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排序:
 
 有 1 項符合

安努普麗塔‧達斯

的圖書
達斯
達斯達斯,是西班牙加泰隆尼亞赫羅納省的一個市鎮。總面積15平方公里,總人口220人,人口密度14.8人/平方公里。
  維基百科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真正的比爾.蓋茲: 天才少年、創辦微軟、傲慢獨裁、疫苗沙皇、慈善「事業」和全美最大農地主……學不會原始碼,蓋茲哪些見解是我們能學會的?

內容簡介

  你相信比爾.蓋茲筆下的自己?還是別人眼中的他?
 
  倫敦《金融時報》年度商業書籍獎
  普立茲獎得主傑西.艾辛格(Jesse Eisinger)推薦
 
  ◎憑撰寫程式富可敵國多年,為何轉眼投身慈善事業?因為一場世紀審判。
  ◎仁慈從不是微軟文化的一部分,他們更在乎「去你的,我們就是要打垮你!」。
  ◎為什麼大買農地,成為美國最大私有農地地主?
  ◎不懂醫學,卻在新冠時拚命鼓吹打疫苗。有關他散播新冠病毒的陰謀論四起。
   
  比爾.蓋茲,1955年出生在華盛頓西雅圖。
  大學時期就與好友保羅.艾倫共同創辦微軟。
  1986年,微軟上市,一年後,蓋茲成為美國最年輕的億萬富豪,
  那年他才31歲,成為美國第一批具有技術背景的億萬富豪。
 
  多數人眼中的比爾.蓋茲,是玩牌高手、書呆子創業的傳奇,
  但在微軟員工眼中,他是從不徵求其他人意見的獨裁君主。
 
  在新冠疫情期間,他拚命鼓吹人民打疫苗,被人稱為疫苗沙皇;
  新聞媒體也不斷報導,他是全美擁有最大私人農地的地主。(動機屢屢引起討論)
  2020年,他與妻子梅琳達的離婚風波,讓他就此陷入「慈善還是偽善」的爭議。
 
  本書作者安努普麗塔.達斯,是《紐約時報》的財經編輯,負責華爾街的報導。
  透過精練的文字,大量的採訪佐證,重新解構這個世人眼中的天才創業家。
  學不會原始碼,蓋茲哪些見解是我們能學會的?
 
  ◎當巴菲特遇上比爾.蓋茲
  1998年,微軟強勢的商業手段引起了美國司法部的注意,
  微軟被控反壟斷罪,蓋茲堅持,創新不等於壟斷。
  但在審判席上的傲慢及不屑回答,使他的形象嚴重受創,
  原本只是形式上的審查,卻轉變成對他個人獨裁態度的聲討。
 
  還好,這時候有個人出面了,挽救了蓋茲的名聲。
  當全球第二富豪(華倫.巴菲特),把99%資產捐給全球首富比爾.蓋茲的基金會時,
  重新扭轉了蓋茲的形象。
 
  ◎就算做慈善,也要看見「可量化的成果」
  身為成功商人,蓋茲認為慈善也是一門生意,
  他奉行「數據主導」,基金會的捐款都必須產生「可量化的成果」。
  但此舉也引發巴菲特之子彼得.巴菲特的質疑:對科技太過偏執,忽略了直覺。
  是慈善還是偽善?不只蓋茲,富豪慈善家們背後到底有何盤算?
 
  ◎全美擁有最多私人農地的人,用途是?
  一則洋蔥品種引發的新聞,意外揭露蓋茲的投資事業:全美最大農地主。
  科技人為何大量收購農地?外界解讀為因應氣候變遷擔心糧食短缺?
  聽聽比爾.蓋茲自己怎麼說。 
  
  ◎疫苗陰謀論——為什麼是微軟人替疫苗發聲?
  新冠疫情期間,非醫學專業的比爾.蓋茲,突然變成不可或缺的人物。
  在大眾對疫苗療效和副作用還存疑時,他卻大力推動打疫苗,
  於是陰謀論猖獗:比爾.蓋茲想透過疫苗在皮膚下植入晶片,監控人們的行動。
  讓他大聲喊冤:「這是我生命中最嚴重的指控。」
 
