位體型嬌小但笑聲洪亮的南非牧師如何成為全球守護者的故事,將是他留給世界的智慧遺產。──《時代雜誌》(TIME)

  內容涵蓋如何寬恕的指南,乃至於要這麼做在科學與倫理上的原因。每一座床頭、書櫃以及聖壇都該有這本書。──《出版人週刊》星級評論(Publishers Weekly starred review)

  圖圖大主教和他的女兒提出了開創性的見解,闡述如何認識並化解終生的痛苦與煎熬,建立起一個轉化療癒的新範本。──安妮.藍妮克絲(Annie Lennox),葛萊美獎歌手

  我對本書的讚賞無以言喻。兩位作者以無比的勇氣回顧他們與其他人所歷經的傷痛,證明在駭人惡行的面前,寬恕能真正地療傷止痛。──泰瑞.魏特(Terry Waite),「大英帝國司令勳章」得主

  藉由本書,圖圖大主教和女兒一起撥開寬恕的神祕面紗,揭露人類這項最令人振奮也最能帶來自由的能力,以及寬恕的真貌與讓人蛻變的力量。──克莉絲塔.提佩特(Krista Tippett),知名廣播節目主持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圖圖大主教DESMOND M. TUTU


  全名戴斯蒙.圖圖,一九八六年被選為南非聖公會教堂最高職位的開普敦大主教,他也是南非為正義與種族和解而戰的傑出領袖,他的卓越貢獻為他贏得一九八四年的諾貝爾和平獎,二○○九年獲得美國公民最高榮譽的「總統自由勳章」(the 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二○一三年獲頒「坦伯頓獎」(Templeton Prize,相當於宗教界的諾貝爾獎)。

  一九九五年,前南非總統曼德拉親自指派他為「真相與和解委員會」主席,這個委員會與圖圖大主教所扮演的角色,是南非轉變為自由民主國家的關鍵要素,為國家開拓了一條歷經內戰衝突與無數暴行之後繼續向前走的全新出路。

默福.圖圖MPHO A. TUTU

  經驗豐富的傳教士、老師以及演說家,目前擔任戴斯蒙.圖圖與莉雅.圖圖遺產基金會(The Desmond & Leah Tutu Legacy Foundation)執行長,並服事麻州伍斯特市的兒童、南非格拉罕鎮的強暴倖存者,以及紐約市費爾普斯・斯托克斯基金會(the Phelps Stokes Fund in New York City)的南非與納米比亞難民。

  她和父親圖圖大主教合著有《為善而造》(Made for Goodness)一書,二○一○年贏得「諾提勒斯書獎」(Nautilus Book Award)。

  ◆戴斯蒙.圖圖與莉雅.圖圖遺產基金會的網站請見:www.tutu.org.za

譯者簡介

祁怡瑋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創意寫作碩士,曾任職於學校、出版社,現從事中英文筆譯工作。譯有《29個禮物》、《愛情的吸引力法則》、《你的心是否也住著一隻黑狗?牠名叫憂鬱》等書。
 

目錄

專文推薦 寬恕,是可以學習的技能    吳若權
專文推薦  寬恕:修復人心的關鍵能力    郭約瑟
專文推薦 我所認識的涂德民大主教    賴榮信
專文推薦 追求心靈幸福的解脫之道    賴佩霞

前言:讓破碎的生命歸於完整

【第一部 認識寬恕】
第一章 為什麼要寬恕?
第二章 寬恕不是……
第三章 走向寬恕的歷程

【第二部 寬恕的四段進程】
第四章 把事情說出來
第五章 正視內心的感受
第六章 予以寬恕
第七章 重建或放下這段關係

【第三部 一切都能寬恕】
第八章 需要得到寬恕
第九章 寬恕自己
第十章 一個寬恕的世界

謝辭
 

專文推薦

寬恕,是可以學習的技能


  放下,是這幾年來的熱門話題;甚至,已然成為一門顯學。讓它從宗教修行的境界,變成日常人生的一項功課。「你要放下啊!」隨之在感情有創傷,需要療癒的好友之間口耳相傳。

  當我們感情受到傷害,在真正能夠放下之前,其實不能忽略的是:徹底地寬恕。若不能徹底地寬恕,就無法真正地放下。

  而我們很少知道,即使堅持人性本善,認為寬恕是與生俱來的美德,也未必能在當下立即發揮功效;寬恕,也不是透過與加害者交換條件,協議獲得部分賠償就可以產生。寬恕,其實是一種選擇,也是可以學習的技能。

