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創客運動推手戴爾.道弗帝帶你一窺世界經濟與社會的大移轉!創客究竟是什麼?哪些人屬於創客?
創客是我們身邊的製造人和創作者,
他們是形塑與打造世界的人;
創客將科技視為一種邀請,邀請他們發明探索及實驗。
我們曾經說的愛好者、玩家、
工匠、藝術家、發明家、
工程師、手工達人,這些人全是創客。
創客運動正在改變由誰製造、製造什麼、要如何製造、在哪製造的故事。這是場原型革命,從小規模出版的革命出發,讓更多人將點子化為真實有形的物品。經濟學者傑瑞米.理夫金(Jeremy Rifkin)稱之為「第三次工業革命」,《Wired》雜誌編輯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則說這是「新工業革命」。不管叫什麼革命,你都不會看到工廠出現更多人埋首苦幹,而是愈來愈多人擁有自己的設備,或者就像在健身房使用健身器材般容易,接觸這些工廠設備。創客運動不僅是經濟改革,也是創意文化的變革,前進藝術與科學、科技與手創的創意蓬勃,是親自手作的「文藝復興」,創造出全新工具、打造出嶄新的思考方式。
在本書中,作者戴爾.道弗帝就像是你的個人導覽,帶著賓客和記者在自造展間穿梭,帶著你認識創客運動實例的人物和案子,二〇〇六年戴爾.道弗帝創辦這個全球性活動時,幫自造展取了一個別名:「世界最強展示討論會」,捕捉到猶如馬戲團的熱鬧氛圍,每年一度的活動吸引成千上萬大人小孩前往參與,驚喜地挖掘無窮無盡的想像力、各個年齡層的發明家與手創者、工程師和藝術家的創意,他們展示的作品模糊了科技與科學、手工藝與藝術的界線。場內還有自製的自動機器人、香蕉鋼琴、閃爍LED光的機車夾克、裝上發動機的蘇丹式躺椅,用化石釀造的麥芽啤酒、噴火的廢金屬拼裝章魚、空拍攝影風箏設備、自動澆水花園、單車輪製的風力渦輪機和其他上千種好玩又實用的物品。
創客出於個人、社會和商業因素,打造製作各式各樣的物品,也為教育、藝術、食用、商業或娛樂價值而自造。你會在書中認識到:
發明高貴不貴的新型低溫烹調機的麗莎.費特曼(Lisa Fetterman);
曾當過牧師、自己創立3D印表機公司的布魯克.德拉姆(Brook Drumm);
十二歲就展開創客事業的昆恩.艾特尼爾(Quin Etnyre);
開啟無人空拍機競賽聯盟的行動藝術家馬克.寇部拉(Marque Cornblatt);
在管理地區各校間,落實創客文化的學校督學潘.莫朗(Pam Moran);
讓原是教學套組的LittleBits搖身一變,變成成功的產品線,幫助學童認識接觸電子產品的艾雅.貝蒂爾(Ayah Bdier);
以及正在打造未來全自動工廠的尼克.賓克斯頓(Nick Pinkston)。
......
作者簡介:
戴爾.道弗帝Dale Dougherty
加州舊金山創客媒體(Maker Media)的創辦人兼執行長,他在二〇〇五年創辦《Make:》雜誌,二〇〇六年在舊金山灣區創始第一場自造展,《Make:》雜誌和自造展則扮演全球創客運動的催化劑。二〇一五年,全球共舉辦一百五十餘場自造展,吸引一百二十萬人共襄盛舉。二〇一四年,美國白宮舉辦了第一場自造展。道弗帝於一九五五年出生洛杉磯,於肯塔基州路易維爾長大,他是歐萊禮媒體的共同創辦人,也是該電腦叢書的第一位編輯,並在一九九三年開創第一個商業網站GNN。二〇〇三年,他發明了「Web 2.0」這個專有名詞。創客媒體原先是歐萊禮媒體的子公司,後來在二〇一三年一月組成獨立公司。二〇一一年,道弗帝因為一個計畫,在白宮受封為「改革先鋒」,該計畫實踐美國人「在各個社區從事意義非凡的創舉,超越革新、超越教育、超越世界創造」。二〇一四年的白宮自造展上,歐巴馬總統介紹他時,稱他為美國創新份子,為教育和商業界做出偉大貢獻。他與妻子南茜目前居住加州賽凡堡。
亞麗安.康拉德Ariane Conrad
自二〇〇七年起擔任自由作家、編輯和教練,別稱「Book Doula」。她合作指導七本非小說類散文書籍,其中三本登上《紐約時代》雜誌的暢銷書名單。近期為甘迺迪.歐迪德(Kennedy Odede)和潔西卡.波斯納(Jessica Posner)執筆《我的大無畏:非洲貧民窟的愛、失去與希望(Find Me Unafraid: Love, Loss and Hope in an African Slum)》(二〇一五年,Ecco出版)。有關她的合作經驗、訪談、演講和其他歷險記,都在她的個人網站arianeconrad.com。
譯者簡介:
張家綺
畢業於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英國新堡大學筆譯研究所,現任專職譯者。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各界推薦──
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創辦人 林東陽
交大建築所所長 侯君昊
成大資訊工程系所助理教授 胡敏君
FabLab Taipei創辦人 洪堯泰
TTmaker創辦人 黃健庭
MakerPRO總主筆 歐敏銓
網路趨勢觀察家 Mr. 6 劉威麟
奇想生活董事長 謝榮雅
《MAKE》國際中文版總編輯 顏妤安
──自造力推薦──
● 你信仰什麼呢?我們信教育能有另一種可能;我們信台灣的文憑主義潮流淹沒不了時間累積而來的傳統工藝──我們是「木工創客」的自造基地,向你推薦這本《自由自造》共同來為教育的嶄新未來盡一份力。──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創辦人 林東陽
