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23位韓國詩人的作品,年代跨距超過半世紀,創作風格和表達內容廣泛。書寫主題涵蓋自然地理、交通人文、宗教與抽象藝術、社會批判與疫情紀錄,可見韓國詩人對地誌人文的關懷,以及創作性思考與實踐的精神。
「以為能夠達到般若的極限吧。/堅持到最後等待按下快門的瞬間,/他凝視一道無人見過的光芒。」
——卞義洙 Byeon Eui-Su〈求道〉
「盲人第一次撞牆時,沒有人相信他說牆就在那裡。人民只有在看到盲人從身上撕下塗繪壁畫的碎片後,才發現這堵牆。」
——金鶴中 Kim Hak-Jung〈壁畫1〉
「我們吃火的金蛋/我們吃火的味道/我們吃火的感覺/我們吃火之夢/我們吃火之歌/我們吃火的屠殺//我們是在火中誕生」
——盧泰孟 Nho Tae-Maeng〈可憐那些山丘,樹燃燒火和血——安魂曲 2-2〉
本書收錄姜秉徹(Kang Byeong-Cheol)、梁琴姬(Yang Geum-Hee)、李熙國(Lee Hee-Kuk)、姜顯國(Kang Hyeon-Guk)等23位韓國詩人的作品,年代分布自1940至1990,跨距超過半世紀,創作風格和表達內容廣泛。書寫主題涵蓋自然地理、交通人文、宗教與抽象藝術、社會批判與疫情紀錄,包羅萬象。可見韓國詩人對地誌人文的關懷,以及創作性思考與實踐的精神。
作者簡介:
編選者
姜秉徹
Kang Byeong-Cheol
韓國作家、詩人、翻譯家、政治學哲學博士。1964年出生於韓國濟州市,1993年開始寫作,29歲出版第一篇短篇小說〈熱門歌曲〉。2005年出版短篇小說集。迄今榮獲四項文學獎,出版八本書以上,包含《竹林颯颯》(有李魁賢漢譯本,秀威,2024年)。令人矚目的是,2009年至2014年為國際筆會牢獄作家委員會(WiPC)委員。也擔任過韓國世界文學協會創會會長和濟州市報紙《濟民日報》(Jeminilbo)社論主筆。現任韓國和平合作研究院副院長。
選譯者
李魁賢
Lee Kuei-shien(1937-2025)
曾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世界詩人運動組織副會長。已出版各種語文詩集62本,包括華文、台文、日文、英文、葡萄牙文、蒙古文、羅馬尼亞文、俄文、西班牙文、法文、韓文、孟加拉文、塞爾維亞文、土耳其文、阿爾巴尼亞文、阿拉伯文、德文、印地文等。榮獲台灣,以及印度、蒙古、韓國、孟加拉、馬其頓、秘魯、蒙特內哥羅(黑山)共和國、塞爾維亞、美國、阿爾巴尼亞等國際詩獎。
章節試閱
卞義洙 Byeon Eui-Su/空氣之門 Doors of the Air
牆或門利用外部壓力加以隔離而存在。因此,牆或門呈現外部的屏障。每次分離就是設計門或牆的愚蠢行為。
門和牆發射出大量自由意志。門和牆永遠不會分離。
為何箭不停留在一點?為何箭不飛過空間的一點,因為空間任何地方都沒有「點」。
空間無法分割或測量。所有尺度都非真實。所有「劃分」都是想像感覺。「分離」是不存在的假「信念」。
柵欄和牆是不存在的意象世界。對牆和柵欄的錯誤感覺,讓我們視為真實。
牆錯誤造成我們認為萬物都可分區而且可數;事物是不可數的。
沒有什麼事可以一分為二。事物只會改變,一就是一,不是二。至少詩人認知事物的這種魔力。
花是不可數的。只是看起來彷彿是兩三朵。一朵花是一件美麗的事。一朵芬芳的花,是一種精神。陽光和風是空氣的精靈。
受困的不是門和牆,而是人。一門兩牆,三門多牆,都是慾望所造成的妄想。
諸牆歸一。諸牆皆空。諸門未關。諸牆未禁錮任何事物。
凡物體均不認為可供分隔空間。只有人類相信空間可以分隔。
凡牆和門實際上都是對空氣開放。用生鏽的鎖緊閉的門和牆,與太陽、鳥和空氣合一。
