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感覺統合認證職能治療師用愛撰寫的教養處方書,教大人破除教養迷思,改變自己,就能影響小孩。
嘴巴上說著不在乎孩子的考試分數,但每次孩子考不好就會緊張變臉?
嘴巴上說著要把孩子當大人,但實際上卻常常忽視孩子的自我意願?
嘴巴上說著要尊重孩子的興趣,但還是忍不住要把孩子往自己覺得比較好的方向帶?
很多父母覺得自己做了很多,為什麼自己的孩子還是長「歪」了?
問題的癥結是父母沒有注意到,其實自身的行為舉止也是「歪」的。
這是一本將「專業」導入「生活」的教養處方書!
本書作者俱有兒童發展專業背景,為台、美國家考試通過的國際感覺統合認證職能治療師,也是一為認真用心的媽媽。
她在書中結合了兒童發展參考架構、多種療育理論、心理學觀點、大腦的運作、情緒管理、以及大人們自我覺察的課題,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引用許多生活實例和探討,精確點出大人們養育孩子上不自覺的盲點;並以孩子的觀點發聲,導引出事半功倍的教養。
大人在採取建議後,會在自己與孩子的身上看見效用,進而引領出渾然天成的教養。
改變,從大人開始,大人一旦轉變,好的教養自然會來,因為,教養的力量就在你身上。
~The Power of Parenting Is Within You~
我們的身體常常比嘴巴誠實反應出我們的真實想法,而孩子們並不是笨蛋,
他們會感覺、會學習父母的一切,在不知不覺中複製父母的行為舉止。
所以,真實的情況是,孩子並沒有長「歪」,而是爸媽們沒有把自己調整到「正」!
大人與孩子就是方程式的兩端
等號的一邊改變了
另一邊也一定會跟著改變…
書中三大章節「大人預備篇」「小孩教養篇」「技巧養成篇」分述大人們在養育上常見的不適當觀念或態度、並具體分享教養的處方策略、以及如何善用日常生活中「食、衣、住、行、育樂」等面向的契機,就可以將學習帶入生活中達到培養孩子技能的效果。
作者簡介:
作者
徐子晴
學歷不一定及得上應用 頭銜也不會總是敵過實務
投入兒童發展專業教給我的應用與實務
結結實實地回映在我與每一位孩子的互動當中
那些無窮的樂趣和感動裡
所以我成為了一位享受養兒的媽
.曾就讀台灣長庚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及美國麻薩諸賽州波士頓大學研究所。
.從事醫院、診所、居家及教育體系等多元模式兒童發展與復健治療工作。
.規劃成立台中市澄清兒童醫院發展中心。
.幼兒發展篩檢、產後育兒及社區專業衛教課程講師。
.台、美國家考試通過;麻州、紐約州、加州州立認證及國際感覺統合認證職能治療師。
本書作者為台中市澄清醫院兒童發展中心的職能治療師徐子晴,她本身具有兒童發展專業的背景,本書除了結合多種身心理的科學理論,作者更以自身經驗指出大人在教養孩子上常出現的盲點,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讓父母知道如何導引出事半功倍的教養,培養出自信快樂的孩子。
Email:cindyparenting@gmail.com
插畫 張雅筑
人如其名,像太陽般積極樂觀,
相信理想世界的存在。
希望藉由我的角度或是創作,
讓人覺得很平凡的事務變得驚奇或難能可貴,
而重新看待那些日常生活其實很重要的小事。
章節試閱
