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35位得獎者的著名建築作品,全書超過700張的彩色圖片
全球第一本收錄最齊全、歷年普立茲克獎得主介紹最完整保存版
一本引起建築設計界討論與目光的重要書籍!
熱愛建築的設計者人手必備、不可或缺的經典名作。
關於本書:
◎ 建築師的理念是什麼?
◎ 有怎樣的景觀考量?
◎ 城市帶來了什麼樣的限制?
◎ 建築物要採取怎樣的特定形式或材料?
◎ 如何讓建築、環境與人類之間建立完美的連結?
文字啟動了設計。——雷姆.庫哈斯
建築最令我驚訝的,就和其他技術一樣,是一項案件在建好的狀態時有一種生命,但是在書寫或者繪圖中的狀態時,又有另一種生命。——阿道.羅西
尚.努維勒(Jean Nouvel)談到電影與建築的相似點。
羅伯.范裘利(Robert Venturi)說他「向加油站學習,也向博羅米尼和沙爾特大教堂學習。」
詹姆士.史德林(James Stirling)說建築要「為城市帶來贈禮」。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在他們的作品中,尋求達到某種暫時性,並尋找著「創意原則」。
這些說法,皆取自於這本包羅萬象的文集中所蘊藏的豐富思想、希望與啟發。
在本書中,建築師的聲音優於常見的評論者與學者。在此,堪稱全球建築界佼佼者的三十五名普立茲克獎得主,親自告訴我們關於他們作品的三兩事,以及原因何在。此外,他們也回答這些問題:建築師的意念為何?為什麼建築物會採取特定的形式,或使用某些材料?是否有何景觀考量?城市帶來了什麼限制?而建築師開始想像一件作品時,如何思考身為大眾的我們?
本書是第一本記錄著普立茲克獎得主,在建築領域曾說過的話與寫過的文章。而他們的說法還搭配著精選建築作品為例,全書超過七百張照片,成果相當耀眼。
在本書中,建築師依照時間順序排列,從最接近今天的二○一○年開始,依序回溯到一九七九年第一位普立茲克獎桂冠得主、有話直說的老將強森(「建築就是藝術,別無其他」。)每章介紹約四到六項重要建築案件,整體來看,則代表著我們生活的多元性;這些案件包括學校與圖書館、博物館、法院、宗教建築、企業總部、住宅、市民中心、商店、機場、法院、體育館與飯店。我們在書中,藉由各種訪談、演說與寫作的摘要,和建築師一起看建築,並有幸由他們帶領,進入他們多半相當私人的思想領域。正如本書的原文書名已清楚指出,這是普立茲克獎得主的「親身說法」。
普立茲克獎桂冠得主在二十世紀末與二十一世紀的前十年,共同打造了我們的建築環境。在本書中可看見他們談到自己最在乎的是什麼,例如光線、材料與永續性,以及他們崇拜著誰、又推崇哪些建築物。整體而言,正如備受同行推崇的約恩.烏松(Jørn Utzon)所說:「總之,你會與建築物的使用者建立起關係。」在書中,建築師以直接、熱情的方式,向每一個人訴說我們的建築世界。
普立茲克獎小介紹:
普立茲克獎是全球名聲最為卓越的建築獎,每年由專家所組成的獨立評審團,將獎項頒發給在世建築師,其宗旨為:「所表揚的在世建築師,其建築作品能展現出天分、遠見與奉獻等優點,並透過建築藝術,對人類與建築環境持續帶來重大貢獻。」普立茲克獎是在1979年,由普立茲克家族透過凱悅基金會而成立。
作者簡介:
如絲.佩塔森(Ruth Peltason)
是一名編輯與作家,並經營「訂製之書」(Bespoke Book)編輯工作室,專門開發、編輯與撰寫設計文化藝術書籍。她的案件多元,包括《設計研究:將現代生活帶進美國住家的商店》(Design Research: The Store that Brought Modern Living to American Homes)、《創意時間之書:三十三年來的紐約市公共藝術》(Creative Time: The Book, 33 Years of Public Art in New York City),及《活珠寶:大自然的傑作》(Living Jewels: Masterpiece from Nature)。 她曾擔任亞伯拉罕出版公司(Abrams)的設計與生活風格書籍主管與資深編輯。佩塔森現居紐約。
翁甄舜華博士(Grace Ong-Yan, Ph.D)
是建築師、建築史學者、教師與作家,專精於歐美現代與當代建築。除了曾在兩位普立茲克獎得主的事務所任職之外,也在多所大學與機構任教,包括帕森設計學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普瑞特藝術學院(Pratt Institute)、耶魯大學、巴爾德研究所(Bard Graduate Center)與巴恩斯基金會(Barnes Foundation)。
譯者簡介:
呂奕欣