────────────────────────────────
朴容霞 Bak Yong-Ha/韓國之秋Autumn in Korea
老化很恐怖
感官急速衰退
病毒之秋
細菌之秋
每天都是不斷努力掙來的
每天都勉強生活過日子
我許過的承諾哪裡去啦
我放棄的生命變成怎麼啦
獸性之秋
物質主義之秋
在玻璃般的天空下
我苟延的日子,殘喘的日子
很脆弱,易碎裂
現實主義之秋
經濟之秋
毒性的
不可逆轉的
無法挽回之秋
死者都到哪裡去啦
那些垂死的人又在哪裡
有多少人彌補這個秋天
而我又算多少呢
────────────────────────────────
朴正大 Pak Jeong-De/存在的三個謊言The Three Lies of Existence
出生
活下去
去死
還有,最後一個,美麗的謊言
可以蓋過這三個謊言
去愛某人
卞義洙 Byeon Eui-Su/空氣之門 Doors of the Air
牆或門利用外部壓力加以隔離而存在。因此,牆或門呈現外部的屏障。每次分離就是設計門或牆的愚蠢行為。
門和牆發射出大量自由意志。門和牆永遠不會分離。
為何箭不停留在一點?為何箭不飛過空間的一點,因為空間任何地方都沒有「點」。
空間無法分割或測量。所有尺度都非真實。所有「劃分」都是想像感覺。「分離」是不存在的假「信念」。
柵欄和牆是不存在的意象世界。對牆和柵欄的錯誤感覺,讓我們視為真實。
牆錯誤造成我們認為萬物都可分區而且可數;事物是不可數的。
沒有什...
作者序
《韓國詩選》前言 Foreword to “Anthology of Korean Poetry ”/梁琴姬(Yang Geum-Hee);李魁賢 譯
文學具有團結世界的力量。形式上,詩是文學精華,超越國界,引起世界各地人民的同情心。溫暖滲入我們內心,亮起和平燈塔,發揮難以置信的力量,來激勵並賦予勇氣。
透過與全球各地詩人互動,在詩中傳達的人性、和平、愛、和諧、共存的訊息,讓我們感覺到我們在宇宙中團結一致。詩人將自己的生命故事提煉成優美詩篇,與世人共享,真正有福啦。
感謝譯詩的崇高努力,這種優美語言不拘限於韓國,而是可以延伸到全球,使我們能夠透過社交媒體和書籍,跨界共享詩。我有幸以這種方式,與許多人聯繫。
這些詩集的出版,基於詩人李魁賢崇高的人類愛,和他促進國際詩交流的奉獻精神。衷心感謝詩人李魁賢和姜秉徹教授在韓國和台灣之間,建立一座橋梁。
德高望重的詩人李魁賢與韓國有深厚的淵源。1981 年他參加《亞洲現代詩集》年刊,出席 1986 年和 1993 年在首爾舉辦的亞洲詩人會議,以及 1990 年第 12 屆世界詩人會議。1986 年 9 月亞洲詩人會議時,他參訪首爾和濟州島,在此寫下題目為〈城山日出峰〉的詩。我身為濟州島市民,對此深感榮幸,謹代表濟州島人民表達謝意。
此外,詩人李魁賢將姜秉徹博士詩集《竹林颯颯》和梁琴姬詩集《鳥巢》翻譯成華語出版。他也邀請了四位韓國詩人參加 2024 年 9 月在台灣舉行的著名淡水福爾摩莎國際詩歌節。此係巨大的榮譽,誠摯衷心感謝。
去年,姜秉徹博士翻譯的李魁賢詩集《台灣意象集》,在韓國以韓、漢、英三語版本出版。讓韓國讀者有幸遇見詩人李魁賢的母語作品。
常被尊稱為「台灣大詩人」、三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詩人李魁賢,自 2010 年起與台灣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策劃「名流詩叢」,迄今已出版外國詩人漢譯詩集 41 冊,其中李魁賢專注以國家為目標的詩選集,包括例如《孟加拉詩一百首》(2017 年)、《遠至西方──馬其頓當代詩選》(2017 年)、《伊拉克現代詩一百首》(2017 年)、《阿爾巴尼亞詩選》(2018 年)、《阿根廷詩選》(2019 年)、《白茉莉日誌──突尼西亞當代詩選》(2020 年)和《土耳其詩選》(2023 年)。長久以來另由其他出版社出版外國詩人漢譯詩集 71 冊,也有以國家為目標的詩選集,包括《德國詩選》(1970 年)、《德國現代詩選》(1970 年)、《印度現代詩選》(1982 年)、《20 世紀義大利現代詩選》(2003 年)、《印度現代詩金庫》(2005 年)、《蒙古現代詩選》(2007 年)。