〈一成不變的刻板印象〉
被理解的孩子 更能夠勇於承認過錯
當我們看到有個人食物一上桌,他就猛吃,我們八成會說:他一定是餓壞了。但是也有少數的人,可能會問:他會不會是趕時間?當看待孩子的行為時,我們要有能力當後者這個少數的人。
一碗香噴噴熱騰騰的牛肉麵端出來,卻有人遲遲不吃,請問他是怎麼了?可能的原因有:太燙在等它涼、不吃牛、肚子痛、剛吃飽、看到碗裡有蟲跑進去。在這麼多可能性當中若想知道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原因,方法就只有一種,就是詢問當事人。人的生活常態會讓我們不自覺的對事物的解釋變得很狹窄,因為我們已習慣的文化、知識與價值觀,讓我們可以方便快速的對事物作出判斷跟處理;但這也會限制我們解讀孩子行為的能力。
=孩子充滿想像力 想要杯子飛起來
記得兒子兩歲多邊下樓梯邊扔了一個水杯到距離三公尺的落地窗,喀隆一聲撞上窗戶,我當下斥聲:「小冬怎麼可以這樣丟杯子!」,他一臉無辜:「I want it fly」(我想要它飛)。霎時,我為此誤解感到抱歉跟慚愧,也得到了一個深刻的體驗:有多少孩子天真的心靈和探索,是在沒有被給予機會澄清的情況下就被嚴厲抹煞?若是今天這孩子生性膽怯或語言表達尚未建立,還不能為自己發聲,我是否會自以為教養得當而沾沾自喜,絲毫不知道自己雖然更正了丟杯子的行為,卻也否定了他的想像力。
而孩子的世界,基本上是從一片空白開始,他只能用他有限的經驗與想像去變、去試。如果兒子學過萬有引力和白努力定律,丟杯子的事件應該就不會發生。大人看待孩子的行為需要一些創意,也需要一個寬大的心胸。一個行為的背後可以有各形各樣的理由,若僅以一種解釋去套用孩子的某個行為,我們有可能誤會他、錯失他的創意、更可能忽略了他想傳遞的心思。
=釐清真正緣由 不急著當下論斷
多數家庭會遇到兩歲多的孩子對幼小的寶寶粗魯的情況:例如拍打臉鼻,捏靠近眼睛的部位。雖然這些舉動似乎透露粗暴的性格、或有可能是尋求大人注意力;但很多時候孩子就單純地只是想跟寶寶玩。與其緊張兮兮地喊:「ㄟ,不可以打弟弟!」,不如試著說:「你是想要跟弟弟玩嗎?要摸弟弟是不是?那我們輕輕摸摸。」;同時把他的手帶到安全的部位,幫他做正確的示範。
這樣的示範需要重複幾次,甚至是幾天;而當孩子做對了就要立即給正面的回應:「對了,輕¬-輕-摸-摸,好棒!」,孩子才能連結這是一個被期望的好行為。
常常,在我們覺得孩子的某個行為意義再明確也不過了,不仿再試著擠出一兩各不同解釋,儘量做到每一次都和孩子正面對質,讓雙方都有表達與被理解的機會。因為,不是孩子沒回應就代表他不理人沒禮貌,有可能他只是入神沒聽見;功課不理想不一定就是沒讀書的結果、孩子有可能已盡了力,但就是追不上。孩子經常推開家事,也許不是懶惰缺乏合作,搞不好是因為每次做都被嫌被罵;而拒絕一個好玩的活動並非不喜歡,有可能孩子對嘗試感到恐懼,又礙於自尊不說出來;吃飯拖很久的孩子很可能有比別人更敏感的腸胃道反應;而大哭大鬧不代表不聽話、不好教;往往,這更代表孩子有急需被理解與溝通的需求。
父母不急著在當下以過去習慣的推理去斷定孩子的某種行為,才有機會深入認識自己的孩子,也才有機會找到真正的原因處理孩子的行為。
=安心表達 給孩子替自己解釋的空間