師大翻譯所筆譯組畢業,曾任職於出版公司與金融業,譯作囊括建築、設計、小說、生活風格、繪本、語言學習、商業管理、科普等領域,現專事翻譯。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建築設計界名家學者一致好評──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李清志
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吳光庭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系主任 阮慶岳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銘傳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徐明松
成大建築系主任 鄭泰昇
亞洲大學創意設計學院助理教授、交大建築所兼任助理教授、Little People Architects發起人 謝宗哲
普立茲克獎建築大師們,猶如一個個頭上頂著光環的天使,閱讀他們的思想與設計,可以讓我們的內心也逐漸明亮起來!──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李清志
這是一本極易引發感覺的書,我們總是可以在創作者那隻字片語中讀到設計的核心題旨:「熱情」,乃至「沉溺」。創作是一個人與外面世界關係的揭示,對敏感的作者來說是一個可怕裸露自身的過程,所以為什麼會是「熱情」或「沉溺」。本書可以讀到創作者的聲音,書中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建築師自己描繪自己作品的創作理念,談他們作品與城市、歷史、場所、材料等等的對話,談他們對什麼是表徵時代建築的看法,可惜「隻字片語」的推薦語對我們這種愛說話的評論家著實不過癮。──銘傳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徐明松
「建築」對於一般大眾而言,或許只是工程營造下的建造物(Building),甚或是作為資本積累物件的房產(real estate)來被看待。然而對於充滿熱情與理想的建築師們而言,建築則化身為一種人與環境交往的策略、生活場域的構築與集體記憶的創造、而提升到了藝術以至於文明的境界與層次。
誠如普立茲克建築獎的宗旨:「……其建築作品能展現出天分、遠見與奉獻等優點,並透過建築藝術,對人類與建築環境持續帶來重大貢獻。」這些大師們所創造的建築不僅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更是存在於地球上所無可取代的記憶。透過這本書,於是我們彷彿得以傾聽他們當面熱情述說的,在建築路上所經歷的點點滴滴。──交大建築所兼任助理教授、Little People Architects發起人、亞洲大學創意設計學院助理教授 謝宗哲
「這是一本很棒的床頭書,每位普立茲克獎得獎者只要提供那麼一點『事情』(平均每人2-6頁的篇幅,一些引言,一些圖文和一些簡短扼要的論述),光看這些就像自己花五分鐘看了部影片一樣。如果你期待買了它可以從中得到些新資訊,那就見仁見智,不過肯定可以透過這些建築大師的介紹,獲得更有趣的知識,也能讓第一次接觸的人對建築有更近一步的認知。」──Jos Maple
當初買這本書是拿來作為送給某人的禮物,就算對方不是建築師,也希望收到書後能夠享受書中興味之處。這不但是一本完美的介紹建築大師的書籍,也是本消磨休閒時光的好書。──jeffreys
名人推薦:建築設計界名家學者一致好評──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李清志
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吳光庭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系主任 阮慶岳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銘傳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徐明松
成大建築系主任 鄭泰昇
亞洲大學創意設計學院助理教授、交大建築所兼任助理教授、Little People Architects發起人 謝宗哲
普立茲克獎建築大師們,猶如一個個頭上頂著光環的天使,閱讀他們的思想與設計,可以讓我們的內心也逐漸明亮起來!──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李清志
這是一本極易引發感覺的書,我們總是可以在創作者那...
