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排序:
 
 有 1 項符合

張郁廉

的圖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白雲飛渡:中國首位戰地女記者張郁廉傳奇

內容簡介

  這部自述文稿和照片,記錄了一個在那個思想封建保守的時代,一位民間女子的奮鬥和人生經歷。文字裡有逾半世紀的戰火和動盪,有許多當年大江南北真實的生活民情,有血有淚、有情有愛,雖是筆墨輕談,敘述樸實,那份情真,卻很感人。
  
  情至不嬌,雨潤無聲。最樸實的感情,猶如無聲的雨,悄然染溼天地,淡然如是,真實如是,深刻如是。——杜南發
  
  「多年來,我所看到的、聽到的、親身經歷的都是妻離子散或生離死別的人間大悲劇,而這些都是日本慘無人道的侵略戰爭所造成!這血海深仇永烙我心,中華兒女又豈敢稍忘?!」

  書中簡單幾句話,凝聚著無數血淚的烙印!
  
  淡然筆墨,血淚心情。文稿寫來,沒有浮爛的悲情,字裡行間,卻都是刻苦銘心的記憶,永難忘懷的傷痛和義憤。
  
  江山萬里,一片白雲,悠然飛渡;家國在心,天地浩氣,凜然長存。
  
  她是在滿目瘡痍國土上、出生於松花江畔哈爾濱的小女孩;
  她是在顛沛流離中讀完燕京大學,懷抱愛國憂民之心的女青年;
  她以客觀的筆調,記錄了日寇鐵蹄下的民族之難與家園之苦;
  她就是來自白山黑水、原籍山東萊州的中國首位戰地女記者——張郁廉
  
  民國二十七年三月起親歷採訪
  —徐州會戰、台兒莊大捷、徐州大突圍、魯南及湘鄂戰地
  —武漢會戰、武漢大撤退、長沙大火、重慶大轟炸
  —陝北延安、陝甘寧邊區、山西中條山游擊區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張郁廉(1914-2010)


  偉大時代的一位傑出女性,其身影已淡出於世,然做為中華兒女在國家有難之際,其不顧自身安危,挺身而出抵禦外侮之事蹟,實為炎黃子孫永世傳承的典範。
 
 

目錄

第一篇  序言:白雲飛渡情悠悠——讀中國首位戰地女記者張郁廉手稿記 杜南發

第二篇  張郁廉自傳

第一輯 離散歲月 (一九一四|一九三七)
第二輯 記者生涯 (一九三七|一九四五)
第三輯 亂世沉浮 (一九四五|一九四九)
第四輯 寶島年華 (一九四九|二〇一〇)
第五輯 緬懷母親,感念瓦娃  孫宇立、孫宇昭補記

第三篇  在前線—張郁廉來自前線的報導

編後記  孫宇立

 
 

序言

白雲飛渡情悠悠——讀中國首位戰地女記者張郁廉手稿記  ⊙杜南發


  上世紀九〇年代的一天,雕塑家孫宇立來電,約我到他的蘇菲亞山工作室。

  蘇菲亞山是座鬧市裡的小丘,學者鄭子瑜住的建安大廈在上山前的路口,斜坡路盡頭是二戰前美術家林學大創辦的南洋美專,孫宇立的工作室就在中間路段。

  孫宇立是專業建築師,原任職於華盛頓世界銀行總部都市重建處,回新加坡創業,為了興趣,毅然決定放棄建築專業,一心從事雕塑。八〇年代藝評家劉奇俊介紹我們認識,那時他正苦思創作路向,想解決西方拓撲學與中國易學之間的問題,多次與我深夜長談,交流意見,成為好友。

  他曾告訴我,他母親是我同行前輩,為中國早期第一位戰地女記者;那天約我見面,是因為老人家剛到新加坡,希望能和我見面。

  一進門,便見一位穿著淳樸、相貌慈祥的老太太,氣質優雅,端莊有度,當然就是孫媽媽張郁廉女士了。這年她已八十多歲,依然走得快而腰板挺直,握手有力,言談爽朗,充滿自信。

  喝茶聊天,她對新加坡的新聞工作情況很感興趣,也談了自己早年抗戰見聞,尤其是戰場的殘酷,談她在台兒莊大戰結束第二天就到現場所見的情景,以及她半夜穿越日軍封鎖線的驚險經過。

  熱帶午後,在南方國度,安靜的室內,聽著報業前輩淡淡述說半世紀前自己驚心動魄的戰場故事,感受良深。

  初次見面,輕鬆閒話,已覺得內容豐富,便相約擇日再作專門訪談。但報社事務繁忙,一再耽擱,想起再聯繫時,老人家已飛回臺灣了。

  有機無緣,只能錯過;驀然回首,暮雲已遠。也就只能放在心中,成為一段不完整的記憶。

  二十多年後始讀到的手稿

  二十多年後,孫宇立已是新加坡重要雕塑名家,一天他告訴我他母親二〇一〇年過世後留有一部手稿,原是準備寫給兒孫們閱讀的自傳,他覺得有些內容我可能會感興趣。

  連夜拜讀,一口氣讀完,感覺親身經歷了一個大時代的激蕩,心情起伏,一時難息。

  文稿不僅記述張郁廉作為戰地女記者,親身經歷幾場中國抗戰時期的重要戰役,如台兒莊之役、徐州突圍、武漢撤退、長沙大火、中條山游擊戰、重慶大轟炸等情景;還詳細追述上世紀初她從小被寄養於東北哈爾濱白俄家庭、考入燕京大學、參加一九三五年北平學聯發動的「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街頭遊行,如何因為俄語嫺熟而先後在塔斯社、中央社從事新聞工作的經歷。