  既是諾貝爾獎得主,也曾榮獲南非聖公會教堂最高職位「開普敦大主教」殊榮的圖圖大主教,和女兒默福.圖圖牧師再度合作,繼《為善而造》一書之後,出版新作《寬恕》,在書中由淺入深地解說寬恕之道,教導讀者如何面對生命中最難堪的處境,當身心受到嚴重侮辱或創傷的時候,能夠在「寬恕」與「報復」之間,做出明智的選擇——寬恕。

  圖圖大主教說:「面對任何的不公不義,我們都擁有選擇。如同我們已經談到過的,你可以選擇寬恕,也可以選擇報復,但選擇報復的代價總是很高。選擇寬恕而不選擇報復,最後將讓你成為一個更強壯也更自由的人。得到平安的總是選擇寬恕的人。」

  ★鍛鍊寬恕的技能,重拾人類良善的本性

  兩位作者以許多實際的案例,包括自身的體驗、以及周遭朋友地的經歷,加上身處於南非這個曾經因為種族隔離政策而造成人群撕裂的地方,有許多悲傷而動人的故事,以充滿感情與理智的筆調,按部就班地分享為什麼要寬恕?以及如何做到?書中提供四個步驟,也就是:「寬恕之路的四段進程:把事情說出來、正視內心的感受、予以寬恕、重建或放下這段關係。」同時也提醒讀者必須寬恕自己,正視一段關係之所以出問題,自己也要承擔部分的責任。

  相對地,如果在某個情境裡,你是一個有意或無意造成別人傷害的加害人,這本書也相對提供如何獲得寬恕的方法。作者很明白這樣的難處,書中有段話說:「我們假設被請求寬恕的人很難熬,但對於尋求寬恕的人來說可能還更難熬。為什麼我們會以為悔罪比寬恕容易呢?不是這樣的。當我們犯了錯而想要彌補時,人性的深度就展現出來了。我們顯示出自己是多麼渴望療傷止痛,我們顯示出自己是多麼渴望能為受到傷害的人療傷止痛。」

  加害者若要與被害人和解,必須先認錯,見證痛苦並道歉,然後請求寬恕,做出對方要求或需要的彌補或賠償,並尊重受害者重建或放下這段關係的選擇。

  除了理論與實務的說明,這本書還提供冥想、日記、石頭等可以透過日常操作的練習,幫助讀者鍛鍊寬恕的技能,重拾人類良善的本性。

  ★學習寬恕的技能,更有其必要性與急迫性

  仔細閱讀完這本書,我想到不久前的一則社會新聞,真實事件的內容大致如下:

  某體育大學林姓大三學生,因為不滿吳姓女友提議分手,平日有練舉重的他,持刀侵入吳女家,殺死吳女的祖父,又砍傷吳女的父親,被判無期徒刑。

  吳父在接受台中地檢署檢察長慰問時,竟選擇原諒兇手,幫忙求情說:「這孩子年輕,一時無法走過情關,才做出這種事,他坐牢關再久,我父親還是無法回來,所以選擇原諒,給他一個重新面對人生的機會……」

  這位吳姓被害人左後背被刺一刀,父親遭到殺害,女兒飽受驚嚇。而他住院期間、父親出殯之後,林嫌未曾親自或書面道歉,即使如此,他仍願意選擇寬恕,希望雙方能夠儘快走出傷痛,恢復正常生活。

  在這個真實的個案中,吳姓被害人主動做出寬恕的決定,或許他並未接受寬恕的訓練,就能以良善的本性做出最明智的選擇,但我認為若能參考本書中的四個進程,一定可以幫助自己和家人徹底地放下。

  如同這本書中所強調的:寬恕,有時候需要很多時間、甚至很多年去消化情緒,接受所有已經發生的事實,並找到機緣對著加害者講出心中真實的感受,而對方也能沒有防衛地同理。或許,這不是簡單的事、也需要一些因緣,但是,選擇寬恕,就是放下的開始,就有機會重拾更平靜、更強大、更自由的自己。

