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貝卡.坎恩推薦序
在每個剎那懷抱慈悲
對於所有渴望把正念禪修帶入日常生活的人而言,這是一本深入此一探究之核心的重要著作。從事禪修的人都知道,在「渴望去做」和「真正每天實修」之間常常有所差距。生命中的每件事物和價值觀都指出修行的重要性,但似乎有許多障礙阻止我們放手去做。
人之常情的體悟
奈久的著作非常善巧地把我們帶回這一切的「人之常情」(human-ness)。它溫柔地提醒,人們很自然地發現修持正念是一大挑戰,因為它刻意地指出生命中尷尬且痛苦的真相,以及種種衝突抵觸。我們立志每天修行,但在許多時刻,我們卻發現自己搖擺不定,不確定是要做家事、沐浴、啜飲一杯美酒、與朋友家人相處,還是做出這個看似瘋狂且違反直覺的選擇:坐在禪修蒲團上,沈澱下來,感受直接且有時是痛苦的體驗。我們深深受到熟悉的事物、舒適愜意和歡樂的吸引,避免痛苦和生嫩敏感的事物;此乃人之常情。然而,我們知道,藉由觀照自身的體驗和感受,學習按照事物如實的面貌去過生活,會讓我們如釋重負。在修行的過程中,深邃本具之清明神志使我們回歸自己和世界真實的面貌。本書優美地剖析和探究這一矛盾的情緒,幫助我們把它視為修行的真實領域。這些猶豫和懷疑的時刻,不代表我們尚未「有所領悟」;它們是修行的核心。不想禪修不是修行之外的某件事物,而是全面探究、自然而然的一部份,也是修行的本質。我們留心觀照地把所有的感受、不確定和勉強不情願納入修行,每天懷著好奇追究的精神真正地投入其中。
所有人都有這種體驗,包括那些教導以正念為基礎的課程的人也是如此。身為正念課程的老師,我們都有「優良典範」的外在「強制令」,要求我們每天都要持之以恆地從事個人的正念修行,並且穿插密集的禪修閉關。這種正式的禪修(座上禪修)賦予空間,讓我們看清內在的模式和過程,以及從頭到尾不經意地為自己製造痛苦。我們總是看見自己在評斷、排拒、努力奮鬥、批評和忿怒。當然,這和一個體現正念的導師應有的理想形象相互抵觸。然而,除非我們親身體驗和投入這持續不斷、充滿喜悅和掙扎的探索,否則怎麼可能提供他人這種修行?
隨著時間的流逝,從這些內觀洞見衍生出來的了解,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份。到了那個時候,體現正念不是一種費力、不自然的過程,而是生命時時刻刻的本然展現;它是一種隱含於內的取向,經由正念看起來、感覺起來和聽起來是什麼樣子的有形展現而變得清晰顯明。明白這一點,並在生活中體現正念,我們就能夠在課堂上真實地教導正念。
回歸如實的面貌
奈久的著作,以及修行者和導師透過書頁所傳達述說的話語,幫助我們了解和尋找語言文字,藉以形容正念所揭露的念頭和情緒的內在世界;這個世界充滿情緒的衝突抵觸,常常被隱藏起來不讓人看見,而被人看見的時候,又常常受到評斷。因此,奈久鼓勵我們用一種清新好奇的方式去檢視內在世界,支持我們在每個剎那懷著慈悲,並且一再地回歸其中。這促使修行形成一個清晰的發心,一種目的感和方向感,然後讓生起的任何實相保持如實的面貌。
讓我們回到修行之中
本書簡明易懂,文字輕鬆幽默;清楚明確的章節處理特定的重點,並且包含許多修行人的親身經驗,使內容增色不少。這有助於這個看似非常私人、常常引起自我批判的過程平常化、普世化。聽到其他禪修者閉上雙眼的內心世界,極為令人感到寬慰,也發現他們的經驗和我們所經歷的種種沒有差異。本書體現了仁慈和慷慨佈施;當我們開始把這種明晰和共通性帶入修行,自我判斷和自我批評的習性自然就會安靜下來。
正念禪修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而不是「一夜情」。在閱讀本書之際,我再度感受到投入修行的動機與發心在心中生起。本書用一種清新的方式提醒我,在本質上,我的模式和習性無異於他人,並且讓我重新清晰地記得是什麼把我帶入每天的修行之中。
英國班戈大學正念研究暨修行中心蕾貝卡.坎恩
作者序
這是我們想要的禪修嗎?
