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以日本日立製造所為借鏡,省思台灣企業經營
黃葉寶鳳
本書作者小板橋先生用犀利敏銳、客觀分析的記者筆觸,將日本最大製造商社近年改造蛻變的歷程,以故事述說、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給世人。身為日立家族一份子,歷經過書中所描述日立製作所的改革過程,對川村前社長和他所領導的經營團隊由衷敬佩。
二○○八年金融風暴來襲時,日立製作所這艘號稱百年不沉戰艦,在日本企業所慣行的「年功序列」、「終生雇用」管理方式下,恰使其暴露出沉重、甚至將要沉沒的危機。值得思考的是,也是這種傳統的管理方式,讓屆齡退休的川村和其他五位非主流的日立人臨危受命,展現強烈的歸屬與責任感,捨我其誰、當仁不讓地拯救這艘下沉中的巨艦。這六人小組以速度和執行力展現改革決心,將日立製作所的過往沉痾與未來路線,以四個焦點戰略進行改革:選擇(拉近或疏遠)、集中(收編與獲利回流)、再擴大(事業部門獨立公司化、世界化社會創新事業),辛苦卻清楚地改造百年日立。藉由清晰的焦點策略,加上彈性與效率的執行,承襲與發揚「開拓者精神」的企業文化,日立製作所在滔天巨浪中脫胎換骨,繳出有史以來最漂亮的成績。
與台灣企業不同的是,日本企業決策甚少看見企業主箝制的痕跡,也就是讓經營權獨立自主,來避免決策的獨斷甚至偏頗。在日立製作所川村改革的二千個日子更將此精神擴大與透明化,不僅在本書中幾位非主流主角所積極扮演的角色,日立製作所董事會的外部化與國際化,以及女性董事、領導主管、員工數量的比例,亦遠遠超前大部分的日本企業。這些做為反映在全球化經營成效上,無論海外輸出,同、異業結盟等,除在業務互補帶來的立即效益外,更是以文化、價值與透明化的無形效益,擔負著社會創新的永續精神,將單一巨艦整併成全球化綜合艦隊,航向更美好的未來。
台灣與日本關係密切,企業文化存有異同,但在面臨全球化趨勢、瞬息萬變的經營環境中,日立製作所的改革歷程值得台灣企業參考與借鏡。本人以身為日立人為榮,也推薦這本好書與讀者分享。
(本文作者為台灣日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推薦序
以非主流的改革,創造企業新的價值
陳世鴻
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經濟民主化,財閥解體,日本大公司的管理階層,由原有的創業老闆(資本家)轉換成年輕、中階的受薪員工──專業經理人,由於年輕、勤勉、敬業、重視團隊和長遠視野的投資追歐趕美,造就了「Japan as No.1」的黃金年代(一九八○年代),許多大公司在各產業領域取得領先,只要投資就能擴充營運,逐步發展成跨足各領域,結合異業的「企業集團」。
但在一九九○年後,卻迎來了失落的年代,我認為有兩個重要原因:
1. 水往低處流
一九九○年以前,日本產業的競爭對象是歐美,日本用有效率的經營模式,承接了歐美的產業。一九九○年以後,日本產業卻需和來自亞洲的新興廠商競爭,逐步墊高的社會成本,成為最大的負擔。
2. 專業經理人(Salaryman 社長)v.s. Owner 經理人
日本的「企業集團」大都是專業經理人(經營與資本分離),而且傳統地弱化了董事會的權威(忽略股東權益、公司利潤、公司治理),經理人所得偏低,變遷中重大決策遲緩及員工過度依賴公司,未能禮遇優秀人才,企業隨成員之年齡老化等。
《來自非主流的改革:日立改革2000日V型反轉》是作者小板橋太郎聽取日立製作所前會長、經營幹部和其他相關社內外的談話採訪彙編而成。二○○九年初,日立的最高經營者,面對「製造業史上最大虧損」的危機,毅然交棒,請回已離開日立主流職務、六十九歲的川村隆來擔任最高經營者(會長兼社長),緊急進駐,積極坦然面對危機,以快速、非傳統的決策行動,力挽狂瀾,成功改造日立,完成階段任務。之後又「速戰速決」交棒給中西宏明和東原敏昭,迎向持續的挑戰。
做為一個在日立台灣分公司工作三十三年的員工,很高興得知天下雜誌要出版這本記錄日立近代史的新書,能讓台灣的讀者貼近了解日立近年來所面臨的挑戰和變革,也提供一些「非主流」的企業改革借鏡。
日立在台灣有大家熟悉的「日立冷氣」、「日立冰箱‧洗衣機」,日立也參與了電力、交通、鋼鐵、石化…等產業及公共建設,同時也扮演資訊、電子、半導體、液晶等重要產業零組件、材料、設備的供應商及合作伙伴。自一九五三年成立台灣分公司以來,深耕台灣六十三年,已成為這片土地的一份子!