  成為比爾.蓋茲?
  一個和比爾.蓋茲擁有同樣天賦的孩子,也能獲得跟他同樣的成功嗎?
  蓋茲的父親,也是西雅圖的名律師,在本書的最末章給了答案。 
    
  你相信比爾.蓋茲筆下的自己?還是別人眼中的他?
  除了使用原始碼,他如何形塑世界,改變你我的生活。
 
好評推薦
 
  普立茲獎得主/傑西.艾辛格(Jesse Eisinger)
  《紐約客》雜誌特約撰稿人、《黑色優勢》作者/席拉.寇哈特卡(Sheelah Kolhatkar)
  《正義的捐贈》作者/羅伯.萊許(Rob Reich)
  《強權的隕落》作者/威廉.科恩(William D. Cohan)
  《紐約時報》暢銷書《房間裡最精明的人:安隆風暴》共同作者/貝瑟尼.麥克林(Bethany McLean)
  科技工作講主持人/抹布 Moboo
  先行智庫執行長/蘇書平
  M觀點創辦人/Miula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安努普麗塔.達斯(Anupreeta Das)
 
  《紐約時報》的財經編輯,負責監督華爾街的報導,包括銀行、投資、市場、保險和消費金融。在此之前,達斯在《華爾街日報》工作了近十年,協助管理商業和科技報導,專注於企業和影響企業的議題。達斯也曾是《華爾街日報》的記者。她擁有波士頓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和德里大學(University of Delhi)的學位。
 
  X@PreetaTweets
 
譯者簡介
 
蔣雪芬
 
  政大新聞系畢業,英國伯明罕大學觀光政策與管理碩士。譯有《黛安娜王妃》(大是文化出版)。
 

目錄

比爾.蓋茲大事記
各界讚譽
推薦序 消除光環,探究比爾.蓋茲不同的面向/抹布 Moboo
 
前言 除了使用原始碼,他如何形塑我們的世界?
 
第一章富豪慈善家背後的盤算
當遺產稅較高,人們通常在生前的慈善捐款就越多,也會留下更多慈善遺產,作為減稅手段。
 
第二章書呆子的傳奇與勝利
不夠社會化的書呆子總是成為笑柄,現在他們可以管理並建立企業帝國,成為當代的維京人。
 
第三章仁慈從不是微軟文化的一部分
在微軟絕對有一種文化,就是你要成為這裡最聰明的人。
 
第四章個人形象的轉折:投入慈善事業
今天,世人對蓋茲的印象已經煥然一新,壟斷者的稜角因為慈善家的光環而柔和。
 
第五章當巴菲特遇上比爾.蓋茲
這兩位億萬富翁卻因為暢快的對話,以及對橋牌、商業、問題解決以及慈善事業的共同熱愛,而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第六章比爾隊與梅琳達隊的較量
我一直努力找尋自己的聲音,因為我總是在比爾身旁發言……使我的聲音很難被聽見。
 
第七章就算做慈善,也要精算每一塊錢
蓋茲稱他的方式為「催化式慈善」,簡單來說,就是尋找他的資金最有可能加速改變的事業,無論是資助創新的科技或是撥款給非營利組織。
 
第八章全美擁有最多私人農地的人
拉森將農地視為一種有價值但有限的資源,為投資者提供了一種避險股市波動和通貨膨脹的方式。
 
第九章疫苗陰謀論
如果我要聽某人談論新冠肺炎,應該會選擇醫生或流行病學家,為什麼是微軟的人在發聲?
 
第十章白手起家的神話
老比爾.蓋茲經常質疑,如果蓋茲出生時未享有他擁有的特權,是否還能達到這種程度的成功和財富。
 
結語  迫不及待的樂觀主義者
誌謝
作者後記
 

推薦序
 
消除光環,探究比爾‧蓋茲不同的面向
科技工作講主持人/抹布 Moboo
 
  比爾.蓋茲是我們這個世代科技界的傳奇人物。他創辦了微軟公司,累積了難以想像的財富,1995年登上世界首富,並在接下來的20年中,一直保持在前幾名的位置。
 
  當年他出版的《擁抱未來》(The Road Ahead)一書,分享了他對未來的想像。對當時還是小學生的我來說,比爾.蓋茲是我第一個認識的科技界名人,也讓我對科技業充滿了憧憬。我相信世界上有許多小朋友未來想加入科技業,都是受到比爾.蓋茲的影響。
 
