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排序:
 
 有 1 項符合

戴樂芬妮‧米努依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3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本書作者DELPHINE MI...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8/08/16
本書作者DELPHINE MINOUI是一位專攻中東事務與文化的法國資深記者,2015年時,她在土耳其利用網路跟身在達拉雅(Daraya)的溫和反抗軍進行聯繫,竟發現在這座從2012年8月25日開始就被敘利亞阿薩德獨裁政府圍城及轟炸,居民利用砲火殘破的屋舍內發現的書籍,集中成為一...
私運書的人︰敘利亞戰地祕密圖書館紀事
$ 114 ~ 320
私運書的人︰敘利亞戰地祕密圖書館紀事
作者:戴樂芬妮‧米努依 / 譯者:許淳涵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8-03-03
語言:繁體/中文   
點我評分 3 則評論 圖書介紹13 查價格、看圖書介紹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圖書名稱:私運書的人︰敘利亞戰地祕密圖書館紀事

內容簡介

震撼國際的真實敘事,德、法、義、日、韓等國出版報導

法國電視節目Télé Matin、La grande librairie
前《端傳媒》國際組主任、《拜訪革命》作者 周軼君
《阿苗帶風向》主持人 苗博雅
壹電視新聞主播 陳雅琳
高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黃益中 感動推薦

-------------------------------------
 

如果你厭倦了戰爭的故事、正義的吶喊,
如果你以為追求自由必須向暴君開槍,
請看看這群戰地青年如何以閱讀織起希望,
以書捍衛身而為人的尊嚴。
不會稱霸統御;它伸手給予。
書,不宰割,它綻放。

------------------------------------

緣起︰
「達拉雅,是座錯過了陽光的城市」。二〇一二年開始受到敘利亞政府軍的圍困,二〇一三年遭到沙林毒氣攻擊,二〇一六年間估計有八千顆炸彈沒日沒夜地轟投。城裡原有二十五萬人,現在剩下不到八千人。

在這處圍城禁地,儘管漫天烽火,卻有四十多位反抗青年進行著不尋常的任務︰他們冒死穿梭在城裡搶救數千本被埋在廢墟裡的書籍,並將這些書運送到隱密基地。

一個紙做的要塞從千瘡百孔的城市中升起,那就是達拉雅的祕密圖書館。
--------------------------------------------------------------------------

這是一個關於生活在敘利亞戰地的年輕人的故事,他們大多數人已經失去了一切——沒了家,沒了朋友,也沒了父母。在混亂之中,他們靠向書本宛如靠向生命,希望明天可以過得更好一點。他們渴望充實文化,是一群為民主理念而祕密獻身的匠人。除了膜拜阿塞德政府,或者變成激進恐怖份子之外,生活在炮火下的他們相信自己還有第三條路可以走,他們相信自己能改變自身與環境的命運、相信自由的追求未必要從向暴君開槍開始;自由的追求可以從閱讀、思考與討論開始……
------------------------------------------------------------------------

內容︰
她看著一張從敘利亞的恐怖地獄流出來的照片,畫面中不見血跡與彈痕。兩個男子側面而立,被整面書牆包圍。一人俯首看書,一人上下打量著架上的書……在這座深陷囹圄的城市,頭上隨時有炸彈掉下來,為什麼他們還顧得及看書?

二〇一五年,作者米努依無意間在臉書專頁「敘利亞的人們」(Humans of Syria)看見上述這張照片。好奇心驅使下,她發現這張照片拍攝於敘利亞達拉雅(Daraya)的地下公共圖書館。她透過網路認識了那群為達拉雅圖書館努力,並從中得到精神支持和閱讀快樂的當地青年。他們是造就這座圖書館的志工,冒著無預警轟炸的危險,在大街小巷的斷垣殘壁中蒐集遺留的書籍,運輸至地下圖書館集中保存。有了圖書館,達拉雅市民便能在閱讀以及圖書館辦的講座、英文課、政治思想討論座談中探尋自我價值、追求不受權威箝制的自由所涵蓋的意義與如何達成的進路,並在閱讀與交談的時光中,感受被戰爭剝奪殆盡的活著的快樂。