展望未來,台灣的產業和公共建設要再提升,因地理人文相近,日本企業應有許多可以分享、合作的經驗和技術。日立也將持續和台灣「Business with Friendship」,廣結善緣,做為各項社會創新事業的堅實伙伴,積極樂觀邁向「全球化」的挑戰。
(本文作者為台灣日立亞太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推薦序
面對困境、勇於承擔、再創新局,讓日立復活的Last Man精神
林信義
當暴風雨來襲,船舶無可避免地面臨沈船之際,船長會在目送所有乘客與船員安全下船後,方離開船隻。正因為如此,船長被稱之為「Last Man」,具有「最終責任者」的意涵,即是要抱持擔負起最終責任的覺悟與態度,這正是Last Man的精神。
一九九九年遭遇全日空劫機事件的川村隆,因偶然搭乘此一航班,見識到以乘客身份搭乘該航班的現役機長山內純二的當機立斷,雖做出與公司規定相違的做法,但他的英勇決斷行為,拯救了機上人員的性命。這一幕,深深烙印在川村隆的心底,讓川村隆不斷自問能否像山內純二一樣,發揮Last Man的作用,這也促成川村隆願意挺身而出領導日立的契機。
日立自創業者小平浪平於一九一○年創立久原礦業所日立礦山附屬的修理工廠,一九二○年獨立為日立製作所。然而在一九九○年代後半起,日立無法即時因應大環境變化,亮眼的營收不再;加上二○○八年金融風暴,全球陷入景氣低迷,對體質漸衰的日立更是沈重的打擊。二○○九年在外界質疑的眼光下,川村隆以六十九歲之姿,回鍋接下日立社長,力挽狂瀾撐起日立這艘巨艦。
川村隆就任社長後,開始大刀闊斧進行整頓。他在經營手法上,採取「Select & Focus(選擇與集中)」的方式,運用有限的資源創造企業的「特色」,將虧損事業重整與縮編或退出,因為川村隆明白,讓日立處於舒適圈裡,從事著與之前相同的做法,日立絕對難有起色,營收也難有成長。把產品聚焦,並將組織集中,公司從成熟型產業轉至成長型的產業,才能重振日立。
在五年的時間內,從淨損高達七八七三億日幣,到寫下二十三年來日立的營業淨益新高,川村隆可說是最大功臣。在川村隆的心中,比起名譽與權力,更想要達成的是再造日立,這也是川村隆在改革過程中,能毫不遲疑堅持下去的最大原因。
或許是與川村隆有著相同的心境,不計個人毀譽,只願竭盡所能、貢獻一己之力。在二○○○年時,我以首位企業界人士入閣,擔任經濟部長,對從沒有政治歷練的我來說,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但Impossible就是「I’m possible」,在政策執行上,雖是困難重重,但念茲在茲的都是為了提升國家競爭力與人民利益,因此我毫不退縮。
就以經濟部所屬國營事業改革為例,二○○○年台船與唐榮二家公司合計虧損高達一○一‧四億元,藉由再生計劃,台船以瘦身的方式將員工減半(由五千六百人減少到二千八百人),留下來的員工減薪三五%,離職的員工合組新公司,成為台船的外包公司,而達到降低成本的立竿見影之效,自二○○二年迄今訂單年年滿載;唐榮只留下不鏽鋼部門,而車輛部門則與日本的日本車輛製造公司合作,攜手共同生產。上述二家企業在二○○四年從原本的虧損,翻轉成盈餘高達二一‧八一億。另外,亦解散清算成效不彰的四家公司(高硫公司、農工企業、台機公司與中興紙業),在二○○四年離開行政院副院長一職時,國營事業盈餘合計已有三八五‧五一億元。所以,現在讀起本書的企業改革史,更是有著深刻的感觸。
本書完整記錄製造業佼佼者日立製作所浴火重生的過程,追溯著日立重建的軌跡,如何從困境中脫胎換骨,並了解到日本企業如何面對大環境的考驗,很值得讀者參考借鏡。
(本文作者為前行政院副院長、經濟部長、廣源投資(股)董事長)
推薦序
如小說般令人著迷的「日立改革2000日」
許書揚
你可以說這是一本日本大型企業成功改革的真實記錄書籍,但不僅僅是如此。
本書以真實發生的劫機事件揭開序幕,此劫機事件,讓全體機上人員及乘客能夠倖免於難的人,不是機長、不是值勤的空服人員,而是一位五十二歲休假中的機師,他並非該班次的機組員。這此生命攸關的劫機經歷,竟與十年後,以六十九歲已屆退休之高齡,早已遠離核心事業部,冒險接下社長大任,帶領日立走出虧損並成功變革的川村社長之故事不謀而合。
