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戰局:透過超過100張生動易懂的地圖,一探古今中外的戰場
・說明決勝關鍵:透過層層資訊,分析歷史戰役的勝負關鍵。
・沉浸式視覺體驗:繪畫、照片、文物和開創性武器,帶你身臨其境。
・時間跨度廣泛:從古代到21世紀,橫跨時空。
・揭開戰役的真相:以獨特視角結合地圖、影像和說明文字,揭示全球最著名戰役背後的故事。
透過地圖深入探索世界上最著名的戰役,見證戰略、毅力與命運的交織。從拉美西斯二世、亞歷山大大帝到拿破崙,從馬拉松之役、赤壁之戰到硫磺島,從冷兵器對戰的到精靈武器的時代,本書帶你穿越時空,追蹤這些史詩戰役的發展。
《歷史戰役:戰場大圖解》以地理為線索,介紹歷史上最古老的、中世紀的,以及現代的重大戰役。如果你渴望深入了解史上最激烈的戰鬥,本書絕對是不二之選。這部作品將帶你認識眾多名將和指揮官,看他們如何透過精湛的計畫叱吒戰場。深入了解高加米拉之戰、滑鐵盧之役和中途島之戰,透過地理視角探索這些戰爭的發生地點。
本書收錄100多張易於理解的地圖,依時間線呈現戰役的演變,搭配資訊豐富、平易近人的文字,為戰爭事件提供了脈絡,並揭示開創性武器和戰場創新的影響。透過歷史繪畫、當代照片、文物和各個時代的武器,你可以深度體驗戰場的真實情境,感受那些關鍵時刻的歷史走向。這是一場資訊量極大、視覺上令人震撼的探險,能讓你深刻理解全球最著名戰役的歷史意義。
作者簡介:
DK出版社(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創立於1974年,40年來已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圖文書出版社。DK圖書除了強調知識性,更以「革命性的美術編輯」著稱,堪稱業界一絕,他們在版面上下足工夫,平均每頁的設計成本是其他出版社同類書籍的10倍以上,其中又以「去背圖像+全白襯底」的圖解手法最為獨特,這些圖像以多變的視角呈現,時而宏觀、時而精細,與紮實的文字緊密結合,實踐「終身學習」的出版理念。
彼得・斯諾是傑出的作家、記者與廣播主持人。他曾在電視上主持新聞、紀錄片和歷史節目,並撰寫了多本軍事歷史書籍。他特別關注歷史與戰爭大事件的地理背景,把它當成自己使命的一部分。
譯者簡介:
于倉和
從事過多種工作,包括自由譯者、大陸台幹、專案經理等等,但因為童年時的因緣際會,與軍事戰史結下了不解之緣。翻譯過多本二次大戰戰史書籍,也曾任職於軍事題材大型多人線上遊戲《戰車世界》、《戰艦世界》臺灣辦公室,出國旅遊時也喜歡探訪各類軍事遺跡,致力於把寓教於樂的軍事歷史內容傳遞分享給更多有興趣的人。
章節試閱
【內文試閱】
公元1000年之前
到公元1000年為止的這段時間裡,有組織的作戰開始逐漸成形。軍隊的規模愈來愈大,徒步的士兵獲得騎兵和其他兵種的支援。大國發展出專業軍隊,但他們經常必須在戰爭中面對運用新武器、新戰術和新組織模式的新興勢力挑戰。
公元前3000年前,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開始出現城市。為了保護城市不受外來者侵擾,因此產生了對專門戰鬥人員的需求。到了公元前1500年,有些城邦逐漸成為帝國,並開始為擴張領土而戰鬥。例如埃及人和西臺人(Hittites)就為了取得霸權而競爭,他們在戰鬥中運用雙輪戰車,帶來更強大的機動力。幾個世紀後,冶金技術進步,軍隊因此開始廣泛使用鐵製武器,比青銅製的刀劍更致命。亞述人在大約公元前800年發明了攻城武器,即使是最牢固的城牆都會受到破壞。