作者序
序言Introduction
建築,是當代文化的核心。我們會在日常住所、旅途上或研究過程中,看見傑出的當代建築物,它們的實體建築特色深深吸引住我們。然而,我們有好多不了解的事。先舉幾個例子:建築師的意念為何?為什麼建築物會採取特定的形式,或使用某些材料?是否有考量景觀?城市帶來了什麼限制?而建築師開始想像一件作品時,又如何考量身為大眾的我們?
這不是一本常見的建築書。建築文章大多從評論者、學者或記者的眼光來撰寫。但本書是從「建築師」的眼光出發,透過望遠鏡的另一端來觀看,由建築師親自向我們闡釋。更精準地說,是由三十五名普立茲克獎得主,針對其建築作品,分享他們的觀念、夢想、哲學、靈感與受到的影響。局外人在此靜默下來,我們傾聽的反而是創作者本身的聲音。如此的成果令人大開眼界。整體而言,建築師往往有熱情的思想與語言。例如建築師詩人彼得.祖姆托(Peter Zumthor,2009),他能將石頭變得和一部情色藝術電影一樣誘人。在談到瑞士瓦爾斯(Vals)的溫泉浴場時,他曾寫道:「龐大而寧靜的巨石,應該要保留原樣,如此我們才能感受到石頭的存在,石頭也才能對我們的身體發揮影響。」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1989)在談到自己的建築與最知名的作品時,說法與祖姆托洽成對比。蓋瑞提及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時說:「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把建築物蓋起來。」也表示:「說到底,我的作品是我的,不是評論者的。」或如湯姆.梅恩(Thom Mayne,2005)曾強調:「實境的音樂」。此外,建築有強烈的個人色彩,對於建築的情感特質,或許路易斯.巴拉岡(Luis Barragán,1980)說得最簡要,也最豪邁:「我的建築有自傳色彩。」現在來看每一位建築師的作品,會發現自己好像是特別幸運的圈內人,以建築師本身的眼光看待建築。
本書介紹的建築師不僅影響深遠,是建築界的佼佼者,更是普立茲克獎得主,堪稱世上最優秀的建築師。在二十世紀末與二十一世紀的前十年,他們共同形塑了建築界、建築史與我們的建築環境。每年頒發的普立茲克獎,向來有建築諾貝爾獎的美名,因為它和諾貝爾獎一樣,有公開的提名過程及獨立評審團。普立茲克獎是1979年,才由芝加哥普立茲克家族,以凱悅基金會(Hyatt Foundation)的名義成立。雖然獎項的歷史並不悠久,但是影響深遠龐大。該獎的宗旨是:「表揚一位在世建築師,他的作品能展現出天份、遠見與奉獻等優點,並透過建築藝術,對人類與建築環境持續帶來重大貢獻。」獎項並非頒給一件特定的建築作品,而是著眼於建築師職業生涯累積的卓越成就。從1979年第一屆得主菲利普.強森(Philip Johnson),到2010年的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他們的建築成就都令人敬佩且影響強大。
我們決定把焦點放在建築師談自己的作品時,之所以會選上普立茲克獎得主,原因不僅是過去三十年來,他們在國際間打造出既優秀且豐富多樣的當代建築,更因為對廣大讀者而言,他們的名字多半至少耳熟能詳,卓越的成就早已超越封閉的建築圈。許多重要地標的影響無遠弗屆,例如貝聿銘為巴黎羅浮宮打造的玻璃金字塔;諾曼.佛斯特(Norman Foster)對於承載歷史意義的柏林國會大廈,提出深刻的回應;約恩.烏松(Jørn Utzon)的雪梨歌劇院如樂曲般優美;赫佐格與德穆隆(Herzog & de Meuron)的北京國家體育場成就非凡;丹下健三的廣島和平紀念館備受尊崇;凱文.羅奇(Kevin Roche)紐約大都會美術館增建,更是歷久彌新。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的成就可以繼續列下去。建築師的手法、興趣與所在地的差異雖大,但每一位都是強者,擁有千錘百鍊的哲學,並對建築實務高度專注,這就是聯結他們的共同要素。從這些得獎者的作品,我們得以看到隨時間推移反映出的品味變化軌跡。