而這個概念在學校的環境裡也尤其重要。如果我們老是很快地用一成不變的方式解釋孩子的行為,而沒有開放讓孩子安心表達處境的空間,久而久之,孩子便會有「反正我講了爸爸也不會聽」、「反正說了還是會被罵」、「老師也不會相信我」的心態,孩子面對權威者硬套上的罪名,有理不受聽,無助得不可抵抗,乾脆放棄算了!而這就是溝通漏洞的開始。當然,儘量給孩子替自己解釋的空間,並不代表我們要無條件接受孩子的天真或無心的過錯。很多時候即使是一個意圖正當的行為,它還是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此時,孩子仍然應當負起責任或付出該有的代價。
但重點在,大人不能只根據後果來處理事件,我們也需要向孩子表示我們理解他的出發點或處境,這便是同理心的運用。這樣處理事件才是有頭有尾的完整。首先,先同理意圖:「小冬是想幫杯子飛起來嗎?」;接著討論事件內容:「那杯子有飛起來嗎?」、「是不是撞到窗戶了?」、「那撞到可以嗎?」、「去看看杯子有沒有破破。」;最後討論做法:「所以我們以後在地毯這裡軟軟的地方玩,不可以再碰到窗戶了。」能夠被理解的孩子,更能夠勇於承認過錯,修正行為並負起責任。在我認為,這世界上若就只有幾種極具效果的療癒,被理解一定是其中的一個。
【PART 2】小孩教養篇
你不知道的事 站在孩子立場想想
試著把孩子的情緒、行為,想成是發生在自己身上,許多的教化自然事半功倍。
最容易見到效果的教養就是弄清楚孩子是什麼?孩子想什麼?孩子對什麼有反應?這個學習,也是大人們自我審視與提升的一項課題;練習把焦點放在自己之外,移到對方,強調大人必須站在孩子的立場思考,許多的教化自然會事半功倍。
而所謂站在孩子的立場思考,並不是要處處遷就與討好;而是將符合人性,追求真理的精神作為帶領孩子的依歸。站在孩子的立場,就是讓我們試著把孩子的感覺、情緒、行為、或各種表達等,想成是發生在自己身上,我們可能很快就能發現這些表徵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抓到意義,再應對起來就會腦袋清楚、條理清晰、對症下藥了。
也許在我們逐步熟悉與練習這些原則的同時,也會從中發現原來自己已經在運用這些技巧了;當然,我們也可能會發現某幾個原則竟是這麼難進行。而這個發現其實很可能就是我們自己本身的對照,給我們機會深入探究自己性格或內在議題帶給孩子的兩面(正面負面)影響。我們雖然無法百分之百掌握幫助孩子的每一種方式,但是依循這些原則,逐步拓展,從孩子小的時候就練習起,一定能漸漸發現孩子好帶、貼心、正面,而且帶給我們無窮的喜樂。
〈接納他的感覺〉
從接納開始 看懂孩子的情緒
沐沐第一天去上幼兒園,班級裡已經有十多位小孩遍佈在不同的角落玩耍,沐沐緊黏著媽媽眼神緊張地環顧四周。老師熱情親切地走過來招呼,看到沐沐可愛的臉蛋,忍不住:「啊,沐沐來了,妳好可愛噢!」,順手捏了她的臉。沐沐往後一縮。媽媽不好意思的解圍:「沐沐,這是老師啊!!妳沒有說老師好?老師很喜歡妳耶!」。與老師交談不一會,媽媽作勢準備離去,將沐沐留下給老師。於是沐沐開始出現掙扎緊抓不放,最後媽媽還是得離開趕著去上班,留下哭鬧的沐沐。老師溫柔地說:「好了,不要哭了,我們去找玩具,媽媽會再回來。」
=阻止哭鬧 無法挖掘孩子哭鬧原貌
相信面對孩子各種的哭,大人總不免衍生焦躁不安的情緒。尤其是在堂堂眾人面前的時候,父母的角色變得更加難為。此時不論是孩子的主要照顧者或是旁邊的售貨員都可能冒出這麼幾句:「不可以哭(不可以生氣氣)」、「媽咪不喜歡你喔」、「乖,我們不哭」、「再哭警察要來抓你了!」、「你看別人都在笑你」…。試想,在這些回應句型當中,哪一種最恰當?