每當人們發掘了字裡行間的寶藏而露出一抹微笑,那都是面對戰爭混亂的渺小勝利。故事主角之一赫勒墩說︰「戰爭太變態了,它會讓人徹底改變,殺掉所有情感、所有煎熬、所有畏懼。當我們打仗時,我們看世界的方式也變了。看書很好玩,它讓我們保有生活的意識。若問我們看書要做什麼,我們看書,首先是想還能當個人。」

他們讀伊斯蘭政治、阿拉伯詩歌和心理學;最受歡迎的書是《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因為它談的是他們所仰望的自我追尋與自我挑戰;他們讀莎士比亞和莫里哀的劇作,還有普魯斯特的小說、聖修伯里的《小王子》。那些書救了他們。書是抵抗蒙昧主義最好的盾牌,一個代表更好明天的信物。書讓他們醞釀出了耐心,讓人抱著一線希望。

作者米努依住在伊斯坦堡,育有一個四歲女兒。透過網路訪談記錄下這群年輕人的事蹟與圍城禁地的輪廓。當所有的門都被鎖死了的時候,只剩下文字能拼湊真相的斷簡殘編,讓荒謬公諸於世。她向那群年輕人許下承諾:有一天,這本書,也就是他們的書,會納入這間圖書館的館藏。這本書將會是達拉雅的存活記憶。。
可惜,二〇一七年八月,敘利亞政府軍加強了攻勢,圍剿由溫和派叛軍佔領的達拉雅,全城陷入燒夷彈的火海,而全世界媒體盡被歐美國家面臨的恐怖攻擊所佔據,無暇理會達拉雅市民代表共同發出的求救信。月底,隨著政府軍漸占上風,達拉雅市民被允許全數撤離。地下圖書館的核心人物相繼離開達拉雅,圖書館便遺留在死城,藏書有些被運往大馬士革賤賣,有些棄置原地。

本書後記描述了作者與逃出敘利亞、抵達土耳其的幾名達拉雅青年相會的過程。故事尾聲,一名青年在手機相簿中找出了圖書館的照片,讓記憶中達拉雅的城市風景,停在那個讓受困的人心有片天空飛翔的書架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戴樂芬妮‧米努依Delphine Minoui
法國《費加洛報》(Figaro)資深記者,專攻中東事務與文化。二十年來,她的足跡散見於阿拉伯的穆斯林世界,二〇〇六年她在伊朗及伊拉克所做的報導榮獲艾伯特・倫敦新聞獎(Prix Albert Londres)。繼德黑蘭、貝魯特與開羅,她現居伊斯坦堡,就近持續關注敘利亞動態。
著有《德黑蘭珠雞:伊朗女人生活誌》(Pintades à Téréran)、《我是諾魯,我十歲,我離婚了》(Moi, Nojoud, dix ans, divorcée)、《的黎波里伍德》(Tripoliwood)及《我在德黑蘭寫信給你》(Je vous écris de Téhéran)等書。


譯者簡介

許淳涵
一九九二年生於嘉義,臺大外文系畢業。二○一七年獲牛津大學現代語文碩士。
曾獲印刻全國台灣文學營創作獎新詩首獎、短篇小說佳作;新北市文學獎短篇小說佳作。
譯有《漫遊女子:大城小傳,踩踏都會空間的女性身姿》。
愛畫畫。


 