在研究之初,我們最早的其中一項疑問是:建築師是否能堅持到底,也就是想法與執行能否銜接起來?換言之,建築師是否言行一致?雖然常聽人說作品最能表明一切,但我們要反問:「那麼他們說的話呢?能告訴我們什麼?」
建築師在本書依照時間順序排列,從最接近今天的2010年開始,依序回溯到1979年第一位普立茲克獎桂冠得主、有話直說的老將菲利普.強森(他曾說:「我不認為意識形態和建築有何關聯……你瞧,我沒有信念,卻有品味。」)每章介紹約四到六件主要建築作品,這些重要作品不僅令人景仰,能從中看出每位建築師整體作品特色,也能說明他們對建築領域的貢獻。這些精挑細選的建案,展現出建築師所有作品的深度與豐富性,而整體來看,代表我們生活、興趣與需求的多元性;這些建案包括學校、宗教建築、商店、機場、博物館、法院、體育館和運動場、企業總部、住宅、大使館、紀念館、溫泉浴場、圖書館、飯店、銀行與墓園。不過在本書中,我們是和建築師本人一起看建築作品,他們在我們耳邊訴說,引導著我們,讓我們有幸進入通常相當私密的個人思想領域,這些資料從各種來源收集而來,包括訪談、演講與著作。正如本書的原文書名清楚指出,這是普立茲克獎得主的「親身說法」。
建築師們對於種種議題,都有許多話要說,首先是過去三十年來最重要的議題,包括物質性(materiality)、區域性(regionalism)與永續性(sustainability)。的確,當代最迫切的議題之一,就是生態建築的實踐及永續技術的運用。格蘭.穆卡特(Glenn Murcutt,2002)、理查.羅傑斯(Richard Rogers,2007)與諾曼.佛斯特(1999),皆是將永續技術融入其建築核心的佼佼者,為執業建築師與社會建立新的標準。舉例來說,穆卡特是生態建築的領導者與教師,他率先探索「能適應氣候的建築」等概念,也向我們證明,要實踐永續建築,不一定非得講究高科技,事實上,反倒應該重視道德及平凡簡單的事物。
隨著研究進行,也發現了更多驚喜。例如電影猶如觀看人類處境的透鏡,其重要性影響了阿道.羅西(Aldo Rossi,1990)、赫佐格與德穆隆(2001)與克利斯堤安.德波贊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1994)。正如尚.努維勒(Jean Nouvel,2009)所言:「這兩個領域有許多重疊之處。」關於運用電腦或其他數位技術、建築軟體來做設計,包括AutoCAD及Rhino、3D Studio Max與Maya等三度空間模型工具,許多得獎者也發表正反兩面的看法(哈蒂贊成、烏松反對、蓋瑞勉強同意)。從德波贊巴克到已故的詹姆士.史特靈(James Stirling,1981)等建築師的例子,我們明白知道建築從來不是獨立存在,而是深受環境脈絡影響,無論是都會或自然的脈絡。城市和自然都是需要重視的參與角色(業主也是,但不那麼顯眼)。阿道.羅西曾寫道:「對城市的知識,不僅讓我們理解建築,更能讓身為建築師的我們,設計建築。」凱文.羅奇與槇文彦(1993)兩人都在提倡公共服務與更高福祉的價值,而史特靈談到建築師時,曾表示:「無論打造的是一間房間、一棟建築或一座城鎮,建築師責無旁貸,必須藉由他所造就的環境品質,提升人類的性靈。」建築師的性格,會以令人驚喜的方式浮現,最明顯的就是哥登.班夏夫特(Gordon Bunshaft,1988)。眾所周知,他甚少談論自己的建築過程與理論等話題,曾經直接表明:「我寧願由建築為我發言。」然而到了八十歲時,班夏夫特卻在貝蒂.布倫(Betty Blum)訪談時說:「我年紀大了,接下來十年,就讓我好好追憶往事吧!」談到耶魯大學的貝尼克古籍善本圖書館(Beinecke Rare Book & Manuscript Library),班夏夫特回憶道:「曾有女士們寫信告訴我,她們一看見貝尼克圖書館就打哆嗦。」梅恩則是清楚表示,他絕對會避免淪為變成明星建築師,或被貼上標籤。