  30年後,當年他書中關於社群網絡、人工智慧助理、網路快速發展和遠端工作的預言一一實現,證明了他的遠見足以引領人類發展。
 
  再次聽到他的消息,已經是我到卡內基美隆大學留學的時候了。那時他到學校演講,並捐贈蓋茲中心給這所全美資訊工程排名第一的學校,作為資訊工程系的系館。
 
  這棟大樓造型新穎奇特,極具前衛設計感,即使不是資工系的學生,我自己也很喜歡在裡面上課。
 
  那時的比爾.蓋茲已經準備卸下微軟的職務,全心全意投入公益事業,從科技巨人搖身一變,成為世界上最知名的慈善家。
 
  2014年,比爾.蓋茲正式卸下微軟所有職務。10年過去,他持有的微軟股票與巴菲特公司波克夏的股份,仍舊讓他盤踞世界富豪榜前列。
 
  比爾.蓋茲將大部分財產捐給他和前妻梅琳達成立的基金會,每年預算超過一個國家的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簡稱GDP),用以投資科學技術、改善人類衛生。
 
  由於他巨大的影響力,加上Netflix節目展示他的團隊如何利用科技改善偏鄉生活,他在卸任微軟職務後,社會聲量不減反增。
 
  2019年,比爾.蓋茲婚外情曝光,他和妻子的矛盾終於爆發,兩人迅速走向離婚,震驚全球。大家這才意識到,原來幽默風趣、人生傳奇的微軟創辦人,也有不那麼光彩的一面。
 
  《真正的比爾.蓋茲》講述這位傳奇富豪精彩的一生:在微軟時期如何與各大科技公司競爭對抗、受到媒體吹捧、推動能源投資、富可敵國的基金會如何運作、龐大的財產如何管理、私底下愛開快車,以及與妻子梅琳達為何走向離婚……真實且人性的一面。
 
  過往我們看科技界的名人,或許都會有夢幻的光環,讓所見充滿柔焦,覺得他們的成功,一定是具有特別的人格特質,或是他們做對了什麼。而藉由記者安努普麗塔.達斯(AnupreetaDas)抽絲剝繭,或許更能看見當年的真實情況,也能讓我們探究比爾.蓋茲不同的面向,更能客觀的看待這位傳奇人物。
 
前言
 
除了使用原始碼,他如何形塑我們的世界?
 
  比爾.蓋茲有一張照片――在網路上很容易搜尋到,就像廣告招牌一樣醒目――這位微軟共同創辦人兼億萬富翁慈善家站在鏡頭前,勉強擠出一絲微笑。
 
  照片裡還有其他四位男性,拍攝於2010年代早期。蓋茲是照片右二,穿著藍色襯衫,套上一件他常穿的毛衣。他的左手邊站著一位理著寸頭的男士,右手邊也就是照片中間的男子,頭髮蓬亂、黑白交錯,雙臂交叉著;他穿著藍色牛仔褲和半截拉鏈式毛衣,左臂袖子印有美國國旗,腳上穿著天鵝絨樂福鞋。這名男子就是傑佛瑞.艾普斯坦,一個被定罪的性犯罪者、社會寄生蟲、偽君子、為世人所唾棄,他於2019年8月在曼哈頓監獄的牢房中自殺身亡。直到2019年7月,美國聯邦當局指控他性交易年僅14歲的女孩,這些駭人聽聞的勾當才公諸於世,而他的人脈網遍及多位全球知名的男性,令人震驚。
 
  在艾普斯坦的闇黑宇宙裡,從學者、藝人、銀行家到億萬富翁,眾星雲集,其中比爾蓋茲最引人注目,也是最令人費解的。他的名字和臉孔在全球具有高辨識度,是一位有遠見的科技巨擘,推動了電腦革命,也是一位開創性的慈善家,對於拯救生命有崇高理想。為什麼這麼一位資本主義神人,竟與一個魔鬼般的卑劣傢伙為伍?
 