令我好奇的是,為什麼轉動日立改革之輪的不是別人,而是已屆六十九歲的川村隆先生?川村隆先生曾表示:「所謂的社長,就像個『機關裝置』一樣。是由因應當下與時勢所需的人來掌舵,而不是自己想要或是不該交給誰之類的這種嘴巴上說說就算數的。」也就是說,川村隆先生認為自己只是當下適合去扮演這樣的角色,其實他當時已經離開日立核心,轉調至子公司四年。毫無疑問,當時的他被外界定義為此次危機的局外人。但轉念一想,或許就是從外面眺望日立的川村隆先生,才能跳脫日立原有的框框,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現今,產業及科技更迭快速,不僅是日立,許多的大型企業都必須面臨全球化的嚴峻挑戰,而以往在教科書上提到的巨人企業或全球品牌成功個案,也有可能一夕間就灰飛煙滅。我在業界耕耘與企業經營幾近三十年,對於如何讓企業保持彈性、跳脫原有舒適圈更是有感,因為成功的商業模式必須不斷與時俱進及改善,這代表二十年前的成功模式,落實至今不一定能帶來成功,而有可能是邁向二度榮耀的絆腳石。推動轉型改革,老字號企業比新創公司更難做到,原因是改革必須從離開舒適圈開始,如何讓大象跳舞?是企業家們都必須好好放在心上的課題。
你可以說這是一本日本大型企業由虧轉盈的經營教戰手冊,但不僅僅是如此。作者的敘事方式清晰流暢且引人入勝,引領讀者走過日立改革兩千個日子,有別煩悶枯燥的經營管理書籍,此書以故事分享為主體,讀起來更是有如小說般令人著迷,愛不釋手。
(本文作者為經緯智庫暨保聖那管理顧問公司台灣分公司總經理)
推薦序
適合面臨企業成長停滯的業主閱讀的企業重生實錄
詹文男
人有生老病死,產品有生命週期,企業也難免有遭逢困境的時候,不管是因景氣變動、市場萎縮,或者是因競爭落敗而面臨轉型的需求,相信高階主管心理一定相當掙扎,也很徬徨,究竟應該如何進行,才有機會重新出發?
基本上,從實務的觀察可以發現,能夠浴火重生的企業真可謂鳳毛麟角,但也並非沒有反敗為勝的可能。哈佛大學教授John Kotter研究許多成功轉型的個案,顯示能夠從面對困境,從谷底翻身的企業,基本上,都經歷過以下幾個過程,包括建立組織的危機意識、成立核心之領導團隊、提出發展願景及目標、全員溝通變革之願景、發展達成目標之策略等作為。
所謂建立組織的危機意識,意指讓公司全員瞭解組織的處境已無退路,必須有所因應與準備。以日立企業為例,二○○九三月決算,創下日本國內製造業史上,最高的最終虧損額七八七三億日圓。也讓所有的員工感到過去被稱為「不沈的戰艦』正在逐漸沈沒中。這樣的窘境,讓日立高層不得不更換經營團隊。
其次,應成立令人信任的核心領導團隊,提出發展願景及目標,並全員溝通變革之願景及發展達成目標之策略。此時,一群非主流的「Dead Head(名單外)」幹部被徵召,包括川村隆為首的六人決策小組,透過每週的經營會議,決定未來幾年日立的發展目標與策略主軸,包括:一、針對虧損事業的重整與縮編;二、以社會創新事業進軍世界的成長策略;三、上市子公司的收編;四、以企業內部公司化制度讓各事業部門獨立自主。
經過幾年的努力,由一隻鍋中待煮的青蛙,搖身一變成為擁有國際觀的日立製作所,在二○一四年三月,採收過去五年經營改革的果實,達到合併營業額九兆四千億日圓、營業利益五千一百億日圓的史上最高獲利,完全復活、浴火重生。作者小板橋太郎藉由描繪這段變革的軌跡,記錄了製造業的巨大龍頭日立的再生實況。
在本書中,除了對於日立公司改造過程有深入的介紹之外,在組織事業的重整與聚焦、人事的安排與調整、募資的過程與經驗,及策略執行的果斷與速度,都有實際的決策案例說明,不僅適合目前面臨企業成長停滯的業主瞭解學習,更值得所有經營者參考借鏡。
(本文作者為現任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所長)
推薦序
迎向年輕世代,堅持改革
林呈綠
日立製造所的改革史,教導了我們如下的寶貴課程:
一、領導者要有識人之明與寬宏度量,縱然自己無法成事,也要找到具無私精神,為達目的絕不放棄的團隊來持續改革。
二、掌握時效遠勝於追求共識,六人小組的決策品質,絕對大過於光說不練的多人委員會。
三、瞭解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因此一旦確立方向,就能心無旁騖、徹底執行。
本書的出版,正好也提供了台灣於年金與諸多改革上的借鏡和參考。為了轉型正義,更為了年輕世代的未來,讓我們一起堅持改革!
(本文作者為中華民國國際行銷傳播經理人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