● 自造者運動的真諦在恢復人類因過度分工而失去的本能,解開創意的枷鎖,重新擁抱自力與協力創造!本書搜羅眾多先驅者們精采的嘗試與奮鬥過程,都是值得收錄史冊的經典案例,並得以藉此一窺自造者運動席捲全球的幕後祕辛。──交大建築所所長 侯君昊
● 自造者運動,在數位化後工業時代是驅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最重要的力量之一,這本書完整詳盡地介紹了整個風潮的緣起,精神,核心價值,發展脈絡,實例,在不同面向的發展及未來展望,所有對這個議題有興趣的朋友都應該仔細一讀。──FabLab Taipei創辦人洪堯泰
● 作者戴爾˙道弗帝把世界不同地方「自造者」為理想所投注的熱情,做了生動描述。我也喜歡第四章,作者介紹了各種型態的創客空間,包括在地團體交流形式、收費會員制、大學或企業出資創立,以及在博物館、圖書館中開闢的公共創客空間等等,這些案例對於創客空間在台灣的長遠發展,極有參考價值。──TTmaker創辦人 黃健庭
● 台灣自造運動滾動發展數年,也到了重新檢視再出發的時候,戴爾這本中文版鉅作的出版,適時給了深刻又完整的檢視面向,讓我們更肯定自造運動的影響力與未來性,也看到自己的不足與該繼續努力的方向。──MakerPRO總主筆暨共同創辦人 歐敏銓
● 想一探Maker運動的發展過程,千萬別錯過《MAKE》雜誌暨Maker Faire創辦人Dale Dougherty的第一手觀察與經驗談。一起透過本書,看看這股風潮是如何由下而上影響教育、文化與產業,讓我們得以窺見未來創新的可能性——然後,歡迎成為Maker的一員!──《MAKE》國際中文版總編輯 顏妤安
「自造恐怕不過是人類最古老活動的新名詞,然而歷史上卻沒有比現在更適合當創客的時代。戴爾.道格迪一手促成這個復興運動,他改變人們信仰,集結各地創客,讓我們發掘嶄新道路、風景、自造哲學。他將我們推向全新高峰,其他人都慘敗連連的時候,他卻寫出一本又一本關於自造的精采好書。戴爾就是創客中的創客。」──《流言終結者》共同主持人,亞當.沙維奇
「精采絕倫的分析,創客美好的讚揚,歌頌自造未來的重要性。」──歐特克公司執行長兼創客,卡爾.貝斯
「每個運動都需要一個創辦人,也需要一個說故事的人,而戴爾.道格迪讓創客運動兩者兼得。道格迪在《自由自造》中, 與我們分享創客運動大鳴大放的歷史、參與人物、創作案。最重要的是,他讓我們看見自造能改變年輕人的教育,甚至帶領他們創造更美好的世界。」──《教育理想國(Education Nation)》作者,喬治盧卡斯教育基金會(George Lucas Educational Foundation)資深會員,陳明德
「深具見解的好書,重點放在創客運動在催化和形塑全新『大移轉』中,改造人類經濟及社會上扮演的關鍵角色。對學習和帶來更深遠影響的欲望,驅使我們從消極消費者,轉型成採取主動的創客,並在這個過程中重新認識人類。如果你想知道全球社會正邁向什麼樣的方向,這個方向為何前途無量,就必讀這本教人振奮又讚嘆的書。」──德勤優勢創新中心(Deloitte Center for the Edge)創辦人兼聯合主席,約翰.海格爾(John Hagel)
「《自由自造》捕捉到人類的精髓:想像、質疑、創造、反思、再嘗試。也就是搞大個人經驗,並藉由能夠一步步改變世界的方式,與他人分享你的經驗。」──《手工的藝術》作者麥克.派翠屈和凱倫.威金森
「《自由自造》是你的創客寶典大全,打從創客運動起飛就擔任活動領袖的戴爾.道格迪,在書中敘述創客運動的緣起,帶我們看各種例子,瞭解創客運動如何改變生命及社會。《自由自造》回答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既然現今社會什麼都不缺,我們為何要自造?這是所有創客或想成為創客的人絕對不可錯過的好書。」──英特爾執行長,布萊恩.科再奇(Brian Krzanich)
鼓舞人心的好書,作者正好就是美國和全球創客運動的始祖之一,簡單來說,人類不只用腦袋思考,也用雙手思考,但這點在現代教育早已淡忘。對於覺得坐在教室裡學習無聊透頂的我們,《自由自造》提供一種新方式。掌控力就是學習關鍵,自造則是通往掌控力的途徑。──全錄公司(Xerox Corp.)前科學主任,全錄帕羅奧多研究中心(Xerox PARC)前主任,《新學習文化(A New Culture of Learning)》和《拉動力(The Power of Pull)》作者約翰.席里.布朗(John Seely Brown)
「《自由自造》猶如一趟深刻愉快的旅程,帶我們探入既具歷史意義,又富現代啟發的運動。這本書融合了六〇年代帶動天才、異想天開、熱情創造力崛起的敏銳度,並且探索創客運動是如何讓人類培養出創作和鼓舞他人的強烈欲望。」──紐約科學館(New York Hall of Science)館長和執行長,瑪格麗特.荷尼(Margaret Honey)
名人推薦:──各界推薦──
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創辦人 林東陽
交大建築所所長 侯君昊
成大資訊工程系所助理教授 胡敏君
FabLab Taipei創辦人 洪堯泰
TTmaker創辦人 黃健庭
MakerPRO總主筆 歐敏銓
網路趨勢觀察家 Mr. 6 劉威麟
奇想生活董事長 謝榮雅
《MAKE》國際中文版總編輯 顏妤安
──自造力推薦──
● 你信仰什麼呢?我們信教育能有另一種可能;我們信台灣的文憑主義潮流淹沒不了時間累積而來的傳統工藝──我們是「木工創客」的自造基地,向你推薦這本《自由自造》共同來為教育的嶄新未來盡一份力。──懷德居木工實驗...