專文推薦
書,讓思考與意志的火苗得以燎原
by 陳雅琳/壹電視新聞台總編輯、主播

放棄領有終身俸的穩定教職跑去當記者,我深知自己的血液流著反抗威權的因子。所以,過去四分之一世紀,我上街頭吶喊爭取新聞自由,也奮力掙脫各式對新聞的綑綁,而更多時候是,積極報導那些被刻意掩蓋的事實、深入那些難以觸及的現場。閱讀《私運書的人》,讓我為正義而戰的血液更沸騰起來,難以想像,一個遭戰火圍困、化武攻擊的城市,竟然有一群不妥協的年輕人在槍林彈雨中搶救書籍,還設法在廢墟中為這些書籍打造一個祕密基地,他們沒有槍砲子彈,卻有著讓當局者最害怕的攻擊武器――知識的力量!
光是用想像的,這個畫面就很諷刺:頭頂上有著群魔亂舞般的飛彈攻擊,而身處這座紙做碉堡裡的人,卻靜靜低著頭在字裡行間享受著自由的思想,每當心神領會而觸動嘴角的一抹微笑或眼神的一記閃耀時,彷彿戰勝了一切,起碼在那一刻的感動裡。
閱讀這本書稿時,我正好在日本福島採訪,這是我第四度進入這個讓多數人心生畏懼的核災城市;尤其,這次我正式進入了福島核電廠,而且是未穿防護衣地,直接站在爆炸的一二三號機旁邊。長年以來對新聞衝鋒陷陣,我總深信著「要深入新聞現場,才能帶回那裡的真實」。因此,這趟直搗福島核電廠,也才讓我看清楚在高輻射環境裡頭工作的五千人,奮鬥了七年,只為了「能靠近爆炸機組」,而當年三一一核災爆炸的真相還是無法探知,因為直到現在的二○一八年初,依然只能由機器手臂帶著攝影機進入事故現場……
在這樣的震撼時刻,這本《私運書的人》讓我落寞的情緒為之振奮,因為地球另一端,達拉雅這個千瘡百孔的城市,在無情戰火與武力圍城之下,同樣難以靠近,但作者米努依卻透過網路訪談,讓城市裡最閃耀人性光輝的場景得以曝光,又是一個戰勝威權封鎖的明證!當權者能封鎖城牆、禁錮身軀,卻無法阻擋人民自由的思考與堅定的意志,而書籍,讓這些思考與意志的火苗得以燎原,也讓受禁錮者還感受著起碼身為「人」的一種尊嚴。
透過閱讀,汲取言論思想控制下寶貴的知識,也讓我們開啟在亂世中一扇還可以閃動希望與未來的自由之窗。「當所有的門都被鎖死了的時候,只剩下文字能拼湊真相的斷垣殘壁,讓荒謬公諸於世。」這是一本戰火封鎖下城市存活的印記,儘管最後,地下圖書館還是被摧毀了,但歷經這場文化洗禮的敘利亞人們,卻永遠不忘,也讓知識的真槍實彈永遠上膛在自己堅定的意志上!
人生,也許經常有許多冥冥中的安排。我的採訪下一站,正是敘利亞邊境。一場「阿拉伯之春」舞動到敘利亞,有著多少扭曲的發展?戰爭底下人們最真實的印記,透過書,我們可以超越疆界的藩籬得以閱讀;同樣的,透過書,達拉雅的年輕人在也心靈上超越了槍林彈雨的封鎖,且讓我們閱讀……他們的閱讀吧!