  比爾.蓋茲和艾普斯坦的關係,難以簡單界定,也沒有任何標籤可以掩蓋他的汙點。這些汙點開始模糊這位科技界億萬富翁清新又天真的慈善家形象。
 
  2019年這張照片曝光,媒體報導兩人曾多次見面,但會面內容大多不詳,不久後傳出消息,蓋茲在與妻子梅琳達.蓋茲(Melinda Gates)27年的婚姻期間有婚外情。
 
  2年後,在新冠疫情(COVID-19)肆虐期間,梅琳達和蓋茲離婚了。彷彿為了象徵性的與背叛她的男人劃清界線,卻又因為共同慈善事業而綁在一起,她在名字和夫姓中間,加上了婚前的姓氏,改名為梅琳達.法蘭奇.蓋茲(Melinda French Gates)。
 
  他們的婚姻生活並不總是和諧,多年來,與這對前夫婦共事的人都對蓋茲的拈花惹草議論紛紛。就算梅琳達警告過,他的不忠以及與艾普斯坦的關係還是被公開了,最終導致夫妻決裂。
 
  曾經是正直的典範,現在卻墮入恥辱的泥淖,蓋茲的公眾形象破裂,迫使我們重新審視所認識的蓋茲,或者說我們自以為認識的蓋茲;一個如此傑出、富有、慷慨的人,幾十年來不管到哪,他都像國王一樣受到讚揚和禮遇。然而,這個裂痕同時也成為入口,讓我們更廣泛討論大眾對於億萬富翁緊咬不放的迷戀,以及這種文化和社會依賴,對社會所造成的影響。
 
  很少有億萬富翁像比爾.蓋茲那樣,長期以各種身分出現在公眾的視線下。他是億萬富翁的早期樣板,從1980年代開始就吸引了全球目光――一個「天才少年」從大學輟學,僅憑一個想法就創辦了科技公司,發展成改變世界的企業,過程中他變得非常富有。
 
  比爾.蓋茲的個性孤僻、不擅長社交,偶爾的傲慢讓書呆子的形象鮮活了起來,大眾對他的男子氣概有了想像空間,在這個形象下,頭腦比肌肉更重要。
 
  他和高中好友保羅.艾倫在1975年合創了微軟公司,短短20年後,家軟體公司遠遠超越對手,比爾.蓋茲也成為美國企業界的領導人物。他成為世界首富,也是正值顛峰的商業大亨。但是他在商業界不停獨霸、甚至不惜踐踏初生網路產業的行為,使他在很多人眼中成為壟斷者。
 
  1998年美國政府對微軟提出反托拉斯(反壟斷)訴訟,欣喜若狂的媒體稱他為20世紀的強盜大亨,猶如美國鍍金年代(Gilded Age)的壟斷者約翰.戴維森.洛克斐勒(John D. Rockefeller)。天才少年變成了企業惡棍。
 
  2000年,比爾.蓋茲開始逐步退出科技事業,在大眾注目之下,他一層層褪去壟斷者的外衣,搖身一變成為全球的慈善家。基於他對資本主義深信不疑,而這些規則曾經對他非常有利,他的慈善事業也遵循市場原則。
 
  由於政府往往因為組織鬆散、漠不關心或腐敗,導致全球衛生「商品」的龐大需求尚未得到滿足;私人企業則由於缺乏利潤,而沒有動機滿足這些需求。因此,蓋茲的慈善資金可以用來支持他所謂的「不斷創新」,以解決頑固的公共衛生問題。他策略的成功,可以透過他拯救的生命、作物產量的提高略知一二。
 
  接下來的20年裡,蓋茲指揮了一場規模龐大、雄心壯志的全球慈善交響樂,其規模和企圖心十足,震撼了多邊組織(按:由多個國家共同參與的組織),讓學者和社運人士都驚嘆不已,也讓他在大眾心目中轉型,成為孜孜不倦的窮人救星。他的慈善事業主要是透過比爾與梅琳達.蓋茲基金會(按:此基金會已於2025年1月改名為蓋茲基金會[Gates Foundation])運作,基金會成立於2000年,初始資金是220億美元(按:約新臺幣6,868億4,000萬元,此處美元兌新臺幣之匯率,以臺灣銀行2000年1月公告均價31.22元為準)的微軟股票捐贈。
 