  更有意思的是她還曾陪同蘇聯戰地記者前往延安,和毛澤東握過手,聽過他演講及目睹江青在現場拍照的情景。

  文稿也記述了張郁廉一九四四年和青梅竹馬的北平大學經濟系高材生孫桂籍結婚,一九四六年隨丈夫到東北,當時孫桂籍是國民政府負責接收哈爾濱市的社會局長,後來又先後擔任東北物資調節局長、旅順市長和長春市長,張郁廉則擔任中央社瀋陽和長春分社的採訪組組長;一九四八年全家如何在遼沈戰役時被林彪大軍包圍在長春城、輾轉到臺灣等情節;還記述了她和作家韓素英(韓素音)夫婦、燕大校長梅貽寶夫婦、對臺灣經濟貢獻巨大的孫運璿等許多時代人物的交情,以及她後來如何成為書畫名家黃君璧「白雲堂」最早期弟子的故事。

  整部文稿是一份自傳,是一位知識女性在那個新舊交替社會的真實人生,更是那個風雲激蕩大時代的一個剖面。

  淡淡的筆觸,娓娓敘述著一個大時代的苦難和悲辛,戰爭生活的殘酷,一個個平凡又不平凡的故事,讀來令人感慨良多。

  中國首位戰地女記者

  閱讀這份文稿,我最感興趣的是關於「中國第一位戰地女記者」的問題。

  「中國新聞史上第一位採訪戰地新聞的女記者」,這是當年中央社社長蕭同茲對張郁廉的稱譽和肯定。

  蕭同茲是開創中國現代新聞通訊事業的官方新聞機構領導人,被形容為二十世紀中國百年新聞史上無法繞開的一位人物,備受尊敬,他的肯定,自成公論。

  抗戰前期的徐州會戰,是中國新聞史上首次有中國女記者出現在戰場,張郁廉便因當年親赴採訪而獲得這項殊榮。

  徐州會戰指一九三八年一月至六月間,中日兩國軍隊以徐州為中心展開的一系列激戰,是中國抗日戰爭中一次重要會戰,雙方共出動八十萬大軍,連戰數月,傷亡逾十二萬人,最後雖以中方撤守徐州結束,但其間爆發著名的台兒莊大戰,日軍在一次戰役中傷亡逾萬人,是中國抗戰第一場大勝利,對鼓舞中國軍民抗戰士氣影響很大。據張郁廉記述,她是一九三八年三月,受塔斯社社長羅果夫委派,與蘇聯塔斯社總社派來的軍事記者前往徐州戰區採訪,她所住的花園飯店,就遭日本軍機多次直接轟炸。

  她也記述在戰火中搭軍車前往徐州城外五六十公里處的台兒莊前線,到國軍作戰旅長指揮部採訪。當時周圍仍然槍聲不斷,炮聲轟隆,旅長覃異之少將對她說:「你是到最前線我旅部的第一位女記者」,還送她一把德制勃朗寧小手槍自衛。

  據查考,這位覃異之旅長,當時率領的是國軍第五十二軍二十五師第七十三旅,為台兒莊會戰主力攻擊部隊。抗戰後,在東北遼沈戰役的長春圍城之戰時,覃異之還曾和已是長春市長夫人的張郁廉相遇,當時他已升任第五十二軍軍長,一九四九年他在香港通電反蔣,回北京擔任水電部參事室主任、國防委員會委員等職。

  但我發現當年在徐州戰場上,除了張郁廉,還有另一位元戰地女記者,而且和新加坡有關!

  她就是《星洲日報》特派記者黃薇。黃薇是福建龍岩人,廈門集美學校和女子師範學校畢業。因兄長移民新加坡,曾到新加坡探親,後考入日本明治大學。抗戰開始,她和許多留日學生一起回國,組團到新加坡和南洋各地宣傳抗戰,一九三八年三月以《星洲日報》特派記者身份回中國,有「華僑記者」之稱。

  當時《星洲日報》總編輯為關楚璞,兼任主筆,經常撰文支持抗戰,立場鮮明,或許因此決定特聘黃薇為特派記者,回國採訪當時讀者最關心的抗戰新聞。

  回國一個月後,一九三八年四月,黃薇便以新加坡《星洲日報》特派記者身份,參加武漢新聞界組織的記者團,前往徐州抗戰前線採訪,是武漢戰地記者團中唯一的女性。(新中國成立後黃薇擔任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處長,負責和馬共總書記陳平聯繫。)