專文推薦
敘利亞版《美麗人生》
by 周軼君/前《端傳媒》國際組主任、《拜訪革命》作者

關於敘利亞的悲慘故事,你大概聽得太多。正如反映納粹屠猶的電影那麼多,但《美麗人生》(Life is beautiful)獨樹一幟、經年難忘,《私運書的人》講述了一個完全與戰爭印象不同的故事。《美麗人生》中的爸爸,用謊言為孩子建起一堵圍牆,把殘酷的現實擋在門外;《私運書的人》展現給我們一座紙做的精神堡壘,如何捍衛希望。
坦白說,初讀時我心中不免疑惑,擔心作者是否誇大戰火中區區一座圖書館的作用。以書籍反抗,是異常美麗的映像,可是它是否真實?一座城市平均每天遭到數十枚轟炸,誰能顧及讀書?而作者並沒有機會親身前往當地,僅僅憑視訊通話與短信傳送,得到的印象是否完整?
這本書真的很好讀。隨著故事展開,我的疑雲漸漸散開。達拉雅的讀書人是幸運的,雖然這樣講極度不公平,他們的經歷太不幸、太沉重——我想說的只是,戰火連天,覆巢之下,忽然發現六千本書,讓他們在與世隔絕中有所依傍,這幾乎是個童話般的相遇。這批書也是幸運的,能夠在亂世之中發揮光彩。歷史上,書籍隨戰亂毀於一旦的例子不勝枚舉,比如,明末學者張岱從杭州逃去紹興的時候,留下三萬多卷書無法帶走,清兵占領杭州後都拿去燒火取暖。
CNN記者Frederik Pleitgen也報導過達拉雅地下圖書館的故事。二○一一年我們曾經在利比亞一起經歷北約空襲。那時候記者住的酒店還是比較有保障,儘管導彈近距離落下時,玻璃窗震動,記者們也會集體沉默格外安靜。這並不是最叫人恐懼的時刻,實際上我們中的大多數都在當地駐紮相當長的時間(我自己前後待了兩個月),外出受限制,每天又有空襲,如何在其中保持正常的生活節奏變成一種能力。我亦想起,更早前在巴勒斯坦加薩走廊常駐兩年,每次大規模轟炸過後的一兩天,街道上再現人來車往,集市開張餐館飄香,對此我常含淚,感動於那種維持正常生活的力量——無奈,卻又格外高貴。達拉雅的讀者們,就是保持了這樣一種姿態。
紙質書籍的作用是奇妙的。雖然作者戴樂芬妮‧米努依告訴我們,達拉雅人找不到某一本書,大多可以通過網際網路下載電子書,但紙質書,仍有打通時空的奇妙功能。石頭、羊皮、竹子、絲綢等等材料之後,紙,恐怕是人類思想傳播於有型載體中最後、最完美的一種。它甚至相當頑強,在敘利亞的戰爭廢墟中存活(電子書的設備恐怕更易損壞),更可為讀者重新打開數百年上千年前的世界。跟電子版本相比,當你打開一本紙質書,你與書之間的世界就是相對靜止,你把自己與迫人的現實隔離開來。
除了慰藉驚恐的靈魂,書籍亦是尋找答案者的最好歸宿。我記得香港雨傘運動期間,草地上人群中也曾有過流動圖書館。老師和學生拿出自己的書來,相互借閱,大多與政治有關。當人遇到重大的、突然的社會變化,都會本能地尋求解釋。敘利亞本無言論自由、學術自由,亂世反而給了人們暢所欲學、暢所欲言的空間。在書本中,他們討論政治,發現歷史,很多人因此改變。
戴樂芬妮‧米努依並沒有刻意抬高達拉雅人與書籍的 關係。那也可以是非常現實的世俗需要。他們的書單中會有《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圖書館最初的講師之一,也會謀一份「婚姻關係諮詢」的職務。還有圖書館參與者自己創辦的雜誌,每一頁都有笑聲。這樣的真實,觸手可及。
與廣場抗爭一樣,地下圖書館,亦是敘利亞戰爭中短暫的烏托邦。作者堅持要將這個夢一般的存在記錄下來。起先,我擔心她僅僅依靠視頻通話、短訊,能否寫出一個好的故事——我自己就不行,總要千方百計到現場,默默觀察真實的人才放心;但是戴樂芬妮‧米努依證明,現代「親見」的方式真的繁多(CNN都用了360度VR展示達拉雅),她還以一個記者加作家的感悟與技巧,在單調的「連線敘利亞」之外,插入伊斯坦堡當地見聞,對照女兒的「圖書館讀故事」場景,再加上自己協助抵達土耳其的敘利亞難民視角(她並不是等達拉雅新聞的記者,她真的不停努力相救),不同線索的加入,令故事的空間感層次更豐富,讀來彷如重奏。
如果一定要說遺憾,若我們有天能知道多一點這些書籍主人的故事就好了。