其實以上的處理方法,都不見得是那麼的恰當,原因是,這些應對都沒有挖掘到事情的原貌來處理,而且還會否定孩子哭泣背後的感受。而事情的原貌就是:沐沐感到不舒服,沐沐感到害怕;她希望大人知道這一點。一直要沐沐不要哭,就等於是在告訴她,她現在心裡感覺到的東西是不可以有的。
其實孩子哭鬧的整個過程,是具有一些階段性的區別;也就是大人需要針對哭鬧的原因、哭鬧的意義、哭鬧的處理,按先後發生的順序做出因應,才有機會成功且友善的幫助孩子渡過。
=正確解讀哭 大人產生鎮定力量
沒有孩子喜歡哭,而在哭的背後一定有更強的需求需要被處理。我們可以把哭看成是一種表達、溝通、或情緒抒發,將哭的重點放在孩子此刻透過哭所溝通的事情是什麼,而不是哭本身帶來的噪音或壓力;一旦對哭的解讀改變,大人會感受到鎮定的力量,而這個力量就是幫助我們妥善處理孩子的第一步。
有時候哭的意義,常常也可能演變成一項索求操弄的手段,這時教養的部分就得要更深入了。大人很容易掉入“孩子用哭來獲取自己想要的”的陷阱。通常這是因為孩子在過去已累積一哭就有的成功經驗所致。父母可以試問,是不是孩子每次一哭就會產生“需要急著給他什麼的感覺”;是不是幾乎每次都是因為最後還是給了,孩子的一場哭鬧才得以結束?
=哭泣 表達失望情緒的自然方式
我們可以思考的是,在必要的時候,如何理性地做到不給,又能人性的協助孩子接受結果?不論是針對臨床的個案、朋友的孩子、或是我自己的孩子;遇到這種情況,我會先給自己時間考量給或不給的條件,如果答案是不可以,以下是我會採用的應對:「點點,你希望現在就去阿嬤家玩?點點喜歡跟阿嬤一起玩?」,待孩子的回答確認了我們所敘述的內容與他心裡想的相符,我才會說:「你不能去找阿嬤所以哭哭?」、「點點好失望」、「可是我們現在“不會”去阿嬤家」。
有時這樣的應對會需要重複到很多次,接下來我們只要認同孩子的難受,拍拍他的背或抱抱他,接納他的哭泣即可。這個做法是優先表達我們理解孩子的需求;然後告知事實,也就是不會去阿嬤家;然後陪他度過失望的情緒。我們不需要大費周章的解釋為什麼不能去阿嬤家,也不需要教孩子停止哭泣。因為哭是孩子表達失望情緒的自然方式,讓他哭,也幫助他認識現在這個不舒服的感覺叫做失望,孩子才能學習認識情緒、接受情緒、並走出情緒。
=引導孩子 收拾情緒再答應要求
如果上述的問題答案是可以,也就是我們決定可以給孩子他想要的,我的做法會是:「點點,你希望現在就去阿嬤家玩?點點喜歡跟阿嬤一起玩?」,待孩子的回答確認了我們所敘述的內容與他心裡想的相符,我會再說:「那我需要你停止哭哭,哭哭不是我們找阿嬤的方法。」如果孩子還是繼續哭鬧,我會重複回應:「點點想找啊嬤?」,「那要先沒有哭哭」。此時可以嘗試遞給他衛生紙,引導孩子開始收拾情緒。
待孩子哭鬧緩和了,我會說:「媽咪看到點點已經準備好要去找阿嬤了,我們要準備去找阿嬤了嗎?」。這個方式一樣是優先表達我們理解孩子的需求,接著引導孩子溝通“想要”的正確方式,也就是不要在孩子哭鬧時允諾孩子想要的東西,而是等孩子不哭鬧,穩定後再答應要求。這樣的做法就能夠傳達給孩子“哭鬧並無法得到想要的東西”的訊息。
=同理心 替孩子說出哭的原因
一般在孩子哭鬧的當下,若要想處理哭的這個行為,就得要優先處理造成哭的內心感受;也就是,替孩子說出哭的原因,這就是給孩子同理心。同理心的運用是一個超級軟化劑,認知好的孩子能在被同理的過程當中逐漸轉為平靜,並收斂起委屈的感受。接著孩子逐漸復原的心力便能夠用在去吸收大人想引導的作為。這個過程通常需要在情境發生的當下重複很多次。所以大人在應用時並不是嘗試了一次覺得孩子沒反應就放棄,認為沒有用。
