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1/Royal.crescent.aerial.bath.arp.jpg/1200px-Royal.crescent.aerial.bath.arp.jpg)
巴斯是英國英格蘭西南區域薩默塞特郡巴斯和東北索美塞特區的一座城市,位於倫敦以西156千米,布里斯托東南21千米,2001年人口普查時人口為83,992。1590年,巴斯獲得伊莉莎白女王一世頒發的皇家特許證而成為市級行政單位,1889年,它從索美塞特郡中脫離出來,成為一個自治市,獲得獨立的行政管理權。1974年埃文郡成立,它被劃歸其中。1996年埃文郡廢除後,巴斯和東北索美塞特單一管理區成立,巴芙市成為該區的行政中心。
巴斯城最早建於公元43年,當時作為羅馬帝國的不列顛行省,巴斯是羅馬人的溫泉聖地,拉丁文名字是Aquae Sulis,意為「蘇利絲之水」。但口頭流傳的說法稱巴斯建城時間比這更早。埃文河谷地區的溫泉是英格蘭唯一的天然溫泉,羅馬人就在河谷之中,巴斯周圍的小山上建立了溫泉浴場和一座寺廟。公元973年,埃德加在巴斯修道院加冕成為英國國王。多年之後的喬治王時代,巴斯成為一個溫泉聖地。這使巴斯城急劇擴張,留下許多傑出的喬治時期巴斯石制建築。1987年,巴斯城當選為世界遺產城市之一。城中的各種劇院、博物館,以及其它文化和運動場所吸引了大批遊客,巴斯因而成為主要的旅遊城市。每年,造訪巴斯的過夜遊客超過100萬,一日游遊客超過380萬。該城有兩座大學,幾所學校和學院。鼎盛的服務業,信息和通信產業、創意產業的逐漸成長,為巴斯城和周邊地區的人們提供了就業機會。
維基百科
圖書名稱:永遠的梭魚
2018法國暢銷溫馨小說,法國亞馬遜讀者4.7顆星超高評價
當人生走向終老時,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家人又該如何面對?
曾經是個拳擊手的拿破崙,當了一輩子脾氣古怪的「皇帝」,只有溫柔婉約的妻子能包容他。然而在八十五歲這一年,他突然與妻子離婚,到收容所領養一隻小狗,決定展開全新生活。兒子與媳婦都不理解拿破崙的脫序行為,只有十歲的小孫子可可能與他愉快相處,他們用彼此才能懂的世界語談天說地,一起翻修房子、打保齡球、聽廣播裡的猜謎節目。拿破崙活力充沛,絲毫不像八十五歲的老人。
某天,拿破崙因為一場意外而倒下,在病床上的爺爺突然顯得單薄弱小,可可領悟到,爺爺選擇在八十五歲離婚,或許是不想讓心愛的妻子承受自己年老無力的模樣,於是決定幫助爺爺密謀一場對抗時間和病痛的硬戰⋯⋯
《永遠的梭魚》以十歲小男孩的視角及幽默風趣的筆調,穿插與奶奶溫馨來往的信件,寫下爺爺罹患失智症後的荒謬事蹟、排斥搬到安養院、爸爸將爺爺送往安養院時的罪惡感,以及最後終於修復的父子關係。故事令人捧腹大笑,同時感動淚流。
作者簡介
巴斯卡・胡特爾Pascal Ruter
一九六六年生於巴黎南郊。第一次接觸福樓拜的作品後,發現自己擁有專於閱讀的雙眼與寫作的雙手,找不到比把文字寫於紙本上更有趣的事,但有一項例外,就是觀賞英國喜劇泰斗卓别林、美國動作之王巴斯特・基頓以及法國名導賈克・大地的電影。喜歡所有結合生命不可承受的重與荒誕喜劇的作品,是個親民且愛笑的人,致力為十一到十六歲的青少年撰寫作品。始終相信一句沈默威廉的名言:「不必給我希望,我也能承受;不必給我成功,我也能堅持。」
二〇一二年出版首部作品《點字之心》(Le Coeur en braille),二〇一六年改編為電影《我是妳的眼》。
譯者簡介
林心如
台灣大學文學院學士,巴黎第八大學當代藝術及新媒體研究所碩士,譯有多本英、法語著作,包括《塞杜文選》、《電影城市》(部份章節)、《仿培根的三習作》、《給眼球世代的觀看指南》(採用筆名林薇),並審校《解構庫斯杜力卡》、《溫德斯的電影旅程》、《楊德昌的電影世界》等譯書。著有《漫遊影像:電影、當代藝術與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