專文推薦
戰火裡的青年
by 苗博雅/《阿苗帶風向》主持人

敘利亞、內戰、難民、伊斯蘭國、恐怖主義、中東局勢……電視、網路上光鮮亮麗的主持人、評論員、專欄寫手們,滔滔不絕地向閱聽人輸出各種「國際觀」。阿拉伯之春、阿薩德、化學武器、停火協定、歐巴馬、俄羅斯、伊朗、土耳其、川普、59枚戰斧飛彈……世界領袖們合縱連橫,世事如棋,武器和人命不過就是物資和棋子。
我們遠在千里之外,隔著手機、螢幕、文字,栩栩如生的影音畫面讓我們騙過自己,以為自己看見了真實。人們對無情戰火表示遺憾,但我們並不真正隨著被戰火籠罩的人們驚慌和恐懼。
活生生的人,變成了數字;一個個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數字。大多數時間,人們只在理智上知道這些數字代表人命,卻沒有意識到每個數字都是曾經活著,有夢想、有未來、有盼望的人。
《私運書的人》打開一扇窗,讓我們看見一張張在煙硝內的臉孔。
那是一群充滿活力的青年。他們捲入了大人物們的殘酷鬥爭,在斷垣殘壁之間努力挖出一條活路。「書」是他們凝聚的媒介。一開始是幾個人從被炸毀的房屋搶救出屋主的書籍,集中保存。接著更多人參與「救書」行動,將書籍整理以供借閱。被搶救出來的書籍成為眾人的資訊來源,一座沒有出版審查的戰地圖書館就此誕生。被毀掉的屋子愈來愈多,館藏也就愈來愈多;被戰火摧殘的人們愈來愈多,圖書館裡因閱讀、討論激盪出的故事也愈來愈厚。
「在戰爭之餘還有心力籌備戰地圖書館?有空開讀書會?會不會太浪漫了?聽來好像有點不可思議耶。」
欸,人與人互相殘殺,死傷上萬,這種事情才是真正的不可思議吧!真正不可思議的同類相殘,因為反覆發生已經令人感到麻痺;而同類間憑藉著素樸的情感相互扶持,反而被視為奇蹟。從這個角度看,這本書的誕生與流傳,恰恰呈現了人類的荒謬。
從作者序到後記,共三十個段落,記敘了好幾位達拉雅(Daraya)居民人生的片段。是的,僅是片段。我們無從得知故事主角們全方位的資訊。但這些片段已足夠提醒我們,被戰爭摧殘的不是數字,而是活生生的人。
以圖書館創辦人為圓心,向外擴散到其導師、好友、戰友。透過訪談、照片、影像,作者得以接觸到達拉雅青年們生活的某些片刻。而我們再從作者的文字轉述,在腦內自行補完畫面。作者(與譯者)優雅的文筆,讓本書增添了好幾種充滿情緒的濾鏡,也讓讀者與戰爭保持了一定的距離。
戰爭太過刺目,和它沾上邊的小人物,往往成為配角和背景。在我看來,《私運書的人》的成功之處,就在於讓讀者與戰爭的歷史保持了一定的距離,讓小人物成為主角,戰爭成為背景。在各國政府的官方說法文宣戰之間,事物的真面目偶爾變得難以分辨。這些青年是不是敘利亞政府所指控的恐怖份子?他們真的是小人物,還是扮演著作者不知道的重要角色?他們在作者沒問的、他們沒說的時候,還做了什麼事?這些問題重要,但也不重要。
這本書看的不是世界局勢,作者問的不是正義。這扇窗呈現的,就是戰火下的青年面孔,不多不少,但已難能可貴。雖然我個人因為本書所呈現的女性故事稀少得不成比例而感到遺憾,但我明白這是在有限條件下的不得不然。而這個女性故事缺席的事實,何嘗不是一種寫實呢。
另一個富饒興味的議題,是本書中隱隱約約的「書籍與網路」的交織。在網際網路占據人們大部分目光後,經常看到「書籍」與「網路」孰優孰劣的爭辯。但《私運書的人》碰巧解開了這個假議題。把作者和達拉雅青年連在一起的是書,但實際上促成本書誕生的,是網路。達拉雅青年們聚在一起的中心是圖書館,但圖書館所催生最珍貴的產物,是人際的連帶網絡。不論書籍還是網路,皆是媒介。使其產生意義的,是資訊的傳遞與人際的連帶。
歷史最引人入勝之處,未必是英雄與時勢的宏大敘事。被大江大海沖刷後殘留的斷簡殘編,小人物們的生死愛恨日常瞬間,反而值得細細玩味。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773985
  • 叢書系列: 生活館
  • 規格:平裝 / 240頁 / 21 x 14.8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20歲~40歲
圖書評論 -   評分:
 本書作者DELPHINE MI...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8/08/16