章節試閱
WHO:業餘人士、狂熱者和專業人士
現代創客是愛好者、改造發明人、藝術家、設計師、發明家、工程師、手工藝達人等人物,我不會說只有某種人是創客,其他人不算數,我相信「創客」這個詞能與許多人產生共鳴迴響,因為這個詞無所不包,跨越學科。就這裡的目的來說,我們可以把創客定義為某種創造分享作品的人,創客有千百種。有的人做麵包(我舉雙手雙腳承認:我就是其中一人),有的製作飛機,有的織毛衣,有的製造機器人,有的人則做投南瓜機。
萬聖節後的第一個週末,世界南瓜投射冠軍賽(The World Championship Punkin Chunkin)在美國德拉瓦州米爾斯布羅的廣闊玉米田登場。自從收割結束,玉米田就一直空著。原本只是酒吧裡的小賭注,看誰能把南瓜投地最遠,後來竟演變成一場軍備競賽,將空氣炮裝上半拖車車斗,再搭配花樣百出的拋石機、發射機和投擲設備。該活動現在都是由非營利組織主辦,受歡迎到玉米田容納不下,要遷至多佛國際賽道舉辦。
二〇〇六年,我跟《後院彈道學》(Backyard Ballistics)作者比爾.格斯特勒(Bill Gurstelle)前往賽場一探究竟。那個週末雖然寒冷卻清朗,大型空氣砲和拋石機標記著充滿愛國情操的隊名,例如昔日榮耀、第二修正案和洋基圍城,全沿著「射擊線」整齊畫一地與上百台機器排排站,不少都飄揚著美國國旗。其中一支隊伍叫「頭髮亂了」,團員全是身著皮裝的女生。隊伍的規模各異,設備亦然,參賽者等級也大不相同。大多是來自同一座小鎮的家人和朋友,比賽變成一年一度的露營,不少人站著等看好戲,想辦法保暖,現場當然也免不了大量啤酒,與此同時,各營區的孩子四處奔跑遊玩,然後某個短暫時刻,大家的態度變得嚴肅,隊友各就各位,有人喊「預備」,另一人則喊:「砲擊!」各種小爆破將南瓜拋擲入半空,引起群眾驚叫連連。
該活動早期用的是吃不完的南瓜,現今的南瓜投射冠軍賽使用的,則是特別為比賽栽種、約八至十磅(四至八公斤)的白南瓜,比南瓜燈籠硬一些,較類似葫蘆。要是一顆白南瓜在空中爆破,他們就說那叫作「南瓜派」。即便天氣清朗,還是很難看見半空中的南瓜,南瓜會化為迅速消逝於秋季天空的一顆小白點。要是南瓜沒在半空中變「南瓜派」,而是降落田裡,就是一陣手忙腳亂,約六台四輪車會環繞著降落點,測量南瓜拋射地多遠。南瓜一般會飛一千至三千五百呎(約三百至一千公尺),有些超過五千呎(約一千五百公尺)。
我最喜歡的參賽者之一,是來自德拉瓦州密爾頓近郊、名叫「壞到骨子」的離心力投擲機。這台投擲機架在一座安置於貨車車斗的塔座,一開始時,設備緩慢繞圈轉動,等到速度增強,機器的動作就開始模糊到令人看不清,最後設備高速旋轉的能量,讓貨車和塔座顫動搖晃,把南瓜拋入半空。在旁觀看真的很令人振奮,但我仍然保持安全距離,刻意往後站。
參賽機器真的令人佩服不已,但老實說,在我看過一組表演陣容後,就對製作機器的人較感興趣。
「偉大解放軍」是一台粉刷亮紅色的大型空氣砲,隊員全數身著紅衣,就像NASCAR(美國國家機動車賽)的車隊成員,棒球帽和上衣口袋則都佩有徽章。該隊老大是來自維吉尼亞州傑佛森頓,身材高大、滿臉鬍子的約翰.布切爾(John Buchele),我不以為意地刺探他,偉大解放軍共砸了多少製作費。
他聳聳肩:「超過七萬美元。」
我真好奇他哪來這麼多錢搞這台機器,但我知道價值不在於金錢,這是能夠跟家人共處的時光,可說兼具目的性與成就感。約翰和他的團隊對參賽非常驕傲,他們不僅要打趴其他隊伍,還要打破自己過去的紀錄。
我問另一個男人,不用比賽時,這台裝在超大半拖車的空氣砲,能安置在哪裡。
他一個拍子都沒落地回我:「停在我家前院啊。」
我很好奇他有沒有老婆。
然後我跟來自新罕布什爾格林菲爾的九人隊伍「洋基圍城」領袖,史蒂芬.賽格(Steve Seigars)聊,這支隊伍幾乎人人都姓賽格。洋基圍城用的是碩大的鐵製拋石機,總重超過五萬磅(約兩萬兩千五百公斤),高達六十一呎(約一百八十公分),這還沒算進機器的投擲臂,此外每顆輪子的直徑分別是十呎(三十公尺),站在洋基圍城旁的感覺很不可思議,讓我感覺好像小矮人。我參與那年,洋基圍城共擲出一千四百七十六呎(約四千五百公尺),在該級別中得到第一名,去年他們以打破世界紀錄的一千七百零二呎(約五千兩百公尺)抱走冠軍。到了二〇一三年,他們已經用新機器洋基圍城二代,投出超過半英哩的兩千八百三十五呎(八千六百公尺)。
我問了史蒂芬.賽格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做出這台大型鐵製投石機前,你們是否先從小型的機器做起?」他回答我,洋基圍城是他們第一個完成的作品,之前他們從沒做過投石機。他與家人自稱是洋基農夫,初衷是在自家的南瓜田搭建投石機,請大家來玩。
我的第二個問題是:「你的正職工作是什麼?」史蒂芬告訴我,他是牙醫。我忍不住笑出來,我跟他說,大家可能不會記得他是牙醫,但絕對會記得他製作出洋基圍城。
南瓜投射冠軍賽很好玩,對參賽者來說尤其如此,這就是比賽、愛好者俱樂部和協會所認為的重點,這些社群組織就是我說的前創客社群。
這種社群還有另一個很好的例子,那就是美國實驗飛機協會(簡稱EAA)。因緣際會下,我參觀過幾次正式名為「Airventure」的OshKosh航空展,該展每年夏天都會在威辛康州舉行,吸引超過十萬人潮。OshKosh是眾人搭機參與的盛會,飛行員和家人搭乘自己的飛機抵達現場,降落在附近的小航空站,然後滑行至大空地上的營地,在自己飛機機翼下搭帳棚。