  基金會成立的6年前,蓋茲和梅琳達在新年當天結婚,兩人是在微軟相識的,梅琳達小蓋茲8歲。這位有著紅褐色頭髮的工程師來自達拉斯(Dalas),曾經是女子天主教學校的畢業生代表。相對於蓋茲的易怒和急躁,梅琳達的性情溫和、舉止克制。1996年她生下第一個孩子珍妮佛.凱瑟琳.蓋茲後離開微軟,接下來羅里.約翰.蓋茲和菲比.艾黛兒.蓋茲相繼出生。她專心養育3個孩子,在基金會成立的頭幾年,偶爾會現身;但最終她在基金會留下深刻的足跡,幫助推動基金會,並成為家庭計畫(Family Planning)和性別平等工作的代言人。
 
  2006年,億萬富豪投資家華倫.巴菲特宣布將他數十億美元財富的一大部分轉移給蓋茲基金會。巴菲特是波克夏.海瑟威公司的執行長,他在1991年認識了蓋茲,兩人成為要好的朋友。巴菲特比蓋茲年長25歲,他向蓋茲介紹安德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的慈善理念,卡內基是十九世紀的鋼鐵巨頭,也是那個時代的另一位強盜大亨。
 
  蓋茲和巴菲特所合作的慈善事業,其中最顯著的成果是「捐贈誓言」計畫,這是他們倆在2010年所發起的,一項非同尋常且備受矚目的活動,為的是讓其他億萬富豪考慮慈善捐贈。宣誓的億萬富翁們承諾在有生之年或是身後,至少要將財富的一半捐獻給慈善事業。由於這個計畫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發起,不禁讓人聯想到其崇高的道德理念――美國最有錢的人希望能回饋社會。但這也是一項不具約束力的宣誓,實際上難以強制實施或追蹤,到頭來也許只不過是展示億萬富翁的慷慨意願而已。
 
  今天,蓋茲基金會在全球已經有足夠影響力,特別是在低收入國家,甚至可以透過補助撥款而策動議題。蓋茲基金會捐給國際組織的錢,和某些單一國家所捐的一樣多。
 
  一路走來,蓋茲成為所謂的思想領袖,受到世界領袖們的追捧和媒體的喝采。他幾乎完全不涉足政治,但熱衷於這個角色,談論的話題包括疾病、公共衛生、疫苗、衛生設施、農業、氣候變遷,當然還有科技。長期以來蓋茲善用媒體推廣他的事業和慈善工作。他有一大群幕僚不斷努力美化和修飾他的形象,就像是用砂紙打磨粗糙的邊框一樣。這位億萬富豪獲獎無數,卻與最重要的諾貝爾和平獎無緣。為了提高他的獲獎資格,當世界關注蓋茲基金會參與的公共衛生里程碑時,他的部分幕僚便策略性的發起宣傳活動。
 
  在此同時,也有許多批評直指基金會過度張揚,它的活動被形容為反民主、新殖民主義、技術官僚、頂層思維,不過靠著蓋茲的名人權勢,以及基金會每年大約50億美元(按:約新臺幣1,644億元,全書美元兌新臺幣之匯率,皆以臺灣銀行2025年1月公告均價32.88元為準)的捐款,它的影響力依然未受侷限。
 
  儘管蓋茲的財富調度成為鎂光燈的焦點,但資金來源始終未公開。蓋茲的淨資產估計超過1,200億美元,但大部分已不再是微軟的股票,他的財富寶庫包括股票、債券、旅館、農地、房地產、甚至還有保齡球館,由一家名為瀑布資產管理(Cascade Asset Management)的投資公司負責管理。
 
  他與梅琳達離婚,猶如一枚手榴彈擲向素來平靜的慈善世界。他們倆曾經是生活和慈善事業上的夥伴,他們的婚姻和基金會的創立故事息息相關,對基金會的運作至關重要。沒有他們的批准,幾乎無事可成。數百個仰賴蓋茲基金會資助的非營利組織,以及基金會員工們,都為自己的未來擔憂,直到兩人達成了一項奇特的權力分配協議,明確表示會一如既往的繼續掌舵(按:梅琳達已於2024年5月辭去基金會職務)。
 