  雖然徐州戰場上同時有兩位元戰地女記者,分別隨蘇聯戰地記者團及武漢戰地記者團行動,但考慮到張郁廉一九三八年三月中旬已經到了徐州,黃薇則是三月才從新加坡回國,四月方到徐州,時間相差一個月,因此,稱張郁廉是「中國新聞史上第一位採訪戰地新聞的女記者」,是合理的。

  她們兩人還有一段因緣,就是當年記者們在徐州突圍時,各有驚險經曆,張郁廉就走了二十一天才穿越日軍封鎖線,回到武漢。徐州會戰結束一個月後,重慶生活書店曾收集有關報導,出版《徐州突圍》一書,由黃薇寫序,書裡就收錄有張郁廉寫的《徐州最後的一瞥》。「五月十四日」敵機轟炸徐州城里,擲過幾次炸彈後,敵機稍稍飛遠了,我們趕緊慌忙從花園裏跑出來,大同街上堆滿了泥土,磚瓦、石塊、電燈和電話桿橫豎的躺著,斷了的電線滿了街道,前面四五丈高的鐘鼓樓也沒有了頂,胡夙里照樣過不去,好不容易穿過一條小巷、一座茅屋在燒著、屋裡傳出慟哭聲。」

  馬、人、擔架、貨車、挑夫蜂擁誠一條大潮……

  雖然中國戰地女記者首次出現戰場上,是一九三八年的徐州會戰,但在更早的一年前,已有一位女性,活躍在一九三七年八月爆發的淞滬會戰的戰場,在上海周圍戰區活動,寫了許多戰場通訊和文藝作品。

  她就是傳奇性的女作家胡蘭畦。胡蘭畦的經歷,十分傳奇,她曾以時尚俏女郎登上過《良友》畫報的封面,留學德國,坐過納粹德國的監獄,是民國時期被授少將軍銜的少數女性之一,曾作為中國作家代表出席過蘇聯第一次作家代表大會,備受蘇聯大文豪高爾基賞識,早年並曾和陳毅有過一段美麗的戀情。

  但當年在淞滬戰地上活動的胡蘭畦,並非記者身份,而是率戰地服務團進行宣傳教育工作和戰地救護工作,其戰場通訊也多與著名戰地記者范長江合寫。因此從嚴格定義而言,並不能算是首位戰地女記者。

  當然,所謂「首位戰地女記者」之名,只是一個記錄問題,重要的是這些新時代的中國女性知識份子,在國家危難時,不顧自身安危,親赴戰場,各自揮筆對抗戰做出貢獻,這才是真正的意義。

  在日本國會圖書館資料室,有一本緒方昇著作《支那採訪》,一九四一東京日日新聞社出版,書中第一部分就有一篇文章,題為《九位投身抗戰的女記者》,第一位就是塔斯社張郁廉,其他依次為路透社趙敏淑、《星洲日報》黃薇、《中央日報》封禾子、《大公報》彭子岡、《新民報》浦熙修、《時事新報》馮若斯和熊岳南、《新蜀報》張志淵。

  書作者緒方昇,是昭和時代詩人,支那學者緒方南溟之子,畢業自早稻田大學,加入東京日日新聞社到中國採訪;戰後還創辦文學界的「日本未來派」,獲得《讀賣新聞》的文學獎。

  熟悉中國的緒方昇這本介紹中國抗戰的書,第一章就專門介紹這九位中國女記者,或許不夠齊全,但至少說明當時在日本方面的情報記錄裡,張郁廉是名列第一的抗戰女記者。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794705
  • 叢書系列: 允晨文集
  • 規格:平裝 / 265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贊助商廣告
 
TAAZE 讀冊生活 - 今日66折
踏實感的練習︰走出過度努力的耗損,打造持久的成功
作者:布萊德.史托伯格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12-27
66折: $ 297 
博客來 - 今日66折
世界愈亂,你愈賺:在變局中成為大贏家的投資八法
作者:王裕閔 著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4-01-27
66折: $ 283 
城邦讀書花園 - 今日66折
台灣老花磚賞玩套書(台灣老花磚全圖錄+著色台灣舊日風情)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1-31
66折: $ 1122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空白鍵Space Bar
作者:莫子
出版社:紫焰出版
出版日期:2024-07-01
$ 300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排球少年社團活動!! 1
作者:宮島京平
出版社:東立
出版日期:2022-03-25
$ 85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抄寫英語的奇蹟:1天10分鐘,英語和人生都起飛
作者:林熙 Brett Lindsay
出版社:如何
出版日期:2024-03-01
$ 300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更新粒線體,根治慢性病
作者:陳俊旭
出版社:天下生活
出版日期:2024-02-23
$ 331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空白鍵Space Bar
作者:莫子
出版社:紫焰出版
出版日期:2024-07-01
$ 300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陪自己走走【博客來獨家‧艾爾文「走出好日子」攝影明信片組】:人生只跟自己有關,不需要每個人都喜歡
作者:艾爾文
出版社:方智
出版日期:2024-07-05
$ 292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打造被動收入流︰幫自己加薪的49個富思維
作者:林峰丕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5-31
$ 300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我買下了與她的每週密會~以五千圓為藉口,共度兩人時光~(2)
作者:羽田宇佐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6-27
$ 221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