本書作者DELPHINE MINOUI是一位專攻中東事務與文化的法國資深記者,2015年時,她在土耳其利用網路跟身在達拉雅(Daraya)的溫和反抗軍進行聯繫,竟發現在這座從2012年8月25日開始就被敘利亞阿薩德獨裁政府圍城及轟炸,居民利用砲火殘破的屋舍內發現的書籍,集中成為一座戰時的圖書館。在被圍城的1350天裡,從25萬人的富裕城市,只在前三年,每天歷經八十次的轟炸、共遭受近六千次的疲勞轟炸,最後剩下不願離開的8000人。他們不同於阿薩德的專制,也不同於伊斯蘭國的恐怖行動,而是為了單純的自由與人權在抗爭而不願屈服。在無情的砲火下,圖書館的書籍成為這群敘利亞反抗軍最珍貴的精神食糧,他們喜歡的書籍包含伊本˙赫勒敦的《歷史概論》、《與成功有約》、《殼居》、《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悲慘世界》…等書,帶給他們心靈上的撫慰與無限的想像力,最重要的是,讓這群為理想奮鬥的反抗軍知道在世上不是只有他們遭遇如此悲慘的境遇,精神上的力量能夠勝過任何無情的轟炸。戰爭,無時無刻都存在;達拉雅得不到任何的幫助,在戰火中誕生了六百多位新生兒,他們從未嚐過蘋果的滋味,在無時無刻出現的爆炸聲及直昇機吵雜聲中,在無盡的恐懼及死亡的如影隨形中,這群本來要就讀大學的年輕人,沈浸在書本的世界中,利用網路把地獄中的景象往外傳、向外求援。作者雖然並未讓自己的救援行動呈現在這本書中,但是,在字裡行間,可以發現她與這群年輕人已經連結在一起了。在西方世界面臨恐怖攻擊後,巴黎、土耳其的居民開始遭受死亡威脅,世界上的許多人們開始關注中東的危機:屠殺、恐怖攻擊、難民—與自身的關係。戰爭,扭曲了人性;圖書館,挽救了靈魂。最後,達拉雅的居民撤離了,但他們英勇抗敵與挽救人類崇高理念的行動並未被忘記,也希望這段歷史不要再成為下一個圍城居民手中傳閱的精神讀本。
 本書作者DELPHINE MI...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8/08/16
本書作者DELPHINE MINOUI是一位專攻中東事務與文化的法國資深記者,2015年時,她在土耳其利用網路跟身在達拉雅(Daraya)的溫和反抗軍進行聯繫,竟發現在這座從2012年8月25日開始就被敘利亞阿薩德獨裁政府圍城及轟炸,居民利用砲火殘破的屋舍內發現的書籍,集中成為一座戰時的圖書館。在被圍城的1350天裡,從25萬人的富裕城市,只在前三年,每天歷經八十次的轟炸、共遭受近六千次的疲勞轟炸,最後剩下不願離開的8000人。他們不同於阿薩德的專制,也不同於伊斯蘭國的恐怖行動,而是為了單純的自由與人權在抗爭而不願屈服。在無情的砲火下,圖書館的書籍成為這群敘利亞反抗軍最珍貴的精神食糧,他們喜歡的書籍包含伊本˙赫勒敦的《歷史概論》、《與成功有約》、《殼居》、《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悲慘世界》…等書,帶給他們心靈上的撫慰與無限的想像力,最重要的是,讓這群為理想奮鬥的反抗軍知道在世上不是只有他們遭遇如此悲慘的境遇,精神上的力量能夠勝過任何無情的轟炸。戰爭,無時無刻都存在;達拉雅得不到任何的幫助,在戰火中誕生了六百多位新生兒,他們從未嚐過蘋果的滋味,在無時無刻出現的爆炸聲及直昇機吵雜聲中,在無盡的恐懼及死亡的如影隨形中,這群本來要就讀大學的年輕人,沈浸在書本的世界中,利用網路把地獄中的景象往外傳、向外求援。作者雖然並未讓自己的救援行動呈現在這本書中,但是,在字裡行間,可以發現她與這群年輕人已經連結在一起了。在西方世界面臨恐怖攻擊後,巴黎、土耳其的居民開始遭受死亡威脅,世界上的許多人們開始關注中東的危機:屠殺、恐怖攻擊、難民—與自身的關係。戰爭,扭曲了人性;圖書館,挽救了靈魂。最後,達拉雅的居民撤離了,但他們英勇抗敵與挽救人類崇高理念的行動並未被忘記,也希望這段歷史不要再成為下一個圍城居民手中傳閱的精神讀本。
 打從讀過「烽火守書人」、「重生...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8/06/12
打從讀過「烽火守書人」、「重生的書店」這兩本書後,我就對書店、圖書館之於戰地、動亂地的主題很感興趣。這兩者明明是如此的不相稱,但是擺在一起時,你才會知道什麼是生命力。