  梅琳達此後努力建立一個獨立的慈善家身分,專注於婦女權益。她個人和職業生涯的故事,包括嫁給一個風流、絕頂聰明而專橫的男人所經歷的痛苦,以及她為獲得平等地位而奮鬥的過程,都影響了近年來大眾對蓋茲的印象。
 
  如同鐵鏽腐蝕鐵器一樣,蓋茲個人行為的新聞也侵蝕了他的形象。當社群媒體將不實和扭曲的真相導向主流,他甚至成為疫苗和權貴意圖的陰謀論對象。這位天才少年曾經變成無情的壟斷者,又轉變為仁慈的慈善家,如今再度變形。而這次,蓋茲的形象變得更加陰暗、汙濁,具有爭議,他意外化身為其中一個擾亂社會的最大爭論――億萬富翁在這日益不平等世界中的影響力。
 
  因此,蓋茲形象的演變,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故事,或是一個資本主義與慈善事業的傳說,而是美國社會以及我們所處的特殊文化及道德生態系的故事。講述一個我們如何接受媒體和流行文化塑造的形象,從書呆子到自戀狂,將漫畫形象變得真實的故事。這描述了我們對億萬富翁的崇拜,在他們的輝煌成功中,我們看到許多美國人的希望,以及我們珍視理念之闡揚:堅韌、開疆拓土、尋求財富、自力更生的個人;從拾荒者變成一邦之主;在一片平坦肥沃的土地上,播下夢想的種子,越是努力耕耘,你的技能和運氣越好,地位越高、收穫越大。
 
  蓋茲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科技億萬富翁迅速崛起,並主宰我們生活的故事;一個億萬富翁的資金增強了美國長久以來的慷慨傳統的故事;一個關於億萬富翁如何積極不斷的操縱金錢和權力的故事,他們或隱匿在暗處,或耀眼的站在舞臺上,從而在教育、環境等集體產業,以及商業、政治、政策和慈善領域中實現想要的結果。
 
  無論我們是否知道,財閥就是我們的影子統治者――他們是受財富庇護的私營者――而我們則在無意中成為維繫這個體系的同謀。
 
  名列《富比士》(Forbes)美國富豪榜的前400人,總資產估計超過4兆美元,大約占美國人財富總額的3%,比財富倒數50%的美國人總資產多出1兆美元。
 
  在前十大美國億萬富豪中,有七位的財富估計超過1000億美元(作為參考,標準普爾500指數[S&P500]中約有45家上市公司的市值達1000億美元或以上)。如果一個普通美國家庭將年收入6萬8,000美元全部存起來,需要超過1萬4,000年才能累積到僅僅10億美元的財富。
 
  在新冠疫情期間,隨著股市上漲,億萬富翁的集體淨資產增加了40%,而數百萬小企業和民眾生計被摧毀,還有些企業靠政府的援助才得以倖存。
 
  一個億萬富翁可能代表著資本主義的希望,但與日俱增的人數和財富也代表了資本主義的殘酷。即使是承諾捐出更多財富的億萬富翁,他們也發現,要從財富的階梯往下走,就類似在上行的電扶梯中逆勢前進。
 
  當被問及為什麼成功,許多億萬富翁會從美國夢的角度說起,以一個精心設計、有情感共鳴的故事為賣點,描述他們邁向顛峰的艱辛之路,但略而不提那些更混亂、更複雜、更集體、更羞恥,也更真實的細節。
 
  除了他們的天賦和決心之外,這幾百位億萬富翁也受益於享有的各種優勢,包括他們的種族、階級和性別;給了他們優勢的教育和人脈;來自學校教師或教授的及時洞見;在舒適的工作環境中孕育出的計畫;促成某個想法發展的政府研究;稅收減免、補貼和其他有利於他們行業的政策;以及透過削減勞工的薪酬和福利,公司得以持續擴大的利潤空間。
 
  我們可以選擇挑戰這些說法,但我們的社會並沒有這樣做。而是任憑億萬富翁自己解釋幾乎無法解釋的現象,接受每一塊美元都是他們應得的、極大的財富是命定的、無法與命運抗爭,諸如此類。
 