有時孩子哭鬧的反應較激烈,這時同理的互動就需要來回重複多次,孩子才會漸漸平復。任何禁止他哭的說法,本質上都是在給孩子一個相同的否定訊息:想哭是不可以被接納的,因此造成我哭的心理感受也是不可以有的。也就是說,不論我們的語調多柔軟,當我們叫一個孩子不要哭,就等於是在直接否定他心裡感受到的情緒或狀態(嫉妒、不安、饑餓、想念、傷心…等)。哭鬧的意義可以是各種不同情緒的反映,因此若常態性的抑制孩子的哭,孩子很有可能在日後發展出與這些情緒有關的衝突。
處理步驟
步驟1. 用你的直覺判定孩子哭鬧的癥結點,然後幫他說。
如:你是不是因為想找媽媽?所以哭哭?
步驟2. 等待孩子呈現緩和的跡象。
如:啜泣變小、抬起頭來、點頭、轉向你..等。
步驟3. 繼續“重複”幫他釐清心裡的感受:沐沐想找媽媽對不對?
步驟4. 等待孩子繼續展現更多情緒平復的徵兆。
步驟5. 進入引導階段:沐沐好一點了嗎?我們坐下來看小朋友在做什麼。
步驟6. 孩子穩定後可立即讚美:沐沐自己走到座位真是好勇敢。
提醒1. 千萬不要為了作秀給旁觀的人看,就打罵你的孩子,事後再來補救。孩
子就算說不出來,但他的感受會是:媽媽隨時會背叛我,然後又對我好;
這是怎麼回事?
提醒 2. 不要因為場面尷尬,就說出言不及義的話。如上例:沐沐,這是老師啊!
妳沒有說老師好?老師很喜歡妳耶!但沐沐的內心喊話可能是:我只要我媽,我又
不認識這個“老師”,老師可取代我媽嗎?而事實是,我們不一定要因為對方先行
示了好,就得要釋出善意,尤其是在面對還不熟悉的人。
陪伴孩子 度過負面情緒感受
接納孩子的感覺,接納孩子“各種”的感覺。情緒本身沒有對或錯,情緒是需要被接納的;接納情緒,才能夠進一步面對情緒,這就是陪伴孩子度過負面感受的方式。大人陪著孩子誠實面對當下議題,受到接納與面對的議題才不會在日後衍生成問題。
接納孩子的感受,最直接的做法就是陪他承認此時此刻正在經歷的感覺。除此之外,我們應該避免經常使用聲東擊西的方式分散孩子注意力,或提供額外增強來安撫孩子,因為這種方法會剝奪孩子(及大人)面對內心衝突的機會。
進一步釐清 負面情緒的深層意義
在所有的情況下盡可能地針對情緒本身去處理狀況。當孩子哭泣,我們接受他哭泣背後的意義,並且幫他對證,我們不會急著拿糖果要他不哭;當孩子生氣,我們接納的方式就是告訴他我知道你現在好生氣;而不是顧自地要他不要再生氣了。我們也可以進一步釐清生氣的深層意義:「你生氣是因為很想要那個玩具?」;另外,我們也要避免以拿不到玩具就請吃冰淇淋當補償。
當孩子氣餒的時候,我們不能只著重在激勵的話語,我們需要陪他面對氣餒的不舒服。我們可以說:「努力了一個月還是沒得名,一定感覺很悶吧!」。另外,我們接納孩子的情緒,並不代表我們能夠包容所有因情緒而來的行為。例如,生氣就摔杯子的行為就需要被禁止。接納情緒與規範行為並不衝突。我們可以引導孩子:「我知道你生氣到需要摔東西,床上的枕頭可以摔,但是媽咪的杯子不可以。」。
〈一成不變的刻板印象〉
被理解的孩子 更能夠勇於承認過錯
當我們看到有個人食物一上桌,他就猛吃,我們八成會說:他一定是餓壞了。但是也有少數的人,可能會問:他會不會是趕時間?當看待孩子的行為時,我們要有能力當後者這個少數的人。
一碗香噴噴熱騰騰的牛肉麵端出來,卻有人遲遲不吃,請問他是怎麼了?可能的原因有:太燙在等它涼、不吃牛、肚子痛、剛吃飽、看到碗裡有蟲跑進去。在這麼多可能性當中若想知道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原因,方法就只有一種,就是詢問當事人。人的生活常態會讓我們不自覺的對事物的解釋變得很狹窄,因為...
