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比起「工作術」,我更重視的事
去年秋天,鑽石出版社的編輯寄了一封信給我,表示「希望您能寫一本書」。我原想以工作繁忙為由拒絕,對於究竟有多少人想了解週刊雜誌總編輯的工作,心中也抱持疑問。
不過仔細一想,「與人見面、蒐集資訊、溝通交涉、淺顯易懂地傳遞訊息、打動人心」這些我們平常進行的作業,應該也能適用到其他行業上。雜誌總編輯聽起來好像是很特殊的職業,事實上並沒有這回事。工作的本質與核心,其實與其他職業無異。不如說,我們的工作正是日復一日,極致且深刻地執行商業的精髓──「人與人的連結」。
請我寫書的編輯也說:「總編輯能每天處理大量工作、發揮最高成效的工作術,一定能對商界人士有所幫助。」於是,我決定寫下本書。
本書的內容如下──
第一章是關於「情報/人脈」。所有的商業行為都是由「人」開始的。我們該建立什麼樣的人際關係、該如何獲得資訊等,都會在這章詳談
第二章是「企劃/創意」。本章整理了我們在編寫驚人獨家、或設定能引起廣大迴響的企劃時,會如何著手進行。
第三章是「委託/交涉」。每一次採訪都不容易,該如何打破對手堅不可摧的心防?本章想傳達的是將「不可能」化為「可能」的內幕與心境。
第四章是「組織/統籌」。一個人絕對無法完成所有工作。如果只有總編輯我一人,什麼事也做不了。本章整理為了讓編輯及記者都能愉快工作、創造一個能持續產出成果的團隊,須具備什麼樣的條件。
第五章是關於「決定/覺悟」。所有的商業行為都伴隨著風險。我們在出版《週刊文春》時,該如何在面臨風險的情況下做決定,該抱著什麼樣的覺悟刊登報導,詳情將在這章敘述。
第六章以「策略/本質」為主題,統整出《週刊文春》所使用的策略。內容雖然寫的是媒體,不過,也會提及市場行銷與商業本質。
有件事我得先聲明。雖然寫了「工作術」的書還這麼說,好像很不負責任,不過我本身在工作時,並沒有意識要用什麼「技巧」還是「訣竅」。
我在一九八九年進入文藝春秋出版社,至今已二十八年。曾經待過《Number》、《馬可波羅》、月刊《文藝春秋》等雜誌的編輯部,自二〇一二年起擔任《週刊文春》的總編輯。不過至今為止,我的編輯人生與所謂的技巧或訣竅完全無緣。我只不過順應自己覺得有趣的感性思維,憑著一股衝勁,將眼前的工作完成而已。
對各式各樣社會上發生的事,或是引起話題的人,抱著「感覺有意思」的心情,比任何技巧或訣竅都來得重要。親身去感受這個世界的氣氛,對所有事物的變化保持敏感,就是一切的原點。
現在是個難以掌握未來的時代。特別是我們出版業,被說「不景氣」已經很久了。但也正因為處於這樣的時代,更應該去追求有趣的消息、去挑戰別人不敢做的事。我認為這樣的精神很重要。一句「不景氣」便停止思考、龜縮不前的話,什麼事都做不了。「這個時代什麼都不好賣啊……」「哪有可能砸下這麼多錢……」不能把「不景氣」當作「做不出有趣事情的藉口」。如果能創造出真正有意思的事,一定能引起共鳴,不但可能成為一樁好生意,甚至還能反轉惡性循環。
我並沒有意識到要用什麼技巧或訣竅,總之,工作時就是「全力以赴」。話說回來,我也是因為寫了這本書,才有機會客觀審視自己的工作方式,發現自己有一套獨到的方法。而將這些方法不餘遺力地介紹給各位,就是本書的目的。
《週刊文春》的工作其實非常簡單,就是每週去找一大堆有料的新聞素材,然後「全力揮擊」。靠連續發表獨家新聞增加發行量,進而引起整個社會注意。這我們一直以來都採取這種「正面進攻」的方式,全心投入製作一本好雜誌,也因此獲得許多讀者支持,這點我由衷感到高興。
我擔任總編輯這幾年,突然有一次,連續兩週出刊的雜誌全數賣完。那兩週的內容分別是「小澤一郎 來自妻子的『離婚信』」及隔週的「巨人隊原教練 竟付給前黑道組織成員一億圓!」靠著獨家新聞連續兩週完售,是創刊以來頭一遭。
不過自此之後,雖然也刊登了不少信心滿滿的獨家新聞,卻都沒能銷售一空。
雖然像「飛鳥涼吸毒嫌疑」、「假貝多芬佐村河內守事件」、「清原和博吸毒嫌疑」等獨家新聞,都在社會上掀起一陣風波,不過卻不至於完銷,讓我感到雜誌市場比我剛就任總編輯時還要蕭條。二〇一五年,雜誌因為刊登春宮畫,我被命令「休養」三個月。或許對現任總編輯下達休養處分算是特例,因此,這件事也引起多家新聞媒體報導。
誓言捲土重來的二〇一六年,我回歸工作崗位的第一期,因為報導了「Becky的禁忌之愛」,而引起諸多討論。「只要掌握讀者真正有興趣的事就能成功!」我久違地找回了手感。接下來,年初第三期因報導「甘利明非法收受賄賂嫌疑 」、「SMAP的背叛與屈服」等話題,終於再次成功地銷售一空。時隔兩年四個月再次完售,那一瞬間也使我確信:「我們瞄準的方向果然沒有錯。」當然,自己做出的雜誌能抓住大眾的心,不但記者們欣喜,編輯部也士氣大振。記者提供的情報量倍增,編輯部也就能持續產出獨家新聞。現在,這樣的良性循環正不斷地運轉著。
雜誌勢必得有趣。然而,我從不單方面認為「只要有趣就行了」、「只要能賣什麼都好」。在實際感受到文字的影響力仍然健在的同時,我也深刻體會到在這個時代,被報導的對象會受到超乎想像的猛烈攻擊。該如何運用文字的力量,而不是一味追求趣味性,需要更多的自覺。
總而言之,我喜歡人類。人類編織出的各色劇情實在非常有趣。每個禮拜製作以「人類為主角」的《週刊文春》,真的很有意思。我想將這份樂趣傳達給各位。若是各位讀者看完後,能抱著「試著全力揮擊看看吧」的心情,站上自己的打擊區,對身為作者的我來說,是至高無上的榮幸。
二〇一七年三月 《週刊文春》總編輯 新谷學