公民民兵到專業士兵
帝國規模擴大,但其中最龐大的波斯阿契美尼德(Achaemenid)帝國卻發現自己打不過比較小的希臘城邦。希臘的重裝步兵(由公民組成的重武裝徒步士兵)手持長矛,排列成緊密的四邊形編隊,稱為方陣,在公元前5世紀擊退波斯人的兩波入侵行動。往後的300年間,這種戰術成為地中海東部區域的作戰典範,而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又讓它更加完美。在公元前334到323年這段時間裡,方陣巧妙地結合騎兵和輕步兵,在一連串的戰役中征服了波斯帝國。然而,馬其頓的方陣儘管有所進步,卻笨重遲鈍,最後成為地中海新興軍事強權羅馬軍隊的手下敗將。
從公元前4世紀開始,羅馬人結合政治侵略和近距離肉搏的步兵戰術,首先征服了義大利,接著是整個地中海區域。羅馬軍團雖然不是所向無敵,但在好幾個世紀的時間裡,他們的訓練愈來愈精良專業,兼併的新省分最北遠達不列顛,最東遠達敘利亞,並克服幾乎所有的抵抗力量。不過情況愈來愈明顯:他們終究無法維持漫長國界上的防禦力量,抵擋野蠻人的侵襲。
變動的戰場
中國在公元前221年成為統一的國家,也面臨類似的演進。在接下來幾年的內戰當中,軍隊規模日漸龐大,包括許多步兵和弩兵,水軍力量有重要地位,並注重精妙的計謀策略。中國人在北方國界要面對游牧匈奴民族的壓力,他們有精良的騎馬弓兵,因此成為可怕的對手。公元620年,羅馬在東方的後繼者拜占庭帝國(Byzantine Empire),有許多領土被統一在新興宗教伊斯蘭教大旗下的阿拉伯軍隊奪走。這些阿拉伯部隊機動性相當高,非常擅長用打帶跑戰術襲擊,而他們也迅速適應了需要龐大兵力編制才能實施的戰術。對阿拉伯國家來說,他們征服的人民(例如波斯人和一些土耳其部落)都成為軍事人力來源,使他們面對敵手占有優勢。
當拜占庭帝國設法求生存時,西方的羅馬帝國每況愈下,到了6世紀就由一連串日耳曼國家繼承。這些國家在剛開始時都維持了游牧民族戰隊的性格,把戰爭概念化成斧頭和長矛的衝突,直到有一方逃跑為止,然而他們也逐漸開始發展複雜的半永久武裝力量。
西歐在800年左右開始採用馬鐙,使騎士可以提高穩定性,從而強化當時重裝甲騎兵逐漸展露出的主宰地位,即使是有紀律的步兵也會害怕。他們是11世紀時構成軍隊骨幹的騎士的前身。
軍隊繼續面對一波又一波新出現的入侵者,例如匈牙利的馬札爾人(Magyar)和來自斯堪地那維亞(Scandinavia)的維京人(Viking)。但到了公元1000年,歐洲一些比較集權化、有能力抵抗絕大部分入侵者的國家就開始互相合併了。
【內文試閱】
公元1000年之前
到公元1000年為止的這段時間裡,有組織的作戰開始逐漸成形。軍隊的規模愈來愈大,徒步的士兵獲得騎兵和其他兵種的支援。大國發展出專業軍隊,但他們經常必須在戰爭中面對運用新武器、新戰術和新組織模式的新興勢力挑戰。
公元前3000年前,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開始出現城市。為了保護城市不受外來者侵擾,因此產生了對專門戰鬥人員的需求。到了公元前1500年,有些城邦逐漸成為帝國,並開始為擴張領土而戰鬥。例如埃及人和西臺人(Hittites)就為了取得霸權而競爭,他們在戰鬥中運用雙輪戰車,帶來更強...