另一個建築師之間常提到的話題,是受惠於現代大師的程度。舉例而言,安藤忠雄(1995)、丹下健三(1987)與斯維爾.費恩(Sverre Fehn,1997),皆曾提到瑞士建築師柯比意(Le Corbusier,1887—1965)有重要的影響。另一位影響深遠的人物,則是德國建築師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此外還有路易斯.康(Louis Kahn,1901—1974)、華特.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而在普立茲克桂冠得主中,大家常常提到約恩.烏松(2003)是建築師成為地方政治犧牲品的例子,然而他對雪梨歌劇院的願景,堪稱現代最了不起的建築設計之一。
你會在這些建築師當中看到流行創造者、宣言倡始人,還有知識份子。他們發揮奇特的影響力,除了打造建築,也把精力奉獻給學術界與文化體制。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 2000)、拉菲爾.莫內歐(Rafael Moneo,1996)、羅伯.范裘利(Robert Venturi,1991)、阿道.羅西與詹姆士.史特靈,都是建築師兼理論家。他們的建築、著作與教學,影響好幾個世代的年輕建築師。正如湯姆.梅恩所言,他想進入「虛擬的版圖——亦即學生的心智領域」。
自從2000年以來,普立茲克獎的一項重大變化是出現女性得獎人。2004年,札哈.哈蒂(Zaha Hadid)成為第一位女性桂冠得主,而在2010年,妹島和世與男性夥伴合組的SANAA,也抱回大獎。建築界向來由男性主導,雖然今天執業的女性建築師不少,但是能領導自己事務所的女性,比例卻低得出奇。正如妹島所言:「大家總以為只有男人才做大型案件,但我認為這是因為過去建築界的女性不夠多。」與眾不同的哈蒂更直率:「如果我是男人,他們就不會稱我為女伶。」
那麼,建築與藝術的交會點何在?包括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1998)在內的許多建築師認為,建築固然是一種藝術,但是材料、結構與功能方面的考量,使之獨樹一格。相對地,菲利普.強森認為這是沒什麼好辯論的問題:「建築是藝術,別無其他。」
關於編輯體例方面,我們在全書中盡量不去更動引文,希望能保留自然的節奏與句法,如此讀者最能直接感受建築師精彩多元的一面。為了保持全書的一致性,我們採用美式拼字與標點,必要時修正明顯的錯誤。
身為如此龐大的作品集編輯,我們將兩種不同的建築觀點結合起來,以求達到令人滿意的成果。茹絲.佩塔森(Ruth Peltason)是一名編輯與作家,擁有多年藝術與圖文書的編輯經驗,包括前普立茲克獎董事比爾.雷西(Bill Lacy)的《當代百大建築師》(100 Contemporary Architects)。翁甄舜華博士(Grace Ong-Yan, Ph.D.)則是建築史學者、教師與建築師,專長為現代與當代建築。我們認為一同合作更能拓展讀者群,吸引更多有興趣的讀者。
雖然我們的能力與興趣不同,但是在編纂過程中皆受到感動,獲益良多。每位建築師透過自己的言辭,讓我們更能欣賞他們作品。但願本書能為有興趣的讀者,提供嶄新的意義與想法,讓打造優秀建築的過程更上層樓,更具人性。
如絲.佩塔森
翁甄舜華博士
2010年5月
序言Introduction
建築,是當代文化的核心。我們會在日常住所、旅途上或研究過程中,看見傑出的當代建築物,它們的實體建築特色深深吸引住我們。然而,我們有好多不了解的事。先舉幾個例子:建築師的意念為何?為什麼建築物會採取特定的形式,或使用某些材料?是否有考量景觀?城市帶來了什麼限制?而建築師開始想像一件作品時,又如何考量身為大眾的我們?