本書的構想源自我教導正念課程的經驗。我清楚地了解到,儘管許多人享受和重視這個課程,但絕大多數的人卻從未真正建立「正念的習慣」,足以在課程結束之後,長長久久地持續下去。我為此感到好奇和關注。為什麼沒有持之以恆?在和其他教導類似課程和幾個教導正念的老師交談之後,我發現我的觀察一點也不獨特。是的,這千真萬確,人們從課程中獲益良多,但持續禪修卻是一件難事。儘管人們真的想要繼續下去,但許多人卻沒有這麼做。
我回想大約40年前,我開始從事禪修,然後中斷相當長一段時間之後又重拾興趣的過程。我從中了解到,我對禪修及其重大價值的看法,以及從事禪修有多麼困難之間,一直存在著巨大的矛盾和差異。其他人想像的禪修和他們的實際體驗之間是否也存有相同的差異?
這是促使我進行貫穿本書的訪談的原因。頭兩個是嘗試性和試探性的訪談,我問兩位受訪者,是什麼阻礙他們從事禪修?其中一個受訪者被我稱為「掙扎的禪修者」,另一位受訪者則在一所心理治療訓練學校教授禪修。耐人尋味的是,根據兩人的親身經驗,他們的回答大致導出相同的結論,而且就那位身為老師的受訪人而言,那也是他的學生們得出的結論。他們說,禪修讓他們深感不安,而且在某方面讓他們感覺受到威脅。即使他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卻因為感受到這種威脅而變得戒慎恐懼。對於此一觀點,我深有同感,並且隨著訪談的持續進行,每個人都明顯地同意,禪修讓我們對自己的為人感到有點憂慮驚慌。是的,禪修有助於放鬆。是的,它有助於捕捉讓我們感到抑鬱和焦慮的念頭。是的,它支撐免疫系統,並且給予我們選擇。但如果我們持之以恆地禪修,那麼在某個時候,它將把我們和自己之間的關係帶入一個更誠實、更親密的層次,而我們不總是那麼確定,這是我們想要的關係。我們因而停止禪修。
感恩誠實面對自我
在結束每個訪談之後,我對每個禪修者都懷抱巨大的感恩敬重之情。儘管在表面上,每個禪修者都覺得他們難以維持修行,但在表面下,在個人的層次上,他們的奮鬥掙扎卻充滿洞見、勇氣和幽默。即使日復一日、週復一週地從事禪修使他們接觸他們寧願不去碰觸的情緒,但他們卻誠實地面對,因而成為對自己少有錯覺幻想的一群人。
我的話還沒講完。本書訪談了16位努力奮鬥的禪修者,他們全都為自己選擇一個化名。另外有31位受訪者也使用化名,其中有些人使用數個化名;他們都提供了許多範例。10位禪修導師提供了自身的洞見;他們代表一大群各具代表性的戒律和傳統,例如正念減壓療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正念認知療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上座部佛教(Theravada Buddhism)、三種藏傳佛教、禪宗和無二一元論(Advaita Vedanta,一種源自印度教的當代無二傳統)。
在傳統上,禪修者不應該談論自己的修行。幸虧這個禁忌如今已經逐漸消失,而且在談論彼此的修行時,我們發現自己並非在禪修的旅程上孤軍奮鬥,而且我們的經驗對他人意義重大。不論在禪修蒲團上面對了什麼樣的挑戰,一旦經過分享,它們都成為慷慨的禮物。我希望當你閱讀本書,把你的經驗與其相較的時候,你會潤飾、糾正和反駁它,接受它的詢問,並且提出質詢。(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