作者序
【前言】
前言
戰爭和點綴其中的各場戰役是人類歷史經驗裡永恆不變的特色。當所有其他辦法都失效時,武力是我們解決衝突的極端手段。雖然戰爭相當血腥,但歷史不能忽略它們。這是本精采萬分的書,以我前所未見的透徹剖析,描繪了諸多最重要戰役的故事。只有地圖,也就是整場戰役的鳥瞰圖,才可以解說與闡明每場考驗的曲折離奇。
在這本精心製作的書中,所有討論到的戰役都具有獨特的決定性。有些戰役變動了國界或決定了國家興衰,進而改變世界地圖的形貌,有些則在國界之內爆發,標誌了內戰或革命中的轉捩點。公元前490年,波斯人展開驚心動魄的西征,卻在馬拉松(Marathon)會戰中受阻。1260年,蒙古大軍在艾因札魯特(Ain Jalut)之役中挫敗。1521年,阿茲提克(Aztec)帝國在特諾奇蒂特蘭(Tenochtitlan)之戰裡滅亡,現代墨西哥因此誕生。1526年,鄂圖曼人(Ottoman)在莫哈赤(Mohacs)之役中掌握了絕大部分匈牙利領土,直到1683年在維也納遭遇了決定性的戰敗。不列顛之役(Battle of Britain)和史達林格勒(Stalingrad)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兩個關鍵時刻;1645年克倫威爾(Cromwell)在內斯比(Naseby)的勝利改變了英格蘭政府;1600年德川家康在關原戰勝,德川幕府因此統治了日本超過250年;1942年美軍在中途島(Midway)戰勝,加快了日本在二次大戰中戰敗的腳步。其他戰役則點燃了不同的希望火種──這些偉大而具有象徵性的勝利成了人們心目中的傳奇,例如1896年衣索比亞在阿多瓦(Adowa)擊敗義大利,照亮了非洲抵抗殖民主義的道路。儘管1389年的科索沃波耶(Kosovo Polje)會戰是場失敗,但這場戰役在塞爾維亞依然被視為抵抗外來侵略者的驕傲民族象徵,受到紀念。
本書也以史無前例的方式鉅細靡遺地描述了每一場戰役的重點特徵。每張地圖上都有箭頭指出動向,呈現出混亂的局面如何讓精心布局的計畫瞬間崩壞,而指揮官又如何因應。德軍參謀總長賀爾穆特.馮.毛奇(Helmuth von Moltke)在1871年就已經觀察到:沒有任何作戰計畫可以在首次接敵後繼續執行,而我們在這裡可以看到,1757年腓特烈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在洛伊滕(Leuthen)抓住千載難逢機會,派出大批部隊前往敵軍左翼,包圍奧地利陸軍,是神來一筆的調兵遣將。我們也可以輕鬆了解,1815年在滑鐵盧(Waterloo),由蓋伯哈德.雷布瑞希特.馮.布呂歇(Gebhard Leberecht von Blücher)指揮的普魯士部隊抵達戰場,是如何襲擊拿破崙軍隊的右翼,從而決定了歷史上最關鍵的會戰之一的結局。你也可以看到,位於克雷西(Crécy)的山嶺在1346年給了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可以一覽無遺眺望戰場的機會,使他能夠縝密規畫戰術,贏得勝利。1805年在奧斯特利茨(Austerlitz),拿破崙麾下大將馮丹(Vandamme)和聖提萊賀(Saint-Hilaire)率軍突擊普拉岑高地(Pratzen Heights),高地的戰略價值顯而易見。
這些從一個世紀跨越到另一個世紀的地圖還有一個顯著特徵,就是如何描繪出不斷變化的戰鬥面貌。有長達2000年的時間,人們都是靠刀劍、長矛和弓箭近身肉搏作戰。之後到了大約14世紀左右,我們可以開始看到火藥如何擴大衝突。1526年在帕尼帕特(Panipat),印度戰象證明根本不是巴布爾(Babur)的大砲的對手。最後,1918年在亞眠,引擎的發明總算讓戰車和裝甲車可以把一次大戰的戰鬥從壕溝裡帶出來,並在1942年的阿來曼(El Alamein)和1991年的沙漠風暴(Desert Storm)聲勢浩大的機動作戰中大顯神威。
如果正如我所害怕的,在文明興衰起落的過程裡,戰爭都會是個永遠存在的特色,那麼本書將會是勝敗原的重要指南。
彼得.斯諾(Peter Snow),2020年
【前言】
前言
戰爭和點綴其中的各場戰役是人類歷史經驗裡永恆不變的特色。當所有其他辦法都失效時,武力是我們解決衝突的極端手段。雖然戰爭相當血腥,但歷史不能忽略它們。這是本精采萬分的書,以我前所未見的透徹剖析,描繪了諸多最重要戰役的故事。只有地圖,也就是整場戰役的鳥瞰圖,才可以解說與闡明每場考驗的曲折離奇。
在這本精心製作的書中,所有討論到的戰役都具有獨特的決定性。有些戰役變動了國界或決定了國家興衰,進而改變世界地圖的形貌,有些則在國界之內爆發,標誌了內戰或革命中的轉捩點。公元前490年,波斯人展開驚心...