這不是一本常見的建築書。建築文章大多從評論者、學者或記者的眼光來撰寫。但本書是從「建築師」的眼光出發,透過望遠鏡的另一端來觀看,由建築師親自向我們闡釋。更精準地...
目錄
2010 妹島和世+西澤立衛 KAZUYO SEIJIMA + RYUE NISHIZAMA
2009 彼得.祖姆托 PETER ZUMTHOR
2008 尚.努維勒 JEAN NOUVEL
2007 理查.羅傑斯 RICHARD ROGERS
2006 保羅.曼德斯.達羅查 PAULO MENDES DA ROCHA
2005 湯姆.梅恩 THOM MAYNE
2004 札哈.哈蒂 ZAHA HADID
2003 約恩.烏松 JØRN UTZON
2002 格蘭.穆卡特 GLENN MURCUTT
2001 賈克.赫佐格與皮耶.德穆隆 JACQUES HERZOG & PIERRE DE MEURON
2000 雷姆.庫哈斯 REM KOOLHAAS
1999 諾曼.佛斯特 NORMAN FOSTER
1998 倫佐.皮亞諾 RENZO PIANO
1997 斯維爾.費恩 SVERRE FEHN
1996 拉菲爾.莫內歐 RAFAEL MONEO
1995 安藤忠雄 TADAO ANDO
1994 克利斯堤安.德波贊巴克 CHRISTIAN DE PORTZAMPARC
1993 楨文彥 FUMIHIKO MAKI
1992 阿爾瓦羅.西薩 ALVARO SIZA
1991 羅伯.范裘利 ROBERT VENTURI
1990 阿道.羅西 ALDO ROSSI
1989 法蘭克.蓋瑞 FRANK O. GEHRY
1988 哥登.班夏夫特 GORDON BUNSHAFT
1988 奧斯卡.尼梅耶 OSCAR NIEMEYER
1987 丹下健三 KENZO TANGE
1986 哥特佛萊德‧波姆 GOTTFRIED BÖHM
1985 漢斯.豪萊 HANS HOLLEIN
1984 理查.邁爾 RICHARD MEIER
1983 貝聿銘 I.M. PEI
1982 凱文.羅奇 KEVIN ROCHE
1981 詹姆士.史特靈 JAMES STIRLING
1980 路易斯.巴拉岡 LUIS BARRAGÁN
1979 菲利普.強森 PHILIP JOHNSON
謝辭
2010 妹島和世+西澤立衛 KAZUYO SEIJIMA + RYUE NISHIZAMA
2009 彼得.祖姆托 PETER ZUMTHOR
2008 尚.努維勒 JEAN NOUVEL
2007 理查.羅傑斯 RICHARD ROGERS
2006 保羅.曼德斯.達羅查 PAULO MENDES DA ROCHA
2005 湯姆.梅恩 THOM MAYNE
2004 札哈.哈蒂 ZAHA HADID
2003 約恩.烏松 JØRN UTZON
2002 格蘭.穆卡特 GLENN MURCUTT
2001 賈克.赫佐格與皮耶.德穆隆 JACQUES HERZOG & PIERRE DE MEURON
2000 雷姆.庫哈斯 REM KOOLHAAS
1999 諾曼.佛斯特 NORMAN FOS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