作者序
〈散播親子相伴的甜美滋味〉
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我並不知道想要將內容涵蓋到什麼程度,只知道要用最快的速度打出我曾經理解到、學習到的知識;同時也去思考要怎麼講才能讓讀者理解內容,因此經常有手感及不上靈感的狀況,深怕漏掉訊息。由於這個階段的父母,生活形態大多繞著上有年邁、下有稚齡的家庭結構,外加上班;生活其實已經有很多照應不來的工作了,實在很難有精力再去拆解長篇理論。但粗淺的文字閱讀,又會有唸過去卻撈不著料的空洞,所以最可行的方法,就是舉例。
這本書裡幾乎所有的例子都是真實發生過的;因為是個媽又是位專業人員,我有很多例子可以舉。我喜歡留心孩子的每個反應,這些累積不斷考驗我帶領孩子的方式。在修正與成果交替當中,我也在雙方都能進步的成就感裡享受與孩子相伴的甜美滋味。我對這本書的期許,是希望以最貼近生活常態的講述,讓讀者感同身受,而啟發更多的動機與信心來帶領自己的孩子。
我常覺得,大人跟孩子間的互動就像是一個方程式;等號的一邊改變了,另一邊也一定會跟著改變。所以想要孩子怎麼改變,自己這一端先要變對。然而,要能思考到對的方向、用出對的方法,並不是把參考書讀一讀就可以上手的。因為教養的各種作為實源自一個人的內涵,所以不管外顯的技巧琢磨地多麼熟練,我們每個人內心的未解課題總會不知覺地流露到與孩子的互動上,形成朔造孩子人格的一部份因子。
在本書裡特別提到,帶領孩子,其實就是一連串審視自己、認識自己、與修正自己的過程。當自己有所提升,教養的工夫也會自然到位;所以我認為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做心靈成長的探討,透過涉獵心理與哲學的論述來認識、並釐清自己的不足。了解自己,是一切互動與關係的最根本基礎;因此我也主張心理情緒課程應該從幼兒園開始,就被編列在正規課程裡。
將好用的技巧和思維傳遞出去,一直是我在臨床工作期間裡勉勵自己推動的事。我相信在很多教育孩子的職涯裡,不論是兒童鋼琴老師、直排輪教練、到全職照顧者,都應該要以謙虛的心態來學習幼兒內心世界。我深深體會,只要思考對方向、用對方法,教導者便能夠引出孩子最好的潛能;而父母也更能夠把握親子關係的美妙。被逗著笑,少傷腦筋;孩子正面且明亮的神情就是父母最好的福氣。
〈散播親子相伴的甜美滋味〉
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我並不知道想要將內容涵蓋到什麼程度,只知道要用最快的速度打出我曾經理解到、學習到的知識;同時也去思考要怎麼講才能讓讀者理解內容,因此經常有手感及不上靈感的狀況,深怕漏掉訊息。由於這個階段的父母,生活形態大多繞著上有年邁、下有稚齡的家庭結構,外加上班;生活其實已經有很多照應不來的工作了,實在很難有精力再去拆解長篇理論。但粗淺的文字閱讀,又會有唸過去卻撈不著料的空洞,所以最可行的方法,就是舉例。
這本書裡幾乎所有的例子都是真實發生過的;因為是個媽又是位專...