目錄
公元1000年之前
卡德什(公元前1285年)
雙輪戰車作戰
馬拉松(公元前490年)
塞摩匹來(公元前480年)
沙拉米斯(公元前480年)
戰爭中的古希臘人
伊蘇斯(公元前333年)
高加米拉(公元前331年)
亞歷山大的軍隊
埃克諾莫斯角(公元前256年)
坎尼(公元前216年)
阿列夏(公元前52年)
羅馬兵團
亞克辛木(公元前31年)
條頓堡森林(9年)
赤壁(208年)
古代中國的戰爭
泰西封(363年)
阿德里安堡(378年)
雅爾木克河(636年)
土赫(732年)
萊希菲爾德(955年)
戰爭指南:公元1000年之前
公元1000-1500年
1000-1500年
哈斯丁(1066年)
諾曼人
曼齊克爾特(1071年)
圍攻耶路撒冷(1099年)
雷涅諾(1176年)
壇之浦(1185年)
哈丁(1187年)
阿爾蘇夫(119年1)
十字軍與薩拉森人
拉斯納瓦斯德托洛薩(1212年)
米黑(1213年)
利格尼次(1241年)
蒙古帝國
派普斯湖(1242年)
艾因札魯特(1260年)
克雷西(1346年)
騎士與弓兵
科索沃波耶(1389年)
格倫瓦德(1410年)
亞金科特(1415年)
圍攻奧略昂(1428-29年)
火藥武器
君士坦丁堡陷落(1453年)
征服格拉納達(1492年)
戰爭指南:公元1000-1500年
公元1500-1700年
1500-1700年
圍攻特諾奇蒂特蘭(1521年)
西班牙征服者
帕維亞(1525年)
帕尼帕特(1526年)
莫哈赤(1526年)
鄂圖曼軍隊
圍攻馬爾他(1565年)
勒班陀(1571年)
西班牙無敵艦隊(1588年)
槳帆船與西班牙大帆船
閒山島(1592年)
關原(1600年)
武士與將軍
白山(1620年)
布瑞達(1624年)
布萊登菲爾德(1631年)
長槍與火槍作戰
內斯比(1645年)
圍攻維也納(1683年)
戰爭指南:公元1500-1700年
公元1700—1900年
1700—1900年
布倫安(1704年)
波爾塔瓦(1709)
圍城戰的進步
普拉西(1757年)
洛伊滕(1757年)
亞伯拉罕平原(1759年)
邦克山(1775年)
薩拉托加(1777年)
美國的軍隊
夫勒休斯(1794年)
金字塔會戰(1798年)
馬倫哥(1800年)
特拉法加(1805年)
納爾遜的海軍
奧斯特利茨(1805年)
塔拉維拉(1809年)
波羅第諾(1812年)
拿破崙與他的軍隊
萊比錫(1813年)
紐奧良(1815年)
滑鐵盧(1815年)
巴拉克拉瓦(1854年)
索爾費里諾(1859年)
安提坦(1862年)
南北戰爭的兵器
蓋茨堡(1863年)
科尼格雷次(1866年)
色當(1870年)
小巨角(1876年)
伊桑德爾瓦納(1879年)
阿多瓦(1896年)
恩圖曼(1898年)
火力革命
戰爭指南:公元1700-1900年
公元1900年至今
1900年至今
斯匹恩山(1900年)
對馬(1905年)
無畏艦的時代
坦能堡(1914年)
第一次馬恩河(1914年)
加利波利(1915年)
凡爾登(1916年)
化學戰
日德蘭(1916年)
索母河(1916年)
帕斯尚達雷(1917年)
亞眠(1918年)
華沙(1920)年
早期軍用飛機
厄波羅河(1938年)
敦克爾克大撤退(1940年)
不列顛之役(1940年)
戰略打擊
珍珠港(1941年)
中途島(1942年)
航空母艦作戰
第二次阿來曼戰役(1942年)
圍攻史達林格勒(1942-43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戰車
D日登陸(1944年)
硫磺島(1945年)
柏林陷落(1945年)
核子時代
仁川(1950年)
奠邊府(1954年)
革命與戰爭
六日戰爭(1967年)
春節攻勢(1968年)
贖罪日戰爭(1973年)
沙漠風暴(1991年)
精靈武器
伊拉克戰爭(2003年)
戰爭指南:公元1900年至今
名詞解釋
索引
謝誌
公元1000年之前
卡德什(公元前1285年)
雙輪戰車作戰
馬拉松(公元前490年)
塞摩匹來(公元前480年)
沙拉米斯(公元前480年)
戰爭中的古希臘人
伊蘇斯(公元前333年)
高加米拉(公元前331年)
亞歷山大的軍隊
埃克諾莫斯角(公元前256年)
坎尼(公元前216年)
阿列夏(公元前52年)
羅馬兵團
亞克辛木(公元前31年)
條頓堡森林(9年)
赤壁(208年)
古代中國的戰爭
泰西封(363年)
阿德里安堡(378年)
雅爾木克河(636年)
土赫(732年)
萊希菲爾德(955年)
戰爭指南:公元1000年之前
公元1000-1500年
1000-1500年
哈斯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