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目前評分: 評分:
圖書名稱:古代天文曆法講座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天文曆法非常發達,很多發明和創造在當時的世界上都是領先的。今天人們的生活、文化和觀念裡仍然滲透著古代天文曆法的影響。
本書的作者是已故古代天文曆法研究領域泰斗張汝舟先生的弟子,是目前國內本領域屈指可數的幾位領軍專家之一。本書是他給學生講課的記錄,詳細解說古代天文曆法的知識,語言通俗易懂;並附有許多有用的圖表,便於讀者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本書不但對正確理解古籍中經常出現的天文和紀時記載有極大的説明,而且還可作為瞭解天文曆法知識的基礎讀物和範本。
作者介紹
張聞玉
1941年生,四川巴中人,貴州大學教授,貴州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文化書院(北京)導師。1979年秋至1981年春在滁州師專張汝舟先生門下問學,1985年至1986年在吉林大學向金景芳先生學《易》。著作集結為五卷本《張聞玉文集》(小學卷、天文曆法卷、文學卷、史學卷、經學卷)。
序
王氣中
古代天文曆法是古代勞動人民在生產鬥爭中偉大的發現和創造,它代表著一個民族的文化水準,是古代文明的標誌。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天文曆法的文明古國之一,我們的祖先被稱為“全世界最堅毅、最精明的天文觀測者”。遠在四五千年以前,我國歷史進入有文字記載的初期,我們的祖先已經知道觀測天象,根據日、月、星辰的運轉和氣候的變化以及草木的榮枯和鳥獸的生滅,創造了曆法。在現存的古代典籍中保存下來的關於古代天文曆法的文獻資料,是我們偉大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我國古代,由於生產發展的需要和社會分工,天文曆法的管理和編訂很早就設有專職人員。
到了階級社會,這些專職管理天文曆法的人員逐漸成為統治者的附庸和臣僕,所謂“文史星曆”,不得不聽從最高統治者的指揮命令,因此觀象授時成為國家權力的一部分,改正朔,頒佈曆法,成為權力的象徵。加以古人對於自然現象的觀察和理解都還不夠精明,在很長的時間內古代天文曆法蒙上了一層神秘的外衣,往往和封建迷信糾纏在一起。後之學者在傳注古代典籍的時候,因為受到這種影響和局限,不能作出正確的解釋。歷代相傳,以訛傳訛,成為閱讀古書的障礙。一直到現在,我們雖然已經對於我國古代天文曆法有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豐富的成果,但由於不能突破前人的束縛,許多重要的問題,尤其漢代以前的曆法,仍然得不到確切的解答。
已故貴州大學張汝舟教授為讀通古書,對我國載籍中涉及天文曆法的部分,作了深入的研究。他運用深湛的古漢語專業知識和精密的考據方法,結合現代天文科學的成就和地下出土的文物資料,對過去學者的研究成果作了細緻的分析研究,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建立了古代天文曆法的科學體系。根據他的體系來解釋漢以前的古代典籍,大都能夠破除迷障,貫通大義,一掃我國古代天文曆法研究中的重重霧障,為我國古代天文曆法的研究開拓一個新的局面。如他認為西周時代並不是用所謂“周正”,而是仍然用殷曆,以建醜為正。
因此,對於《詩經》中的《豳風·七月》、《大戴記》中的《夏小正》以及《禮記》裡面的《月令》等篇都能得到符合實際的解釋。如他認為王國維的“月相四分說”是想當然的誤解,並沒有科學的根據,批判根據王氏“月相四分說”而建立起來的當代古曆研究中的種種錯誤。如他對於日本天文史學者新城新藏定周武王克商之年在西元前1066年的錯誤,從多方面給以論證,指斥我國現代一些書刊仍然沿襲新城氏之說的謬誤。如他對於劉歆的“三統曆”,我國相傳的“三正論”、“歲星紀年”、二十八宿分“四象”,以及古代相傳的積年術和占卜法等等,都據理分析批判,指出它們在古代天文曆法研究中的有害影響。所有這些,都是張汝舟先生對於我國古代天文曆法研究的巨大貢獻。
聞玉同志受業于張汝舟先生,親承教言。根據師說,發揮他的心得體會,曾寫了《古代天文曆法淺釋》,先後在南京大學和湖南師範大學兩校中文系、東北師範大學歷史系,為碩士研究生作過專題講演,深受同學們的歡迎。這部《古代天文曆法講座》是他在講析的基礎上,參證古籍,考釋出土文物並結合教學實踐經驗,補充修訂寫成的。
天文曆法是一門專科的學術。我國古代天文曆法又有自己的特殊體系和習慣用語,只有運用我國傳統的體系的推步方法,許多問題才能迎刃而解。張汝舟先生《二毋室古代天文曆法論叢》是一部學術專著,雖然力求淺顯易懂,但不能同時兼顧古代天文曆法基礎知識的解說。因此,初學的人或對古代典籍涉獵不多的讀者,閱讀他的《論叢》仍然感到困難。這部《講座》可以說是張先生《論叢》的衍義。