EAA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組成,專為休閒飛行員的飛行權進行遊說,其中不少人在戰爭期間都是飛行員,很難替自己的飛機爭取保險。因為保險取得不易,小型飛機製造商做不成生意,宣告虧本歇業,後來EAA成功通過一條聯邦法律:若你的飛機有百分之五十一是自己建造,即可享有飛行權。
有年我跟比爾.格斯特勒(Bill Gurstelle)一起參加Oshkosh航空展,遇見一個名叫阿尼.辛莫曼(Arnie Zimmerman)的男人,他駕駛一架雙人座開放式座艙飛機,飛機名字跟設計很相襯:微風號。這架飛機的概念走極簡路線,比航空展其他飛機接近萊特兄弟的飛機(以及單車)。由於沒有外殼,所以內部操作一目暸然。飛行員坐在堅固程度好比躺椅的座位,上面只放了塊坐墊,身子需要完全前傾,安全帶則是唯一固定駕駛在位的設備。飛行員得戴上護目鏡,強風和昆蟲才不會刺到眼睛。微風號的設計概念是「家庭娛樂飛機」,六〇年代由業餘飛行員設計發明。設計約為一百美元,全部原料則大概是一萬五千美元。
阿尼解釋,他從德州駕駛這架飛機前來,一路盡可能躲過暴風雲,要是真不行就得先降落。他告訴我們商業飛行員喜歡駕駛微風號,因為給人一股飛行的真實感受。阿尼是個很隨性的人,捧腹大笑地講著半暴露在空中飛行的種種危險,讓我不禁想起《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裡的斯林姆.皮肯斯(Slim Pickens)。他熱愛駕駛飛機,這點不用多說,跟我們說話同時,也一副迫不及待想趕回去開飛機的模樣。如果我們想繼續跟他聊,其中一人就得跟他一起上飛機。我往後退一步,比爾往前踏一步,然後他爬上位在飛行員後方的座椅,繫上安全帶。
比爾後來描寫這段經驗:「起先還蠻可怕的,後來我習慣了飛行的感覺,就感受到自由的快感。飛機與天空之間沒有隔閡,僅有一副護目鏡,開放式座艙有景觀,也有新鮮空氣,沒有門,也沒有擋風玻璃的微風號,微風自得,沒有任何一架飛機可以超越。」
由於許多Oshkosh會員自己造飛機,因此該活動有幾名成員是販售「組裝」飛機的公司。套材飛機可能是一組小小的操作指南,或讓人組裝某種飛機的設計。如果是這一類飛機,自組的人就需製作所有零件,依照指南說明組裝飛機。套材飛機也可能提供使用者預製零件,但還是需要花許多功夫自行組裝。這類型的套材飛機製造商,不少都有飛機棚設施,供用戶建造飛機,畢竟飛機不可能塞得進普通車庫。我遇見一對父女,他們就不斷在加州的家與德州的飛機棚之間來回往返,自己組裝飛機,最後完成後,他們就開飛機回家。
自己動手做飛機可能是最終極的DIY,對多數玩家來說,這工作可能長達數年之久,另外也有販賣這種半成品飛機的市場,我的妻舅瑞奇.卡爾森(Rich Carlson)就是玩家之一,他在穀倉建造飛機框架,完成所有板金部分,最後把組裝套件和設計賣給另一個想完成飛機的買家。
我遇見了密蘇里州墨西哥的詹尼斯飛機公司(Zenith Aircraft Company)總裁賽巴斯汀.海恩茲(Sebastien Heintz),該公司也販賣套材飛機。他父親為詹尼斯飛機製造原始設計,並在過去幾年間不斷改編設計。賽巴斯汀在Oshkosh組織「一週奇蹟」專案,讓一票人馬在一週內搭建出完整一架飛機(當然利用的是詹尼斯公司的套材)。他說:「這麼做是為了推廣和促進套材飛機建造的風氣,讓人看見組裝一台完整飛機,幾乎人人都辦得到。」
全心全意的業餘人士
跟許多我遇見的創客一樣,參與南瓜投射冠軍賽和航空展的人,都是全心全意的業餘人士,而且以此為傲。他們組成「同好社團」,社團的人來自四面八方,都對同樣的事物抱持熱忱或熱情。
「業餘人士」(amateur)的拉丁文詞根是「amare」,意思是「喜愛」。業餘人士熱愛他們做的事,對許多人而言,業餘就是一種自由,可以不去擔心賺錢維生,放心去玩。自造也能當作一種嗜好,離開工作崗位後個人追求的副業,並利用自己的時間完成。但自稱業餘並不一定表示你就是菜鳥,業餘人士的技術也可能很高超,認真投入,業餘與專業人士之間的界線確實很模糊,但沒什麼比自稱業餘人士,更能說明你強烈的目標。
多數人都樂當業餘人士,不想當專業人員,我喜歡栽植烹煮自己吃的食材,我很擅長烹飪,也很引以為傲,可是我不想當美食主廚,不想到餐廳工作,但在自己家裡當廚子,更能讓我欣賞享受專業主廚做的事。能為家人朋友端出令人滿意的好菜,我很開心,這是我自己選擇跟人分享的事物,而每個人都有自由,按照自己的想法參與。
我把這當活動參與的金字塔,金字塔底部是業餘人士,頂端則是專業人士,如果我們拿音樂比喻,金字塔底端就是正在學習彈奏樂器的人,還有一輩子都在玩音樂的人。每個人都是從這裡開始,但很多人會就此停留在這個位置。金字塔頂端則是專業人士,平日靠彈奏樂器賺錢維生,然而就算是金字塔頂端,也僅有少數人能成為吸引大批聽眾、收取優渥酬勞與獲得媒體關注的超級巨星,而夾在純粹的業餘人士和專業人士中間的,則是一個月偶爾接幾場表演,或從事音樂教學,獲取收入的音樂家。
運動員也適用這個金字塔架構,位居頂端的少數人,是能賺到錢的職業運動員,另外則是多數只因好玩而參與的運動愛好者。
金字塔暗指一種階級,事實上我們的文化傾向過於高估專業人士,低估業餘人士。業餘人士被視為次等,被當作笑柄。英國政治顧問兼作家查爾斯.李德彼特(Charles Leadbeater)寫道:「我們往這些認真用自己閒暇時間的人身上,貼上形形色色的標籤,其中很多都具貶義,很難讓人開心得起來,包括:宅宅、電腦怪咖、迷姐迷妹、駭客、車庫宅男等。」 幾乎整個二十世紀,唯有專業人士能受到重視,如果希望自己受到重視,大家都會建議你,還是成為專業人士比較好。李德彼特在他二〇〇四年的散文「專業餘革命」裡,描述一種全新社會混合體的崛起,他稱專業的業餘人士為「專業餘人」:「他們從事的活動不確切符合工作與休閒、專業與業餘人士、消費與製造的傳統定義。」專業餘人位居金字塔的正中央。