  在天災人禍不斷的這個時代,恐怖攻擊、隨機殺人、氣爆災害、食品安全出問題……對我們的身心造成危害,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正遭逢巨大的挑戰,學習寬恕的技能,更有其必要性與急迫性。《寬恕》作者說:「寬恕不是在縱容某個人,也不是在主張做壞事沒關係。寬恕純粹就是明白每個人都是天性本善,但也都天生就不完美。在每一種無望的處境當中,在每一個看似無可救藥的人身上,都藏有蛻變的可能。」

  不要對別人絕望,也不要對自己失去信心!如果你覺得這世界不完美,就透過學習寬恕去改變這個世界。

文/吳若權
(本文作者為作家、廣播主持人)

專文推薦

寬恕──修復人心的關鍵能力


  「你的書(人生)裡有的是什麼?是一個希望與救贖的故事,還是一個悲慘與怨恨的故事?」

  如果是後者,那你可以闔上這本圖圖家族所著的寬恕之旅指南,繼續你的人生迷航。如果是前者,那你得預備好充滿驚訝、痛苦、感嘆、憤怒、流淚、希望與讚嘆的心境,因為這是一趟甚為顛簸、艱辛與冒險的虛擬旅程,順利的話,你會得到前往自己療癒之旅的藏寶圖,還能激起你決定冒險出發的勇氣,最終你會得到充滿愛、智慧、平安與喜樂的祝福。

  至於你自己未來真實的寬恕之旅,可不是如日本京都自由行那麼愜意,只需要一本導覽手冊,就能享受愉悅、安全、刺激且可預期的行程。當然,也沒有如登上埃佛勒斯峰或橫跨撒哈拉大沙漠那般艱難,但是,還是需要萬全的準備,如完整的藏寶圖(圖圖寬恕之旅指南可以提供鳥瞰全景)、事前各種體能與心理訓練(同理心、認識共通人性、重新說故事、冥想訓練…等)、足夠的裝備(石頭與日記),還需要有經驗、愛心與耐心兼備的嚮導陪伴(可高度信任的朋友或家人、精神導師或諮商師、一個或一群有相同經驗的人),至於能否到達目的地,甚至還需要加上一點運氣(萬事互相效力),還有急不得的充分時間。

  理查・羅爾神父的著作《踏上生命的第二旅程》(Falling Upward),最能傳神描述這趟旅程的經歷,為了達到目的地,你必須先往下走(falling),甚至得受盡苦楚,目的是為了培養能力,因為「折磨、痛苦與損失具有讓我們蛻變的力量。」、「寬恕之路不是一條好走的路。在這條路上,我們必須走過仇恨與憤怒的泥濘淺灘、排除萬難穿越悲傷與失落,才能學會接受,而這份接受才是寬恕的檢驗合格認證標章。」說明白,受苦當中才能培養或啟發內心天生具備的耐力、同理心、勇氣、善良、寬恕等珍貴的能力,透過這些特質,才有辦法走完後半段充滿挑戰的向上(upward)旅程。

  這趟寬恕之旅,其實有兩個目的,其一就是寬恕別人;其二就是認罪、悔改,尋求被寬恕。在傷害的事實發生當下,產生了加害者與被害者,但回顧或往前追溯兩者完整的人生歷史,加害者曾經也是無數次的被害者,而被害者也可能無數次成為加害者。因此,我們都可能同時是加害者與被害者的角色,這讓寬恕的理論基礎得以成立。「我知道,如果受到一樣的壓力、置身一樣的處境,我也是能犯下一樣的獸行,就如這個美得令人心疼的星球上的任何一個人類一樣。就是這種對於自身弱點的認知,幫助我找到我對其他人的弱點與暴行的慈悲心、同理心、共通性和寬恕力。」

  透過這樣的共識,除了完成個人的療癒,「從個人決定要復原、要釋放自己、要尋求和平、要開創新人生開始,寬恕是通往和諧與和平真正的出路。」,人類有了共通的遠程目標,我們透過彼此照顧來照顧我們的世界。「我們是為同伴情誼而造。我們生來是要組成人類的大家庭,共存共榮,因為我們是為彼此而造。我們不是為排斥他人或自我封閉而造,而是為互相依存而造。打破人類存在的這項根本定律,便是置我們自身於險境。我們透過彼此照顧來照顧我們的世界──事情就這麼簡單,也就這麼難。」