近年來,詩人李魁賢也積極編譯台灣詩選集,在外國出版。著名作品包括蒙古英譯本《台灣心聲──台灣現代詩選》(Voices from Taiwan—An Anthology of Taiwan Modern Poetry, 2009 年)、土耳其文本《台灣心聲》(Tayvan’dan Sesler, 2010 年)。其他重要出版品有台灣漢英雙語本《台灣島國詩篇》(Verses in Taiwan Island, 2014年)、智利西英漢三語本《兩半球詩路》(Poetry Road Between Two Hemispheres / La Poesía Camino Entre Dos Hemisferios)兩集(2014 年和 2017 年)。此外,西漢英三語本《台灣心聲》(Voces desde Taiwán / Voices from Taiwan, 2017 年)在西班牙、而漢英土三語本《台灣新聲》(New Voices From Taiwan / Tayvan’dan Yeni Sesler, 2018 年)在美國出版。還有漢英雙語本《雪的聲音──台灣美麗島詩集》(The Sound of Snow—A Poetry Anthology from Taiwan Formosa Island)於 2019 年在美國和印度發行,同年西班牙文譯本《El sonido de la nieve》在墨西哥出版。又,《海的情歌》(Love Song from the Sea, 2020 年)在美國雙語出版,《台灣不是名詞》(Taiwán No Es Un Nombre, 2020 年)漢西雙語本在哥倫比亞發行。其他著名作品包括《海的情歌》(La canción de amor que llegó del mar, 2020 年)譯成西班牙文在墨西哥出版,以及譯成土耳其文的《土台詩路》(Türkiye-Tayvan Şiir Yolu, 2023 年)在土耳其出版。
我相信能夠在韓國和台灣分享出版韓文版《20 位台灣詩人詩集》和漢文版《韓國詩選》,大感榮幸。
我也要向為《20 位台灣詩人詩集》和《韓國詩選》貢獻力量的韓國和台灣著名詩人的崇高精神和人類愛致敬。我們期待繼續加強韓台之間的詩交流活動和成果。
我希望韓國和台灣詩人充滿人類愛和崇高精神的詩,能成為照亮新共存時代的燈塔。即使在不安的世界,詩也可以建立文學團結和友誼,為人類愛做出貢獻,促進世界和平。
此外,文學結合超越時空,克服國家、種族、文字和語言的巨大障礙。這些聯繫擴大與世界各地詩人的交流領域,提供彼此文學靈感。我希望詩,作為語言的最高美學,成為安慰讀者的花卉,導引心平氣和的燈塔。
《韓國詩選》前言 Foreword to “Anthology of Korean Poetry ”/梁琴姬(Yang Geum-Hee);李魁賢 譯
文學具有團結世界的力量。形式上,詩是文學精華,超越國界,引起世界各地人民的同情心。溫暖滲入我們內心,亮起和平燈塔,發揮難以置信的力量,來激勵並賦予勇氣。
透過與全球各地詩人互動,在詩中傳達的人性、和平、愛、和諧、共存的訊息,讓我們感覺到我們在宇宙中團結一致。詩人將自己的生命故事提煉成優美詩篇,與世人共享,真正有福啦。
感謝譯詩的崇高努力,這種優美語言不拘限於韓國,而是可以延伸到全球,使...