我們可以用參與的金字塔讓人注意眾多業餘人士,同時注意到還有專業人士跟專業餘創客。我們通常以為從底部爬上頂端是自然的發展,然而今日金字塔中央卻不斷擴增,底部與頂端則愈縮愈小:業餘人士找到方法做自己喜歡的事,同時賺到錢,專業人士也找到他們喜歡做的事,作為工作一部分。無論你是否自稱專業或業餘人士,都不重要,頭銜或證書也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你做的事,其他則順其自然。
亞歷山卓.拉內魯奇(Alessandro Ranellucci)是名義大利軟體開發師,他製作出用於3D印表機設計檔案的開放資源程式Slicr。一開始他只是利用閒暇時間發開軟體,沒人付錢給他,由於發現有Slicr這種軟體的需求,於是開始自己編碼,公開分享。亞歷山卓在羅馬的自造展會場上,擔任創客空間區的組織人,他告訴我,義大利創客正在尋覓對自己有意義、全新另類的工作契機。在這個許多人形容政經制度敗壞的國家,碰見這一群精力充沛、滿懷熱血的義大利創客時,你根本不會注意到敗壞這回事。亞歷山卓說,有些創客之所以加入,是因為他們沒工作,有的人則是自願請辭工作,甚至願意賺更少錢,只為從事他們喜歡做的事。他說:「創客選擇的是有品質的生活。」
如果我們把業餘人士當作創客運動背後的特色,是因為創客有意挑戰自己、從事自我能力極限的實驗,他們不需要徵求任何人同意,也不寄望自己的付出能獲得專業人士等級的酬勞。這就是許多專業人士無法體會的自由,因為他們都要先經許可和資金等先決條件,才能採取行動。
我相信業餘人士有能力從事專業人士沒辦法或做不到的事,或簡單來說,專業人士尚未做過的事。我相信菜鳥能注意到專家遺漏的要點,做得到汲汲營營的人不特別重視的事。我也相信一般人可以發展出不尋常的觀點,並落實行動,因為他們沒有受過訓練,不懂「正確」看待事物的角度。相信人人皆能貢獻,藝術和創新來自意想不到的人與地,是種瘋狂、理想化卻民主自由的想法。而這也正是歷史展現出的可能性。
業餘科學家
各年代的天文學史皆見證了業餘人士的價值。威廉.赫歇爾(William Herschel)以發現天王星聞名。但時間回溯至十八世紀中葉,要是有人問威廉.赫歇爾從事的職業,他會告訴你,他是名音樂家。赫歇爾在德國漢諾瓦長大,十四歲那年對樂譜與和聲學理論產生興致,學會彈奏雙簧管、小提琴、大鍵琴和吉他。十八歲那年,他父母讓他偷渡離開正在跟法國戰爭的德國,於是他輾轉來到他連一個英文字都不會說的倫敦,平日靠音樂教學和到教堂彈奏風琴,賺取微薄生計。然而現代人卻不知曉威廉.赫歇爾本業是音樂家,因為他在一七六六年二月,二十七歲那年開始寫日記,記錄他每晚會做的事。每天夜裡,赫歇爾都徹夜未眠,瞻仰觀望星星,記錄下他的天文學觀察。
赫歇爾成功取得一組折射望遠鏡和反射望遠鏡,伽利略發明的折射望遠鏡,很適合用來觀察月球和已經證實的行星,但對於觀察更遙遠的太空卻不夠力。牛頓曾發想出幾種不同望遠鏡,也就是含有大塊鏡面、可以集中光線的反射望遠鏡,能夠改善觀看遠方陰暗物體的能力。赫歇爾靈光一現,他可以不使用玻璃,用鐵製作出更大鏡面,改良反射望遠鏡。因為他沒錢請人幫他做,於是決定自己動手做。
根據理查.荷姆斯(Richard Holmes)在著作《奇蹟年代》(The Age of Wonder)裡的說法,到了一七七四年,赫歇爾已經「打造出聚光力和清晰度無與倫比的設備」。他是第一個觀察到北極星不只一顆,而是兩顆的人。荷姆斯描述:「藉由此法,赫歇爾開始對夜空模式發展出超凡卓越的熟悉度,逐漸讓他像音樂家閱讀樂譜般,對夜空進行『視奏』。」根據荷姆斯的說法,赫歇爾的偉大之處,就是他「開始構想遙遠太空,想像一架能夠探入遙遠天際的望遠鏡,彷彿探索一片深不見底的龐大星海,探索天空。」英格蘭巴斯某個涼爽的春夜,赫歇爾在夜空發現了有樣東西正在移動。這個物體被歸類為星星,但赫歇爾的望遠鏡讓他更深入探究,起初他以為那是顆彗星,因此通報了英國皇家學會,但後來他卻指出,其實那是第七顆行星,也就是我們現在認識的天王星。這名職業音樂家和業餘天文學家獲得偉大發現,撼動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知名的業餘科學家佛瑞斯特.米姆斯三世(Forrest Mims III)幫睿俠(Radio Shack)3C通路品牌撰寫備受喜愛的電子產品教學手冊,在《Make:》雜誌裡重述他曾在一九九九年的《科學》(Science)期刊講過的話:有些人認為業餘人士再也無法為現代科學帶來貢獻,但他卻抗議所謂的「業餘科學走向終點」一說,他道:「沒錯,現代科學使用的方法和設備比過去繁複,但業餘人士豈也不是。」他指出一直以來,最新的恐龍化石、植物種類和新彗星和小行星,都是業餘人士發現的。佛瑞斯特補充,現代創客擁有「技術技能和資源,他們發明的科學工具和設備,比我這一代的業餘科學家設計出的東西還先進。」此外,這些業餘人士更能輕易互通有無,專業人士也是,可以彼此切磋學習,分享工作心得。
業餘人士應該是健康生態系統的一大關鍵,要是沒有業餘運動,就不可能有職業運動。沒有業餘音樂家,哪來的職業音樂家?沒有眾多只因深愛自己做的事,從基層開始的業餘人士,怎會有職業級創客?跟業餘人士一樣擇自己所愛,不為他者,只為自己享受創作的過程和經驗,就是自由、值得讚賞的人類心靈的有力展現。