  這種停滯引發了幾個問題。為什麼我們經常把財富和高尚及美德劃上等號,並且不去質疑億萬富翁的意圖?為什麼我們如此容易被權貴的表面形象所左右,認為他們高人一等,然後才對他們的墮落大感震驚?我們是否太過安於想像的牢籠,僅僅滿足於作個窺視者和夢想家,不願找到通往現實的路?是否億萬富翁隨興的慈善事業,有時候還是以個人利益為出發點,就能合理化近數十年來驚人的財富累積?不斷擴大的不平等是美國向來推崇的個人主義下的自然結果,還是資本主義功能失調的象徵?億萬富翁的財富與他們所創造的社會價值,彼此的共價關係何時會瓦解?某些財富是「道德上值得的」嗎?如果億萬富翁對社會應該有所回饋,誰有權決定那是什麼?
 
  蓋茲是一道完美的稜鏡,透過他將棘手的道德問題折射出無數主題――億萬富翁、財富和不平等;科技和流行文化;媒體和形象;慈善事業、權勢和影響力。
 
  他在為所欲為的英雄、傲慢的惡棍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任何樣貌之間轉換,是個變幻多端的人物。如評論家所說,他就像電影《變色龍》(Zelig)的主角澤利,利用自己的金錢和名聲偽裝出不同的身分。由於他在公眾舞臺上的獨特轉折,映照出更廣泛的社會焦點,蓋茲讓我們得以踏上旅程,進入集體自我(Collective Self),探尋我們所存在的這個如繭一般的社會。這個繭迷惑、制約了我們,以至於我們無法意識到我們所處的文化、社會和經濟信仰,是如何促成並維繫著一個不平衡的社會。
 
  從另一個角度看,借用法國後現代主義哲學家李歐塔(Jean-François Lyotard)的術語,關於蓋茲的傲慢、態度和行為的小敘事,匯集成了社會的「大敘事(按:在批判理論,特別是在後現代主義中,是關於歷史意義、經驗或知識的敘述,它透過預期實現一個(尚未實現的)主導思想來提供社會的合法性)」(grand narrative)。在追溯他形象演變的軌跡時,我們或許能從投射中,找到自己是誰,以及為什麼會成為現在的樣子。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648117
  • 叢書系列:Biz
  • 規格:平裝 / 400頁 / 17 x 23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1本就通 國中英文文法:313萬人證實最有效的句型套用術,把學過的文法救回來!(附QR碼線上音檔)
作者:長澤壽夫
出版社:國際學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03-02
66折: $ 250 
金石堂 - 今日66折
Veriteco植物染的春?夏?秋?冬:摘採大自然四季收穫的植物作為染材,感受瀨戶內海島嶼氣息的染布日常
作者:淺田真理子
出版社:積木文化
出版日期:2020-09-10
66折: $ 383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艾蜜莉會計師教你聰明節稅(2024年最新法規增訂版):圖解個人所得、房地產、投資理財、遺贈稅
作者:鄭惠方
出版社:財經傳訊
出版日期:2024-03-28
66折: $ 277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渣男椎名學長與瘋男佐佐木學弟 (1)
作者:伊咲ネコオ
出版社:台灣角川
出版日期:2025-03-27
$ 170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權證小哥短線終極戰法:4大策略x6種工具x68個實戰案例,手把手教你賺
作者:權證小哥
出版社:金尉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3-20
$ 379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魔法帽的工作室 05(首刷限量版)
作者:白濱鷗
出版社:四季出版國際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4-16
$ 134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MEN’S UNO 男人誌 4月號/2025 第308期(兩款封面隨機出貨)
出版社:創新書報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4-01
$ 180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我們的青澀時光 全
出版日期:2025-04-09
$ 143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碰杯造型防水貼紙包《請解開故事謎底》封蕭生&莊天然
作者:花於景(雷雷夥伴)
出版社:原動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2-12
$ 54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魔王軍團性懷不軌 (1)
出版日期:2025-04-07
$ 110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天選.矽島:川普風暴下的科技島
作者:黃欽勇
出版社:IC之音
出版日期:2025-03-10
$ 355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