目錄
《韓國詩選》前言/梁琴姬
◆梁琴姬 Yang Geum-Hee
那是一條河 A River, It is
風不問路 The Wind doesn’t Ask the Way
鳥巢 Nests of Birds
◆姜秉徹 Kang Byeong-Cheol
雪落白樺林 Snow Falling White Birch Forest
如果海洋平靜 If the Ocean were Calm
竹林颯颯 Sounds of Bamboo Forest
◆李熙國 Lee Hee-Kuk
橋梁 Bridge
停車站 Halt Station
然則閃電已逝 Then the Lightning Passed by
◆姜顯國 Kang Hyeon-Guk
克制 Refrain
回應 Response
星夜 Starry Night
◆金幸淑 Kim Haing-Sook
影子 A Shadow
作風 The Way
這一天 This Day
◆許允禎 Heo Yun-Jeong
第13天 The 13th Day
設計家 A Designer
光 Light
◆卞義洙 Byeon Eui-Su
求道 GUDO
空氣之門 Doors of the Air
智人的智慧 The Wisdom of Homo sapiens
◆金尚美 Kim Sang-Mi
空前第一個春天 The First Spring Ever
白狼 White Wolf
號稱文學的命運 The Fate Called Literature
◆金言 Kim Eon
我不知道洞出現在哪裡
I Don’t Know Where the Hole Appeared
結構 Structure
背包 Backpack
◆金鶴中 Kim Hak-Jung
先知 4 The Prophet 4
壁畫 Mural
賞賜 The Present
◆盧泰孟 Nho Tae-Maeng
可憐那些山丘,樹燃燒火和血
Have Pity on Those Hill, Trees Burning with Fire and
Blood ──安魂曲 2-2
天使在哭泣 Angels are Crying──安魂曲 1-5
記憶中的火,如今安靜吧
The Fire in my Memory, Now be Silent
──安魂曲2-8
◆朴容霞 Bak Yong-Ha
韓國之秋 Autumn in Korea
接受批評的權利 The Right to be Criticized
暴力 Violence
◆朴正大 Pak Jeong-De
雪的名字 The Name of Snow
存在的三個謊言 The Three Lies of Existence
是,是,法國女人在唱歌
Oui, Oui, the French Woman Sings
◆宋在學 Song Jai-Hak
他在摸我的臉 He’s Touching my Face
懸崖 The Cliff
月亮移動時 As the Moon Moving
◆吳周利 Oh Ju-Ri
天鵝和詩人 The Swan and the Poet
芭蕾舞本體論1 The Ontology of Ballet 1
從「光明之我」到「黑暗之我」
From The ‘Light Me’ to The ‘Dark Me’
◆元聖恩 Won Sung-Eun
加倍 Double
白對白 White on White
心不在焉 Carelessness
◆李在勳 Lee Jae-Hoon
穿夾克的詩人 The Poet in a Jacket
卡夫卡閱覽室 Kafka Reading Room
生物眼淚 Biological Tears
◆李題在 Lee Je-Jae
性別 Sex
雌雄同體人物 Androgynous Being
計程車,過來 Taxi, Come Here
◆曹容美 Cho Yong-Mee
妳的美 Your Beauty
輦道增七天文台 Albireo Observatory
我的其他名字 My Other Names
◆朱原翼 Ju On-Eyc
月海 The Sea of the Moon
寫成的詩 The Written Poem
管風琴 The Pipe Organ
◆李惠仙 Lee Hye-Seon
錦鯉法則 Koi Law
鳥鳴快遞 Birdsong Delivery
在森林村裡 In the Forest Village
◆金南權 Kim Nam-Kwon
燈塔守護員 Lighthouse Keeper
孤獨意味著 Being Alone Means
春天蒞臨,因為有你的溫暖
Spring Has Come, Because of your Warmness
◆金畢泳 Kim Pil-Young
淚珠 Teardrop
白磁大壺 White Porcelain Moon-jar
──韓國國寶第 262 號
令人喜悅的雨 Delightful Rain
編選者簡介 About the Editor
譯者簡介 About the Translator
《韓國詩選》前言/梁琴姬
◆梁琴姬 Yang Geum-Hee
那是一條河 A River, It is
風不問路 The Wind doesn’t Ask the Way
鳥巢 Nests of Birds
◆姜秉徹 Kang Byeong-Cheol
雪落白樺林 Snow Falling White Birch Forest
如果海洋平靜 If the Ocean were Calm
竹林颯颯 Sounds of Bamboo Forest
◆李熙國 Lee Hee-Kuk
橋梁 Bridge
停車站 Halt Station
然則閃電已逝 Then the Lightning Passed by
◆姜顯國 Kang Hyeon-Guk
克制 Refrain
回應 Response
星夜 Starry Night
◆金幸淑 Kim Haing-Sook
影子 A Sha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