我把自造甚至創新當成一種運動,目標是盡可能讓更多人參與,業餘人士跟專業人士攜手參與,人人都需要上場的機會,有練習磨練的機會,才可能變得在行。若有許多人參與,我們就更有機會發掘誰有特殊才華,即便才學疏淺,透過不斷活躍參與,便能從中獲益。未開發的創新源頭、未開發的人才庫讓我充滿興趣,許多人出於諸多理由,從沒挖掘過自己的天分,更別說讓他人發掘這樣的自己。有創客運動當合作架構組織,自造就有可能成為一種團隊運動,沒有人需要孤軍奮戰。
社交動物
熱血是業餘人士燃燒的熱量,讓他們挑燈夜戰,週末不眠不休,久久緊盯一個大多人都不太在意的問題,直到找到解決方法,或以不尋常的頻率,反覆重述某種想法。
雖然《Wired》雜誌特約編輯凱文.凱利(Kevin Kelly)使用的形容詞是「著迷」,他講的卻是熱血的力量:「著迷是一種終極力量,當你浪費時間,漫無目的胡亂做某件事,真正的創意就翩然降臨,真正的探索學習及新鮮事物通常就是這麼出現的。人類社會也可能短暫著迷某樣正在發展的事物,這就是社會探索某個點子的一種方式。」
熱血愛好者做自己在做的事,為的不僅是讓自己開心,最重要的是與他人聯繫。一旦顯示出對某種嗜好的興趣,開始與他人談論你的嗜好,就會發現跟你志趣相投的人,這真的可能是非常驚人的意外收穫。我們透過自己選擇的活動和某個嗜好的熱情,發現及認識自我,也發現及認識到比我們在行或鑽研更久的人。無論是線上線下,我們都能加入團體,貼出自己作品的照片,在推特上累積追蹤粉絲,不僅驕傲地分享成品,也逐步分享正在進行的工作(或甚至讓人垂頭喪氣的零進度)。
其中一個理由很明顯:我們需要協助。若想學習跟進步,就需要找導師,或比我們知道更多、能力更強的人,對方可能是大人,也可能是同儕。若我需要理解為何3D印表機的塑膠線材無法固定在印列板上,我會尋覓能夠幫助我的人。創客通常都不吝嗇分享自己的時間,也很樂意幫忙,通常是因為他們清楚其他人也曾幫過他們。
在網路出現前,光憑自己的能力,尋找某個我們知道能夠親自解釋的人學習,發掘和培養新技能的機會很侷限。如果你父親在車庫有個工作室,你就可能接觸到工具,學會他做得到的事。網路正在改變我們學習自造的能力,讓我們找到可以協助我們的人。無論他們住在哪裡都無所謂,我們可以讀部落格或看影片,看他們解釋做法。
我們之所以尋覓其他愛好者,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讓我們的熱血升高沸騰,將構想化為實際作品需要動力,如果我有個構想,我就要投注大量個人精力追求,起初得從自己身上找到這股力量,但想維持這種動力,理想的做法就是構想必須能產出能量,而不只是消耗能量。我們經常透過互動,注滿作品所需的能量,當有人表示欣賞我的作品,例如他們覺得實用或有趣而分享轉發,就回饋我正面能量,讓我更有衝勁與精力持續前進。轉換得到的匯率就是熱血,熱血是很難定義的東西,但感受到的時候,我們自然會知道。
英國社會學家大衛.崗特雷(David Gauntlett)在著作《自造串連力》(Making is Connecting)裡寫道:「人花時間打造事物,是希望有活在世界的感受,身分是參與者,而不僅是旁觀者,並在同好社群裡保持活躍,獲得肯定。在對自己具有意義的環境裡,想要有存在感,讓興趣和性格變得更耀眼,是很正常的心態,而他們也會希望受到他人關注……此外他們也會期望與他人串連交流,尤其是在線上活躍參與對話和社團等。
DIY心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尋覓其他從事類似工作的愛好者,與他們合作聯繫。有些人會用「DIT」形容「動手一起做(Do It Together)」或「DIWO」,意思是「跟他人動手一起做(Do It With Others)」。大多創客並不符合孤獨發明工匠的文化刻板印象,反而相信或擔心沒人共享他們的興趣,這群發明工匠熱愛社交,在共同空間裡進行團隊合作。分享自己正在做的事同時,我們就加深了自己與社群的聯繫,無論是上線或下線,親身經歷或虛擬情境都一樣。
手工達人
二〇〇三年,來自波士頓的麗亞.克蕾莫(Leah Kramer)創辦了專門獻給「文青手工達人」的社群網站Craftster.org。克蕾莫對手工藝屬於纖細敏感,手工藝者庸俗的既有古板觀點,感到不滿與無奈,她也不當一回事,於是創辦這個專門給手工藝達人的線上社團,提供大家認識接觸、分享自己作品的平台。網站標語「沒有諷刺,就沒有茶壺保溫罩」,展現出Craftster面對傳統工藝的叛逆心態。
「小時候我就中了手工藝和DIY的毒,好幾年下來都沒退燒,」麗亞說:「二十多歲時,當代書本雜誌裡司空見慣的單調圖案和點子讓我感到乏味,我真的很想做出能夠展現個人風格、喜好和幽默感的東西。我還記得,只要我發現一家可愛的手工藝品小店,就會興奮不已,可是走進瀰漫肉桂香氣的店內,印入眼簾的全是穿著手工蕾絲邊圍裙的泰迪熊,馬上就失望了。」
二〇〇一年,波士頓開了間全新的假日手工市集,名為「怪奇市集」(Bazaar Bizarre),組織人是一群藝術家、音樂家和手工藝者朋友。一開始市集辦在州務廳地方政府,現場共來了十幾家手工藝品攤位。「他們製作的東西完全符合我渴望的手工靈魂精神,像是八〇年代電玩角色的手織玩偶、完全褪色的十字繡毛巾等。」於是麗亞加入組織團隊,活動亦逐年成長,後來愈來愈多攤販加入,在其他城市舉辦。