這本書不厚,如果認真的看,大概兩天就可以看完,由於是第一人稱敘述,加上作者並沒有親自到戰地圖書館的現場:敘利亞的達拉雅小鎮去感受戰地氛圍,所以這本書在寫作密度上比較虛,不像上面提到的兩本書在資訊密度和觀察細緻度那樣高,如果你是在咖啡館看這本書,算是還好閱讀的書,但是就想了解敘利亞戰地紀實來說,這本書應該不好滿足你的求知慾。

作者居住在土耳其,偶然在新聞中知道在敘利亞內戰被政府軍圍攻的達拉亞小鎮上,有人居然打造出秘密的戰地圖書館,向小鎮居民開放,成為居民們躲避砲彈時的去處。而後作者輾轉從網路上層層介紹後,找到了新聞中的戰地圖書館發起人,於是就做起了採訪──以網路skype視訊的方式,認識涉及戰地圖書館的相關人,然後從他們的敘述中,理解發生在達拉雅的戰地故事。

於是作者慢慢的釐清了一件事:當戰事波及到達拉雅時,小鎮上的人大部分都離開了,只有很少數的家庭留在小鎮上,有些家庭則是有些年輕人留在小鎮而沒有跟著家庭撤退,因為他們目睹敘利亞發生內戰後,阿薩德政府喪失對小鎮的控制,讓小鎮爆發出言論自由和對未來的想像。這些新的事物促使他們從原本對國家未來的沒有概念,到有強烈的期待,甚至願意冒生命危險對抗政府軍。而戰地圖書館,是在物資匱乏、戰地高壓之下,大家逃脫戰爭紛擾之處,這座圖書館來自於被砲火摧毀的建築,那些建築往往是居民們的家,這些年輕人就把殘破建築中的書集合起來,放在市區建築的某個地下室,就這樣戰地圖書館就開張了,這些書給了他們勇氣,也給他們想像。

作者的採訪從達拉雅被圍沒多久開始寫起,一直寫到達拉雅被政府軍收復為止,有人離開,也有人死亡,圖書館也終究要關門。這本書其實沒有給讀者們關於敘利亞、關於達拉雅什麼明亮的未來,而是記錄了戰地上曾經有過圖書館這朵意外的花,單是這件事曾經發生,就有記錄的價值。

對於我個人來說,這本書其實開展我對敘利亞內戰的視野:書中有許多年輕人,並不以反抗軍自居,他們自願留下,但不是持槍對抗,也有些居民基於不同的理由留在小鎮,小鎮甚至還有一個市政協會協調小鎮的日常運作。戰爭對一個社區來說,真的是非黑即白的破壞嗎?

雖然這本書寫的沒有前面兩本佳,但是讀完更讓人好奇,敘利亞內戰是什麼樣的內戰呢?!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寫下歷史的世界500步道
作者:莎拉.貝克斯特
出版社:積木文化
出版日期:2017-08-05
66折: $ 495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個人實相的本質有聲書第14輯
作者:許添盛醫師主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9-09-01
66折: $ 660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實習神明手冊有聲書﹝第1輯﹞
作者:許添盛醫師主講、齊世芳執筆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9-10-05
66折: $ 660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海獅說歐洲王室羅曼死
作者:神奇海獅
出版社:究竟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06-01
66折: $ 224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麵包小偷5:熱呼呼的麵包車
作者:柴田啓子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24-12-26
$ 252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獻身給魔王伊伏洛基亞吧(05)
作者:梶原伊緒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16
$ 111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Fountain新活水:Our Team, Our Taiwan! 2024世界棒球12強賽冠軍專刊
出版社:中華文化總會
出版日期:2025-01-08
$ 270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自學日語 看完這本就能說:專為華人設計的日語教材,50音+筆順+單字+文法+會話一次學會!(附QR CODE音檔)
作者:許心瀠
出版社:語研學院
出版日期:2020-12-10
$ 374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偵探已經,死了。》うみぼうず畫集
作者:うみぼうず
出版社:尖端出版
出版日期:2025-01-17
$ 480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離婚後宮(02)
作者:稲葉みのり
出版社:尖端出版
出版日期:2025-01-20
$ 98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失控的焦慮世代:手機餵養的世代,如何面對心理疾病的瘟疫
作者:強納森.海德特 (Jonathan Haidt)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出版日期:2024-11-29
$ 379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對我垂涎欲滴的非人少女(07)
作者:苗川采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15
$ 111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