《講座》分章對張先生《論叢》作系統的說明。它為一般讀者大眾說法,補充介紹一些天文曆法方面的基礎知識和簡明的推步方法。讀者可以通過這部書對我國古代天文曆法的體系獲得初步的理解,對於古書中有關天文曆法的問題作出確切的解釋。如果進一步深入下去,讀張汝舟先生的《論叢》就會更容易理解,對於我國古代曆法的探索和研究,也會取得入門的途徑。
這部書的特色和價值,讀者會自己去體會印證,無待煩言。但可以肯定地說,它是一部有用的、值得一讀的關於我國古代曆法的好書。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于南京大學
前言
1984年6月,應南京大學中文系及程千帆教授、王氣中教授之邀,給南大中文系與南京師大中文系部分研究生講了一個月(每週四次)古代天文曆法,目的是讓青年同志們通釋古籍中可能遇到的有關問題。當時,只準備了一些粗略的材料。
我在那次講授的“開場白”中用了一副對聯表述當時的心境:“班門弄斧,誠惶誠恐;大樹遮陰,無慮無憂。”因為南京這地方,尤其是南京大學,乃藏龍臥虎之地。南大本校有天文學系,有研究古曆的專家。南京有中國最高水準的紫金山天文臺,台內有古曆專家組。我區區無名,地處邊荒,來南京講古天文,豈不是關公面前舞大刀?自然該誠惶誠恐了。好在眾望所歸的幾位老先生,程先生、王先生、徐複先生、管雄先生以及過世的洪誠先生,都是我的師輩,他們與先師張汝舟先生或先後同學于中央大學文學系,或共事于大江南北,我在南大演講他的古天文學有如遊子歸家,是大樹底下乘陰涼了,確有無慮無憂的感受。為了驅散我的惶恐,講課時索性將題目也改作“張汝舟古天文曆法”。
講授之後,大家反映還好,以為有實用價值。9月秋涼才想到在此基礎上寫一個講稿。1985年5月,受湖南師大中文系及宋祚胤教授邀請,赴長沙講學一月,大體就以此為本。後來,又重新整理,算是有了一個雛形。
古曆法問題,新疆師範大學饒尚寬兄進行過專門的研究,有《古曆論稿》若干文字為證。我在各地講授時直接引用了他的許多材料。
還應當說明,在天文部分,我採用了鄭文光先生的不少觀點,他在《中國天文學源流》中有很多精闢的見解,給我不少啟發。讀者是不難從中看到痕跡的。
第四講《二十四節氣》,我直接引用了馮秀藻、歐陽海兩位專家《廿四節氣》中的若干材料。因為是講稿,要顧及知識的系統性,缺了這一部分就顯得不完整。我未能與兩位老先生取得聯繫,愧疚不已。
稿子整理出來了。只能說,在先師張汝舟先生的導引下,我從前輩學人如陳遵媯、席澤宗諸先生的文字中,大體掌握了古代天文曆法這門學問的基礎知識,然後薪盡火傳,希望被稱為“絕學”的古代天文曆法代有傳人,而我自己的深入研究才剛剛起步。不過,我會切切實實地努力。
承王氣中教授親切關懷,以八十餘歲高齡為這本書稿寫了序文,褒美之辭就算是對先師張汝舟先生的深切懷念吧!
詳細資料
- ISBN:9787559834331
- 規格:平裝 / 471頁 / 32k / 13 x 19 x 2.3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中國
|
|
|
| 作者:朱野歸子 出版社:采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09-26 66折: $ 231 | | 作者:艾克哈特.托勒 出版社:橡實 出版日期:2023-04-06 66折: $ 898 | | 作者:索達吉堪布 出版社:如果 出版日期:2021-02-01 66折: $ 528 | | 作者:賴宇凡 出版社:如果 出版日期:2017-05-15 66折: $ 693 | |
|
| 作者:李宇凡 出版社:捷徑文化 出版日期:2024-03-06 $ 285 | | 作者:周冠男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7-31 $ 355 | | 作者:學研編輯部 出版社:台灣廣廈 出版日期:2020-02-13 $ 224 | | 作者:五百田達成 出版社:方智出版 出版日期:2021-12-01 $ 237 | |
|
| $ 331 | | 作者:周品均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4-11-07 $ 355 | | 作者:泉朝樹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07 $ 111 | | 作者:愛德華.柏格 出版社:大寫出版 出版日期:2024-10-24 $ 196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