這是下了線的世界。在線上,二〇〇〇年代初期,還有幾個讓麗亞及其他志同道合的手工達人進行交流的社群。「我喜歡去這些網站,但在那裡分享圖片、整理手工藝想法和尋覓新點子,實在太難。」於是她開了Craftster網站,把這個空間當作「分享文青獨創點子的所在」。
「Craftster不僅是我個人喜歡參與的社群,更是讓活動展開的獨特所在。外界似乎都覺得用幽默、諷刺、流行文化主題翻轉手工藝的年輕文青,構想很獨特新穎,很值得在各大媒體探討書寫,而這就是Craftstert成功的原因。」
九〇年代時,麗亞在大學主修電腦科學,但她從小就對電腦很有興趣,她還記得自己的蘋果電腦Apple IIe。麗亞也寫過電腦程式,設計她熱愛的精緻幾何織珠圖案。她回憶自己曾參與她喜愛的樂團和手工藝的Usenet新聞群組,說:「光想到過去和現在的差異,就覺得很有意思。當初如果你想和人分享手工藝點子和圖案,就得到『fotomat』列印圖片,再用傳統郵件寄送照片。」
她認為Craftster社群的人「躍躍欲試,想用不同以往、不再只是大眾普遍接納的方式,展現創意,像是從事音樂(例如參加樂團)和寫作/藝術(例如自創線上雜誌)的新形式」。因此當時他們做出一件「出乎意料」的事,還很享受讓人大感意外的感受:手工藝,唯獨「老阿嬤」才從事的活動。這些人覺得「奪回手工藝權利」和自己動手做,讓人充滿動力,隨著之後的電腦流行及易於取得使用,這群人集結起來,分享彼此的作品,吸引更多人加入。」
她找到自己的同類。「我喜歡運用雙手和大腦,從零開始將自己的點子變成實體。用布料和線縫紉對我來說,感覺很接近利用指令碼,從零開始寫出電腦程式。」
「Craftster是我為了好玩才開始的副業,當初我完全不曉得網站會怎麼發展,只想要順其自然,況且我根本不是網頁設計師。」她的副業逐漸茁壯成長,在Craftster的高峰期,每月總共有一百二十五萬名訪客,一千萬次點閱率,因此變成有利可圖的資產,因此麗亞在二〇一〇年出售Craftster。
美國剎那間吹起一陣「手工藝新浪潮」風氣,除了Craftster等網站,在黛比.史多勒(Debbie Stohler)的《Bust》雜誌和紐約縫縫補補客(New York’s Stitch n Bitch)等當地團體間,手工藝也很夯。不同城市的手工藝達人開創自己的手工藝展,有怪奇市集、叛叛創意手工市集、壞東西手工展、現代手工崛起市集、買買舞舞、手工黑手黨和改革學派等。手工藝本來被當作空巢期老人的玩意兒,但現在兩百九十億美元商機的手工藝產業,都是由未滿三十五歲的青年族群主宰。
二〇〇七年,我們發行了跟《Make:》搭配的《Craft》雜誌,標語是「改造傳統手工藝」。我透過《Craft》重新思考手工藝,把手工藝當作一種科技,可融合全新科技和全新的自我表達。這本雜誌的主編是卡拉.辛克萊爾(arla Sinclair),她的丈夫是《Make:》雜誌編輯,也是《波音波音》早期的合作伙伴馬克.法蘭腓勒德爾。她寫道:「DIY文藝復興擁抱愛戴手工藝,若非透過科技、諷刺、反骨和創意回收的方式,就是利用創新材質和手法製作,將手工藝推出傳統邊界……全新的手工藝運動鼓勵大家自己手作,而不是單純購買幾千種別人早就有的現成品,此外亦提供手工藝達人展現銷售個人化商品的新園地,同時讓不想掉進主流商業陷阱的消費者,能買到原創、獨特、另類和品質優良的產品。」
第一期的製作提案包括針織機器娃娃、銀線和微處理器製成的可編程LED背心、針織鬆筒靴、極簡風的「貓薄荷城堡」,以及螞蟻養殖場屏風。《Craft》慶祝的是非傳統、出乎意料又不尋常的技巧、材質與工具。
在自造展與創客相見歡
我很享受親自會見我透過雜誌遇見的創客,因此我開始思考,他們或許也會喜歡彼此碰面、聊聊自己做的事。於是在二〇〇六年,我想到自造展這個點子,第一場就辦在舊金山灣區。我和共同創辦人雪莉.赫斯(Sherry Huss)、露易絲.格拉斯哥(Louise Glasgow),將自造展設想為創新版的鄉鎮園遊會。農業經濟是原始鄉鎮園遊會的起源,讓偏遠農場的主人能齊聚一堂,分享他們的成就:例如豬肉和派餅。講到英格蘭都郡園遊會的崛起歷史時,國家露天市場檔案館(National Fairground Archive)說:「有了這些貿易展,不同文化就能彼此交流滋養,同時這些也是喜悅跟慶祝的必要之會。」簡單地說,會展是結合展覽、演講和市集的場合,慶祝某種生活方式和產業人士。
現在還找得到鄉鎮園遊會,我也喜歡參觀農場動物、自製果醬、罐裝醃黃瓜和番茄。可是鄉鎮園遊會每況愈下,坦白說變得食之無味,非得靠年邁的搖滾樂團和遊樂設施撐場,除了農夫市集、現代雞肉合作商店和後院花園,現在沒多少人會自稱是農業經濟的一分子。自造展反映出現代文化與經濟,是科學展、手工藝展、藝術展和鄉鎮園遊會的綜合體,自造展說不上是競賽,而是一場展覽,是人民的世界博覽會,人人皆可展現創意和技術造詣的園地。
自造展做的,是讓平常不會接觸到的不同族群、不同次文化、不同愛好和不同名字的人聚在一起,這些族群都在我們的城鎮社群裡並肩存在,卻常以為彼此是互不相干的個別群體,而自造展則讓他們見到彼此之間相同的熱血和目的感。
創客們橫跨科技、科學、手工藝和藝術,帶著各形各色的作品,出現在同一個場合,模糊了行業與喜好間的界線隔閡。創意與技術性工作的融合,讓自造展變成獨特的場所,既混亂、嘈雜又令人振奮。每年有一個週末,這裡就是世界最有創意、最靈活、最創新的城市。不同於其他城市,這座城市反映出人類的集體創意和未來潛能,市民也充滿好奇心和冒險精神,他們享受學習、參與遊戲,迫不及待到處兜轉,心知肚明只要一個轉彎,就有驚喜等著他們。即使他們站在固定位置,驚喜仍會自己找上門,因為有很多「驚喜」都會走動:例如小型競速機器人、四處爬行的蜘蛛機器人、噗噗前進的藝術車、如雪橇犬綁在一塊兒的單車、裝上發動機跟著輪椅跑的木製靠椅,還有電力發動的杯子蛋糕,這些都在人群間來去穿梭。