  有太多的傷害(特別是性侵)在發生的當下,不管是受害者、或受害者的至親,都處在慌亂與驚恐的情緒當中。而有權力決定是創傷事件走向的至親,通常所做的決定都是傾向短視地保護自己或所謂「為大局著想」,忽略或犧牲受害者的情緒需求,以粉飾太平。就把所有的痛苦硬塞給受害者一人在陰暗處承受,這是加許多倍的創傷,結局通常讓受害者一輩子處在極度痛苦當中,除了低自尊、難以遏制的憤怒、悲傷、受背叛、無法信任之外,性格壓抑者會走向憂鬱症、不斷自傷、甚至自殺一途;性格外放者還會把憤怒與痛苦不斷的複製,加倍奉還給身邊任何可以接觸到的人身上,甚至成為反社會性格者。

  這是種眾多世間苦難歷史的縮影,寬恕之旅讓這些傷害所造成的無盡痛苦,得到舒緩、解決、甚至昇華的可能。關鍵之鑰在於「說出來」,就是要把情緒語言化,之後得以讓自己與別人理解真實或被扭曲解讀的一面,才得以被理解、澄清或重新詮釋。「說出傷痛不是為了擺出一副受害者或犧牲品的樣子,而是為了將自己從怨恨、憤怒、羞愧或自我厭惡中釋放出來。我們若是不願碰觸痛處並學習寬恕,這些情緒便可能在心裡堆積、潰爛。」、「當我們認知到自己的故事、理解了發生的事情,就能對我們的生命及其意義有更宏觀的領悟。我們變得更有韌性、更有處理壓力的能力,而且能夠復原。」

  這本書已不只是精神診療私密空間所奉為圭臬的寬恕之旅指南,它也是人類族群治療創傷、放棄仇恨、凝聚情感,朝向形成正向命運共同體的神聖經典。它不是一般空泛的寬恕理論,其中有著個人、家庭、社群、跨種族、國際之間真實成功的血淚故事,非常鼓舞人心,對人類善良的天性有著高度的啟發作用,能為文推薦此書是我個人的榮幸。

文/郭約瑟
(本文作者為羅東聖母醫院行政副院長暨精神科醫師)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7470942
  • 叢書系列: Talent
  • 規格:平裝 / 288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圖書評論 -   評分:
 我是聽到廣播才注意到這本書,我...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4/10/23
我是聽到廣播才注意到這本書,我們不一定會經歷書中主角那麼戲劇化且痛苦的過程,
但小至路上被超車,大到有人對我們人身傷害,
其實都會讓我們有一種「此仇不報非君」的怨恨感,
但這種怨恨感除了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挫折以外,也讓我們的身心常常生病,
無法寬恕是造成心臟病、高血壓,或是其他慢性疾病的風險因子。

我推薦書中的練習:不要試圖改變那份痛苦。不要不把那份失落當一回事。不要加以勸告。
當我們共同分擔彼此的破碎,會很神奇的發現,你我的生命都變得更加完整。
我們都會受傷、我們也都會傷人;寬恕並不是一條好走的路,但卻是值得走的過程。祝福你與我。
贊助商廣告
 
TAAZE 讀冊生活 - 今日66折
全新!自學法語看完這本就能說:專為華人設計的法語教材,字母、發音、文法、單字、會話一次學會!
作者:彭璐琪
出版社:語研學院
出版日期:2023-06-08
66折: $ 250 
博客來 - 今日66折
【小大人的理財素養2】漫畫圖解.未來不為錢煩惱的致富養成記:從小建立正確理財觀,投資屬於你的美好人生
作者:江季芸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23-12-28
66折: $ 283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長照4個90歲老人的我,將如何面對老後生活?
作者:小梶沙羅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4-05-29
$ 300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在對死黨的同居要求說「好」之前(全)
作者:ろじ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6-20
$ 111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自學日語 看完這本就能說:專為華人設計的日語教材,50音+筆順+單字+文法+會話一次學會!(附QR CODE音檔)
作者:許心瀠
出版社:語研學院
出版日期:2020-12-10
$ 374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作者: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Björn Natthiko Lindeblad, Caroline Bankler, Navid Modiri)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3-02-01
$ 355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人間最美的相遇︰寫給母親的深情書
作者:賴珩佳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5-31
$ 375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我買下了與她的每週密會~以五千圓為藉口,共度兩人時光~(2)
出版日期:2024-06-27
$ 221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職場坦白局:停止窮忙、拒絕內耗,職涯也能彎道超車!
作者:水哥
出版社:楓書坊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6-25
$ 240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