目錄
〈序語〉每懂一次孩子,也就是懂一次自己
〈PART 1〉大人預備篇:讀你,清楚腦內許多內鍵按鈕
1. 不尊重行為:對孩子 要像對待一般的大人
2. 未釐清事實:掌握機緣 協助孩子理解自己需求
3. 好成績的比重:比較「正」的看待 努力和責任心
4. 圓你的兒時夢:玩得多元 才有機會挖到孩子真興趣
5. 要孩子做自己也做不到的事:尊重差異性 引導孩子嘗試較困難選項
6. 想教孩子自己還沒體驗過的事:大人總愛指指點點 孩子努力得很冤
7. 孩子很多事做不來:滿滿成就感 找出孩子可以做到的事
8. 搞不清技能出現的發展階段:超齡要求 有可能逆道而馳
9. 一成不變的刻板印象:被理解的孩子 更能夠勇於承認過錯
10. 討好型互動:經歷負面感受 孩子才有力量走出失落
11. 錯認主角:讓孩子說他想說的 陪伴他當主角
12. 連哄帶騙:再哭警察來抓你 扭曲孩子認知發展
13. 愛你在心口難開:讓愛的感覺 大量寫入孩子的潛意識
〈PART 2〉小孩教養篇:你不知道的事,站在孩子立場想想
1. 接納他的感覺:從接納開始 看懂孩子的情緒
2. 同理心:一個關鍵句型 使孩子行為出現轉變
3. 再給他兩分鐘:陪伴而不介入 讓孩子醞釀自己的想
4. 讚賞的力量:讚賞就像養分 開出孩子好人格花朵
5. 說真相:孩子智商 嗅得出大人的不老實
6. 尊重:尊重示範學習 孩子在看大人世界
7. 設立界限:孩子為所欲為 內心渴望有界限參照
8. 你可以:以引導取代否定 帶出期望行為
9. 重複:舒服自在 孩子在熟悉中找到新意
10. 事先預備:掌握預備技巧 孩子順利轉銜
11. 手足和睦:大人無心之誤 引發手足矛盾感受
12. 你就是典範:大人做什麼 孩子就做什麼
13. 自我覺察:教孩子當作老師 大人找回覺察
〈PART 3〉技巧習成篇:大手拉小手,放鬆又享受教養步調
1. 日常訓練-食
2. 日常訓練-衣
3. 日常訓練-住
4. 日常訓練-行
5. 日常訓練-育樂
6. 例行分享-將學習帶入生活
〈尾聲〉 給孩子最持久的魔法盔甲
〈參考資料〉
〈序語〉每懂一次孩子,也就是懂一次自己
〈PART 1〉大人預備篇:讀你,清楚腦內許多內鍵按鈕
1. 不尊重行為:對孩子 要像對待一般的大人
2. 未釐清事實:掌握機緣 協助孩子理解自己需求
3. 好成績的比重:比較「正」的看待 努力和責任心
4. 圓你的兒時夢:玩得多元 才有機會挖到孩子真興趣
5. 要孩子做自己也做不到的事:尊重差異性 引導孩子嘗試較困難選項
6. 想教孩子自己還沒體驗過的事:大人總愛指指點點 孩子努力得很冤
7. 孩子很多事做不來:滿滿成就感 找出孩子可以做到的事
8. 搞不清技能出現的發展階段:超齡要求 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