自造展的精髓就是「展示說明」:這裡是創客進行對話的場域,跟泰半陌生的對象談論他們做的事情。在這裡,互動很神奇,我們可以對創客提問,像是:「這點子是怎麼形成的?」「怎麼開始的?」「如何找到使用材質?」「製作過程中,你覺得哪部分最困難?」和「我也能做得到嗎?」好奇心會所有回饋。
剛開始,我沒料到普羅大眾會認為自造展有吸引力,即便是首辦那年,參加自造展的人數已經超過預期,吸引一萬八千人共襄盛舉。自造展灣區場是我們的首站,到了第十個年頭,參加人數已超過十萬人,其中一千五百人是展出作品的創客。旗艦號的自造展本身就是大型創客作品,由熱愛該活動的團隊協力製作。
我們完全沒注意到一個社群就此誕生,許多創客都是第一次見面,但接下來卻能維持數年的合作關係,這些社群成員都是自造展的共同創作者,我們只提供了場地,他們卻帶給我們創意、熱情和巧思。創客就是這場秀的巨星、主角。他們的作品是仍處於粗糙初始的階段,每個展覽都象徵一種實驗。
此外,自造展提供創客寶貴的回饋意見。光是「好酷!」這樣一個反應就意義重大,自造展也讓創客有與人聯繫的機會,和自己可能永遠遇不到的有趣人士碰面。
自造展充滿感染力,形形色色的人都說自造展有股「魅力」,這種感受很難解釋,但可以輕而易舉自行體會,也能從他人臉部表情讀得到。這種感受告訴你,沒有什麼不可能,見證體驗社群裡的創意與天分,也令我們狂喜不已。每個人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現給自造展,他們共同打造出光憑我們自己,是不可能完成或感受得到的事物,到場的每個人都很開心,讓人感覺我們在一起「玩得很開心」,並且對社會和將來感到樂觀。經過十年多以後,這種精神持續蓬勃開花,我卻一點也不意外。
自造展是創客運動的催化劑,愈來愈多人受邀參與自造,讓他們把自己當作製造者,不再只是消費者。
自造展教導我們的一課
人們求知若渴,尤其是彼此之間的切磋學習。
深度、強度和複雜度都不讓我們畏懼,反而深深著迷。
人們最希望能表達自我的創造力,進而看見他人的創意,反過來也一樣。
人們想和當地社群和網路上的人聯繫。
人們可以獲取技能與知識,幾乎做任何事,都能做到更好。
WHO:業餘人士、狂熱者和專業人士
現代創客是愛好者、改造發明人、藝術家、設計師、發明家、工程師、手工藝達人等人物,我不會說只有某種人是創客,其他人不算數,我相信「創客」這個詞能與許多人產生共鳴迴響,因為這個詞無所不包,跨越學科。就這裡的目的來說,我們可以把創客定義為某種創造分享作品的人,創客有千百種。有的人做麵包(我舉雙手雙腳承認:我就是其中一人),有的製作飛機,有的織毛衣,有的製造機器人,有的人則做投南瓜機。
萬聖節後的第一個週末,世界南瓜投射冠軍賽(The World Championship Punkin Chunkin)在美...
目錄
第一章
人人皆創客
美國自造者
我們還是自造者嗎?
地下自造:龐克、駭客和自組電腦
從邊緣變主流:個人電腦
破解,是一種生活技能
自造:搭起DIY和駭客的橋樑
第二章
WHO:業餘人士、狂熱者和專業人士
全心全意的業餘人士
業餘科學家
社交動物
手工達人
手工藝達人宣言
在自造展與創客相見歡
自造展教會我們的一課
第三章
WHAT:藝術、互動與創新
提案,過程和產品
互動
踏上銷售之路的創客
第四章
WHERE:社群、學校和產業
HeatSync Labs
工匠庇護所
達拉斯創客空間
Fab Labs
Fac Lab
FAB CAFÉ
TechShop
First Build
大學創客空間
深圳的創客空間
發展與擴增
第五章
HOW:零件、工具和市場
材料和零件
LadyAda,開放原始碼硬體第一名
Arduino
個人製造
Glowforge
ShopBot
3D印表機
MakerBot
PrintrBot
自造生態系統
第六章
玩具創客
玩具的故事
硬紙板發明
3D列印創作
創意電路
製作機器人
回歸基本的電腦運算
終生幼兒園
性別與玩具
第七章
創客心態
勞動獎賞的電路
童心
非要親手做
自造練習
自造練習
真信徒
美國創客心態
第八章
自造就是學習
校外帶入校內
自造復興
學校的創客空間
學習的智慧電網
創客作品集
自造區
自造進度
第九章
自造的成效
底特律的遺產
一千家小工廠開花結果
合作製造
在地生產
人才庫
為自己創造工作
第十章
彼此關照的自造
改善世界
DIY力
馬蓋先醫療
人道挑戰
環境挑戰
隨機自造
自造終止貧窮
第十一章
打造未來
Unisphere
社會運動
參與文化
ZOSO:沒錯!太商業化,創意已逝。
每個孩子都是創客
第一章
人人皆創客
美國自造者
我們還是自造者嗎?
地下自造:龐克、駭客和自組電腦
從邊緣變主流:個人電腦
破解,是一種生活技能
自造:搭起DIY和駭客的橋樑
第二章
WHO:業餘人士、狂熱者和專業人士
全心全意的業餘人士
業餘科學家
社交動物
手工達人
手工藝達人宣言
在自造展與創客相見歡
自造展教會我們的一課
第三章
WHAT:藝術、互動與創新
提案,過程和產品
互動
踏上銷售之路的創客
第四章
WHERE:社群、學校和產業
HeatSync Labs
工匠庇護所
達拉斯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